為什麼很多一線教師到了四五十歲,就想轉到後勤崗位?

2020-10-15 初心公考教育

有網友問:為什麼很多一線教師到了四十多歲,就想轉到後勤崗位,不願在一線教學?

原因很簡單,後勤比一線舒服、省力、省心。

首先,是制度和文化的因素。

公立學校,不管你在什麼崗位上,教課多少,是否教課,工資都那樣,既然這樣,大家當然都想著輕鬆的來。

大環境就是這樣,制度是這樣,久而久之,相關的文化就是這樣。

大家羨慕的,是那些會投機、早早晉升了職稱,拿著高工資、還能早早不教課的人。

四十多歲還在一線辛辛苦苦教課的,會被看成太老實,沒本事,好說話。

再說,四十多歲了,也為教育事業付出了二十多年了,認為自己年紀大了該歇歇了。

晉了職稱的,想到站歇歇;晉職無望的,心灰意冷,更想歇歇。

如果在私立學校,工資制度是刺激大家上一線,一線教師永遠比後勤工資高,教課越多工資越高,那麼結果就很明顯了,教師都會爭著上一線多教課,中老年教師也不例外。

我一個朋友在私立高中,每月工資能達到公立學校同齡教師的三四倍,為什麼?因為她能教課,能比別人多帶一個班甚至兩個班,超課時還有額外的補貼,她願意在一線多幹。你要叫她去後勤,那就等於逼她辭職。



其次,是年齡、體力、家庭等現實因素。

四十多歲,聽起來還不算老,但是體力、精力、身體狀況,真的是在退步,慢慢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多年在一線,職業病漸漸都出來了,嚴重的咽炎,頸椎和腰椎的疼痛,體力和精力都在衰退。

家庭中,又是負擔最重的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生病,孩子升學,都到了既要花錢、又要消耗大量心力和精力的時候。中年人背負的不僅有生活的經濟壓力,更有巨大的精神壓力。


還有,是因為教學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一方面,是自己精力和體力的衰退,知識結構、思想的逐步老化,高學歷的新教師加入,加劇了競爭壓力。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害怕被拍死在沙灘上。

另一方面,是隨著社會發展,學生越來越不好教,教學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可否認,學生越來越有個性、越來越難教了;家長對教師越來越挑剔了;社會對教師要求越來越高了;教學上,層出不窮的課改活動,培訓、各類活動,擠佔了一線教師的大量時間;上級教育管理部門對教師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了。

這些,都使四十多歲的老師想逃離一線。

但現實情況是,逃離一線越來越不容易。

隨著近年對於教師編制的嚴格管理和緊縮,再加上近兩年縣管校聘的逐步推廣,教師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即便你想離開一線,也很難實現了。

我們這邊,四十幾歲還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差不多都得在一線奮鬥;只有距離退休三五年的教師才可能受照顧,減輕工作量或轉到後勤。

尤其是在縣管校聘的背景下,編制,是按照學生數核定的,一個蘿蔔就得頂一個坑,你佔了一線的編制不幹一線的活兒,從領導到同事,都不願意,你明年還憑什麼來競聘呢?

社會在發展變化,情況也在不斷變化,既然如此,四十多歲的老教師,就要認清現實,振作精神,再努力奮鬥幾年。



有部分省份省考已經結束了,該到備考面試的階段了。

以上視頻是公務員面試真題【事件處理類題目必死答題模板及示範作答】,需要學【事件處理類亮點示範作答和逆襲技巧】以及更多面試課程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我(回復領取)免費領取【結構化面試逆襲秘課13節完整視頻版+電子版講義】,

在面試系統課中你將得到:

大量政府內部工作事物處置辦法;

擺脫低質、同質化的模版套路;

社會現象類、事件處理類、人際矛盾類、組織活動類、觀點看法類等所有題型真題講解;

避免作答沒亮點、沒深度、沒事例的假大空問題;

......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一線老師剛四十幾歲,就願意荒廢專業,去後勤崗位呆著
    最近有人發出感嘆,為什麼很多一線老師剛到四十幾歲,就願意荒廢專業,去後勤崗位呆著?之所以很多一線老師到了四十幾歲如和主管領導關係不融洽,經常給穿小鞋,和同事關係僵化,發生嚴重矛盾,已經無法在原來的崗位待下去了,換崗是一種明智選擇。還有一種情況,學校每一個學科都有教研室,有相對固定的編制,如果很多有精力、有學歷、有水平的年輕老師進來了,有些老教師出於讓位年輕人的考慮,選擇換崗到後勤、圖書館等壓力較輕的崗位。
  • 學校的老師很多想去行政後勤工作,這正常嗎?
    學校的老師很多想去行政後勤工作,這正常嗎?教學一線工作和學校的行政後勤工作都是學校運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一線的老師想去行政後勤工作是很正常的現象。一、為什麼說正常呢?比如,我們學校的女教師多,男教師少,但是男教師去行政後勤去工作,然後再兼職教學的很多,特別是教政治的老師佔比例更大。我們政治組裡大多是女的,總共六位男教師,其中五位通過競爭去了行政後勤部門。分別是:政教處主任、政教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後勤副主任、校團委書記。因此,老師們開玩笑說,我們組是培養學校領導的基地。
  • 一所學校裡,老師都想往行政後勤崗位上去,這種現象正常嗎?
    有網友問:一所學校裡,老師都想往行政後勤崗位上去,這種現象正常嗎?老師都想往行政後勤崗位上去,這種現象也正常,也不正常;關鍵看用怎樣的制度去驅動教師做出選擇。一、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是不正常的。教育上,最重要的崗位在一線,那麼,按照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拿報酬最多的也應該是教育一線的教師,然而現實卻讓人無奈。為什麼大家都爭著往後勤和行政崗位上去呢?1.後勤和行政工作比一線教學工作輕鬆。
  • 五十多歲的教師堅守教學一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老教師這樣說
    五十多歲的教師堅守教育教學一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位老教師是這樣說的。老教師堅守教學一線,視力方面存在的短板越來越明顯。有人說:教師是吃「青春飯」,老師不像醫生那樣「越老越值錢」,而是年紀越大越「不值錢」。這樣的話貌似也有一定的道理:老師到了臨退休的年紀,眼睛已經花了。
  • 職場百科:醫院後勤有哪些崗位?後勤崗位工資待遇如何?
    醫院後勤有哪些崗位?醫院後勤崗位主要分為財務管理及總務管理兩部分。財務管理包括會計,出納,財務,統計,人事,採購崗位構成。總務管理包括保安,保潔,護工,電工,水工,設備管理維修,司機,黨委,行政,工會委員,總務科長,病案管理,病員食堂及職工食堂管理,廚師,門衛,電梯工人崗位構成。醫院後勤包括衣、食、住、行、水、電、煤、氣、冷、熱等諸多方面,物資管理,基建設備管理及生活服務管理屬於醫院後勤的職責所在。
  • 一線教師嚴重不夠,教師編制又一直超標!教師的編制都去哪了?
    教師作為大家心裡的好崗位,因為崗位的意義和穩定的工作,很多人寧願選擇教師也不願意選擇公務員。在2019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的報考人數就達到了590多萬,想當老師的人是非常的多。但是這麼多人想當教師,很多地區還出現了教師人手不足的情況,得招聘很多代課老師才行。有編制的老師們都到哪去了呢?
  •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邀一線優秀校友分享成功經驗
    人民網重慶11月8日電 近日,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舉行慶祝建院55周年校友報告會。來自基層一線部隊的四名優秀畢業校友,應邀回到母校,傳授成才的經驗,分享成功的榮光。 「帶兵帶心,育人育根。」
  • 如果工齡滿30年就能退休的話,一線上課老師,你願意退休嗎
    要知道很多工作早的老教師,工齡滿30年的時候才五十三、四歲,還要繼續幹到60歲才能退休。在學校50多歲站講臺真是一種煎熬,是身心上的疲勞,所以很多一線教師都早早盼望著退休。我在想,如果老師們年滿30年可以提前退休,估計有很多站講臺的一線老師都會選擇退休吧!
  • 後勤教師上半年工作總結
    為了減輕一線教師的工作強度,儘量不去拖累前線教師。今年拆舊式花壇,種草坪、栽紅花麥裡,從翻土施肥到栽種花草以及給校園內體育器材、院內柵欄牆刷油,這些活兒,全是我們後勤的司機,廚師、打更大叔利用休息時間共同努力去完成的。他們雖然是我校的臨時工,但是工作的敬業精神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境界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另外,我們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後勤工作重點內容之一。
  • 教師編制一直超標,但又說一線教師人手緊缺!編制都去哪了?
    教師作為大家心裡的好崗位,因為崗位的意義和穩定的工作,很多人寧願選擇教師也不願意選擇公務員。在2019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的報考人數就達到了590多萬,想當老師的人是非常的多。但是這麼多人想當教師,很多地區還出現了教師人手不足的情況,得招聘很多代課老師才行。有編制的老師們都到哪去了呢?
  • 教師的痛點:職稱評審,一線教師意見很大?
    中小學教師職稱分為:正高級教師(正高級職稱教授級)、高級教師(副高級職稱副教授級)、一級教師(中級職稱講師級)、二級教師(初級職稱助理級)、三級教師(初級職稱員級)。一般職稱評定要從資歷和業績兩個方面考核打分,資歷有學歷,學歷年限,教齡等;業績有歷年業務考核,獲獎情況。
  • 為什麼人近五十歲都很盼望退休?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各項指標的衰退人到中年,在工作當中往往已經屬於「強弩之末」,雖然還在工作崗位上,但大多已處於中層或退居二線,工作強度不是那麼大。從生理角度來看,中年的人們,尤其是五十歲左右的人們,身體狀態已經大不如前。
  • 為什麼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想提前退休?這5點透露真相,很現實
    為什麼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想提前退休?這5點透露真相,很現實我們都知道,男性退休的年齡一般是在60歲,並且累計工齡還要滿十年。畢竟人活了大半輩子了,也工作那麼多年了,等到了60歲之後拿著社保和一些養老金,生活保障是不要發愁了,平時只要多走動走動,活動一下筋骨,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退休生活可以說是非常舒適的。不過這當中,還是有人不服老的,即使是退休了,依舊想要找點事情做,讓自己能夠忙起來。而對比這些退休了還想要繼續活躍職場的老人,有些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就想要提前步入退休生活。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 疫情一線的「後勤兵」:守在崗位上 我的工作有意義
    疫情一線的「後勤兵」:守在崗位上 我的工作有意義發布時間:2020年02月11日 17:29 來源:中新網湖北 「沒事,我是共產黨員,就應該衝在一線,我家裡人也非常支持我,我的妻子也是醫生,所以她很能體諒我,我很感謝她。」醫療廢物收集  七人藥品、生活物資運輸組  與普通病區不同,感染病區裡的醫療物資及生活物資運送必須統一從一樓緩衝區送入,經過消毒處理後送進隔離病區,再分送至各個病區。曾玉華等7人承擔起了分送到各個病區的這一重任。
  • 學校教師總「超編」,但一線教師卻又長期緊缺,在編教師去哪了?
    工作穩定、薪資待遇優厚的教師崗位成了不少畢業生的選擇。然而,在編教師每個崗位招聘人數少,考試競爭激烈,上岸難度大。這就讓很多人產生疑問:現在中小學一線任課教師緊缺,為何招聘人數如此的少?在編教師都去哪了?
  • 醫院一線醫務人員和行政後勤的工作該如何考核?
    傳統一二次分配模式:醫院把錢分到科室就叫一次分配,科室分到員工就是二次分配。問題點:一次分配比例調節難;二次分配的心態與方法論,分配不透明,氛圍不好。穿越式分配模式:從醫院直接到員工的分配方式。其中二次分配主要有兩種分配模型:一線醫務人員:量化薪酬模型、目標薪酬模型行政後勤人員:目標薪酬模型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師逃離一線教學
    在八十年代,如果一個教師上不好課,把他調整到工勤崗位,那是件很丟人的事,本人會很著急地找校長表決心自己能勝任教學工作,有什麼問題自己可以改進,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去懺悔自新。當時的領導也不是吃香的崗位,因為又操心也沒什麼油水,當一個一線受歡迎的教師,不用看別人眼色,家長歡迎,學校重視,心中自豪,比什麼都強。
  • 在小學,很多男教師在教學上根本競爭不過女教師,什麼原因呢?
    男教師在教學成績上競爭不過女教師,可能在很多學校都存在,為什麼這麼講呢?實際是有原因的。第一:男教師喜歡帶學生玩,不會分秒必爭督促學生去學習。第三:在很多男教師看來男教師教課不重視成績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在很多男教師看來,小學的成績根本不真實,不用太在意。特別是男孩,大多數在小學都競爭不過女的,但上了高中以後,大多數男生的成績都比女生厲害。所以男教師在教課時也會鼓勵男孩子多玩,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上。
  • 女兵入伍後一般會分到什麼崗位?
    現如今,很多女青年都渴望到軍營發展,她們同男兵一樣,在不同的崗位上綻放青春。同時,她們也成為了軍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無論走到哪裡,她們都是「焦點」般的存在。結合實際情況看,女兵因入伍的起點較高,參軍人數不多,所以導致很多人不太清楚女青年到部隊當兵後一般從事什麼工作,分配到什麼崗位。帶著這個問題,本文做一簡單介紹。
  • 老班長變身後勤「一哥」,在崗位上默默奉獻10餘年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勤奮上進,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卻有一顆熱誠服務的心;他們處在輔助的地位,卻自強不息,以不懈的努力書寫著後勤工作的感人事跡。他們就是部隊裡的後勤人員,他們用自己的默默堅守為部隊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