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師逃離一線教學

2020-08-27 善若水165638385

在八十年代,如果一個教師上不好課,把他調整到工勤崗位,那是件很丟人的事,本人會很著急地找校長表決心自己能勝任教學工作,有什麼問題自己可以改進,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去懺悔自新。當時的領導也不是吃香的崗位,因為又操心也沒什麼油水,當一個一線受歡迎的教師,不用看別人眼色,家長歡迎,學校重視,心中自豪,比什麼都強。

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逃離一線,首選領導,其次工勤,一線淪落到最低層,學生認為你一線教師沒出息,有本事你早當領導了,老百姓見面先問:還上不上課,如果還上課,尤其是男教師,說明你混的窩囊,不管你業務能力有多強,反正認為上課是不成功的標配。所以找關係,送禮,拍馬屁,想方設法逃離一線,不然就是混的最慘的人。

因此,教育行業每年要招收大量特崗教師補充教師隊伍,實際上教育行業不缺教師,而是缺一線教師,大量七大姑八大姨,各種形形色色的關係戶每年都在加速逃離一線,什麼成人校、進修校、教研辦、中心校各種名目繁多的機構,佔用大量編職,這些人都不上課,甚至不用上班。學校裡也根據關係安排一些崗位,如:後勤、圖書室、油印室、實驗室等,脫離一線。國家投入的人頭費並不少,但好多都被這些吃空晌的人佔用,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一線教師的待遇和地位,這種現象會愈演愈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博士逃離科研?
    —「為什麼越來越多博士逃離科研?」傳統型的博士教育培養初衷就是為學術職業培養和儲備人才,我們想當然的認為接受了系統訓練和學習的博士研究生具備某一領域更專業的知識,在科研的道路上更能發揮其用武之地,但現實卻是越來越多的博士正在「逃離科研」。以國內頂尖大學為例,清北近三年博士畢業繼續從事科研事業(含博士後)的比例逐年減少,投身於其他非學術職業的博士越來越多。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師走向了線上一對一的行業?
    對於傳統的教育行業來說,老師是一份比較穩定而體面的工作,雖然工資可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但是也能夠滿足生活需求,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師去尋求更好的平臺?更多的優質老師走向了線上一對一的平臺,不僅僅是因為線上一對一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更多的是一對一的真人教學模式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也滿足了老師的需求。老師不用死守教室、課堂也能教書育人。我們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是拘泥於普通的傳統教學——課堂授課以及輔導班補課之類的輔導方式。
  • 為什麼很多一線教師到了四五十歲,就想轉到後勤崗位?
    有網友問:為什麼很多一線教師到了四十多歲,就想轉到後勤崗位,不願在一線教學?原因很簡單,後勤比一線舒服、省力、省心。首先,是制度和文化的因素。如果在私立學校,工資制度是刺激大家上一線,一線教師永遠比後勤工資高,教課越多工資越高,那麼結果就很明顯了,教師都會爭著上一線多教課,中老年教師也不例外。我一個朋友在私立高中,每月工資能達到公立學校同齡教師的三四倍,為什麼?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師選擇了離職?
    我後來想,為什麼小縣城也好,一線城市也罷,教育圈之外的人,都對老師有「窮、小氣、摳門,不敞亮」的刻板印象?原因還是沒錢。錢江晚報曾經採訪過杭州的一線教師,結果越採訪,越心酸,因為沒有一個老師滿意自己的收入。大家都說:不夠用,養不了家,靠工資買房根本不可能。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北上廣?網友回復的原因,你也可能遇到
    導語: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北上廣?網友回復的原因,你也可能遇到。一開始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很多人都想著要去大城市闖一闖,為自己的未來打拼。所以一直有很多的人湧入沿海發展城市。但是我們也看到,有不少人逃離北上廣之後,就再沒有回來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北上廣?我們來看看網友們都怎麼說:1、 北上廣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很多人都想著要紮根於此。雖然每年湧進北上廣的人很多,但其實真正能買得起房子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被房子壓得喘不過氣。所以最後放棄了自己小小的夢想,回老家了。
  • 對於在一線教學十年以上的老師,能否簡化職稱評審的材料和程序?
    目前的職稱,感覺越來越折磨人了,好像就是為了折磨一線老師而存在的! 比如評審職稱需要的各種材料:教案、聽課筆記、班主任記錄、教學計劃、課程表等等。這些無非是想看看這些老師是不是一線老師?有沒有在一線上課? 比如答辯,考察的也是老師是否是一線老師?
  • 2020年,願更多的老師能逃離職稱枷鎖
    像夢魘一般套在廣大教師頭上的職稱枷鎖,讓本就辛苦貧寒的老師們花費了多少心血和錢財,不管你怎麼努力,總有那麼多的人不能如願,職稱指標僧多粥少。每一年的職稱評定就好比扔一塊骨頭,讓老師們去搶,至於誰能搶到,就看各自的運氣和造化了。
  • 為什麼男老師越來越少?這些原因讓我們錯失了那麼多「都教授」...
    校園裡男教師越來越少,甚至男生連師範都不願意上,這究竟是為什麼?這種困局該如何解決?但從近五年來的教師招聘和減員「一進一出」的情況來看,問題頗為突出:近五年來該縣因退休而減員的教師中,男教師比例高達60%,其中在教學一線工作的男教師比例也達到了60%,而現有的男教師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從事管理、教輔等非一線教學崗位的工作,實際在教學一線的男教師就更少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師不願意過教師節?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是一直以來,在國內,教師節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很多學子都會為自己的老師送上最誠摯的祝福,為老師的辛苦耕耘和付出表示最由衷的感謝,可是現在卻有著越來越多的教師,說到自己,不想過教師節了,甚至說教師節希望取消掉,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在小學,越來越多的語數教師不教語數改教副科,意味著什麼?
    讓人很吃驚的是,有兩位原來一直堅守在一線的語數老師今年忽然被安排教了副科,這樣一線教師又少了兩位。這兩位老師剛40多歲,教學能力都很強,從教以來一直教的是語數,以前也有語數老師去教副課。看著越來越多的老師脫離最辛苦的崗位,說明什麼呢?
  • 作業越來越多,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家長抱怨越來越多,老師也無奈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
  • 為什麼中小學私立學校越來越多, 越來越貴, 可是上的人越來越多?
    我國私立中小學目前出現了數量越來越多,學費越來越貴,而報名的人確實越來越多的情況,這時為什麼呢?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第一,我國《義務教育法》及其它法規鼓勵民間辦學助學。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鼓勵民間辦學助學,那麼這條法律就決定了私立教育在我國是合法的。這是一個總的要求,合法才有存在下去的基礎。當然,法律也明確了,教育不能以盈利為目的,但是可以適當盈利。
  • 為什麼很多一線老師剛四十幾歲,就願意荒廢專業,去後勤崗位呆著
    最近有人發出感嘆,為什麼很多一線老師剛到四十幾歲、教學程序、工作節奏基本是在重複,真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另外,現在要求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學生越來越難管理,年輕教師一茬一茬進來,老教師會產生危機感和挫敗感,轉換崗位也就成為了一種合理選擇,並且也有了轉換崗位的資本和資歷。
  • 致敬好老師 | 堅守教學一線,盡顯師者風範
    體育學院吳偉老師吳偉老師簡介從教 31 年,紮根教學一線、堅持立德樹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敬業和堅守表達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忠誠。一、牢記使命銳意改革,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從學生體質健康事關國家興旺和民族復興的高度,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現了由傳統分層次教學模式,向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探索,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 五十多歲的教師堅守教學一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老教師這樣說
    有人說當班主任績效工資比較高,如果不是學校缺老師,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夠把教主科的機會、當班主任『賺大錢』的機會讓給其他的年輕人。但是,這個年齡段的我明顯感覺自己在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五十多歲的教師堅守教育教學一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位老教師是這樣說的。老教師堅守教學一線,視力方面存在的短板越來越明顯。
  • 關注 為什麼男老師越來越少?這些原因讓男生不願執教
    在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333名教師中,男教師僅49名……校園裡男教師越來越少,甚至男生連師範都不願意上,這究竟是為什麼?這種困局該如何解決?但從近五年來的教師招聘和減員「一進一出」的情況來看,問題頗為突出:近五年來該縣因退休而減員的教師中,男教師比例高達60%,其中在教學一線工作的男教師比例也達到了60%,而現有的男教師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從事管理、教輔等非一線教學崗位的工作,實際在教學一線的男教師就更少了。
  • 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一線老師為你分析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家長心疼孩子睡眠不夠,休息不夠,壓力太大。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
  • 「逃離一線」的創業者自白:是因為理想與現實落差太大?
    或許,理想與現實形成的巨大落差,是這些創客「逃離」的重要原因。淞豪和Judy,顯然不是逃離一線、返鄉謀生的個案。「逃離」一線,讓孵化器突然成了「空巢」「春節後,園區出租率的難題讓我們很頭痛。」他告訴懂懂筆記,雖然老家的機會或許不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多,但是運營成本、生活成本明顯是下降了。「夥伴們大部分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的,所以大家也都願意回來創業。」
  • 為什麼那麼多家長選擇有位老師(URWAY)英語教學
    我們採訪了有位老師(URWAY)在愛知中學這邊校區的負責人,了解到有位老師(URWAY)英語教學與其他學校相比,在教學上最大的不同是「不屬於知識單點」教學,也就是有位老師(URWAY)更強調的是提升孩子們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比如其他機構都是短語教學,句型教學,語法教學這樣的知識點一個一個的過,但在有位老師(URWAY)看來,語言的學習基礎在單詞量上,其他學校只去給孩子進行單點教學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博士逃離科研?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繆老師說有50%的博士畢業後都不會從事科研工作,他用了四個成語解釋了這一現實問題:羊腸小道、養家餬口、望而卻步和畸重畸輕,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博士研究生在經過了系統的訓練和學習後對科研更有興趣和動力,更加專業的知識在科研的道路上更能發揮用武之地,雖然博士畢業生畢業後放棄科研路線並不像」北大畢業生賣豬肉「一樣強烈地衝擊著人們的傳統印象,但現實卻告訴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博士在逃離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