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孟詩派有3個方面的理論主張,其詩有奇險冷僻、雄奇光怪的特徵

2020-12-20 小華暢聊歷史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韓孟詩派是唐代元和年間形成的,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詩歌流派。主要成員有賈島、李賀、盧仝、馬異、劉叉、姚合等。韓孟詩派雖沒有專門論詩的文章,卻有明確的理論主張,從他們對歷代詩人的評論中可以歸納出他們理論的內容。

一是在審美理想上以雄奇光怪為美。例如,他們讚揚李杜就側重推崇他們詩中的「驚天動地之勢,籠括宇宙之慨」(韓愈《調張籍》),他們欣賞那種「險語破鬼膽,高辭媲皇墳」(《醉贈張秘書》),「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薦士》)一類的詩。

韓愈

二是主張詩歌應該抒發憤鬱不平之氣。韓愈主張「不平則鳴」(《送孟東野序》),要用詩歌抒發其「感激怨懟奇怪之辭」以「舒憂娛悲」(《上兵部李侍郎書》)。

三是讚賞苦吟精神。韓、孟諸人都力主語言要避熟出新,務去陳言,因而主張苦吟、錘鍊。韓孟詩派中有不少人常以苦吟自許許人。如孟郊說自己「夜學曉未休,苦吟鬼神愁」(《夜感自遣》),他讚揚賈島的苦吟,「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有時踉蹌行,人驚鶴阿師」(《戲贈無本》),李賀也說自己「龐眉入苦吟」(《巴童答》)等等。

韓愈

從創作實踐看,韓孟詩派的確具有奇險冷僻、雄奇光怪的特徵,這具體表現在:

一、詩境上的險怪。唐詩從初期始,歷經王、孟、高、岑、李、杜等近二百年的發展,詩境愈益精美、圓熟,在此情勢下,韓、孟諸家惟有另闢新途,改轍異路,才能予詩歌以新的生機。於是他們一反傳統的思路與寫法,大膽地將傳統認為可怕、可憎、光怪陸離的意象引入詩中,以求產生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例如孟郊就以瘦骨嶙峋、蕭索枯槁為美。他寫風,「峭風梳骨寒」(《秋懷十五首》之二);寫蟲,「老蟲幹鐵鳴」(同上之十二);寫冷落之境,「孤骨夜難臥,吟蟲相唧唧。老泣無涕洟,秋露為滴瀝」(同上之一)。他甚至以恐怖為美,如《京山行》:眾虻聚病馬,流血不得行。後路起夜色,前山聞虎聲。此時遊子心,百尺風中旌。

孟郊

騎著一匹病馬,又受著飛虻的叮咬,夜色瀰漫,虎嘯時起,作者在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已不是傳統詩歌中徜徉山水的賞心悅目之感,而是一種緊張、恐怖之感。韓愈的詩更是著力表現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例如著名的《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描寫一場山火的奇觀:

天跳地踔顛乾坤,赫赫上照窮崖垠,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三光弛隳不復暾。虎熊麋豬逮猴猿,水龍鼉龜魚與黿,鴉鴟雕鷹雉鵠鵾,炰煨爊孰飛奔?

孟郊

展現了一幅天翻地覆,鬼哭狼嚎,怪怪奇奇,令人震撼的畫面。這派詩人還常常以醜為美,把人們厭惡的東西寫得色彩斑斕。他們在詩中寫蠍子,「昨來得京官,照壁喜見蠍」(韓愈《送文暢師北遊》),寫泥水,「溫水微茫絕又流,深如車轍闊容輈。蝦蟆跳過雀兒浴,此縱有魚何足求」(《贈侯喜》),寫怪禽,「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賈島《暮過山村》),寫蛇行,「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題長江廳壁》);寫鬼魅,「桂葉刷風桂墜子,青狸哭血寒狐死」,「百年老鴞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李賀《神弦曲》)。以不美為美,以可怕為美,將現實中的醜轉化為藝術中的美,這就是韓孟詩派的一大特徵。

賈島

二、以文為詩的傾向。這首先是指他們的詩歌中有著明顯的散文的章法。如韓愈的《山石》,寫他一路的行程,從山行到寺院,再寫到次日離寺歸家,從黃昏、人夜到次日黎明,以時間為順序,以遊蹤為線索,娓娓道來,簡直就是一篇押韻的遊記。方東樹論此詩云「只是一篇遊記,而敘寫簡妙,猶是古文手筆。」(《昭昧詹言》)其次是指他們常以散文的句法入詩,從而打破了詩的對稱、韻律與節奏。如韓愈《嗟哉董生行》,開篇即是這樣的句式:「淮水出桐柏山,東馳遙遙千裡不能休。淝水出其側,不能千裡百裡入淮流。壽州屬縣有安豐,唐貞元時縣人董生召南隱居行義於其中。」這完全是一種散文的句式。

賈島

又如盧仝的《月蝕詩》中寫他向上天禱告的言辭:「玉川子又涕泗下,心禱再拜額榻砂土中;地上蟣蝨臣仝告愬帝天皇,臣心有鐵一寸,可刳妖蟆痴腸。上天不為臣立梯磴,臣血肉身,無由飛上天。」像這樣的句式在他們的作品中是不少的。再次是指他們在詩句中常常使用那些通常在散文中用的虛詞,如「後日更老誰論哉」(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破屋數間而已矣」(《寄盧仝》),「惟子能諳耳,諸人得語哉」(《詠雪贈張籍》),句中「哉」、「而已矣」、「耳」一類的語氣詞竟然也被大膽地用到詩裡來了。這是該派詩人尚奇求異創作思想的表現。

盧仝

三、喜用奇字、僻字。韓孟詩派力求創新,務去陳言,他們喜用奇字、僻詞以收精警動人的效果,如「老蟲幹鐵鳴,驚獸孤玉咆」(孟郊《秋懷十五首》之十二),「黑草濯鐵發,白苔浮冰錢」(《石淙十首》之四),「鯨鵬相摩窣,兩舉快一啖」(韓愈《送無本師歸範陽》),「洪濤春天禹穴幽」等,這些句中「老蟲」、「黑草」、「摩窣」、「春天」等語均有較強的表現力。但有時他們過於求奇則不免生澀費解,韓愈《南山詩》中「突起莫間簉」,「詆陷乾竇」等等,用詞都過於晦澀艱深。這種傾向到了樊宗師、皇甫湜等人的手裡更加變本加厲,走向極端了。

韓孟詩派以孟郊開派,以韓愈為核心,該派的鼎盛期在元和、長慶年間,其後影響漸弱,詩壇漸為晚唐詩風籠罩。在詩歌史上韓孟詩派既有革新詩風、別闢新境的貢獻,也有好走極端,晦澀難解之弊。

作者介紹:我是「小華暢聊歷史」,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國的文化!

相關焦點

  • 【詩歌專題複習】——韓孟詩派
    孟郊詩風已基本形成,給韓愈以影響;元和元年到6年(806-811)間,韓愈任國子博士,與孟郊、張籍等相聚;分司洛陽,孟郊、盧仝、李賀、馬異、劉叉、賈島陸續到來,張籍、李翱、皇甫湜也來過往,詩派全體成員相聚。韓愈詩風形成,得到同派詩人的公認和仿效。二、理論主張。(一)「不平則鳴」說。
  • 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韓孟詩派,主要特點是「怪」,追求奇險新巧
    「元和之風尚怪也」(王覺《唐語林》),這種「怪」,代表了「韓孟詩派」的主要創作特色。「韓孟詩派」,指的是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賈島、馬異、盧全、劉叉等與韓、孟存在共同的詩歌創作傾向和好尚,追求奇險、怪特、新巧,富於獨創性,因之後人便把這一詩人群稱為「韓孟詩派」。他們在中唐詩壇上發生過較大的影響。
  • 中唐時期出現的韓孟詩派,在詩歌創作中有什麼樣的藝術特點?
    「韓孟」即是韓愈與孟郊,「韓孟」詩派在中唐貞元、元和、長慶時期大約四、五十年間出現了一個詩歌流派,這個流派除韓孟兩位領頭羊,主要代表人物有盧仝、李賀、賈島,此外還有劉言史、張碧、劉叉、馬異、歐陽詹、皇甫湜等人。
  • 紀錄片丨唐之韻:(12)韓孟詩派
    他是個語言大師,寫文章主張「惟陳言之務去」,就是說務求避免用爛熟的詞語。從這種主張出發,他創造了許多叫人耳目一新的詞彙。如「面目可憎」「垂頭喪氣」「不平則鳴」「俯首帖耳」「搖尾乞憐」等等。這些詞語又形象又生動,都被沿用至今。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 中唐大詩人劉禹錫性格剛毅,這十首詩境界高揚,含有濃厚的哲理
    中山靖王的後代中,有兩位如雷貫耳的名字。其一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劉備,其二是唐中期的大詩人劉禹錫。後者被冠以「詩豪」的稱號,他在中唐與「韓孟」、「元白」分庭抗禮。劉禹錫的詩含蓄自然,境界高揚,尤其山水詩極有特色,半虛半實,每一首都是詩壇佳作。
  • 新月詩派(考研筆記129)
    3、成員由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林微因等人。新月社主要致力於新詩與新戲劇的理論研究與創作,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帶有鮮明的唯美主義傾向。新月詩派的創作活動大致可以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 國外文化:墓園詩派是18世紀中期英國出現的一個詩歌派別
    十四行詩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中世紀詩人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其後風行全歐。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是兩節四行、一節六行的義大利體,押韻法採用五韻。後來,英國詩人莎士比亞將十四行詩改為三節四行、一節兩行的英國體,仍然以抒情為主,末兩行往往點出全詩內容的結論,其押韻法也改為七韻,形成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體。
  • 「錢謙益與虞山詩派文物」:呈現罕見錢謙益書法與柳如是像
    在理論方面,他先尊后抑明前後七子「詩必盛唐」的復古言論,又揚棄了公安派、竟陵派「純性情」的主張,而擴容為「靈心」「世運」「學問」三者結合的詩學理論綱領。清 吳谷祥《虞山十八景》冊之拂水晴巖常熟博物館藏此後三百多年,一脈如縷,綿延不絕。
  • 中興四大詩人詩風各異,不滿江西詩派弊病,走出了一條新的詩路
    他的詩不雕琢,不奇險,曉暢平易,精練自然。他各體兼工而尤擅近體,常能將軒昂奮揚之情寓於精審的格律之中。楊萬裡的詩在當時名聲很大,僅次於陸遊,時稱誠齋體。楊詩的題材沒有陸遊廣泛,他的興趣主要在描寫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他能從人們不經意的尋常景物中捕捉鏡頭,眼捷手快地攝入畫面,如「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 詩未必盛唐,此處有民國文壇23位優秀詩人
    民國詩壇,論及至今名聲最響的,無人能出徐志摩項背,徐志摩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現代詩或者是現代詩人的代名詞,其在白話文詩壇的地位似乎直追唐詩的陳子昂,和宋詞的柳三變。徐志摩更是新月詩社的主創辦人,更是「新月」盟主,其作品特徵鮮明,浪漫而唯美,且不含黨派色彩,是民國詩壇著名的純粹的詩人!
  • 山水田園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 :盛唐詩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等為代表,又稱王孟詩派。
  • 唐之韻 韓孟詩派
    韓愈是河南孟縣人。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調張籍》)這裡不過是說,李白和杜甫都是偉大的詩人,無知小兒故意貶低李白,只不過像螞蟻妄想撼動大樹。可是被韓愈這麼一寫,就有一種震撼力。李白是個狂人,但李白的狂是用不屑一顧的微笑來看待一切權威。韓愈的狂,則是走進人群,吼出不同凡響的一聲,使大家由不得都回頭看看他,很顯然韓愈的不可一世,雖然出自天性,但總使人感到有些過火。
  • 布魯姆《影響的焦慮》:詩的影響與詩的誤讀
    布魯姆在緒論中說,此書打算「通過對詩的影響——亦即詩人之間的各種關係——的闡述來提出一種新的詩歌理論」。他認為,「詩的歷史是無法和詩的影響截然分開的」,「一部詩的歷史就是詩人的強者為廓清自己的想像空間而相互『誤讀』對方的詩的歷史」。而「所謂詩人中的強者,就是以堅忍不撥的毅力向威名顯赫的前代巨擘進行至死不休的挑戰的詩壇主將們。天賦稍遜者把前人理想化,而具有較豐富想像力者則取前人之所有為己用。
  • 江西詩派:宋代文壇上影響最大,藝術風格各具特色
    江西詩派的開山者之一黃庭堅的詩歌創作成就很高,現存詩有一千九百多首。其詩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具有積極進步意義,以押擊時弊,反映人民群眾生活疾苦為主的詩。這部分詩所佔比重並不很大,代表作有《和謝公定徵南謠》、「宋代文學《中月二日曉夢會於廬陵西作寄陳適用》、《虎號南山》、《戲和答禽語》等;二是感傷時事,抒發自己的情懷,描述自己不幸的生活直遇,以及對親期好友的思念等。
  • 孟郊最有用的一首勸學詩,通篇猶如大白話,但寫得卻是入情入理!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答案,那就是中唐時期的詩人孟郊,他作為一位當時絕對大器晚成的人,也是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而且他在40多歲之後才登科,為此他寫下了唐詩裡最快樂的一首詩《登科後》,同樣的感動了無數的讀者,使得我們從他的這首詩中,不僅感受到了詩人的喜悅之情,同時也看到了詩人身上的那種頑強的精神。
  • 元末明初文清諸學子詩歌特徵研究
    本文藉助譜系學的理論與方法,結合元末明初婺州作家群的研究現狀,對生活在元末明初這一劇烈變革動蕩時代的文清學子詩歌進行專門性的整體的考察,以期進一步奠定文清學派這一學說,概括出文清學派詩歌所表現的吟詠興寄,清雅閒適,追求情懷而又富有哲理的詩歌特徵。
  • 江西詩派黃庭堅和江西茶派寧紅茶
    九江除了和近代史患難相伴的廬山,還有「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和江西詩派的黃庭堅,以及享譽世界的「寧紅」茶。修水是江西的北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史稱洪都分寧,與湖南的平江唇齒相依。南臨九嶺水系,北抵幕阜山脈,修河蜿延其中。兩岸翠峰疊嶂,山多田少,地勢高峻。林木蒼鬱,雲凝深谷,霧鎖高崗,有孕育優秀的良好環境和土壤。當然,修水也無愧於這裡的山水和環境。
  • 淺談:戲曲與中國畫的詩性特徵
    雖然戲曲與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由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二者在文化精神、藝術創作觀念與審美特質等方面多有契合,存在著內在而天然的聯繫;它們共同體現出鮮明的詩性品質特徵。詩是我國古老的文學樣式,最具文學特質;它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是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可統稱為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