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第一中學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英語教學指導成果公報

2020-12-14 齊魯網

一、題目

課題研究題目為《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英語教學指導》

二、內容摘要(300-500字)

本課題所謂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課程,主要指的是「英文簡本小說」閱讀和VOA新聞閱讀相結合。採取「大閱讀」+「小閱讀」的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本次疫情假期這一特殊時段,採用學生自我研讀與教師精準指導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英文閱讀水平。

在「大閱讀」--經典名著閱讀中,選取了《野性的呼喚》黑布林版,作為學生假期閱讀的材料,採取精讀的方式,研究小說故事的發生、發展以及主角的情感線索和寫作的特點等,在橫向閱讀結束後,進行二次閱讀來縱向、深入、多層次剖析小說,特別注重了對主要人物的多維度分析以及作者在描寫中所運用的詞彙的語言學層面解析。

在「小閱讀」--VOA新聞閱讀中,採用「解構文本+讀後微寫作」的方法,閱讀材料全部來源於VOA 實時新聞,專門安排教師負責篩選並推送不同題材的VOA新聞材料,材料的選擇注重多樣性、時效性,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激發學生的英文素材閱讀興趣,豐富閱讀思路。

課題研究的目的是在疫情假期形成—套以英文簡本小說閱讀為基礎、新聞閱讀為添加的英語融合閱讀教學新模式。旨在提升高中學生英語故事類閱讀能力的解析能力和新聞類閱讀的概括翻譯能力。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內在英語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

三、關鍵詞

融合 閱讀 小組合作

四、引言:

昌邑市第一中學,王建國主持的《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英語教學指導》,課題編號2020YZJ240,參與人:翟向紅、孫海晶、王青濤、劉芳、惠莉、魏濱濱、姜亦林、鄭曉燕,李文輝。

課題基本情況介紹:本課題研究組織建設系統性強,從綜合調度引領全局,到團結協作凝聚智慧,大家齊聚齊力,相互扶持。在專家和學校課題團隊的多次研究會商後,共同編制課題研究方案,綜合多方因素確定考察確定課題研究團隊,確定課題組成員,組建科研實力雄厚的研究隊伍,強化團隊行動研究。

五、成果內容

1.第一部分問題緣起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的文本處理以詞彙和語法為核心,不考慮文本背後的情感教育,學習的模式也過於枯燥,很難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甚至對於課文的處理過於程序化,對於英文閱讀的理解過於功利化,一切以考試為出發點,不以審美情趣及學生的情感發展為出發點,造成了英文閱讀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大部分學生受困於課餘時間少及詞彙量的限制,對英文閱讀的自我提升比較困難,特別是英文名著閱讀往往閱讀推進速度較慢。有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多年來一直存在牴觸情緒,提起英文閱讀就心生畏懼。學校正常的教學課時對於英文名著閱讀來說空間被壓縮到幾乎不存在,而教師對於名著閱讀本身也比較牴觸,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幾乎是簡單的漢語翻譯。師生之間的閱讀交流互動僅限於表面的閱讀,知道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大體了解故事梗概,對於文章的線索、寫作手法、人物之間的聯繫等關鍵性、深入性的信息不做處理。

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正好又大段的時間可以靜下心來對英語閱讀進行一定的探索和研究。教師也可以利用各種技術手段,重新整合思路,探索新的高效融合閱讀模式。

2.第二部分:研究內容與方法(含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研究內容

課題研究依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新的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一核、四層、四翼」為基本方向,探索假期小說與新聞的融合閱讀,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模塊閱讀與分享,教師線上對學生居家學習進行指導。通過閱讀與思維的真正碰撞,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以期在假期達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真正提升。

(1)創新假期閱讀模式

融合閱讀,採用假期小說閱讀與新聞閱讀相結合的方法,對於學生的小說閱讀改變了以往的粗放管理策略,利用小任務模塊管理的創新閱讀模式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深度思考,並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展示。通過閱讀後的任務輸出,讓閱讀的思維碰撞真實的發生。小說閱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感性思維和審美情趣而新聞閱讀則讓學生以理性的視角來審視問題,通過二者的相互補充,讓學生在假期中有指導性的進行英語語言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2)以學生小組合作為基礎

在閱讀活動中,以學生的模塊自我管理為主,教師以任務發布者和主持觀察者的身份參與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全體學生的參與性。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每次的任務和角色是變化的,以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交互研究能力。小組中有任務後互評的環節,讓學生從宏觀的視角去審視自己和別人的優缺點從而提高團隊合作的效率。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運用該方法研究學科課程、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理論,研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等文件,使課題研究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更明確、更科學,在對現有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提升的基礎上,為課題順利開展夯實理論基礎。

(2)行動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組織科研團隊、技術保障團隊、專家團隊開展經驗交流活動,明確研究方向,使我們的研究成果可操作性更強、更加科學,並舉行一系列公開課和展示課,對研究成果進行反覆論證和實踐,同時撰寫有推廣價值的經驗論文,來豐富此次課題研究的內涵。

(3)行動研究法。在學生活動設計中,通過觀察學生在讀後輸出環節存在的問題,不斷調整讀後輸出任務設置和互動環節。教師在對學生篇章研究的反饋點評中,充分挖掘其優勢並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在否定與自我否定中實現以往閱讀經驗和認知體系的重構與提升。

(4)案例研究法。針對課題的合作式融合閱讀課程和評價體系方法,探索多元化、實效性的假期閱讀指導課程,積極構建本課程的任務庫、語料庫,有針對性地開展多樣閱讀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研究,邀請專家、教師現場聽課進行剖析,教師之間互相學習、溝通,共同促進課題的推進。

(三)工作方法

(1)團隊精誠合作 ,促「花」結「果」。

課題組在三個年級教學區分別組成「子課題團隊」,大家合力共創以「1+1+X」常態教研模式,調研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讀寫水平發展趨勢, 圍繞「讀寫結合」的科研方向,勤研善研,靜思能群。同時,信息技術教師王青濤老師積極協調調度,解決學生和教師在信息技術層面的難題,助力線上技術與學科知識的高度融合。

(2)搭建展示平臺,從理論到實踐

課題研究在昌邑市第一中學全面展開推進,劃定教學區進行研究行動,設定專門學習課程,並進行月度交流展示。劃定了高一教研區、高二教研區、高三教研區三個研究區域。

(3) 明確組織分工,各司其職,互通有無

為了對課題研究全程全方位、多層次進行精確統籌調度,課題組做了準確分工,課題組組長王建國是總負責人,課題組副組長為翟向紅、孫海晶,核心骨幹人員為王青濤、魏濱濱、惠莉、鄭曉燕、姜亦林、劉芳、李文輝。課題研究中,全體成員群策群力、勤懇耕耘,採用「研究-實踐-反思-研究-再實踐」模式,全程推進本課題項目進行。

3.第三部分研究結論

(1)課程開發:

課題組成員就「合作式融合閱讀」這一課題,圍繞「讀寫結合」的研究方針,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依託,落實新的高考評價體系要求,從豐富詞彙積累、擴充寫作素材等方面進行分工,充分利用紙媒及網絡資源,推進英文名著閱讀與新聞閱讀的結合,通過多媒體技術融合各類閱讀素材,並將資源按照種類和難度進行校本化整合,以文本、圖片、連結等生動、多樣的方式呈現,教師利用融合式的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逐步培養學生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塑造文化品格。

(2)課程實施:

疫情期間,教師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思路,主動接受信息化洗禮,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熟練使用小魚、騰訊QQ、能力天空、釘釘等多種直播軟體授課。在備課方面,教師們根據課題的思路和要求,積極研究並整合融合閱讀的素材。探索線上名著閱讀指導的有效方案,多次集體研討,嘗試了數十種閱讀指導模式。在課程進行過程中,藉助各種網絡平臺進行語音、視頻的交流互動,使學生進行體驗式閱讀、反饋式閱讀、交互式閱讀,並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小組合作探索文本思路,併合作呈現文本研究成果。

(3)課程評價:

評價方式呈現多樣化特點。首先,利用作業小程序監督學生閱讀任務按時完成,然後運用小組互評方式進行初步評價,最後老師再基於成果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表彰與鼓勵。在課後評價方面,實現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多維度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小組合作探究注重學生自主體驗,讓學生運用觀察、分析、探究等多種方法,最終實現知識能力與文化品質的雙重提升。

4.第四部分政策建議

(1)全面落實學科特色的育人理念

在融合閱讀教學理念推廣上,以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基礎,推進文本閱讀與情感教育的融合發展。教師要積極改變「刷題提分」的思想,真正從源頭提升自我的語言文化修養。在學生的閱讀指導上,要敢於放手讓學生去讀,讓學生深入思考,讓閱讀真實的發生。充分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促進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

(2)多管齊下,促進校本資源開發

在閱讀模式與閱讀材料的整理上,促進年級間的合作與交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狀態,制定更加詳細的閱讀方案,實現三年一貫制的閱讀層級有梯度、有深度。對於校本材料的整理與匯總、傳承,制定合理的方針政策,對教師的科研成果予以保護和肯定。

(3)做到」引進來,走出去」

在融合閱讀課程的開發上,學校層面要予以經費及資源方面的支持。要採購及引進部分外文閱讀配套的教材和讀本,滿足不同層次閱讀的需要。對於教師的培訓及外出學習方面要提供各種便利和支持。在科研成果的展示方面,學校要多搭建平臺,適時推广部分精品課程,邀請上級專家點評提升。

[責任編輯:楊凡、王亮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6-819810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6-8198101,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英語教學指導
    課題研究題目為《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英語教學指導》二、內容摘要本次所選課題為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英語教學指導,所謂假期「合作式融合閱讀」課程,主要指的是「英文簡本小說」閱讀和VOA新聞閱讀相結合。在「小閱讀」--VOA新聞閱讀中,採用「解構文本+讀後微寫作」的方法,閱讀材料全部來源於VOA 實時新聞,材料的選擇注重多樣性、時效性,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激發學生的英文素材閱讀興趣,豐富閱讀思路。課題研究的目的是在疫情假期形成—套以英文簡本小說閱讀為基礎、新聞閱讀為添加的英語融合閱讀教學新模式。旨在提升高中學生英語故事類閱讀能力的解析能力和新聞類閱讀的概括翻譯能力。
  • 英語閱讀的多元化發展與融合——第九屆全國英語自然拼讀與分級閱讀教學雲端研討會通知
    本次會議主題為英語閱讀的多元化發展與融合,既關注自然拼讀和分級閱讀與主教材課程的融合、讀寫融合,也關注英語閱讀活動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望各教育局教研室和學校積極組織參加。本屆研討會具有以下特色1.專家匯聚 凝聚國內外專家,把握英語閱讀教學發展趨勢,傳播國際前沿英語教學理念2. 立足實際 關注當下教育熱點,探討與國內主教材相融合的多元化英語閱讀教學方式3.
  • 2018年北京市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主題教學研討活動
    為了研究如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展和英語閱讀素養的提升,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外語教研室聯合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中學英語教研室於2018年11月29日在北京市古城中學隆重舉辦「2018年北京市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主題教學研討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 初中階段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摘 要】本文通過所在學校整個初中階段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在序列閱讀書籍的安排、閱讀目標的達成、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閱讀習慣的培養等方面作了潛心探究,以期能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關鍵詞】初中階段 整本書閱讀 教學探究我校以「精品人文、精美藝體、精妙科技」為辦學特色,提出了對學生「四個一」的基礎綜合素養要求(掌握一門藝術技能,具有一項體育特長,受過一種科技訓練,養成一生閱讀習慣)。為此,我校開設了「人文閱讀」特色課程,並聘請了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定期來校指導並進行公開課示範教學。
  • 72年的滄桑巨變,我的母校: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
    昌邑市第一中學在戰火中誕生,學校歷經「九易其址、十迭其名」,歷史見證著她的成長壯大!72年滄桑巨變,72年薪火相傳。如今,昌邑一中的廣大師生正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書寫著更加美好的明天!曾經的校友你是否還記得這個大門!
  • 大事回眸 | 昌邑市文山中學2020年十件大事!
    學校黨委以從嚴治黨為主線,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員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為重點,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抓牢意識形態陣地為保障,以「黨建引領學校治理體系現代化」項目為載體,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有機融合, 榮獲「昌邑市黨建標準示範校」。學習強國及燈塔黨建平臺6次報導文山中學黨委、黨員事跡。
  • 英語閱讀的多元化發展與融合——第九屆全國英語自然拼讀與分級閱讀教學雲端研討會通知
    專家匯聚 凝聚國內外專家,把握英語閱讀教學發展趨勢,傳播國際前沿英語教學理念2. 立足實際 關注當下教育熱點,探討與國內主教材相融合的多元化英語閱讀教學方式3. 姚達文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小學英語教研員,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首屆播種閱讀耕耘獎——領航者,第五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廣東省首屆小學英語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區小學英語姚達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主持的課題曾獲廣東省第四屆普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參與的課題獲2015年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佛山市一等獎。
  • 英語特色彰顯,教學成果顯著——陽春華附英語特色教學成果顯著
    陽春華附初中部的五名英語教師,他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中西融合、融匯貫通,自行精編作業、精編小試題,運用「說中學、做中學、玩中學」的教學方法,從詞彙、口語、閱讀三個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科組長周嵩梅老師和陸秋菊老師,都是留學回國的「海歸派」英語教師。
  • 《網絡教學實踐與研究》成果公報(修改稿)
    開展網絡教學要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優勢;積極吸收現代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應用我國教育改革的成果。 目前,關於網絡教學研究的成果層出不窮。我校是嶽陽市最先開通校園網的學校,積累了豐富的計算機教學經驗。
  • 理念與實踐碰撞融合 教育專家齊聚青島深度解析英語閱讀教學
    今天上午,由亞美歐教育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全國英語閱讀與學生發展核心素質培訓義務教育學段會議在青島大學大劇院舉行。據了解,此次研討會特意邀請英語教育界頂級專家做精彩主旨發言,深度解析英語閱讀教學核心問題,專家和教師實現理念與實踐的碰撞融合。同時,還邀請到兩岸三地的一線優秀教師同臺,獻上精心打磨的研究課例。此次研討會可謂群賢畢至,勝友如雲,高朋滿座。在場老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 南陽鎮平縣雪楓中學參展成果價值得到了廣泛關注和肯定
    外研社宋老師:「三維分層教學策略真好!」新疆克拉瑪依劉老師、河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張老師:「三維分層教學有效解決了我們文本閱讀目標定位不準的問題,我們回去後也要學習借鑑!」福建籍援藏教師胡老師、湖北省宜昌市夷陵陳老師:「『篇章側重、讀寫融合、以讀促寫』的成果理念有助於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融語言、文化、思維等為一體的系列活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英語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
  • 學術觀點 | 徐錦芬、雷鵬飛 :大學英語教師教學科研融合發展的敘事研究
    如果將校教學成果頒獎大會上的經驗匯報算作科研的話,那應該是她第一份科研成果。但正是因為這次經歷,她意識到匯報不僅「要有乾貨」,而且要講究匯報的方式和策略。王老師此後便開始關注教學中出現的困惑,並「在閱讀相關文獻和教學實踐中分析並消解困惑」「我理解這才是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的核心內涵」。
  • 「繪本閱讀教學與主教材融合的教學研究」開題報告會在青島舉行
    基於以上種種情況,中國英語閱讀教育研究院和外研社聯合設立了「十三五」專項課題「繪本閱讀教學與主教材融合的教學研究」,課題負責人為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錢小芳副教授。作為課題組專家之一,她對「繪本閱讀教學與主教材融合的教學研究」開題報告會在自己的家鄉青島舉辦表示由衷的歡迎,她介紹了近幾年來青島市各小學在繪本閱讀教學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老師們對繪本閱讀教學與主教材的融合這一主題非常關注,相信會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帶來很大助力。
  • 英語教研共同體暢享新思路,給優秀英語教學成果一個展示平臺!
    ),主要教學科目包括學術英語寫作、ESL 英語、雅思寫作、雅思閱讀、雅思聽力等。分享主題:《基於閱讀策略教學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分享人簡介:程莉,中學高級教師,美國訪問學者,今日頭條專訪人物,成都七中八一學校英語學科指導專家,兼任英語教研組組長,致力於創新課堂研究和師資培訓
  • 關注英語閱讀中的「悅」,聚焦教學設計中的「育」
    2020年12月2日,閔行區第五期初中英語骨幹教師培養基地學員齊聚文來中學,開展以「關注英語閱讀中的『悅』,聚焦教學設計中的『育』」為主題的培訓活動。莘松中學的宋怡怡老師代表學校英語教研組與大家分享主題為「激發學生思維,轉變學習方式,提升自主閱讀能力」的自主閱讀路徑探索。
  • 開學恐懼症,9個教學法啟發新思路,英語老師必看!
    沉浸式教學作為一種嶄新、有效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是指用非學習者母語的語言作為直接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吸取了語言習得與學習的研究成果,主張加大可理解的語言輸入量,並使掌握外語深入到各門課程中,是使學生學好外語的根本保證。使用沉浸式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需要大批量高水平的雙語教師。此外,雙語的差異以及使用環境的不同對學習的效果影響也很大。
  • 藍田縣城關中學英語國家課題研究穩步推進,成果顯著
    一、課題立項基於課標要求及學生現狀,2019年藍田縣城關中學在校長蘇立寧、英語教研組長李青的引領下城關中學英語課題組承擔了由市教科所中教主任王蘭英老師主持的國家級課題的子課題——《基於多源文本資源,促進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實踐研究》。
  • 【研訓直播】單元視角下英語繪本教學與主教材融合
    房山區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研討2020年11月24日,房山區小學英語《單元視角下英語繪本教學與主教材融合》
  • 志當存高遠——「以任務為載體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指導研究」實驗學校階段性成果展示活動
    作為南山初中英語教師,學生們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一直是我們的夢想,為此,2021年1月15日,西營中學迎來了「以任務為載體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指導研究」實驗學校階段性成果展示活動,南山教研員李秀萍老師、西營中學劉軍副校長以及南山各位同仁出席了此次活動。
  • 學校熱點2|金水苑中學:普陀區教研員赴金水苑中學指導英語課堂教學
    普陀區教研員赴金水苑中學指導英語課堂教學 為了促進我校青年教師成長,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普陀區英語教研員汪瑾華老師於12月14日下午赴金水苑中學開展教學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