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衛計委提醒:秋冬季是傳染病高發季

2020-12-25 健康一線視頻網

目前陝西省已進入秋冬季,正是麻疹、流行性出血熱、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省衛生計生委從即日起在大眾媒體開展系列秋冬季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活動,提醒廣大群眾密切關注。

晚秋之後,氣溫逐漸下降,天氣寒冷,風大乾燥,人們戶外活動減少、室內活動增多,特別是學校、車站、醫院、公共運輸工具等環境,人群相對集中,一旦有傳染病患者出現,極易傳播擴散。成年人感染後可能會導致誤工、病休,而老人、兒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會引起較嚴重臨床症狀進而需要住院治療。而企事業單位、學校等機構會因為傳染病的流行而延誤工作進度和教學計劃。

因此,秋冬季加強傳染病的預防與宣傳,對老百姓做好養生保健、維護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根據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傳染病監測情況,就秋冬季節常見的幾個傳染病進行介紹。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類以發熱、頭痛、肌痛、乏力、流涕、咳嗽、咳痰等以急性呼吸道症狀疾病的總稱。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源主要有鏈球菌、軍團菌、鼻祖桿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結核桿菌和克雷伯菌等。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腸道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等160餘種/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約佔急性呼吸道疾病的70%~80%。

還有一些病毒,雖然經過呼吸道傳播(也就是通俗講的「吸進去」的傳染病,通常由細菌或病毒直接通過空氣傳播,或通過灰塵中細菌或病毒的飛沫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發病),但它們在臨床表現上,除了呼吸道症狀外還有不同表現。比如,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等。

陝西省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麻疹、流行性出血熱、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可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症狀。輕症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症狀更明顯。重症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併發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為甲(A)、乙(B)、丙(C)、丁(D)四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我們熟知的2009年流感大流行由H1N1病毒引起的。

據估計,流感的季節性流行在全球每年導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兒童罹患流感,導致300-500萬重症病例和25-50萬死亡。流感的住院和死亡主要發生在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根據陝西省的監測結果提示,陝西省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流行的主要季節。流感高峰來臨時,門診發熱並伴隨有咳嗽或咽痛症狀的人群中,有超過25%患者感染流感病毒。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具有很強的傳染力,常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染,引起人類呼吸系統、胃腸道、泌尿系統、眼睛及肝等多個器官的感染。已知有腺病毒有55個血清型,其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為腺病毒3、4、7、14、21、55型。

常見的臨床症狀有咽喉炎、呼吸系統感染、結膜炎、胃腸炎等疾病。其引起的呼吸道症狀在臨床上多表現為輕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少見重症病例。飲用受汙染的水也可引起腺病毒感染而導致胃腸炎。

近年來,因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暴發疫情在國內外時有報導,主要發生在幼兒園、社區和軍營等集體場合等生活在封閉環境內的人群。我國曾於2006年在北方學校中發生過由腺病毒55型引起的學生群體中的呼吸道暴發疫情。腺病毒導致呼吸道感染的潛伏期通常為4~12天,平均8天。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可侵犯睪丸、卵巢、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嚴重併發症。感染腮腺炎病毒後臨床表現多樣,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後14-25天才會出現流腮症狀,多數病人無前驅期症狀,少數病例在前驅期可出現倦怠、肌肉酸痛、結合膜炎、咽痛等症狀,發病後起病急發然、畏寒、頭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適,1—2天後單側或雙側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腫脹、疼痛,張口和咀嚼或進食酸性食物時疼痛加劇。腮腺腫大通常持續7~10天。腮腺炎併發症的發生隨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不同。15歲以上人群發生併發症的機率明顯增加,男性高於女性。青春期感染腮腺炎病毒,有高達30%的男性繼發睪丸炎,有30%女性繼髮乳腺炎。另外,卵巢炎、腦膜腦炎、胰腺炎、病毒性耳聾也是流腮的併發症。

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流腮的早期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後14-25天才會出現流腮症狀,在腮腺出現腫大之前6天到腮腺腫大後9天具有高度傳染性。隱性感染者在流行期間佔有比較高的比例,也是重要的傳染源。流腮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但汙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等也可傳播。沒有接種過腮腺炎疫苗的人群對流腮普遍易感,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發病較高,患過流腮的人一般不會二次感染,在集體機構,如幼兒園、學校、軍隊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容易發生流腮暴發。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現為發熱,體溫達39~40℃,可伴有流涕、噴嚏、咳嗽、流淚、畏光、眼結膜炎等症狀。在發熱2~5天後出現玫瑰色丘疹,自耳後、髮際、前額、面、頸部開始自上而下波及軀幹和四肢、手掌足底。皮疹出齊後,依出疹順序逐漸隱退,色變暗,有色素沉著及糠皮樣脫屑,2~3周消退。疹退同時體溫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麻疹常見的併發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腦炎,其中以肺炎常見。併發症是引起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麻疹病人是唯一傳染源,病毒可經飛沫或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一般為10~14天,出疹前4天到出疹後4天均有傳染性。在疫苗前時代,麻疹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兒童生命健康極其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我國民間也素有「孩子出過疹和痘,才算解了閻王扣」的俗語,這裡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自從開展含麻疹類疫苗接種特別是納入計劃免疫之後,全球及我國麻疹發病大幅下降,但麻疹仍是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傳染源。根據世衛估算,全球每年約有2000萬人罹患麻疹,其中約14.6萬人因麻疹死亡。

流行性出血熱

還有一類陝西省特有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熱。每年10月開始,陝西省關中地區進入流行性出血熱的高發季節,陝西省關中地區也是全國HFRS的高發地區。HFRS是由鼠類攜帶漢坦病毒,並通過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洩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傳染給人,導致人發病後以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該病發病急、症狀重、進展快、花費大、病死多。該病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動的農民、學生等群體中發病率高。目前,引起我國HFRS的漢坦病毒主要有兩種,即由野鼠攜帶的漢灘病毒型(Ⅰ型),以及由家鼠攜帶的漢城病毒型(Ⅱ型)。出血熱潛伏期一般為2~3周。典型臨床經過分為五期: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復期。

1.發熱期

主要表現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細血管損害引起的症狀。起病急,有發熱(38℃~40℃)、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以及噁心、嘔吐、胸悶、腹痛、腹瀉、全身關節痛等症狀,皮膚黏膜三紅(臉、頸和上胸部發紅),眼結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現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淤斑,或呈條索狀、抓痕樣的出血點。

2.低血壓休克期

多在發熱4~6日,體溫開始下降時或退熱後不久,主要為失血漿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現。患者出現低血壓,重者發生休克。

3.少尿期

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少尿期與低血壓期常無明顯界限。

4.多尿期

腎臟組織損害逐漸修復,但由於腎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復,以致尿量顯著增多。第8~12日多見,持續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極易造成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5、恢復期

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恢復,尿量減至3000ml以下時,即進入恢復期。尿量、症狀逐漸恢復正常,復原需數月。

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1.宿主動物和傳染源

陝西省主要傳染源是黑線姬鼠。

2.傳播途徑

病毒能通過宿主動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傳播是人類感染的重要途徑。

3.人群易感性

一般認為人群普遍易感,隱性感染率較低,一般青壯年發病率高,病後有持久免疫力。

相關焦點

  •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相關症狀、易感人群看仔細 預防秋冬季傳染病,要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掌握「七步洗手法」。 記者 田甜 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入秋季以來,湖南省流感的防控備受公眾關注。
  • 緊急提醒!這種傳染病進入高發期,已有學校全班停課!
    11月—次年1月是水痘高發期, 全國已經出現多宗水痘病例, 東莞疾控部門發出提醒:目前東莞已進入水痘高發期! 各位家長要提高警惕啊!
  • 天津3月份傳染病疫情報告顯示這幾類傳染病已進入高發季
    其中,甲類傳染病無發病報告;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11種1807例,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肺結核、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毒性肝炎、梅毒、猩紅熱,佔乙類傳染病報告總數的94%;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6種3884例,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佔丙類傳染病報告總數的97%。
  • 科普|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治小知識
    今年秋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將可能呈高流行態勢,秋冬季是流感、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一、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一般起病急,有發熱症狀。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 秋冬季傳染病高發!廣東衛健委:備好這些應急物資,有大作用
    通知指出,秋冬季是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個人在人群密集地、密閉公共場所、醫療衛生機構
  • 掇刀石幼兒園開展秋冬季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10月20日中午,掇刀石幼兒園特邀請掇刀人民醫院吳維醫生為全園教職工進行了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培訓。培訓會上,吳醫生利用PPT向全園教職工講解了秋冬季傳染病的特性及防控措施;對
  • 長興和平幼兒園開展「秋冬季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專題培訓
    秋冬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為提高全體教職工對傳染病預防工作的認識,為幼兒的健康築牢屏障,10月28日中午,和平幼兒園邀請了長興縣第三人民醫院陳蓓醫生對全園教職工《秋冬季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專題培訓。培訓中,陳蓓醫生針結合PPT,對秋冬季傳染病,如手足口、諾如病毒、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幾種傳染病的早期特徵、發病症狀、傳播途徑、潛伏期、預防措施等做了詳細講解
  • 緊急提醒!這種病毒進入感染高發季,全國多地學校停課!
    緊急提醒!目前進入水痘高發期!<>03重慶:今年秋冬季水痘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據三峽都市報12月17日報導,重慶市萬州區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科長李瑞恆介紹,今年秋冬季重慶全市及萬州水痘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兒童、青少年等易發病人群應積極預防,及時接種水痘疫苗。
  • 預防秋冬季傳染病 幼兒園開展秋冬季環境衛生整治
    秋冬季是多種幼兒傳染病的高發期。近段時間以來,石獅市第二實驗幼兒園開展全園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暨以滅蚊滅鼠為重點的除「四害」消殺工作,進一步做好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園區幼兒的身體健康。
  • 秋冬季有哪些常見傳染病?如何預防?
    秋冬季氣溫變化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變冷、氣候乾燥,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隨之到來。餘杭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告訴小記者及市民朋友,我區秋冬季常見傳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風疹、麻疹、A型肝炎等。
  • 開學季謹防流感諾如病毒等傳染病入侵
    據合肥在線消息,二月份的合肥處於冬季與初春更替之際,氣溫無常,各類病毒容易滋生,現在正值新學期開學期間,人員流動頻繁,一定的程度上給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2月27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合肥仍處於流感和諾如病毒高發期,學校和家長要提高警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謹防傳染性疾病入侵。
  • 賓陽縣北高中學《致家長的一封信》預防秋冬季傳染病宣傳
    秋冬季為傳染病的高發期,  由於傳染病傳播速度較快,學生年齡小,屬於易感人群,一旦感染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和正常生活。預防秋冬季節傳染病需要學校與家長的共同努力。為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病和流行,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現向您介紹有關知識,並請您與學校攜手,共同保護學生的健康。
  • 湘西州體校:開展《秋冬季傳染病預防知識》主題教育活動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田輝 吳金星)「秋、冬季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學校是人員聚集,相對封閉場所,一旦有人感染傳染病,很容易造成相互傳播,希望同學們平時加強鍛鍊,多吃蔬菜和水果,積極預防疾病。」湘西州體校一位班主任在班會上說道,這是該校積極預防秋冬季傳染病教育活動的一個縮影。
  • 流感高發季來了,你打流感疫苗了嗎?
    為什麼秋冬季高發?】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一科主任趙清霞稱,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人群普遍易感,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後出現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高。秋冬季流感高發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秋冬季氣溫低,流感病毒耐低溫,因此在春夏季不易繁殖,相反,在秋冬季更容易繁殖。第二,氣溫低時,鼻黏膜分泌黏液增加並降低纖毛運動的頻率,黏膜纖毛的清理能力減弱,人體的第一道物理保護屏障變差,流感病毒更易進入呼吸道深部。
  • 預防秋冬季傳染病——安吉童心亭幼兒園進行國旗下講話
    由於秋冬季節的來臨,天氣發生轉變,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流行性流感和一些腸道傳染病和蟲媒傳染病高發時期。同時由於人流集中,接觸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現,極易通過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造成傳染。為了加強孩子對秋冬傳染病的了解和預防,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童心亭幼兒園利用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對全體幼兒進行引導和互動,其中具體提到幾個注意的事項,以及增強體質的辦法,如多喝水,補充維生素,避免去人流量密集的場所等。之後我們也將通過各種方式,如小班通過家長群進行溫馨提示,之後還將陸續開展相關的預防秋冬季傳染病的安全教育活動。 家園共育,保護幼兒,身心健康,共同成長!
  • 傳染病高發 南京某幼兒園一個班多個孩子出水痘
    傳染病高發 南京某幼兒園一個班多個孩子出水痘 2014-11-13 10:10:27昨天,記者從南京市疾控中心獲悉,11月份,流感、手足口病都進入高發期,水痘也來搗亂。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
  • 又到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天氣漸冷,以流行性感冒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 公眾通過對呼吸道傳染病基本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並採取科學的預防方法,能夠極大地降低呼吸道感染和發病地風險。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兩種傳播方式: 1.飛沫傳播 指患者通過咳嗽或者打噴嚏,噴出帶有致病微生物的飛沫,飛沫可以直接把病原傳染給他人。
  • 秋冬季流感高發,你關心的問題在這裡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英     每年秋冬季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流感。今年的秋冬季節,新冠疫情尚未結束,流感如期而至。區婦幼保健院提醒,要警惕流感高發,加強防範。     該院呼吸科醫生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嚴重危害人群健康。
  • 新冠疫情下的流感高發季,如何預防??
    防止秋冬季流感與新冠肺炎雙疊加走在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裡,你是否發現堅持戴口罩、保持人與人社交距離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國家的統一的領導與部署下,基本上達到了阻斷疫情的目的。經濟社會恢復有序發展,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活動逐漸恢復,但部分市民在相關防控措施方面有所鬆懈。而傳染病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季節性發病。
  • 【健康保健】幼兒園秋冬季常見傳染病及預防知識
    秋季處於夏季和冬季之間,氣溫變化大,夏季和冬季傳染病都有可能發生,是多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初秋時,氣溫較高,一些腸道傳染病高發;到了晚秋,氣溫逐漸下降,風大乾燥,這時是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因此,秋季加強傳染病的防治,對維護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