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工人養出兩個博士兒子,他們的"教育秘訣",關鍵在於這3點

2020-09-21 家有二寶育兒經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行為舉止都是相差很大。由此可見,父母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影響力較大的。家長平時不停監督孩子努力學習,為的就是讓他們能有高學歷,實現自己的理想,過上所謂&34;。而有這樣一對父母,他們都是下崗工人,有一對帥氣的雙胞胎兒子,家庭背景普通。甚。而他們將兩個雙胞胎兒子全都培養成了博士。現如今雙胞胎不是稀奇事,可家境一般的情況下,將兩個孩子同時被培養成高學歷,也著實令人感到驚訝。

下崗工人養出兩個博士兒子,他們的&34;,關鍵在於這3點

那他們的教育方法到底是什麼呢?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孩子的父親李爸爸雖然學歷不高,平時工作也比較辛苦,卻非常喜歡看書。他常年保持著讀書的習慣來充實自己,同樣的,李爸爸從孩子小時候就也開始培養他們的讀書愛好,並且陪在他們身邊一起閱讀。

要讓孩子能學到知識的第一步就是閱讀,學習都是從積累閱讀量開始,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根據相應的年齡段來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本,從孩子喜歡的繪本、故事書等開始讓他們愛上閱讀。在以後學習的時候,孩子才能靜下心去讀課文。

不用物質的方法來激勵孩子。李爸爸家的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差,一般來說他們不會給孩子物質上的獎勵,但也能有好辦法來激勵孩子。其實對孩子來說,從小就給予太多的物質獎勵是不好的,這樣會讓孩子對金錢觀念較重,將來也比較可能產生喜歡跟別人攀比的心理。孩子養成了驕傲蠻橫的性格,也非常容易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無法和平相處。

而如果想要用獎勵的方法來鼓勵孩子學習,不一定要選擇通過買東西的方法,比如家長一直保持這種習慣,等時間久了孩子覺得目標了,可能就沒有動力去學習了,因為對孩子來說沒有自己期盼的物質需求了。

其實家長可以通過同意孩子做什麼事讓孩子高興。比如你這個作業全做對了,那你就可以玩半個小時的遊戲,或者你考了多少分媽媽就做你最喜歡的菜給你吃。通過這樣答應孩子條件的方式,也可以激勵到孩子,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有動力去進入學習狀態。

第三點: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不少孩子因為童年缺失了親情的陪伴,導致性格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不習慣別人親近自己,害怕與人交流等。如果父母經常不在孩子身邊,他們很容易會與家長發生隔閡,比如有的孩子從小爸媽都常年不在家,只能由爺爺奶奶帶大的。

他們的孩子就非常容易叛逆,因為在他們最依戀父母的時候卻沒得到家長的溫暖。並且通常這樣的人非常敏感,很沒有安全感,經常性格煩躁脾氣大。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應當給予他們足夠陪伴,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耐心的開解他們。

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應該儘可能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陪伴在身邊與其一同成長,不要讓他們出現對感情的缺失,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甚至未來的道路。

總結: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來說,家庭環境並不是影響到孩子無法學習的藉口。而是父母應該知道怎麼樣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在這個過程裡,家長應該保持正確的態度,理解、鼓勵孩子,在他們有困惑的時候陪伴在他們身邊。

真正的教育是要父母與孩子相互配合的,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他們,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去糾正、引導孩子。

相關焦點

  • 下崗工人培養出兩個「名校博士」兒子,他們的教育秘訣有"四點"
    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得有自己的一套正確的教育方式。但同時我們也要及時吸取一些有效的教育經驗來彌補自己的教育盲點。使得我們的家庭教育做得更好,更出色。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對下崗工人夫妻培養出博士兒子的教育故事。他們分享到的自己的四點教育秘訣,我想是可以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帶來很多啟發的。
  • 下崗夫婦養出倆985博士,寒門逆襲的背後,是被忽視的3個教育觀
    但其實,不管是「寒門出貴子」還是「寒門再難出貴子」,都不是100%的事情,「寒門」家長應該放平心態,將自己能做得做到最好,保證將來不後悔。養出了一對雙胞胎博士的李爸爸在這方面做得就很好。而養出了兩個博士兒子的李家父母二人,學歷並不高而且還是都是下崗工人,生活條件並不好,一家人在30平米的宿舍中住了16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寒門」。
  • 普通爸媽如何培養出"清華博士",看看這兒,這三點教育秘訣謹記
    普通爸媽如何培養出&34;,看看這兒,這三點教育秘訣謹記主要還是在於我們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理念很先進很適合我們的孩子,教育的方式也是非常適合於我們的孩子的。那麼我們的寶寶想不優秀都難。今天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工人爸媽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看到他們的教育經驗,我們或許能夠有所啟發。
  • 蔡偉:從下崗工人到復旦博士 3教授聯名舉薦考博
    主持人語 「復旦準博士」蔡偉、「媽媽小學生」董曉菊——近日,兩個普通人以渴求知識的姿態走進公眾視野。一位是38歲的下崗工人,一位是39歲的打工婦女,卻在不同地點、不同境遇下圓了心中的求學夢。我們有理由期望,這樣的「幸運」不再是特例。  38歲的下崗工人蔡偉只有高中文憑,今年卻被列入了復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
  • "博士老爹"太強了,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早期教育尤為關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博士老爹"這個名字呢?"博士老爹"是魯豫對蔡笑晚的稱呼,看過那期《魯豫有約》的人,應該還有印象。蔡笑晚這個"博士老爹"太強了,有6個孩子,養出了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而且各個都是名校的畢業生,讓人欽佩。育兒成果斐然,讓不少人都對蔡笑晚的教育方針感興趣。能把孩子培養得這麼成功,蔡笑晚到底有什麼秘訣呢?讓人意外的是,這位"博士老爹"的育兒秘訣其實很簡單!他稱:"早期教育尤為關鍵!
  • 下崗工人到底包括哪些人?他們的現狀如何
    文/水流雲在草青青下崗工人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現在大多數場合,除開玩笑之外,人們口中提到的下崗工人,大多指狹義的類型,即國企正式編制被下崗人員,而不是泛指失業人員。1、廣義的下崗工人泛指丟了工作的工人,是失業者的代名詞。廣義的下崗工人可以是任何單位,任何崗位,任何年齡的勞動者。不管是事業單位,機關單位,國企,外企,合資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也不論你是哪個層級的員工。這類下崗人員,可以是被動離職,也可以是自己主動離職。
  • 養兩個兒子壓力大?這3點教好了優勢明顯,福氣在後頭
    中國的傳統是父母幫兒子成家,兒子成年後,父母要給兒子買房,準備彩禮。所以養兩個男孩的家庭,要買兩套房子,準備兩份彩禮,很多人都會陷在養兩個男孩的經濟壓力中,而養兩個兒子的好處,很多人都忽略了。可是兩個兒子的家庭就不一樣了,哥哥的衣服、玩具,繪本等等,弟弟可以接著用,這樣也減少了家庭的開銷。3.兒子成家後,大家庭會更熱鬧我三叔家是兩個女兒,我五叔家是兩個兒子,過年過節時,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 兒子性格靦腆害羞怎麼辦?家長抓住3點教育,養出真正「男子漢」
    大家都知道,女孩比男孩要早熟些,所以女孩在小的時候通常都比較不怕生,但也因為這個因素,男孩與女孩本身就有許多不同之處,關鍵還是在於兩者成長階段所面臨的也都不太一樣,對父母的情感需求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養育過程中,父母勢必要多加留心男孩這三個關鍵時期。
  •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其教育秘訣關鍵在這3點
    導讀:「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其教育秘訣關鍵在這3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其教育秘訣關鍵在這3點!
  • 自製滷牛肉,秘訣在於「滷料」,牢記這3點,軟爛入味,不塞牙
    雖然現在的天氣已經立過秋,但是依然還是非常的熱,很多人在天氣比較熱的時候沒有胃口,特別的不想吃飯,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如果不吃飯的話,那麼就會造成營養不良,我們一定要為孩子做一些比較美味的食物來增加孩子的胃口,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食物滷牛肉,我們自己在家裡面可以製作秘訣就在於他的「滷料
  • 一個下崗工人把成績一塌糊塗的兒子送進了名校,這個「狠招」絕了
    這招有效,每次我一喊計時開始,她就趕緊投入到作業中去了,生怕耽誤了一分鐘。這一招我是抄了一個下崗職工的作業,當我還在做編輯的時候,我們雜誌上發過一則育兒故事。他只是湖北某個小縣城的一個普通下崗職工,他的兒子調皮好動,課堂上總是屁股抹油坐不住,成績也一塌糊塗。
  • 下崗工人希望50歲退休,三個原因都很現實!從這三個辦法解決
    與年輕人相比,這些下崗職工因為在原單位幹了一輩子,一旦到了一個年齡段,就伴隨著各種職業病,或許不同行業影響程度不同,但是無論如何。只要過了50歲,下崗工人受到各種疾病困擾,就希望能夠提前退休。2.因為年齡原因就業難。高齡再就業非常困難,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大部分下崗工人,年齡都集中在四五十之間,在接受新鮮事物方面,遠不如年輕人。
  • 貧民媽媽養出了兩個耶魯億萬富豪,靠的竟是「讓他們多做家務」
    在生活中,細小的瑣事通過合理的安排,也能變成極大的教育資源。一位華裔貧民媽媽用她卓越的教育觀告訴我們:即便只通過做家務這件小事,也能教育出兩個億萬富翁!讓我們來聽一聽她的故事。17歲時,她移民來到美國,沒有學歷也沒有錢。可是人家養出了超級給力的兒子!而且還不是一個,是三個!大兒子Justin畢業於耶魯,在攻讀物理和心理學的同時,他創建了Twitch。2014年,Twitch以9.7億美金的價格被出售給了亞馬遜。
  • 教育孩子的關鍵秘訣: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現實中,也存在這樣一類父母,當你問他們是如何成功教育出優秀孩子的,他們往往會愣一下,想不起來自己切實地為孩子的教育做了哪些事情:我想,根源也許在於他們掌握了教育孩子的一個關鍵秘訣: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 上世紀90年代的下崗潮:那些國企工人下崗後,都去幹啥了?
    」看著滿臉通紅的他,廠長沉默不語,最後,這位先進工人,還是下崗了。上文中提到,這批被迫下崗的人,是被「買斷工齡」的,所以他們會獲得一筆錢,但很可惜,當年企業根本無法給他們發放應有的錢,誠如上文中所言,財政年年赤字,入不敷出,怎麼可能給每一位下崗員工按量發錢?
  • 華中大一實驗室3博士入選華為「天才少年」!他們成功的秘訣是
    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的,全球只有4人,其中3人本科或博士畢業於華科。這不免又讓人們好奇:華科「造星」到底有什麼「秘訣」?那麼,他們的科研產出有多「牛」?華科計算機專業在讀博士生彭周旋做了一個通俗的解釋,「兩位師兄中,任何一位的成果足以支撐4~5個普通博士生畢業,而且他們的成果都是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連續產出,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高水平博士畢業生」。
  • 教育如養花,育人如樹木,原來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孩子
    家裡養這麼多花,都是妻子侍弄的。我是個只會欣賞而不會養花的人,有時妻子外出,我給花澆點水都做不好,不是澆得多了,就是少了,而且懶得直接用自來水澆,幾天下來,花兒被我弄得無精打採。妻子回來之後,總是叨叨我一番。
  • [視頻]38歲高中學歷 下崗工人考復旦博士生進複試
    進入[朝聞天下]>>     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遼寧錦州有一位38歲的下崗工人叫蔡偉    這是復旦大學一場博士生招生的面試現場。應試的就是蔡偉,今年38歲。蔡偉報考的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    1991年高中畢業的蔡偉沒有考上大學,熱愛中國古代文字的他開始了艱難的自學之路。18年中,無論是當工人還是下崗後登三輪、做小買賣養家餬口,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和追求。
  • 工人下崗買斷工齡交社保,並有優惠政策,農民下崗可以參照嗎?
    工人被解僱就是城市戶口的人無事可做,現在這種現象比較少,不想工作的可以說是跳槽。當然,目前國有企業比較多,部分正式工人在上港一帶,如果企業裁員,就會出現解僱工人的現象。工人被解僱一般是給予一定金額的資金補貼。也就是說,失業收購工作年限,以及個人繳納社會保險。
  • 華科一實驗室3博士入選華為「天才少年」!他們成功的秘訣是……
    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的,全球只有4人,其中3人本科或博士畢業於華科。這不免又讓人們好奇:華科「造星」到底有什麼「秘訣」?《中國科學報》就此採訪了華科副校長、張霽讀博期間的導師及其實驗室的在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