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的保溫杯火了。
保溫杯背後,是一場關於「保溫杯是中年人標配」的熱烈討論。
其實,浙江是保溫杯生產的主要省份,尤其是浙江永康,號稱「中國口杯之都」,現有保溫杯生產企業300多家,年產保溫杯4.5億隻,年總產量和出口量均佔全國70%以上。
對於這次保溫杯的熱潮,浙江一些保溫杯企業卻表示,中老年人是傳統市場,而年輕人才是他們當下的主攻方向。
為吸引年輕人,贊助相親活動「趙明義的保溫杯啊,當然知道,圈子裡的熱門話題,說起來,那個品牌也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說起最近的保溫杯新聞,杭州特美刻日用品公司品牌部負責人任偉,笑著對錢報記者說,「那杯子賣500多,我們熱銷的G20系列保溫杯價格600多,算是對手了。」
任偉表示,很多網友都說保溫杯是中年人的標配,但其實年輕人的市場和中老年人市場幾乎不相上下。可以說中年人是傳統市場,而年輕人是當下主攻的市場方向。「主要是20-30歲年齡段,另外女性和兒童這兩塊細分市場。」
杭州特美刻日用品公司是浙江省著名的保溫杯生產企業,也是此前G20峰會上保溫杯的指定供應商。
任偉說,按照公司市場調查來看,主打的中老年和商務市場,已基本飽和,市場格局也差不多了。而針對年輕人的市場還有待打開,他們也對此做了不少研究和應對。
據介紹,該公司針對年輕人需求加大了研發,特別是外觀設計。「年輕人的市場,先『看臉』,再看別的,外觀不好看,基本沒戲。有時候換個圖案甚至換個顏色,銷量就有區別。」
針對省內市場,特美刻還和團省委合作,贊助其公益相親活動。比如今年6月,就贊助了3000人相親大會。「效果不錯。」
錢報記者了解到,我省哈爾斯、保康等保溫杯廠商,也針對年輕人市場做了不少嘗試,比如推出「情侶杯」等等。
而借著這次保溫杯熱潮,不少品牌也順勢針對年輕人做起了廣告。比如知名保溫杯品牌膳魔師在其官微上連續三天自證年輕,並稱「保溫杯是我們這些90後00後的養生朋克必備」。
造一個好的保溫杯,工序多達300道此前,有網友改了黑豹樂隊的歌詞調侃趙明義,「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最終都要一起養生,人到中年面帶笑容,不必過分多說,你自己清楚,你杯裡到底放了些什麼……不同的是你放了枸杞、紅棗、菊花、無花果還是化州橘紅。」
不過,年輕人的保溫杯裡,裝的可就不一定是花茶加枸杞了。特美刻的任偉告訴錢報記者,根據他們的市場調查,年輕人對保溫杯的需求五花八門,比如裝咖啡、牛奶、可樂,甚至想裝綠豆湯都有。
據介紹,一個保溫杯看著普通,但是其生產卻不容易。從產品設計到成品,有的需要經過多達300道工序,而不同的需求,對保溫杯尤其是內膽,有不一樣的要求。
「現在市面上的保溫杯,一般都是用304不鏽鋼做的,一般的茶水沒有問題,但是裝碳酸飲料或牛奶,就不行了。年輕人的需求,也對我們保溫杯的製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們一些系列的保溫杯用的是316醫用不鏽鋼,還有用鑄銀內膽甚至做純銀的保溫杯,這樣,裝什麼都行。」
據報導,這波保溫杯風潮之下,天貓關於「保溫杯」的搜索指數飆升。
數據統計,其中,18-25歲的人群佔比最多,達到了38.6%,其次是26-30歲的人群。30歲以下的消費者搜索「保溫杯」的比重達到63%。以職業分,排名第一的是公司職員,佔40.06%,排名第二的是學生,佔比超過30%。值得關注的是,搜索「保溫杯」的人群中,62.55%為女性。
從國外背回的保溫杯,或許就是永康製造很多人買保溫杯先挑牌子,但其實不管你挑什麼牌子,甚至你千裡迢迢從國外背回來的保溫杯,很有可能,還是浙江永康製造的。
錢報記者了解到,浙江省是國內主要的保溫杯生產地,大部分廠家集中在永康。
目前,永康保溫杯生產企業達300多家,相關配套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年產量達4.5億隻,產值超過150億元,出口創匯12億美元,年總產量和出口量均佔全國70%以上。
永康熊笨熊集團總經理程益新告訴錢報記者,如果在地圖上插小旗,由永康生產、代工的保溫杯,幾乎能插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比如膳魔師就在我們這做代工,包裝等塑料件由他們自己做,杯身就是我們永康生產的。」程益新說,「虎牌、象印、孔雀……你叫得出名字的,幾乎都在永康找了代工企業。」
以熊笨熊為例,它在永康屬於中等規模的保溫杯企業,年產1000萬隻保溫杯,而大型的保溫杯企業,年產量達三四千萬。據了解,如此巨額的生產量,也有「機器人」的功勞。
在2017年度浙江省「機器換人」分行業試點名單中,永康市金屬製品(保溫杯)行業榜上有名。
雖然規模大,但一直以來,永康大部分保溫杯企業還是以代工為主,做自己品牌的不多,因此利潤微薄,大頭還是被品牌商賺了。
「我們做保溫杯20多年了,但意識到要做自己的品牌,也就這兩三年的事,如今也申請了一些專利。但比起國際大牌,還要努力追趕。」程益新說。
國人用保溫杯,是因為習慣喝熱水嗎有網友說,我們那麼喜歡用保溫杯,是因為中國人習慣喝熱水,真的是如此嗎?
數據顯示,我省保溫杯的出口量今年一直呈上升趨勢。永康去年前11月保溫杯出口量達25.5億元,同比增長63.6%。
如此看來,外國人也是要用保溫杯的,不過,保溫杯企業人員表示,「外國人一般用保溫杯來保冷,就是用來裝冷飲之類的,而不是為了保溫。」
實際上,去國外找不到熱水喝、旅行要帶上熱水壺之類的梗,並不新鮮。
國人習慣喝熱水,到底有何緣由呢?一般認為,這和中國人的飲茶習慣有關。此外,中國傳統的中醫和養生,也偏向於喝熱水。也有觀點認為,這和上世紀50年代,政府號召大家喝熱水有關。此外,直飲水系統的不足,也是選擇喝熱水的客觀原因。
不過,要提醒兄弟們的是,女性最討厭聽到的話就是「多喝熱水」。所以,熱水不妨多喝,這話可別亂說。
中老年人是傳統市場,而年輕人才是保溫杯廠商當下的主攻方向。
(原題為《誰說保溫杯是中年人的標配 我們現在主攻年輕人市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