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叛逆枉少年,你在遊戲裡做過什麼叛逆的事嗎?

2020-12-15 騰訊網

[摘要]人不叛逆枉少年,你在遊戲裡做過什麼叛逆的事,回憶起來時也會熱血沸騰的那種,快來一起分享一下吧!

【騰訊遊戲頻道《有話題》欄目獨家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為什麼會喜歡玩遊戲?

除了遊戲自身內容的樂趣之外,還因為它提供給了我們一個新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你不需要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謹小慎微,為了生活和生存而蠅營狗苟,為房貸車貸奶粉錢而日復一日做著可能並不喜歡的工作。我們可以在遊戲的世界中恣意飛揚,不服從所謂命運的安排,用自己的意志去決定自己未來的路。

就像我們喜歡那個鬧天宮的孫悟空一樣。

在最新曝光的《全民鬥戰神》手遊微電影中,那個齊天大聖也是不肯服從神的安排,不肯向命運低頭,即使需要拼命戰鬥也要證明自己的意志所在。

《全民鬥戰神》手遊微電影:

可以說這是叛逆,也可以說這才是青春。

你在遊戲中不會也像現實中一樣活得淡薄平凡吧?有沒有做過什麼即使離開遊戲很久,回憶起來時也會熱血沸騰的叛逆之事呢?趕快說出來一起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讀書時,你做過什麼叛逆的事
    讀書時你做過什麼叛逆的事,有沒有下面所列的哪一樣?1.上課偷偷看從書店租來的一天租金五毛錢的言情小說,武俠小說,漫畫書,娛樂八卦雜誌。2.學校規定每天穿校服上學,而自己非要穿個性的一些,比如牛仔喇叭褲,緊身衣。3.學校明確禁止染髮,自己卻一頭洗剪吹造型,或者一頭黃毛。4.翻牆早退。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讀懂孩子的心」-叛逆時的特別關愛你給了嗎
    還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叛逆的時候說:「沒關係,這是一個叛逆期,叛逆期過了就好了。」實際上,消極、被動地等著孩子的叛逆期過去,孩子的叛逆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父母用這個藉口放棄了自己去努力的可能性。有的人20歲,有的人30歲,我見過有人甚至40歲才開始回歸家庭。
  • 《高情商養育》:孩子叛逆不聽話?該改變的人是你
    在我接觸家長中,很多都有這樣的抱怨: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偏偏不幹什麼。小小年紀就開始跟父母對著幹,叛逆的表現絲毫不遜色於青春期的孩子。這個問題困擾我許久,而不得法。直到遇見了親子心理師徐婧英老師的《高情商養育》。
  • 孩子的叛逆是個寶!
    這時候適合引導寶寶玩把東西扔到筐裡、扔到桶裡等遊戲。既滿足了寶寶扔的欲望,又鍛鍊了孩子分類的能力。;如需轉載請申請,聯繫人:小白 微信號:jerry7923。璟舒說精彩文章回顧遊戲方法數學是玩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系列一)廚房裡的數學遊戲--數學是玩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
  • 不叛逆才會出問題
    與電腦的親密程度遠遠勝過你,常在虛擬的遊戲世界裡徹夜廝殺。12. QQ籤名越來越奇怪,天堂、地獄、成魔、成仙之類的字眼,常常會嚇到你。13. 他們帶回家的電子產品等,不是你買的,藉口是幫同學暫時寄放。家務活基本不做,對煮飯、拖地、整理房間毫無興趣。16. 不愛運動,也不參與親友的聚會,卻喜歡一眼不眨地盯著手機屏幕。17. 經常撒謊、沉默,你永遠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 為什麼你不受人喜愛:你從小叛逆嗎
    1、叛逆的思維我們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三歲以前,大家都是那麼的天真活潑,沒有什麼特別不同的地方。為什麼長大了些,有的孩子這麼乖巧懂事,到哪都受人待見。有的孩子卻很反叛,我行我素,處處碰壁呢…是什麼因素導致,孩子形成這種叛逆的思維呢?根本原因,我想離不開「教」和「育」這兩點,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李玫瑾:孩子突然變得特別叛逆,拒絕溝通?看你是否做了這三件事
    李玫瑾:孩子突然變得特別叛逆,拒絕溝通?看你是否做了這三件事孩子在某段時間突然變得特別叛逆,而且拒絕和家人溝通,這是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情況。大多數家長都把孩子叛逆的原因歸結到孩子不懂事上。
  • 李玫瑾:孩子突然變得特別叛逆,拒絕溝通?看你是否做了這三件事
    李玫瑾:孩子突然變得特別叛逆,拒絕溝通?看你是否做了這三件事孩子在某段時間突然變得特別叛逆,而且拒絕和家人溝通,這是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情況。大多數家長都把孩子叛逆的原因歸結到孩子不懂事上。
  • 青春期的叛逆,我該怎麼辦
    ,懂事,長大了就變得跟家長對著幹,我曾經聽過一位老師講過,什麼是叛逆,怎麼定義叛逆,如果把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就是叛逆來進行定義不免片面話。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好就會說孩子罵孩子,如果孩子有情緒就會覺得孩子叛逆。有的孩子就是愛玩遊戲不喜歡學習,也歸類到叛逆,等等諸多情況。
  • 孩子太過叛逆?家長了解海格力斯效應,快速糾正孩子的叛逆
    孩子太過叛逆?家長了解海格力斯效應,快速糾正孩子的叛逆讓許多家長做些苦惱的就是孩子叛逆的表現,每一個家長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一些孩子沒有辦法理解他們,往往會辜負父母的苦心,常常會做一些父母並不喜歡的事情。最近宋小姐就因為孩子叛逆的表現,非常的苦惱。雖然孩子成績平論力很好,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卻出現了成績下降的情況。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治癒叛逆、重建和諧親子關係 你只需要十天
    一說到叛逆,我們的第一反應總是孩子如何如何讓人頭疼了,而很少有人首先反思是我們做父母的自身出現了問題。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原因:與學校相關的問題,比如他在學校裡被同伴拒絕;學習遇到困難。與父母相關的問題,比如說父親酗酒,母親用暴力的方式管教他。外部的創傷,比如說性騷擾。自身認知和情感,比如對自己的外貌形象不佳的焦慮;兄弟姐妹之間存在的衝突;認為叛逆是一件很酷的事。
  • 孩子叛逆不學習與媽媽炒菜不放鹽的關係,家長不能比孩子叛逆。
    我女兒性格是慢熟型的,到了陌生的環境,自己就會有壓力,在學校不敢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過於安靜。在家裡就釋放了自己,固執,蠻橫不講理。一年級時,別的孩子體育課都成群結隊的做遊戲,只有她獨自坐在操場邊觀禮臺的角落。我當時挺心疼孩子,問她原因,她說女同學一塊兒玩遊戲,遊戲規則她們總是聽那位班長同學的,她不贊同,卻又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就不想和她們玩了。
  • 孩子叛逆太正常,父母管教方式是關鍵,五招教會你化解小孩叛逆
    、「我是為孩子好,難道孩子不應該聽嗎?」當家長越希望孩子聽的時候,孩子的表現可能越叛逆,這時,家長就會如臨大敵一般,覺得孩子要出大問題了。之後的做法就像唐僧念的緊箍咒一樣,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念上幾遍,妄想讓孩子成為馴服後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我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很可憐,也很想問問那些家長,「你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叛逆嗎?」
  • 叛逆都是孩子的錯?叛逆只發生在青春期?簡單幾招搞定孩子叛逆
    叛逆的孩子通常有以下表現:容易發脾氣、經常拒絕要求他們做的事、不願接受成人的權威、不太良好的人際關係、氣憤到大喊大叫。,平日裡是媽媽在操持家務,不僅照顧孩子,甚至丈夫的衣服襪子都沒有用他自己買過。這種肢體衝突並不只發生一次,在爸爸不同意給他購買最新款蘋果手機時,小梁也與父親大打出手。爸爸說,他們的關係就像仇人一樣,很想和他斷絕父子關係,媽媽向孩子下跪了都無法改變他的叛逆,他也同樣存在打架、逃學的問題,同時還有網癮和打罵父母的陋習。小梁有段這樣的自白:我的世界裡只有一個朋友、也只有一個敵人(指爸爸)。想讓我叫他爸爸,憑什麼叫他爸爸,看他就煩,像病菌一樣。
  • 人總要「叛逆」一次,不在少年則在中年
    每天睡前,她都要對自己開「批鬥大會」:肯定是孩子小的時候,你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夠;肯定是孩子小的時候,你曾經打過他,他來復仇了;肯定是你平時太縱容他了,他現在才為所欲為;肯定……過了不知多久,一個反駁的聲音響起:不對,孩子是你一手帶大的,除了工作,你的時間都給了他,你已經做得夠好了;你只是在氣急之下
  •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們
    幾個孩子都是十二三歲,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正是青春期各種擰巴各種叛逆的時候,孩子成績都還行,就是自打開始進入青春期,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脾氣越來越暴躁,而且難以溝通。有一個朋友說,有一天老師在群裡反饋家長,說最近發現孩子們在學校偷看小說,什麼武俠、言情、科幻、漫畫,各種各樣的,同學們還建立了遊戲群和作業群,約定時間一起組隊玩遊戲,放學的時候分配好作業然後把答案發到群裡大家一起抄作業,互幫互助,作業交上來全都一個樣。
  • 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
    導讀: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三件事最容易引起孩子叛逆,很多父母天天在做
    有一天正好被女兒撞到,母女兩大吵一架:「你才多大,我看又怎麼了?有什麼事是你媽不能知道的嗎?」那段時間,安德魯的表現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症:疏遠父親,只喜歡同朋友出去晃蕩,上網聊天直到深夜,不做功課,功課不及格。彼得對此大為惱火,父子的關係陷入了失調狀態。
  • 叛逆就是小孩的不對嗎?大錯特錯
    有很多朋友問我,小孩子很叛逆,應該怎麼管教?這裡我想說的是,當你用管教來對小孩的時候,你的教育是很失敗的。過於聽話的孩子鮮有出息。有人說:&39;我家孩子高一了,非常厭學,還偷偷打遊戲,在學校裡鬧騰。我一直說他他也不改,還頂嘴。條件這麼好不珍惜,從前我們那麼苦都能過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 成年人的叛逆,都透著小心翼翼,你可以恰如其分地以自我為中心
    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會時不時地出現「破罐子破摔」「撂挑子不幹」的心理,青春期出現過的那些叛逆行為,成年後又捲土重來。但成年人的這種叛逆,總是被解讀成各種不負責任。因為人們喜歡把少年時的勇氣叫做叛逆,把成年人的懦弱叫做顧全大局。事實上,成年人也可以「恰如其分地以自我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