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受人喜愛:你從小叛逆嗎

2020-08-27 象導小隊長

1、叛逆的思維

我們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三歲以前,大家都是那麼的天真活潑,沒有什麼特別不同的地方。

為什麼長大了些,有的孩子這麼乖巧懂事,到哪都受人待見。有的孩子卻很反叛,我行我素,處處碰壁呢…

是什麼因素導致,孩子形成這種叛逆的思維呢?

根本原因,我想離不開「教」和「育」這兩點,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比如小林,在周五放學時,他一聲不響,直接跑去了,住在海邊的同學家過夜。

結果第二天,在海邊玩耍時,爸爸經過多方打聽,開著車找上門來了,在領回家後,怒氣衝衝拿起大木棍,就是一頓暴打。

為什麼小林會選擇那麼做?是因為他從小看到,爸爸無論做什麼事,出差離開家,都不跟他說明。

從來沒有問過,他是怎麼想的,常常忽略他的存在,內心沒有感受到父母對於他的愛。

出於引起關注的心理,他也想讓爸爸品嘗下這種滋味。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忽視對方的感受,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從而雙方都在進行一場權力的鬥爭。

每次孩子做錯事,爸爸總是強權壓制,用控制的方法讓孩子聽從。卻從來不教導孩子,犯錯的邊界在哪裡?

孩子覺得你不理解他,沒有給他自主權,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打擂臺的方式跟你抗爭,讓你也明白明白什麼叫痛苦…

從小沒有得到確認的愛,使他缺乏安全感。踏上社會,對待他人就會處於一種防禦的心理機制。

如果一旦從別人,那裡感受到對自己的輕視,他就會不斷重複以前的行為模式,久而久之,形成了這種叛逆思維的路徑。

2、尋找的真相

那麼叛逆的孩子,是因為在家裡,沒有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無條件的愛造成的。

那麼,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有的父母,特別關愛孩子且有耐心,有的父母對自己忽視卻很冷漠呢?

一個人那麼對待別人,必定有他這麼做的緣由。

原來,小林爸爸的原生家庭,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在8歲那年,他的爸爸就去世了,所以從小他就沒有一個,做爸爸的模板可以參考。

他在早年經受過的創傷,進入了他的潛意識。然後不經意間,通過他的思維及行為方式,又傳遞給了下一代,形成一種代際傳遞。

所以說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複印件。

小林了解到,背後的真相後,慢慢理解了爸爸。

那麼多年,小林讓爸爸當了背鍋俠,爸爸和社會上的人,讓小林當了背鍋俠,這口鍋壓的他們都好沉重。

以後,我們看到一個人,他怎麼那麼會出么蛾子。要想到眾生皆苦,往往是早年間,他受過傷。你不知道他當年經歷了什麼,要懂得換位思考,多一份諒解,就少一份傷害。

3、受人歡迎的原則

既然知道,大家都是受環境的影響,才當上了情緒的奴隸。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讓自己擺脫這種叛逆思維的束縛,在我這一代終結呢。

做一個讓你受歡迎的人,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五點可以改善:

1、獻出自己的真心,去了解別人的感受,給予對方真誠的關懷。

2、不要忘了自己的笑容,幸福並不在外在的條件,而在乎內心的情境,笑容是善意的表徵。

3、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學會如何聽人說話,對他所說的事情表示興趣,給予對方衷心的讚美。

4、贊同你們彼此意見相同的部分,再補充你真正要表達的核心,並說明你們所努力的目的是一致的。

5、如果有人告訴你反對的意見,不妨將對方想成是你的幫手,感謝他花時間告訴你遺漏的不同意見,這樣一來就能化敵為友。

講話是一門藝術,願大家都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很多人闖進你的生活,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後轉身離開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嗎?因為你的不經意傷害了他
    但是又的孩子性格溫和,懂事,有禮貌,知道感恩,但是有的孩子去十分叛逆,聽不進家長的話,動不動就發脾氣,讓家長既傷心又無奈。難道真的是家長對他不好嗎,那也未必,那是家長溺愛嗎,那也不一定。其實很多情況下是父母的這些小問題刺激到了孩子,讓他無法理解,又解決不了,所以只能通過叛逆的方式來表示反抗。
  • 人不叛逆枉少年,你在遊戲裡做過什麼叛逆的事嗎?
    [摘要]人不叛逆枉少年,你在遊戲裡做過什麼叛逆的事,回憶起來時也會熱血沸騰的那種,快來一起分享一下吧!【騰訊遊戲頻道《有話題》欄目獨家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為什麼會喜歡玩遊戲?除了遊戲自身內容的樂趣之外,還因為它提供給了我們一個新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你不需要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謹小慎微,為了生活和生存而蠅營狗苟,為房貸車貸奶粉錢而日復一日做著可能並不喜歡的工作。我們可以在遊戲的世界中恣意飛揚,不服從所謂命運的安排,用自己的意志去決定自己未來的路。就像我們喜歡那個鬧天宮的孫悟空一樣。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讀懂孩子的心」-叛逆時的特別關愛你給了嗎
    還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叛逆的時候說:「沒關係,這是一個叛逆期,叛逆期過了就好了。」實際上,消極、被動地等著孩子的叛逆期過去,孩子的叛逆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父母用這個藉口放棄了自己去努力的可能性。有的人20歲,有的人30歲,我見過有人甚至40歲才開始回歸家庭。
  • 孩子為什麼叛逆
    你從來都不愛我」!想必這句話從誰的口中說出都夠傷人的了。更何況這句話是從自己的孩子口中說出來呢。這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會有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有多少人認為自從自己當了爸爸,當了媽媽,放棄了太多自我的東西,而全心全意付出自己的愛,給那個叫「孩子」的人!可那個孩子卻用這樣的語言來回饋自己的父母。
  • 叛逆不是天生的,孩子叛逆的背後是你沒「讀懂」他
    孩子叛逆的背後,父母真的讀懂了嗎?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當時的感受。其實孩子叛逆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叛逆的傾向。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不要只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是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的原因。
  • 為什麼男孩更容易叛逆?讀懂孩子叛逆的3個真相,養成暖男並不難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叛逆?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已經接待了不低於10位家有兒子的來訪者。其中也有的家庭兒女雙全,卻唯獨只諮詢同一件事:"怎樣矯正叛逆期男孩的行為?"怎麼,難道叛逆的只有男孩嗎?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朋友的女兒自小乖巧懂事,不但學習成績出色,還能主動幫父母做家務。可是一到13歲,忽然間就開始無心上學,越是臨近考試越是叛逆厭學。她甚至還交了一個男朋友,整天跟著抽菸喝酒,深夜才回家。
  • 你有過叛逆期嗎?你的父母是怎麼做的?
    你有過叛逆期嗎?你的父母是怎麼做的?為什麼想到寫這篇文章呢?我今天去市裡辦事在餐館裡吃飯,聽到隔壁桌的姐姐在聊他們家孩子的事情。大概就是她家孩子現在初二了,處於叛逆期,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但是現在不想上學了成天在家待著看手機打遊戲。老師去家裡找了好幾次,孩子還是不想上學。這件事讓她非常頭痛,已經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個姐姐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家長,覺得這只是孩子的錯。
  • 為什麼男孩更容易叛逆?弄清以下原因,「混小子」也能變「暖男」
    就這,孩子還動不動說父母「不關心」、「不尊重」、「不理解」他們,讓父母很發愁。尤其是有些孩子比較叛逆,父母不管是嚴管,還是苦口婆心,都不怎麼管用。而且,相對來說,男孩比女孩更讓父母操心。女兒從小乖巧懂事,兒子卻像個刺頭,動不動就衝父母發脾氣。尤其是現在,倆孩子都到了「叛逆期」,一個比一個讓人操心,但她操心最多的還是兒子。她問我:「怎麼糾正叛逆期男孩的行為呢?」其實,男孩和女孩都會遭遇「叛逆期」:第一個在2-3歲,屬於「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在7-9歲,屬於「兒童叛逆期」;第三個在12-18歲,屬於「青春叛逆期」。
  • 你知道你為什麼不受人尊重嗎?或許你應該懂這四點…
    你知道你為什麼不受人尊重嗎?或許你應該懂這四點…在生活中,總能聽到一些人吐槽自己不被人尊重,明明自己對他人很和善,也沒有做出什麼對不起他人之事,為什麼自己要受到這些對待,其實在你發出這些疑問時,你是否真的有想過哪些原因導致不被人尊重?
  • 《熱鍋上的家庭》: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為什麼出現叛逆行為嗎?
    這就是《熱鍋上的家庭》書中的內容,你可以把他當作一本小說來看,這是兩位作者——卡爾和奧古斯都,同時也是家庭治療師將真實的一個家庭治療案例寫出書,告訴我們:家庭就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家裡每個人之間都在相互作用,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
  • 孩子叛逆、總和你對著幹?別怕,越早越好
    你不出去我像跳樓!孩子叛逆的背後,你真的讀懂了嗎?01叛逆的本質是求助在心理學上,叛逆實則是自我意識強烈爆發的表現,是打破「原我」獲得「新我」的過程。沒有人發現伊桑從小就患有讀寫障礙,在他的眼裡,字母都在跳舞,根本沒辦法識別,沒辦法集中精力。
  • 孩子總和你對著幹?讀不懂他的「叛逆」,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可是這一切,真的只是「叛逆期」作祟嗎?行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訴求。孩子叛逆的背後,你真的讀懂了嗎?心理學家傑弗裡·伯恩斯坦說:「叛逆背後的心理動機是無助,本質也是無助。」沒有人發現伊桑從小就患有讀寫障礙,在他的眼裡,字母都在跳舞,根本沒辦法識別,沒辦法集中精力。
  • 孩子任性、不聽話怎麼辦?3個方法幫你搞定孩子叛逆
    你是否因為孩子的叛逆而抓狂?你是否已經被孩子折磨的筋疲力盡?你是否對著孩子大吼大叫,自己氣的發瘋,孩子卻無動於衷?......如果你有這些問題,我想你有必要知道孩子叛逆的深層原因,你會想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跳出叛逆的惡性循環。01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 《高情商養育》:孩子叛逆不聽話?該改變的人是你
    《高情商養育》一書分為5大部分:你對了,你的孩子就對了;孩子不聽話,是因為我們不聽孩子的話;有愛的滋養,孩子情商自然高;自律,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入學、入園那些事。那「我偏不」的叛逆行為,是怎麼造成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徐婧英老師提到的最容易造成孩子叛逆的家長行為。
  • 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
    導讀: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初中後孩子總和你對著幹?讀不懂他的叛逆,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心理學上將這種,孩子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出現情緒不穩定,行為衝動,思維偏激的現象,稱為進入「叛逆期」。家有「叛逆兒」,如有一顆行走的火藥桶子,敏感、情緒化、一點就爆。可是這一切,真的只是「叛逆期」作祟嗎?
  • 孩子很叛逆,不愛學習,怎麼辦?
    孩子很叛逆,不愛學習,怎麼辦?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孩子叛逆,不愛學習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在我們家長。家長是孩子的源頭!我們的孩子是在娘肚子裡就叛逆,就不愛學習的嗎?一出生就叛逆,就不愛學習的嗎?顯然不是,而是我們家長瞎教教出來的。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沒有做到「上行下效」。
  • 孩子叛逆太正常,父母管教方式是關鍵,五招教會你化解小孩叛逆
    、「我是為孩子好,難道孩子不應該聽嗎?」當家長越希望孩子聽的時候,孩子的表現可能越叛逆,這時,家長就會如臨大敵一般,覺得孩子要出大問題了。之後的做法就像唐僧念的緊箍咒一樣,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念上幾遍,妄想讓孩子成為馴服後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我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很可憐,也很想問問那些家長,「你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叛逆嗎?」
  • 「媽媽,你能別讓奶奶跟來嗎?好煩啊」為什麼家長的好孩子不領情
    剛出門,突然聽到一個女孩衝著電話手錶大聲嚷嚷:「媽媽,你能別讓奶奶跟來嗎?好煩啊!」莫名地,心不由一顫。因為這嚷嚷的孩子,看上去跟我女兒年紀差不多,像是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樣子。女孩和她的朋友一起,沒有大人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