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嗎?因為你的不經意傷害了他

2020-09-04 雪球的味道

孩子生下來時就是一張白紙,他所有的經歷,所有的成長,所有的故事都是家長一筆一筆畫上卻的。

但是又的孩子性格溫和,懂事,有禮貌,知道感恩,但是有的孩子去十分叛逆,聽不進家長的話,動不動就發脾氣,讓家長既傷心又無奈。


難道真的是家長對他不好嗎,那也未必,那是家長溺愛嗎,那也不一定。其實很多情況下是父母的這些小問題刺激到了孩子,讓他無法理解,又解決不了,所以只能通過叛逆的方式來表示反抗。


  • 1,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記得有一次開家長會,我們在學校的會議室,孩子在教室裡。開完家長會,我們大家一起接著孩子回家,有位家長邊走邊跟孩子說著老師不該這樣不該那樣,當著孩子的面,孩子立馬反擊,「你為什麼總在背後說老師的壞話」,聲音很大,很多家長都聽到了。


孩子維護老師,不一定是老師對他有多好,或許老師嚴厲,或許溫和,或許對他不聞不問,但是畢竟那是孩子的老師,在孩子的心靈裡,老師的威嚴是不容許褻瀆的,因為老師對小的孩子來說,就相當於他們的精神領袖,來不得半點不敬。


家長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討厭自己的家長。



  • 2,父母意見要一致

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的在對待孩子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處理時最好意見一致,不然孩子不知聽誰的,失去判斷力,或者根本不敢做選擇,處於為難的境地。


如果聽爸爸的,媽媽不高興,如果聽媽媽的,爸爸也會發火。那麼孩子要麼很傷心很無助,要麼就會誰的都不聽,遠遠地離開父母。


  • 3,父母要聽一聽孩子的心聲,不要做高高在上的君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問題,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當孩子跟你說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的傾聽,不能不理不睬,不當回事,也不能高高在上,聽不進去。

你的傾聽,是對孩子莫大的關懷,是比平時交流更起作用的親子互動方式。



  • 4,遵守與孩子之間的承諾。


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辦到,如果辦不到,要麼事先不要承諾,要麼就給孩子好好解釋,通過其他方式爭取孩子的意見去解決。不能因為自己的不誠信,給孩子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起到反面的榜樣示範作用。

  • 5,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很多孩子從小在父母的爭吵中度過,每天都會處於驚恐之中,只要父母有一方有點動靜,孩子就會害怕,久而久之,會出現一種不好的條件反射,將來在跟其他人相處時也會變得十分敏感。

父母的吵架,或許會成為孩子記憶中最可怕的事,會伴隨他的一生。這也是所謂原生家庭的痛。



將來走向社會,他可能需要用一生去舔舐父母給他的心靈傷疤。

  • 6,父母犯錯也要誠懇道歉

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做為父母,在處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時,也難免會傷到孩子。

當父母犯錯的時候,一定要懂得給孩子一個道歉,取得孩子的原諒。這不是父母對孩子低三下四,而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是真正從心裡愛孩子,只是自己無意傷害了孩子。

給孩子一個真誠的道歉,取得孩子的諒解,也是給孩子樹立一個互相尊重的榜樣。

讓孩子懂得,只有誠懇道歉,一定會得到對方諒解,也會解除孩子心裡的叛逆傾向。



  • 7,不要強制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聽進自己的話,最好的辦法是處在他的角度,以為他著想的方式讓孩子接受。

如果孩子不喜歡,而做家長的不斷嘮叨,或者用威脅的話當做商量時,孩子一定不會接受,而且還會做出叛逆的事。

因為孩子並不笨,他們也一定會明白家長的意圖。



總結:

記得我也曾對孩子沒有耐心,常拿出家長的做派來對待孩子。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得聽自己的話,如果不聽就是大吼,或者打。後來孩子跟我越來越疏遠,甚至根本都不想見到我,那段時間我既無奈有傷心。

後來他只給了我一句話,「為什麼大人就可以決定孩子想要做的事,那你能管我一輩子嗎?如果能我就什麼都聽你的!」


這時我才明白,孩子是有自己思想的,必須尊重他,站在他的角度引導他,他才會聽得進,做得好。從那以後,我們母子關係逐漸緩和,我的兒子又回來了。

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跟孩子鬥志鬥勇的過程,家長如果能多學一學有關孩子的心理學,那麼就會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孩子也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不受人喜愛:你從小叛逆嗎
    1、叛逆的思維我們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三歲以前,大家都是那麼的天真活潑,沒有什麼特別不同的地方。為什麼長大了些,有的孩子這麼乖巧懂事,到哪都受人待見。有的孩子卻很反叛,我行我素,處處碰壁呢…是什麼因素導致,孩子形成這種叛逆的思維呢?根本原因,我想離不開「教」和「育」這兩點,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你相信青春期孩子會叛逆,你家孩子就會叛逆
    說到青春期,家長們往往如臨大敵——就會想到叛逆、個性張揚、不斷挑戰世俗和規則……說到家有「中二少年」,家長們都能心領神會這種艱難,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位心理學家卻說,青少年的問題其實沒那麼普遍。如果你相信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叛逆的,你家孩子就一定會是叛逆的。這個假設之所以成立,是你自找的。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讀懂孩子的心」-叛逆時的特別關愛你給了嗎
    叛逆的孩子幾乎都會覺得不被家人理解,家人也確實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那樣,理解是最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傾聽是關鍵,父母不要帶著評判聽孩子說話,不要總是想給他建議,說應該怎麼樣。這種話講出來的時候會讓孩子放棄講述,因為你又開始「上課」了。
  • 父母這些不經意的行為,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很大,父母們要自檢一下
    現實是,很多父母在標榜自己最愛孩子的同時,卻不經意傷害著孩子的心。更可怕的是,孩子已經受傷,父母卻不自知。你看看曉雪,她和你同班,人家為什麼每次都能記住帶哪些作業呢!」「哎,不知道你腦子裡到底裝了些什麼?難道你去上學是把腦子放家裡了嗎?我在你們班老師那裡的點擊率是第一名,都快成家長群的明星了!」蕊蕊媽媽一邊發牢騷,一邊用手對孩子的頭指指點點。蕊蕊聽到媽媽的話,便開始吧嗒吧嗒掉眼淚,哽咽著說:「媽媽,對不起!
  • 孩子為什麼叛逆
    孩子為什麼會說出「你從來都不愛我」這句話?想一想你是否曾經說過:「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了!」「你再不怎麼樣,我就……」這樣的話熟悉吧,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父母就嘗嘗使用這樣的方式去「愛」孩子,因為說出了這樣的話以後,孩子會求著爸爸媽媽,不要離開,而且能夠換來短暫的「愛」。父母有沒有想過,這真的是愛嗎?這其實是一種妥協!
  • 我的孩子為啥會厭學?青春期為什麼會叛逆?
    前幾天我收到一個來訪者的問題:我的孩子為啥會厭學?青春期為什麼會叛逆?然後我給出了以下回答:這是兩個問題,咱一個一個來解答:第一個問題:孩子會啥會厭學?你見過小孩子厭玩嗎?沒有吧。而每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每一次被批評,每一次和同學比較都是失敗的,這種對自己的失望會一點點累積起來,最後就產生厭學了。第二個問題:青春期為什麼叛逆?首先從生理上來說,孩子12歲左右(女孩會比男孩更早一些),因為激素的原因,身體發育日漸成熟,第二性徵越來越明顯,男孩慢慢變得更像男人,女孩慢慢變得更像女人。
  • 叛逆不是天生的,孩子叛逆的背後是你沒「讀懂」他
    孩子叛逆的背後,父母真的讀懂了嗎?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當時的感受。反而覺得萬分苦惱,深怕這種叛逆,不只是打破成人慣有的權威,更會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給孩子多些寬容,多些理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度過「叛逆期」。
  • 叛逆的孩子究竟是因為什麼?看懂他的叛逆就能讓他「反敗為勝」
    有的叛逆小孩更為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更加大的傷害,什麼入室搶劫什麼殺人未遂,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講,他們還不懂得什麼叫做責任,更加不懂得什麼叫做恐怕他們無所畏懼,因為不知道身上擔的責任不知道世界有多美好。後來老師升入其生活才發現小木並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而是因為他有閱讀障礙,就是老師在講的課,對於他來講聽不進去看不進去。以前的時候他也很好學習,但是實在是看不進去,於是就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痛苦叛逆起來,然後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哄一哄他,後來發現不了事情的真相就對他放棄,然後更多的事情就是對他的誤會,大家總覺得他就是一個壞小孩,所以就會把很多壞的東西都非常自然的扔到他的身上。
  • 家長不知道小孩為什麼會得抑鬱症,你以為只有體罰會傷害孩子嗎?
    最近在四川,有個小女孩因為做錯了兩道題目,被老師跪在講臺,揪耳朵,打腦袋,打手板,等家長趕到學校將孩子送醫後,不治身亡。暫且不說孩子的死亡跟老師有沒有關係,但是如果老師在看到小女孩做錯題之後,換一種態度,小孩的人生是不是會不一樣?
  • 為什麼有些孩子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都會擔心。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或者有哪些方法把已經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通過改善不再叛逆了?他們不知道如何避免孩子發生問題,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在父母眼中,孩子的青春期是暴躁、不聽話、厭學、壞習慣。我們的青春期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你什麼時候開始叛逆的。事實上,當時我不覺得自己那是叛逆,更像是逃避。我父母總是讓我學習,我對未來的目標也不清楚。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治癒叛逆、重建和諧親子關係 你只需要十天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小天使,他為什麼叛逆?因為媽媽常年不在家,爺爺奶奶帶娃的方式就是把他圈在家裡,不讓他跟小朋友玩。我回家在門口見到他,笑著喊他過來跟弟弟(我不到一歲的兒子)一起玩,讓兩個孩子握握手,我兒子就「咯咯咯」地笑。阿星很高興,把他的玩具都拿過來分享給弟弟,還很愛摸兒子的小手、小臉。他奶奶看到了,大喝一聲,「別動弟弟!」同時看著我說,「他會打人,離他遠點」。
  • 揪心,切勿讓家長的不經意舉動傷害到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開心,會做出很多不經意的舉動,而這些行為往往會給孩子造成較嚴重的後果。孩子的骨骼及臟腑器官發育過程中非常的脆弱,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後果都非常嚴重。對自家的孩子尚且如此,很多親戚、朋友或同學家的寶寶們,不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這些行為往往都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家長們注意了,記住以下行為都是很容易傷害到你的孩子的。
  • 為什麼孩子會叛逆?原因在這裡
    為什麼孩子會叛逆?原因是孩子們對成人權威的合法性有看法。研究表明孩子們認識到我們在某些事情上的權威,但當他們認為我們試圖控制他們的私人生活時,他們會反抗。那麼孩子們到了上學年齡以後會發生什麼?孩子們如何決定是反抗還是服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是如何變化的呢?眾所周知,孩子們在上學初期會更加順從,隨著青春期的臨近,孩子們越來越可能質疑成人的權威和叛逆。然而,他們不是無政府主義者,也不是在謀劃管理世界,相反,甚至十幾歲的孩子們都願意合作。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朋友的女兒自小乖巧懂事,不但學習成績出色,還能主動幫父母做家務。可是一到13歲,忽然間就開始無心上學,越是臨近考試越是叛逆厭學。她甚至還交了一個男朋友,整天跟著抽菸喝酒,深夜才回家。
  • 用老子的道家文化,就能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源,因為道含一切
    因為,現在我們這些大人,也都是從小孩子過來的,與其問孩子為什麼會叛逆,還不如問我們小時候有沒有叛逆?如今的每一個大人,都是從孩子成長起來的,每一個孩子長大了都會變成大人。每一位大人只要認真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為什麼會叛逆,也就知道了現在孩子要叛逆的原因了。
  • 伴隨我們一生的叛逆,除了傷害,還留給了我們什麼?
    最近經常看到這樣的文章,千篇一律的標題,孩子叛逆怎麼辦?下面是各種留言表示贊同,或者列舉出自己孩子種種叛逆的罪狀。我想說:孩子叛逆是要教育引導的,但不必過於焦慮!認真回想我們的一生,從幼年直到老年,我們人生成長的每個階段不是從叛逆過來的?重要的是我們要搞清楚每個階段的叛逆到底是為什麼?
  • 「知道你哪裡錯了嗎?」父母對孩子的反問,只會讓孩子摸不著頭腦
    有天下著小雨,小編在街上走著,看到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摔在了泥坑裡,他媽媽把他拉起來後,當街就開始訓起來:「你知道你錯在哪裡了嗎?你回憶看看,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你是不是根本就不想出去玩了?你知道身上穿的衣服我花多少錢買的嗎?你這麼糟蹋對嗎?」而小男孩呢?面對媽媽一連串的質問,臉上寫著茫然,除了哭還是哭。
  • 孩子叛逆、總和你對著幹?別怕,越早越好
    行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訴求。孩子叛逆的背後,你真的讀懂了嗎?因為媽媽批評她時,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她身上,這樣反而會感覺被重視。因為媽媽每次失控揍了她後,會因為愧疚而對她特別好。教育家蘭海老師說:「孩子的問題,不是他的行為,而是內心需要。」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這時候孩子甚至會忘記自己做錯的事情,反而感覺是家長的不對,至少他們不應該這麼吼自己,於是孩子就會被各種不滿和牴觸情緒包圍,此時他們會和家長對著幹也就不奇怪。而家長越吼,孩子越叛逆,多半就是這幾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說家長想要讓孩子糾正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單單靠「吼」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 孩子不只在十幾歲的時候叛逆,比青春期還早的叛逆期你知道嗎?
    這個時候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強烈地要求得到別人的尊重的時候。寶寶終於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了,雖然小,但是卻也要求這個世界給予他們該有的尊重,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們雖然迷茫不懂,但是當知道為什麼了,也是該感到開心的吧!1.兩歲的叛逆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