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氣重,悲劇多發,在企業和職場我們如何規避風險,阻止風險傳遞

2020-10-15 非知名作家心河黎

記得有位科學家說過,假設南美大陸上的蝴蝶動了一下翅膀,北美的大西洋可能產生颶風,這個現象被稱呼為「蝴蝶效應」。

最近我們從網上看到了好幾起傷害事件,這幾起事情 都做了一些大概了解,無非都是家長裡短的情感糾紛或利益糾紛,如果真的要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還是因為個人職業發展或事業發展不順所導致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杭州那個二婚家庭,丈夫為了利益竟然分屍妻子,如果不是沒有錢,不能給孩子買房子,他也不會惦記著妻子的那點利益。

就拿瀋陽那個前夫傷人的事來說吧,但凡這個人工作順利或小有成就,自己的小日子有滋有味,他也不會一見前妻日子過得滋潤了就見不得別人好。

前天那個分屍密碼箱的事情,今天這個事情,也是糾紛,無非就是感情利益和物質利益。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基本上都是利益點得不到釋放,人感覺前途無望,自身失去了生存的希望,一氣之下,乾脆來一個魚死網破,這樣的戾氣,既跟社會有一定關係,當然也跟自身修養有關係。

但在筆者看來,其根本還在於物質基礎薄弱,職業發展不夠,事業不順所導致的。如果一個人工作順利,事業有一定基礎,衣食有著落,小日子有滋有味,怎麼會捨得美好的未來。之所以放棄未來,是因為對美好失去了自信,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才絕望走向絕路。

目前,我們非常重視企業家精神,強調透過企業家的擔當,來拉動廣大群眾的就業,但現實裡企業生存又存在諸多挑戰,稍有不慎就陷入困難重重,因此在私營企業也好,國有企業也罷,每個人的生存危機感都很濃厚。

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年初迎面撲來,年末了又來第二波,著實讓經濟也好,群眾也罷,都似乎有些吃不消,這個百年之未有大變局,實實在在給我們只深刻印象。

目前很多企業都在艱難維持,我們目前的經濟還算不錯,但跟過去相比,差距很大,但就現在世界形勢來看,我們又算好的。可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外需不夠,生產力不能完全開啟,因此很多人收入減少,甚至產生失業。

這個時候企業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應該儘可能的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執行,該籤合同的籤合同,該買社保的買社保,該給加班費的給加班費,不要因為這些小處影響大局,給勞資關係添加緊張因素。
  2. 要規範企業管理制度與機制,公開透明處理違紀違規問題,千萬不能厚此薄彼,人為製造不平等。
  3. 獎罰要分明,公開,儘量多獎少罰,不要因為那幾十百多塊錢,影響整體,把工作質量和效率提上去,才是企業發展的重點。
  4. 及時發工資,別拖欠,大家都是要養家餬口的,少了這份收入還真的就轉不動。如果經營困難,要公開透明講清楚,說明白,不要遮遮掩掩,甚至惡語相向,最後矛盾更多。
  5. 就算企業要倒閉了,也要公開透明處理,儘可能安頓好企業員工,不要一跑了之,這樣的話會傷害到很多人。其實老百姓有時候很好說話,只要你想著他們,他們也會替你著想的。如果跑路,反而讓人很生氣。

作為職場中打拼的我們,也要在這個時候高度注意,不要因為工作中的意見分歧或者利益點的不同,導致兩人之間產生隔閡或矛盾,最終產生衝突。

認為,現在在企業裡上班,首先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千萬不能尖酸刻薄,這樣的話矛盾最容易產生。

其次是不要固執,斤斤計較,尤其是在權錢上,該給人家給人家,不能給的,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能剋扣更不能不給,否則就會給別人造成一種印象,你在欺負人家,那人家一旦情緒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就是要調整心態,調整工作方式方法,變管理監督為服務協助,讓自己身邊的同事都感覺到你是在幫助他,協助他,而不是在為難他,更不是故意作踐他。

萬事皆有因,萬物皆有果,因果循環,不清楚這裡面的邏輯,就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某種漩渦,最後導致自己欲罷不能,遭受意外打擊或傷害。

記得人大某教授說,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底層互害成為一種常態,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人人都付出一點愛,這個世界才能變得更美好!

相關焦點

  • 規避企業外匯業務風險
    在跨國間從事貿易、投資的過程中,企業在注重市場、產品和客戶等企業收益的決定性因素的同時,還應重視不同貨幣間匯率的波動對企業收益的影響,不能被動地坐以待斃,要積極主動地運用金融避險工具規避因匯率波動對企業進出口交易和對外投資帶來的風險,鎖定目標收入和目標成本,確保企業的預期利益。
  • 迅雷起訴前CEO陳磊,自立者如何規避職場風險
    ,討論一下如何規避職場風險。首先自己不要做違背自己職業道德的事情現代社會沒有哪個企業敢承諾養你一輩子,自然也不能要求你為本企業工作一輩子,所以不說對企業的忠誠,只說不要違背自己的職業道德不要拿著東家的錢,做著西家的事情再一個,君子不利於危牆之下,如果你不幸,應聘到一個小偷公司(假如,類似犯罪公司
  • 那麼出口企業該如何規避匯率風險呢?
    然而,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對海外消費、進口企業有益處,但對出口型企業卻是不利的。 那麼出口企業該如何規避匯率風險呢? 1.將匯率風險納入成本控制 既然匯率的波動現在已經比較頻繁了,那不如乾脆在核算成本的時候就留有餘地,因為在一定的周期內匯率的波動還是有一定的範圍的,一般在3%-5%之間,報價時就把這個區間考慮進去。
  • 福利補貼涉稅3風險 如何規避?
    在企業日常經營中,職工福利、補貼發生頻率較高,而會計、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中相關處理規定存在差異和模糊地帶,很容易出現稅務風險。因此,在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中,準確處理職工福利補貼的涉稅問題很重要。
  • 背景調查規避候選人對企業帶來的風險
    背景調查(簡稱背調)是企業為了規避在經營中的風險,針對掌握企業核心資源的人在入職前對他們過往經歷所做的調查。 所有的面試流程都走完,確認要錄用該候選人,並在offer發放前進行,離職流程走完可以規避職位取消、領導反悔的可能,offer發放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2. 背調前需要獲取候選人同意嗎?
  • 如何規避「假結婚」逃離債務的風險
    程某原系合夥企業的有限合伙人,出資50萬元,佔合夥企業總出資額的2%,王某系該合夥企業的普通合伙人。訴訟思路指引:程某應當將王某與袁某作為共同被告起訴,主張該債務系王某和袁某婚姻存續期間產生,應當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二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 如何規避商品房預售制風險
    收緊如成都,規定商品房預售款將全部存入監管帳戶,開發企業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違規收取購房款;放寬如唐山,不僅增加了提取重點監管資金的節點,也提高了可提金額。我國預售制將走向何方,購房者又應如何規避付了錢卻遭遇爛尾樓的風險?
  • 商業保理進入黃金時期,如何規避踩雷風險!
    隨著保理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種風險問題層出不窮,在魚龍混雜的市場環境中,如何規避風險,選擇保理公司成為當前保理行業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我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速度轉換、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刺激政策提前消化期。「三重一大」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突出,資金短缺成為中小企業面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與此同時,作為現代信用服務業,提供創新的貿易融資和風險管理服務,具有反經濟周期的特徵,正是中小企業在經濟下行時期的迫切需求。
  • 富利證券,規避風險科學投資
    說起投資,有一個永遠並行的話題,那就是風險。眾所周知,任何投資方式都有風險,收益越高的投資風險就越大。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有效... 說起投資,有一個永遠並行的話題,那就是「風險」。眾所周知,任何投資方式都有風險,收益越高的投資風險就越大。
  • 杭州面授課《以案為例教企業從會計報表規避稅務風險》順利舉行
    5月18-19日,由中華會計網校·稅務網校主辦、特邀著名財稅實戰專家徐箐主講的財稅實務面授課《揭密企業會計報表重點指標涉稅異常數據與稽查風險規避——以案為例教企業從會計報表規避稅務風險》,在杭州舉行,眾多網校學員、實務會員和企業財務人員前來聽課,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 商品房預售制之下 如何規避爛尾風險?
    來源: 中國青年報買來的是幸福還是爛尾樓如何規避商品房預售制風險業主遭遇爛尾樓如何維權?「相對於施工人、抵押權人的優先權,還有一個更優先的權利,那就是購房人的基本債權優先受償權。」收緊如成都,規定商品房預售款將全部存入監管帳戶,開發企業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違規收取購房款;放寬如唐山,不僅增加了提取重點監管資金的節點,也提高了可提金額。我國預售制將走向何方,購房者又應如何規避付了錢卻遭遇爛尾樓的風險?
  • 人民幣對美元去年貶值6% 匯率波動下如何規避風險
    人民幣對美元去年貶值6%,今年升值5%——匯率波動下,如何規避風險湖北日報網訊 (全媒體記者林建偉)9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909元,刷新2016年6月下旬以來高位紀錄。今年以來,受美元全球走弱、國內經濟企穩和國際收支好轉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近5%。從去年全年貶值超過6%,到今年升值近5%。
  • 規避風險 讓保險更保險
    「規避風險 讓生活更美好」系列報導  根據需求買保險,交行提醒——  □記者 席韶陽  核心提示  讀者周先生說,自己雖有買保險的計劃,但媒體上各種關於保險的糾紛屢見不鮮,面對那麼多的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他實在有點無所適從。
  • 中小企業如何規避在市場交易中的法律風險?
    企業的發展靠的是不斷發生的市場交易行為,這就需要確立不同的合同關係,不同的合同關係可能遭遇不同的法律陷阱事實上,企業最常遇到的法律糾紛就是合同糾紛。中小企業家有一個傳統觀念,就是習慣於熟人圈子的交易,往往依賴個人信用關係進行交易。
  • 境外銀行卡開戶風險是什麼?境外銀行卡開戶風險規避
    那麼境外銀行帳戶到底有什麼風險?怎樣防止海外帳戶被關閉或凍結了?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那麼境外銀行帳戶到底有什麼風險?怎樣防止海外帳戶被關閉或凍結了?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境外銀行卡開戶總會存在一些風險,具體內容如下: 1、公司帳戶與個人帳戶之間轉帳 如果交易總是在公司和個人之間進行,相關當局很難確定資金來源。因此,如果一個公司帳戶的資金需要轉移,最好轉移到另一個公司帳戶。對於經常用於在公司和個人之間轉帳的帳戶,銀行通常會調查、凍結甚至關閉以避免風險。
  • 最普適的3個數據法規及出海企業如何規避相關風險
    海外市場整體監管趨嚴,不斷在向出海開發者釋放出合規風險的信號。一旦觸碰紅線,無論是大中小開發者,一律面臨承擔高額罰款的風險,同時也很容易讓企業陷於信任危機的負面輿論中。 ,規避出海風險。
  • 恆昌公司秦洪濤:如何通過金融科技手段規避欺詐風險
    恆昌創始人錢洪濤在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上通過介紹金融科技在信貸風控全流程的應用,展示了技術給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帶來的變化以及該行業存在的風險。他分享了如何通過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的手段,規避欺詐的客戶(尤其是通過內外勾結欺詐)所帶來的風險。
  • 二孩時代,如何規避生育風險
    高齡生產挑戰母嬰安全底線在日前國家衛計委就「全面兩孩」政策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出生人口數量明顯增加,高齡孕產婦比例增加,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服務資源面臨新的挑戰。如何保證高齡產婦的母嬰安全,降低二孩出生帶來的生育風險,成為當下整個社會要面對的難題。
  • 中企在馬來西亞併購的主要風險和規避措施
    深入分析海外國家投資環境、解讀投資併購相關規範,對於提高海外併購成功率、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討論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進行併購的相關風險,並提出一些合理化的規避措施,以期為中國企業成功實施海外併購提供一些宏觀環境、制度規範以及實踐經驗的支持。
  • 假離婚的法律風險有哪些?應該如何規避呢?
    網友諮詢:「我們夫妻感情沒有問題,我們是因為孩子讀書的原因,現在想離婚,等孩子就讀學校的問題解決後我們再復婚。我就是想知道,如果因為我們假離婚,我們可能會有哪些風險?需要如何規避?我怎樣做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和我孩子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