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明:為什麼你的孩子遊戲上癮?源於你沒問過這三個問題

2020-10-19 趙小明心理團隊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承接上文:

上文中,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了解了遊戲讓人上癮的原因。本文,我們繼續來探討如何反過來利用遊戲,讓我們受益。

1.如何讓遊戲給我們帶來好處?

首先,我們要把遊戲的目的與實際的目的相結合,之後我們要根據遊戲的目的改變遊戲的機制。

然後我們要把遊戲中的幾大上癮因素加入,比如,如何做排行。


讓上癮遊戲成為帶來好處的遊戲,需要保留它的上癮性。但是我們要剝去它讓人無度無限的重複做一個機械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要有度,最後加以潤色。

光這麼說可能難以理解,不過沒有關係,你們就來與我一起參與一次,將上癮遊戲變為幫助人們治療一種特殊的病的一款遊戲。


首先我們有一款最普通的遊戲,

是一款根據故事在關卡地圖中打卡每一個任務,最後他在每個任務點之後完成任務逃出這個地圖的劇情類遊戲

這款遊戲曾在國外盛行,全國有兩億玩家都在用這個遊戲消磨時間。


首先加入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目的,要治療一種腿病。

這種腿病要求病人每天按時活動腿部,做一些動作會非常的疼痛,令人無法忍受,我們要利用遊戲讓他很好地完成任務,完成治療訓練。

我們要根據實際目的改變遊戲目的的機制。由於手機不能知道患者有沒有認真做運動,所以要加入攝像識別。


人們有沒有做運動?並且做的標不標準?

做的標準有額外獎勵,總之,我們要讓它變為一個不上癮的遊戲。

最關鍵的一步,遊戲製作商當然不會管你會不會浪費時間去玩遊戲上癮,相反他們恰恰希望這樣,這樣他們才能收穫更多的利益。


但是我們本次要改的遊戲是讓人治病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好起來。

所以我們不能讓患者練過頭,那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設置玩家一天只能完成一個地圖,而這一個地圖的任務點加起來的任務是患者一天要練習的目標。或者我們可以設計,如果玩家多完成了任務,不但不能獎勵,還要懲罰,這樣患者就不會過度練習了。


加以潤色,可以在玩家完成任務後給予一些鼓勵的話語,這些小小的鼓勵可以使患者更有動力。

經過以上四個修煉,現在這款遊戲已經是一個可以幫助人們治療病症的遊戲了,這就讓一款上癮的遊戲變成了有益的遊戲。


2.如何防止青少年遊戲上癮。

如果你家孩子遊戲成癮,那麼請問他這幾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遊戲會讓你浪費時間去玩呢?不能純粹的說好玩,要分析因素。

第二,為什麼遊戲好玩呢?

可以從各個方面來說,比如它有競爭,有合作,畫面非常逼真。


第三,你該如何幫助像你一樣沉迷遊戲的人呢?

比如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多接觸戶外,過度玩遊戲就給予一些生活上的懲罰。

當孩子說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用他說的方法作用於他的身上,如果不能有效地戒掉他的遊戲上癮問題。

請把剛剛的問題再讓他回答一遍,再想一個新的有效的方法,直到遊戲不再上癮。


那麼,是否孩子做完了上述的這些功課之後,遊戲的問題就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呢?

永遠不要在任何一個兒童教育的問題上想尋找一種一勞永逸的解決方式。

孩子只要在成長,問題一定會層出不窮,而且會一次又一次的再次出現。

所以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不斷消滅問題的過程。


3.不要把孩子當做是問題本身,而把他誤傷掉。

一旦我們與孩子結成了一種同盟關係,一起去嘗試探索在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記住,我說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探索,而不要輕易的去下結論。

孩子喜歡玩遊戲,我們就來探索一下遊戲為什麼會讓我們上癮呢?


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增加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

知識增加的過程就是人們認知會發生改變的一個機遇。

而且一旦養成了這種通過探索問題、研究課題的意義,一種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問題的方式,並且是陪著孩子一起來研究課題,最終產生一個研究成果,研究報告,研究論文這樣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那麼這就會變成你和孩子以後解決任何問題的一種基本模型,而這個模型它是以合作為出發點的。


第二,它是以最終知識的增加認知的改變為收穫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不要期望一次性解決就永不發生,不是這樣的,而是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可以繼續撿起這個課題,繼續往前更加不停地去探索研究。

當問題再次出現時,我們就再次研究,永遠把問題的出現當做是一次調查研究的契機。也是一次幫助孩子養成一種對任何事物都保持著好奇心,並且用科學的態度來研究他的一種好習慣。


所以,大家要注意,不管是心理諮詢,還是你教育孩子,都要抓住我說的兩個關鍵點。

第一點,去探索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去評判,生氣,恐懼。

一旦我們打開好奇心之門,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用科學的精神去研究。

所以,探索是第一步,研究是第二步。


第三步是什麼呢?和孩子一起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

整個過程始終記住,你和你的孩子是同盟關係,是戰友,不是敵人。


上述的這個方法可以用於你陪伴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

如果孩子青春期,遇到早戀問題,我們就陪伴孩子去研究什麼叫做愛情。

如果孩子過早地吸菸,我們同樣可以陪伴孩子來探索菸草為何物?為什麼全球那麼多的人吸菸?為什麼菸草對人不好,可是全世界還是有那麼多的公司,那麼多國家都會開辦與菸草有關的行業呢?

相關焦點

  • 趙小明:比孩子玩手機上癮更可怕的,是父母不懂他上癮的原因
    ,我們了解了解決遊戲成癮的辦法,本文我們繼續跟著這名感受過遊戲上癮的孩子,了解遊戲為何物,遊戲為什麼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以下由一名感受過遊戲上癮的學生,通過他的體驗和研究,告訴你遊戲如何讓人上癮。大家好,我是一名學生,曾經接觸過遊戲一段時間,深切的感受過遊戲的機制,接下來就讓我來講講遊戲如何讓你上癮吧。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孩子遊戲成癮怎麼辦?
    現在這一代的孩子似乎無可避免地要跟遊戲相遇。其實不止他們,我們那一代人也接觸過。記得有一年的暑假,因為英語四級沒過,我本來是要複習英語的,但有兩款我特別喜歡玩的武俠類的電子遊戲。所以那個暑假,我哪兒都沒去,天天坐在電腦前,除了吃、喝就是玩遊戲。一個暑假把好幾個遊戲通通玩了一個通關。但很奇怪的是,等我回到大學後又彈起了吉他,似乎把遊戲忘記了。
  • 趙小明:孩子玩手機上癮?心理學告訴你讓孩子改變和成長的秘訣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時期,一個企業這樣管理也無所謂,為什麼呢?因為房地產的高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房產企業都能活得很好,那麼你做得差點也問題不大。今天有一個學員問我,她的一個小孩在大學迷上了玩網路遊戲,而且還在網絡上賭博,浪費了家裡很多錢,問我該怎麼辦?首先,無論是家長還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對這些問題的想法其實有時候都很單純,想用一個什麼方法一下子就把孩子改變了。想要快速地改變一個成年人,無論是威逼利誘,還是用心理的許多方法,基本上都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 孩子遊戲上癮,你會怎麼做?| 了解上癮背後的原理
    後來我發現他過了9:00的時候還悄悄地玩,於是輕聲地告訴他:你違反規定了,我現在要把遊戲刪掉了。結果孩子回到床上悶聲不響,也不肯睡覺,一會拿自己的褲子系在脖子上,說要勒死自己。我知道這是氣話,估計看了很多這樣的新聞,覺得父母都特別害怕這個,這是他針對我的威脅。
  • 趙小明:為什麼學霸的家長經常問孩子這些問題?
    媽媽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為什麼兩人會產生矛盾衝突呢?是誰的問題呢?邏輯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且聽小明分解。,比如三、五歲的時候,他的語言成熟度還不高,這時媽媽就會覺得帶孩子特別累,因為孩子經常聽不懂媽媽的話,總惹媽媽生氣。
  • 為什麼孩子容易沉迷遊戲?關於行為上癮的三個原因,家長知道嗎
    奶奶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小洲不分日夜的玩手機導致眼睛近視,甚至有一天晚上都睡了還突然爬起來,奶奶擔心的問是怎麼了,結果說是要起來打怪獸,客廳有很多怪獸在飄。這可把奶奶嚇壞了,擔心是遊戲玩多了精神出現了問題,連忙給在外地出差的兒子打電話。
  •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解決孩子沉迷遊戲、手機的問題
    孩子帶著哭腔的說,爸爸,我不喜歡去上課,我好累,我想出去玩。這是孩子的興趣嗎?這是家長的功利心好吧!!!後來我跟這個朋友聊,他跟我訴苦說孩子天天吵著要手機玩遊戲,她給孩子孩子報的興趣班一個都沒堅持下來。一、(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有一次我給孩子和家長做分享時,有孩子們對家長提出的質問。
  • 一個心理師告訴你,為什麼偏偏遊戲容易上癮,而學習通常不會?
    我一個同學因為玩遊戲,被學校勸退了「王者榮耀」之所以會惹來媒體和大眾的「重點關注」,全因這款遊戲已經在國內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據媒體報導,每7個中國人就有1個在玩。沒有什麼比看著下一代垮掉更讓人痛心的了,但我們成年人有否想過一個問題:那些未成年人為何選擇沉迷於遊戲世界而不願意醒來呢?原因或許也是「焦慮」。這些焦慮也許是對學業的焦慮——學習壓力大、學習能力不強的孩子如果未能得到學校和家庭的有效引導,就有可能誤入歧途。
  •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看著我們玩手機,孩子也會湊過來瞧瞧。在這樣的「薰陶」下,有一天,孩子自己安裝了吃雞遊戲。此後,一連著幾個晚上都要玩兩把吃雞才睡覺。甚至每天的睡前聊天內容也離不開遊戲,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像我家這樣痴迷手機的孩子真不少!這些年,新聞中經常報導孩子玩遊戲,揮霍家長血汗錢。痴迷網絡,無心學習,脾氣暴躁,不服管教。甚至,嚴重的還為此出過人命。
  • 用豐田五問法,找出孩子遊戲上癮,不學習的根本原因
    每個孩子和家庭都是獨特的,在遊戲上癮的問題上也會有不同的問題源頭。就像頭疼一樣,表面症狀相似,但是病因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是因人而異。而五問法正是用於探索問題的因果關係,通過重複的問「為什麼」來確定問題的根本原因,做到先找「病因」 再除「病根」。小編在簡單的介紹五問法的來源之後,會給大家詳細講解在遊戲上癮的問題上如何使用五問法。
  • 遊戲癮、毒癮、一些難以啟齒的癮……你為什麼容易上癮?如何戒癮
    你們有沒有好奇過像那些明星例如明星中柯震東的毒癮、李代沫的吸毒,他們為什麼會染上毒癮以至於失去了星途;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男朋友玩遊戲會上癮以至於忽略了你;你有沒有想過好多大爺大媽電視購物被騙無數卻上癮到不自拔,以至於鬧到兒女焦頭爛額。
  • 趙小明:為什麼有的孩子突然抑鬱症爆發?源於三種被灌輸的欲望
    因為我們根本就不想讓語言來表達我們的想法,我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怎麼想的,這很常見。在社會生活中,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們跟別人談戀愛,談到一定時候,我內心的欲望可能是我想跑了,但是約定俗成說我們該往前再走一步,所以我必須要告訴她我愛你。
  • 趙小明:為什麼你的孩子在學校總是被欺負?這件事才是真正的原因
    ,了解學習一些的邏輯學基本知識,對你和你的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很重要。1.為什麼你的孩子表達不清晰?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人說話顛三倒四,缺少邏輯,比如一個人說他最不喜歡吃的水果就是榴槤,因為討厭那個怪怪的味道,然後又說某天下午家裡的一整隻榴槤都被他吃掉了,真香。
  • 擔心孩子玩手機遊戲上癮?心理學家告訴你:家長的預防比糾正有效
    不到一個月,表妹就發現樂樂的網癮似乎越來越大了,每天到了飯點都不主動吃來吃飯,一下課就知道用手機玩遊戲,怎麼勸都不聽。表妹一見兒子玩遊戲就火大,總是因為這件事跟孩子爆發矛盾。她老公在一旁勸說:玩遊戲也有好處,你不要對遊戲產生這麼大偏見。表妹雖然知道玩遊戲不是百害而無一利,但她還是很擔心,就怕孩子染上網癮。
  • 孩子為什麼會玩遊戲上癮
    如何幫孩子30天戒除遊戲建立手機界限,如何幫孩子改善叛逆厭學,如何幫孩子衝刺逆襲中考|逆襲高考10-160分!大家好,我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 這個問題日益突出,許多 父母都是會碰到這個問題。 父母在碰到孩子「玩遊戲成癮」的情況下,一般 都是會對孩子說「你這孩子真愛玩」「遊戲有啥好玩兒的」「遊戲能當飯吃嗎」那樣的話堅信大伙兒在學員情況下聽過不僅一遍吧(尤其是男孩子)。
  • 為什麼玩遊戲會上癮,而學習不會呢?
    首先說結論啊:把遊戲體驗應用到學習上的思路,是走不通的。幾年之前,就有人有類似的雄論,一時引起無數附和,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慢慢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這其中首要的誤區,是對手遊好玩的誤解。手遊中的爽快感,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不可逆的假象,目的是在這個爽快期讓你頭腦發熱去充值。不充值,你只是停留在「7日留存」這個指標內,會促使他們進一步挖掘如何營造爽快的假象;充了月卡,這才讓他們鬆一口氣,算是固化了,目標實現了。接下來,你將看到這個玩意的真面目。為什麼說是「不可逆」?因為它是一過性的,無法持續和反覆的。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說心理學騙你沒商量?
    為什麼說心理學騙你沒商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即使你擁有最完美的童年,我都可以用整套的方法讓你認為你父母給你造成了傷害。這就是那些網上每天宣揚原生家庭害了你的文章所做的事情。這些心理學騙人的方法有一個破解之道。那就是你把它的文字裡面的關鍵詞替換出來,你就會發現替換完關鍵詞之後,文章仍然是通順的,那就說明這個關鍵詞根本就不是問題的唯一原因或者主要原因。
  • 為什麼玩遊戲會上癮?能上癮的娛樂何止遊戲,就該這麼辦
    1、防沉迷系統為什麼沒有用通過真實玩家會員的認證,需要玩家自己去登記個人的資料,在這一步,玩家用戶作假往往難以避免的。而防沉迷系統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碼,在這一步可以把成年玩家和未成年玩家區別開來。由於是資料真實性全部來自玩家用戶自己的自律,其有效性可想而知了。
  • 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會對某種東西上癮?
    接著瞪著好奇的眼神問我,「啤酒這麼難喝,為什麼你喜歡喝呢?」這個問題好難,一下把我難住了,對啊,為什麼啤酒這麼難喝,我還要喝呢?我想了想說,「可能我喝的不是啤酒,而是一種心情。」他瞪著莫名其妙的眼睛看著我,他可能沒有理解我的話。我思考了一會,繼續解釋說,「我現在很高興,所以就想喝啤酒。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人難過了也會想喝酒。
  • 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
    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 01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從早到晚玩的頭痛欲裂也放不下手機……於是身體發生了很多負面的變化:眼花、嘔吐、頭痛,這是我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份的真實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