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承接上文:
上文中,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了解了遊戲讓人上癮的原因。本文,我們繼續來探討如何反過來利用遊戲,讓我們受益。
首先,我們要把遊戲的目的與實際的目的相結合,之後我們要根據遊戲的目的改變遊戲的機制。
然後我們要把遊戲中的幾大上癮因素加入,比如,如何做排行。
讓上癮遊戲成為帶來好處的遊戲,需要保留它的上癮性。但是我們要剝去它讓人無度無限的重複做一個機械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要有度,最後加以潤色。
光這麼說可能難以理解,不過沒有關係,你們就來與我一起參與一次,將上癮遊戲變為幫助人們治療一種特殊的病的一款遊戲。
首先我們有一款最普通的遊戲,
是一款根據故事在關卡地圖中打卡每一個任務,最後他在每個任務點之後完成任務逃出這個地圖的劇情類遊戲。
這款遊戲曾在國外盛行,全國有兩億玩家都在用這個遊戲消磨時間。
首先加入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目的,要治療一種腿病。
這種腿病要求病人每天按時活動腿部,做一些動作會非常的疼痛,令人無法忍受,我們要利用遊戲讓他很好地完成任務,完成治療訓練。
我們要根據實際目的改變遊戲目的的機制。由於手機不能知道患者有沒有認真做運動,所以要加入攝像識別。
人們有沒有做運動?並且做的標不標準?
做的標準有額外獎勵,總之,我們要讓它變為一個不上癮的遊戲。
最關鍵的一步,遊戲製作商當然不會管你會不會浪費時間去玩遊戲上癮,相反他們恰恰希望這樣,這樣他們才能收穫更多的利益。
但是我們本次要改的遊戲是讓人治病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好起來。
所以我們不能讓患者練過頭,那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設置玩家一天只能完成一個地圖,而這一個地圖的任務點加起來的任務是患者一天要練習的目標。或者我們可以設計,如果玩家多完成了任務,不但不能獎勵,還要懲罰,這樣患者就不會過度練習了。
加以潤色,可以在玩家完成任務後給予一些鼓勵的話語,這些小小的鼓勵可以使患者更有動力。
經過以上四個修煉,現在這款遊戲已經是一個可以幫助人們治療病症的遊戲了,這就讓一款上癮的遊戲變成了有益的遊戲。
如果你家孩子遊戲成癮,那麼請問他這幾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遊戲會讓你浪費時間去玩呢?不能純粹的說好玩,要分析因素。
第二,為什麼遊戲好玩呢?
可以從各個方面來說,比如它有競爭,有合作,畫面非常逼真。
第三,你該如何幫助像你一樣沉迷遊戲的人呢?
比如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多接觸戶外,過度玩遊戲就給予一些生活上的懲罰。
當孩子說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用他說的方法作用於他的身上,如果不能有效地戒掉他的遊戲上癮問題。
請把剛剛的問題再讓他回答一遍,再想一個新的有效的方法,直到遊戲不再上癮。
那麼,是否孩子做完了上述的這些功課之後,遊戲的問題就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呢?
永遠不要在任何一個兒童教育的問題上想尋找一種一勞永逸的解決方式。
孩子只要在成長,問題一定會層出不窮,而且會一次又一次的再次出現。
所以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不斷消滅問題的過程。
一旦我們與孩子結成了一種同盟關係,一起去嘗試探索在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記住,我說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探索,而不要輕易的去下結論。
孩子喜歡玩遊戲,我們就來探索一下遊戲為什麼會讓我們上癮呢?
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增加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
知識增加的過程就是人們認知會發生改變的一個機遇。
而且一旦養成了這種通過探索問題、研究課題的意義,一種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問題的方式,並且是陪著孩子一起來研究課題,最終產生一個研究成果,研究報告,研究論文這樣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那麼這就會變成你和孩子以後解決任何問題的一種基本模型,而這個模型它是以合作為出發點的。
第二,它是以最終知識的增加和認知的改變為收穫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不要期望一次性解決就永不發生,不是這樣的,而是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可以繼續撿起這個課題,繼續往前更加不停地去探索研究。
當問題再次出現時,我們就再次研究,永遠把問題的出現當做是一次調查研究的契機。也是一次幫助孩子養成一種對任何事物都保持著好奇心,並且用科學的態度來研究他的一種好習慣。
所以,大家要注意,不管是心理諮詢,還是你教育孩子,都要抓住我說的兩個關鍵點。
第一點,去探索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去評判,生氣,恐懼。
一旦我們打開好奇心之門,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用科學的精神去研究。
所以,探索是第一步,研究是第二步。
第三步是什麼呢?和孩子一起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
上述的這個方法可以用於你陪伴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
如果孩子青春期,遇到早戀問題,我們就陪伴孩子去研究什麼叫做愛情。
如果孩子過早地吸菸,我們同樣可以陪伴孩子來探索菸草為何物?為什麼全球那麼多的人吸菸?為什麼菸草對人不好,可是全世界還是有那麼多的公司,那麼多國家都會開辦與菸草有關的行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