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常見問題

2021-01-15 騰訊網

1、食品生產企業的選址及廠區環境有什麼要求?

食品工廠的選址及廠區環境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適宜的廠區周邊環境可以避免外界汙染因素對食品生產過程的不利影響。在選址時需要充分考慮來自外部環境的有毒有害因素對食品生產活動的影響,如工業廢水、廢氣、農業投入品、粉塵、放射性物質、蟲害等。如果工廠周圍無法避免的存在類似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應從硬體、軟體方面考慮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廠區環境包括廠區周邊環境和廠區內部環境,工廠應從基礎設施(含廠區布局規劃、廠房設施、路面、綠化、排水等)的設計建造到其建成後的維護、清潔等,實施有效管理,確保廠區環境符合生產要求,廠房設施能有效防止外部環境的影響。

2、食品生產企業廠房和車間應如何設計布局?

良好的廠房和車間的設計布局有利於使人員、物料流動有序,設備分布位置合理,減少交叉汙染發生風險。食品企業應從原材料入廠至成品出廠,從人流、物流、氣流等因素綜合考慮,統籌廠房和車間的設計布局,兼顧工藝、經濟、安全等原則,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預防和降低產品受汙染的風險。

3、食品生產企業的設施與設備應滿足哪些要求?

企業設施與設備是否充足和適宜,不僅對確保企業正常生產運作、提高生產效率起到關鍵作用,同時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的穩定性。正確選擇設施與設備所用的材質以及合理配置安裝設施與設備,有利於創造維護食品衛生與安全的生產環境,降低生產環境、設備及產品受直接汙染或交叉汙染的風險,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設施與設備涉及生產過程控制的各直接或間接的環節,其中,設施包括供、排水設施、清潔、消毒設施、廢棄物存放設施、個人衛生設施、通風設施、照明設施、倉儲設施、溫控設施等;設備包括生產設備、監控設備,以及設備的保養和維修等。

4、食品生產企業的衛生管理涵蓋哪些方面?

衛生管理是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衛生管理從原料採購到出廠管理,貫穿於整個生產過程。衛生管理涵蓋管理制度、廠房與設施、人員健康與衛生、蟲害控制、廢棄物、工作服等方面管理。以蟲害控制為例,食品生產企業常見的蟲害一般包括老鼠、蒼蠅、蟑螂等,其活體、屍體、碎片、排洩物及攜帶的微生物會引起食品汙染,導致食源性疾病傳播,因此食品企業應建立相應的蟲害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

5、如何控制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

有效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等物料的採購和使用,確保物料合格是保證最終食品產品安全的先決條件。食品生產者應根據國家法規標準的要求採購原料,根據企業自身的監控重點採取適當措施保證物料合格。可現場查驗物料供應企業是否具有生產合格物料的能力,包括硬體條件和管理;應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物料合格證明文件,如產品生產許可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進口衛生證書等,並對物料進行驗收審核。在貯存物料時,應依照物料的特性分類存放,對有溫度、溼度等要求的物料,應配置必要的設備設施。物料的貯存倉庫應由專人管理,並制定有效的防潮、防蟲害、清潔衛生等管理措施,及時清理過期或變質的物料,超過保質期的物料不得用於生產。不得將任何危害人體健康的非食用物質添加到食品中。此外,在食品的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應符合GB2760、GB9685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6、如何檢驗驗證產品的安全?

檢驗是驗證食品生產過程管理措施有效性、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檢驗,企業可及時了解食品生產安全控制措施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排查原因,並採取改進措施。企業對各類樣品可以自行進行檢驗,也可以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企業開展自行檢驗應配備相應的檢驗設備、試劑、標準樣品等,建立實驗室管理制度,明確各檢驗項目的檢驗方法。檢驗人員應具備開展相應檢驗項目的資質,按規定的檢驗方法開展檢驗工作。為確保檢驗結果科學、準確,檢驗儀器設備精度必須符合要求。企業委託外部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時,應選擇獲得相關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企業應妥善保存檢驗記錄,以備查詢。

7、食品生產經營除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外,還應當符合哪些要求?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汙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二)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

(三)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汙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淨、消毒,炊具、用具用後應當洗淨,保持清潔;

(六)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汙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飲具和容器;

(八)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淨,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售貨工具和設備;

(九)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十)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應當符合前款第六項的規定。

8、法律禁止生產經營哪些食品?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三)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四)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五)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六)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

(八)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九)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汙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標註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一)無標籤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二)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9、法律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健康要求是什麼?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

10、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在哪些環節制定並實施控制要求?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條規定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就下列事項制定並實施控制要求,保證所生產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一)原料採購、原料驗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二)生產工序、設備、貯存、包裝等生產關鍵環節控制;

(三)原料檢驗、半成品檢驗、成品出廠檢驗等檢驗控制;

(四)運輸和交付控制。

11、法律對食品生產者採購行為有什麼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規定食品生產者採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食品原料,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檢驗;不得採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12、法律對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出廠有什麼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製度,查驗出廠食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檢驗合格證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對所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廠或者銷售。

13、法律對預包裝食品的包裝有什麼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籤。標籤應當標明下列事項:

(一) 名稱、規格、淨含量、生產日期;

(二) 成分或者配料表;

相關焦點

  • 食品生產監管常見問題及答覆
    1.有關食品標識方面的諮詢  有關食品標識方面產地、生產者地址、添加劑及配料標註標識等諮詢,請查閱《食品標識管理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02號)、《食品標識中產地和添加劑標註問題的意見的函》(質檢法函[2008]75號)、《關於食品標識中配料和產地標註問題的意見的函》(質檢法函[2008]105)號。
  • 食品生產企業分裝行為判定原則及常見問題解答
    分裝的定義:在原衛生部《關於食品分裝加工及分裝食品監督管理有關問題的批覆》中提到,單純性分裝或添加少量其他成分後分裝的定型包裝食品皆屬於分裝的範疇。   備註:需要注意的是添加少量其他成分不應改變被加工食品的屬性。   下面大家再一起看一下哪些食品允許分裝,判定的原則是什麼?
  • 食品添加劑使用常見問題的實證分析
    與修改前的2009年版《食品安全法》相比,明確將營養強化劑納入食品添加劑管理。在執法實踐中,常見比較棘手的問題主要涉及食品添加劑的帶入、本底等。01食品添加劑帶入原則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食品添加劑合法帶入是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分為兩類情況,一類是終產品被動帶入。
  • ...上海聯華 染色饅頭 問題饅頭 生產加工 食品生產許可證 生產...
    昨天傍晚,來自上海市政府的官方消息稱,上海市質量技監局已經吊銷了生產「染色饅頭」的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食品生產許可證,同時,上海市公安機關對企業負責人葉維祿等五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予以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常見問題解答
    答: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適用於預包裝食品。因此對於非預包裝的生食水產品,不屬於其適用範圍。對於此類產品,應依照「無論是否規定致病菌含量,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者均應採取控制措施,儘可能降低食品中的致病菌含量水平及導致風險的可能性」的原則控制致病菌的含量。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
    散裝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可以以「計量」、「稱重」等字樣在包裝上明確銷售方式,同時也鼓勵散裝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儘可能將商品信息在標籤上進行標示根據GB 7718-2011中3.11已描述外包裝易於開啟識別或者透過外包裝能識別內包裝的相關標示內容,僅靠包裝封口與否也不能判斷一件食品是否預包裝食品。
  • 工業生產中幾種常見的食品乾燥方法介紹及真空冷凍乾燥的原理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食品乾燥的方法有很多種。乾燥技術依據乾燥方式的不同、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劃分層以下幾種乾燥方式:按照操作環境的壓力不同,可分為常壓乾燥和真空乾燥;按照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間歇式乾燥和連續式乾燥;按照熱能對溼物料傳遞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對流乾燥、傳導乾燥和輻射乾燥。
  • 市場監管法律法規知識錦囊:食品生產監管問題看這裡
    以蟲害控制為例,食品生產企業常見的蟲害一般包括老鼠、蒼蠅、蟑螂等,其活體、屍體、碎片、排洩物及攜帶的微生物會引起食品汙染,導致食源性疾病傳播,因此食品企業應建立相應的蟲害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5.如何控制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有效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等物料的採購和使用,確保物料合格是保證最終食品產品安全的先決條件。
  • 【檢察公開課】食品安全常見罪名(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
    生產、銷售 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2019年1月15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楊某某經營的早餐店進行執法檢查,並對其製作用於出售的包子進行取樣檢測,經檢測,楊某某當日製作並出售的包子中鋁殘留量為1002mg/kg。後楊某某因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中)
    碳水化合物及加減法計算相關問題  23.GB28050—2011問答(修訂版)中規定「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可按減法或加法計算獲得」。  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的允許誤差範圍相關問題  26.本標準條款6.4規定:在產品保質期內,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的允許誤差範圍應符合表2的規定:食品的蛋白質,多不飽和及單不飽和脂肪
  • PCBA的生產技術與常見問題(一)
    這給設計師們在空間,元件數量,元件類型的採用上加了一些限制,給設計帶來一定的難度,一些先天的設計缺陷無可避免地被帶到產品上來,給生產過程帶來了困擾。一個良好的生產管理,不僅能高效,高質的完成產品的生產,也能一定程度上包容設計缺陷。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將和大家分享電子產品的主體硬體部分PCBA的相關生產技術,常見問題及對應的預防措施。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上)
    含量聲稱、比較聲稱及營養聲稱相關問題  1.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是否可以出現在包裝標籤上的其他大段字中?  答:當所添加原料中的營養成分符合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營養聲稱要求時,可按照標準規定對其進行營養聲稱對原料特性和生產工藝的描述不屬於營養聲稱,如脫鹽乳清粉等,其描述應符合相應法律、法規或標準的要求。
  • 矽膠復模生產廠家及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矽膠復模是一種常見的手板工藝,目前主要用於對材料有要求的手板模型製作,小批量模型製作,小批量生產當中。應用行業有智能硬體、改裝車汽車零部件、玩具、通訊器材、塑膠外殼、醫療設備外殼、機器人外殼等。遇到的常見問題:一、尺寸偏差產品變形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案:跟復模生產工藝特別是模具的溫度控制有很大關係。其他的原因比如原型的縮放比例及材料的縮水也應該控制好。長度超過1米5的產品需要使用加固模具製作.
  • 全新PE料生產的垃圾袋是「食品」級的嗎?
    一整天,我已經連續被標題裡的問題,提問了3次。PE是塑料,不論是否「全新」,在沒有標註「食品專用」的情況下,都不建議直接接觸食物。全新PE料生產的垃圾袋,亦然!如果是全新PE料生產的垃圾袋,確實「無毒無異味」,內包裝「密封」,基本就是大眾口中的「食品級垃圾袋了」,只是我依然建議讀者,不要用垃圾袋直接接觸「熟食」。為什麼?因為PE的所有「性能」都是在一定前提條件下的,雖然這些前提條件基本覆蓋了絕大部分常見情況,那個別呢?
  • 食品安全抽檢查出問題食品19起 林中樂生產的辣子雞被檢出菌落總數...
    1月15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1年第2號食品安全抽檢通告,在對2397批次食品安全抽檢中檢出不合格樣品19批次。其中重慶市林中樂耀東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辣子雞,被檢出菌落總數和山梨酸超標。
  • 買到問題食品如何維權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介紹,《解釋》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以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PCBA生產之回流焊與常見問題
    上一篇分享到SMT貼片技術,今天分享SMT的回流焊技術及常見問題。回流焊是通過回焊爐裡的加熱設備使錫膏熔化,將SMT元件與PCB上的焊盤焊接起來,形成電氣導通。隨著SMT元件封裝方式的不斷變更,回焊爐也經過了幾代變更。
  • 《鎮江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自查工作指南》出臺
    金山網訊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
  • 聯華食品稱「食藥署」名單有誤 未生產問題產品
    東南網9月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強冠企業餿水油事件愈演愈烈,「衛福部食藥署」9月8日更新問題產品名單,聯華食品也在榜上,「食藥署」指出,聯華食品所生產的「米粉盒裝調味包」產品有疑慮。對此,聯華食品發出聲明啟事喊冤,表示名單有誤,他們早在5月18日就沒有「米粉盒裝調味包」這項產品了,特此對各界澄清,以維護商譽。
  • 官方:杜絕使用回收食品生產月餅等節令性食品行為
    張雲 攝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消息,食藥監總局今日下發《關於加強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針對中秋節期間月餅等節令性食品生產經營的特點以及食品安全抽檢和風險監測中發現的問題,強化生產過程監管,杜絕生產企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使用回收食品生產月餅等節令性食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