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語是兒科醫生教的」這是隔離病區裡新冠肺炎兒童患者的日常

2020-12-11 大洋網

本周一,廣州市全體中小學生開始了線上教育。

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隔離病區裡的新冠肺炎小患者來說,

無家長陪護不等於「無王管」、不用學習,他們在病房裡同樣上著網課。

沒有家長在身邊,「代理媽媽」們同樣嚴格,會給他們布置作業、監督上網課、限制玩手機和看電視的時間……

不過在輔導作業的環節,「媽媽」們也遭遇到和普通家長同樣的心理活動,她們的反應讓人會心一笑。

一周前,市婦兒醫療中心輪換下一批連續工作14天的「代理媽媽」們,目前她們正處於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點中。她們的年齡在24歲~36歲之間,工齡2年~15年不等,

其中還有未婚未育的「90後」。

在病區時,是新冠肺炎小患者的生活護理專責護士,24小時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朝夕相處之間,和孩子們產生了真摯的感情。日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這批護士們進行了採訪,聽她們說起了有愛的「媽媽經」。

隔離區內孩子上起了網課

「代理媽媽」輔導作業:和輔導自己娃心情一樣

2月10日,廣州日報率先報導廣東最小患兒——2個月的寶寶(化名)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隔離治療期間的故事。朝夕相處之間,「代理媽媽」們和寶寶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寶寶一見到穿防護服的人就會咧嘴笑,其中一位「代理媽媽」彭芬霞更真情流露道:「我們是離開了自己的孩子來照顧他們,所以我們都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照顧的。」寶寶和「代理媽媽」的真情感動了不少網友。

圖片說明: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些往常稀鬆平常的動作都會變得困難。給孩子剪指甲被護士們稱為「高難度動作」。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由於兒科新冠肺炎患者病症普遍較輕,不需要十分特殊的治療,所以在市婦兒醫療中心隔離病區裡,日常氣氛相對輕鬆。「代理媽媽」們也盡最大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的生活狀態儘量接近常態,因為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有益於孩子們的身心。

跳街舞:

病區裡,有個7歲的小男生很喜歡奧特曼。只要一有「知音」跟他聊起奧特曼之後,他就會很興奮,手舞足蹈地表演起奧特曼的每個經典姿勢。

這位小朋友,還是個街舞小王子,在病房裡跳起街舞,迷倒了一批「媽媽粉」。

上網課、做作業:

「代理媽媽」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收集相應年級的練習題給孩子們布置作業。

最近,廣州的中小學生開始在線上課。在隔離病區內,「代理媽媽」們也建議病情穩定的學齡期孩子參與網課。

一個大孩子就提出要求,每天11時~14:30期間可以進病房進行日常診療工作,「其他時間不要打擾他,因為要上網課」。

輔導作業對於不少親媽來說這是一件頭痛事,「代理媽媽」們輔導作業的心情,也並不是很輕鬆……


跟兒科醫生學英語 

醫生叔叔、護士阿姨們相對空閒的時候,會給孩子們親身面授,在病房裡開展簡短的小課堂。在一段護士拍攝的視頻裡記者看見,一名醫生正在給兩名男孩子進行「雙語教學」,從拼音的「b」說到了英語的「bus」。

孩子,你以後可以驕傲地告訴別人:我的英語是隔離病區兒科醫生教的!

為了哄孩子開心 代理媽媽們「戲精附體」

孩子們離開家人自己在隔離病區,難免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有時候,為了哄孩子們,「代理媽媽」們要用上渾身解數,「戲精附體」。

在孩子對隔離區內環境還沒太適應時,兩個「代理媽媽」交接班時,會默契地互換站位,不讓孩子發現換了人,避免增添孩子的焦慮,保護他們的安全感。因為穿著防護服,帶著面屏、護目鏡,「一兩歲的孩子都不知道(換了人),連12歲的大哥哥有時都分不清我們」,「就叫我們『超人阿姨』」。

「媽媽」們都隔著防護服和面屏、護目鏡,孩子們看不清她們的表情。未婚的「代理媽媽」黃淑婷學會了用誇張的語氣和肢體動作,來逗孩子們開心,有時候,還會給小朋友來一段自創的滑稽舞蹈,「動作不怎麼優美,但是小朋友也能感覺得到我們很開心呀」,或者乾脆降低笑點,「陪他們哈哈大笑」。

做CT前,年齡較小的孩子都需要先服用鎮靜藥物,睡熟後才能做檢查。藥水的味道不太好,不少孩子比較抗拒。一個1歲9個月的孩子吃藥時,喝了一小口就鬧起了彆扭。「代理媽媽」彭芬霞和負責治療的護士就變著法子,嘴裡「嗚嗚嗚」地表演起「飛機空中運輸」,這才把藥送到孩子的嘴裡。

代理媽媽們的「媽媽經」

在市婦兒醫療中心的隔離病區裡,每一個孩子都有一份小檔案,上面除了記錄孩子的病情、家庭情況等基本信息,還有護士們向家長了解到的孩子的喜好,比如平時喜歡吃什麼、玩什麼,讀幾年級了、成績怎樣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代理媽媽」們觀察到的,關於孩子的各種「喜歡」:

3個月大的小弟弟愛乾淨,每次給他洗臉都不哭不鬧,笑得很開心。

1歲多的歡歡,睡覺喜歡趴著,要抱著他專屬的小被子;夜間會經常醒,一醒來需要有人在,拍拍他,或者握著他的手就會慢慢地重新進入夢鄉;有小情緒時,如果抱著他,陪他看窗外的車子,就會很快平靜下來。

同是1歲多的「小貝殼」,喜歡我們陪他看書,每次都要告訴他防護服有幾種顏色。

3歲多的弟弟,喜歡玩積木,經常做辣椒味的冰激凌給我們吃,喜歡和隔壁的13歲的大哥哥「比比誰最乖」。

7歲的「奧特曼」小王子,最愛和大人分享奧特曼的故事,只要一有「知音」跟他聊起奧特曼,就會很興奮,手舞足蹈地表演起奧特曼的每個經典姿勢。還在病房裡表演過街舞,贏得很多「媽媽粉」。

12歲的小林,正處於青春期,要多鼓勵、多交流,聽聽他講內心的鬱悶;喜歡吃麵食,儘量讓營養室滿足;要給他制定學習及鍛鍊計劃,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中學生來對待。

……

當一個梯隊的醫護人員們完成了14天的治療、護理任務,需要離開醫院接受醫學觀察時,孩子們的這份檔案,就成了「代理媽媽」們的「媽媽經」,轉交給下一梯隊的同事,由新的「代理媽媽」們繼續去愛孩子們。

未婚「代理媽媽」:感覺一夜之間變成了「N孩媽媽」

在市婦兒醫療中心的「代理媽媽」中,有部分是還未婚未育的「90後」。儘管日常工作中和不同年齡的小孩子接觸已習以為常,但說到照顧一個孩子的起居飲食,尤其要在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的情況下,照顧低齡小寶寶的「吃喝拉撒」,對於這些姑娘們來說,還是具有挑戰性。

不少姑娘在正式進入隔離病區開始生活護理前,會主動向高年資的護士請教「怎麼帶孩子」,甚至提早進入隔離病區「實習」。為了確保護理的質量和安全,高年資的護士也會先帶著她們一段時間,讓她們找到「做媽媽的感覺」。

因為進入隔離區的醫護人員,24小時都在院內,同吃同住的「代理媽媽」們一聚在一起,聊天話題就離不開病區裡孩子們每天的日常。「通常這些時候,媽媽們就會將帶自己家小朋友的經驗傳授給我們。我感覺自己一夜之間變成了『N孩媽媽』,忽然加入了媽媽圈。」黃淑婷說。

同樣未婚的「代理媽媽」章文婷,除了請教科室的其他媽媽們,還多次打電話給媽媽求教當年照顧自己的經驗,。現在,她可以在穿著防護服的情況下給小寶寶迅速換好尿片,「這讓我很有成就感,」章文婷笑著說,「畢竟我媽說,當年她給我換尿片時,我哭得驚天動地」。

因為喜歡孩子而選擇兒科的黃淑婷也笑說,有了這次做代理媽媽的經歷,對生兒育女「可能會比較有信心」。「我覺得我們護理的小朋友,可愛的瞬間有很多,比如歡歡,很依賴我們,喜歡我們陪他玩小車、畫畫。有一次幫他換床單的時候他還主動跑過來幫我拉著床單,受到表揚後,就很害羞地笑了,讓我覺得很暖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伍仞 通訊員周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伍仞 通訊員周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何家


相關焦點

  • 揭開隔離區神秘面紗‖來自新冠肺炎隔離病區的前線報導
    商洛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便是這特殊戰場的主陣地。一個多月來,7例確診、21例疑似病例在這裡接受治療,截止小編發稿之時,確診病例已治癒出院6例,疑似病例已全部排除並解除隔離!這是一個充滿神秘、未知、還有希望的地方,是商洛人民眼中的「火神山」。
  • 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開展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應急演練
    為了提高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應急處理能力,熟練掌握處置流程。12月2 日下午,市婦幼院兒科主任劉平定帶領兒科醫護人員,在兒二科病區開展了「病區發現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應急演練。
  • 衡水市人民醫院72小時完成「發熱患者隔離病區」_手機網易網
    根據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需要,市人民醫院在接到通知一刻立即著手改造「發熱患者隔離病區」,用於隔離觀察更多的發熱患者。「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院黨委靠前指揮,從轉移現有病人、抽調人員、培訓醫護人員到優化流程、連夜改造病區、保障物資,全院各部門通力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利用短短3天的時間,迅速完成建設並收治發熱患者。
  • 與病毒擦肩而過:內江市二醫院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隔離病區保潔員趙國平
    王斌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6日電(王爵 王斌)記者26日從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獲悉,每天早上6時30許,天還沒亮,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隔離病區的保潔員趙國平,已在值班護士的幫助下一層一層地穿上防護服,「趙師傅,您自己再仔細檢查一遍,一定要防護好。」值班護士再三叮囑道。穿防護服。
  • 隔離病區裡,連軸轉的「胡媽媽」
    這一次,當新冠肺炎警報拉響,49歲的她克服困難主動遞交了請戰書,奔赴戰場。 1月26日上午,胡芳同第一批醫護人員一起參加了入科前的院感緊急培訓並宣了誓,隨即下午進入感染科,接待了第一個發熱留觀患者(該患者後來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 河南留觀病區感人瞬間:為表達感謝,小患者飛吻「臨時媽媽」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受訪者供圖 視頻 留觀病房是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專用病房。發熱門診患者在就診後,若被初步懷疑有患病的可能,就會啟動採樣送檢流程,進入留觀病房進一步完善檢驗、對症治療,並等待檢測結果。
  • 內蒙古滿洲裡:隔離病區內的「生命護航」
    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7日電(記者魏婧宇)12月6日,內蒙古滿洲裡市首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滿洲裡市人民醫院治癒出院。疫情發生以來,在滿洲裡市人民醫院和滿洲裡口岸醫療救治醫院的隔離病區內,奮戰著一群為生命護航的白衣天使,他們的精心醫治為新冠肺炎患者帶來力量與希望。
  • 隔離病房裡感謝「天使」陪我「坐月子」 確診孕媽剖腹產下雙胞胎...
    「隔離病房裡的護士們真不錯,她們就是在陪我坐月子照顧我,太感謝這些『天使』了。」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產科病房,吳女士(化姓)感慨道。十多天前,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吳女士在這裡順利產下雙胞胎女嬰。該院作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產科病房實行封閉式無陪護管理。
  • 安徽一新冠肺炎患者生下嬰兒 嬰兒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
    2月13日晚,安徽省一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為陽性孕婦在合肥市二院順利分娩。當晚(13日),醫護人員採集了新生兒的咽拭子、血液送檢,第一次檢測新冠病毒核酸為陰性。據了解,該孕婦是在2月10日懷孕38周時,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呈陽性之後,收治於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病區進行待產。入院後,合肥市瑤海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和合肥市二院新冠肺炎救治組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家組,多次組織隔離病區、兒科、新生兒科、院感科、麻醉科、手術室、產科等多學科醫生會診,就該名患者的新冠肺炎治療和生產制定了詳細的對策。
  • 記者隔離病區對話一線專家:提高免疫力是現階段最好的「特效藥」
    近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進入隔離病區採訪了李澤貴,向他了解疫情的發展、危重患者的救治經驗。 放射科給我打電話說患者胸部CT有明顯病灶,我了解了其有武漢接觸史以及基本症狀後,當即決定對患者隔離治療。 因為考慮到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就單獨安排了區域隔離疑似病人,設立了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做好高標準的隔離措施。 連夜就做了咽拭子的核酸檢測,得到的結果是陽性。
  •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看大理這所醫院的三大硬核
    「大理州人民醫院發揮醫院專家組、網際網路醫院、護理團隊的『硬核』作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達到了無發展成危重症的病例,無死亡病例,進入隔離病區兩批14名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成效。」大理州人民醫院院長胡代軍說。
  • 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63隔離病區的「生死」鏖戰48天
    這裡收治了浙江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這裡成功治癒了64名新冠肺炎患者,這裡清晰地記錄著100多名白衣戰士攜手逆行、義無反顧的生死徵戰。消殺後的病區很安靜,透過窗戶,仿佛仍能看到那一張張藏在口罩背後的臉龐,那是世間最美的容顏,無法消退的天使印記,在柔軟的春風裡,依然激蕩著令人熱淚盈眶的力量。
  • 「只要抱抱能給孩子安全感 我願意每天都抱著」 致敬!兒童醫院的...
    進入隔離病房當天是她36歲生日宋聞是杭州市兒童醫院感染科的一名醫生。1月25日和1月26日,也就是正月初一和初二,她在醫院裡值班。27日休息,中午在家的她臨時接到通知,第二天前往杭州市西溪醫院支援。「我女兒一聽到這個消息,很傷心,哭著躲到房間去了。
  • 連線武漢:韓紅基金會捐贈超聲儀器,佛山醫生在病區首試超聲查房
    2月13日,他作為廣東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第十四批醫療隊的一員,告別了同為醫生的妻子以及2個孩子,與300多名來自佛山各家醫院的「戰友們」火速馳援武漢。忙碌是陳源浩在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病區裡的工作日常。除了日常的工作,他和隊友們還要進行內部研討、病例研究,以及不斷探索和應用更多臨床技術。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和孕產婦管理等專家指導意見的通知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按規範改造新冠肺炎患兒收治病房,設置單獨的隔離病房或病區,加強管理,務必按要求做好防護隔離。對於兒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要收入隔離病房診治,並進行進一步診斷。確診或危重患兒按轉運要求轉診至上級醫院或省級定點醫院診治。定點醫療機構的兒童重症醫學科,應有單獨的隔離病房或病區,有條件者還應具備負壓隔離病房,以備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兒。
  • 為了「沐恩」——寫在出生5天被確診新冠肺炎的小沐恩合家團聚之際
    3月6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出生才5天就被確診新冠肺炎的小沐恩完全治癒出院了。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抱著自己30天前歷經千辛萬險生下的小寶寶,媽媽餘女士激動地說,「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我就在心裡暗暗對自己說,『有這麼多醫護人員不遺餘力地搶救,我的小寶一定會安全的,我們一家一定會團圓的!』今天,夢想終於成真了,實在來之不易、感激不盡!」
  • 我省首例新冠肺炎孕產婦成功分娩、母子平安並治癒出院
    本次疫情發生後,根據收治病人情況,市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組織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大連市中心醫院、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及市六院4支高水平醫療團隊整建制接管病區,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抽調市醫療專家組進駐醫院負責每日查房會診,指導救治。另,準備4支三甲醫院整建制醫療隊,隨時準備進入隔離病區開展工作。大連中心現有包括新生兒、婦產科、中醫、心理等各專科專家211名醫護人員在隔離病區裡工作。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100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癒之路
    二月十六日,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百安分院,新冠肺炎患者楊某出院。當日,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達到一百例。記者 龍帆 攝「感謝政府!謝謝三峽醫院的護士醫生,都辛苦了!祝病友們早日康復、早日出院。」2月16日上午11時,重慶三峽中心醫院(下稱三峽中心醫院)第100例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楊某出院。
  • 「別寫我名字,怕父母擔心」——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探訪記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題:「別寫我名字,怕父母擔心」——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探訪記新華社記者烏夢達、李德欣6月11日0時至6月27日24時,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1例,均在北京地壇醫院救治。
  • 「現場」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到家要隔離嗎?53%治癒率高嗎?
    2月18日上午,15名新冠肺炎患者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出院。分別之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一一向患者解答疑問。「我們回去後要和家人隔離嗎?」這是出院患者問得最多的問題。「不需要,可以住在一起。」毛恩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