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療機構嘗試開通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早產兒各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體重越小,越易並發其他疾病。國婦嬰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 (陳靜 鄭佳琦)早產兒是指在孕37周前,即人們常言的「足月」前出生的新生兒,被稱為「早到的天使」,呵護他們的成長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與醫學知識。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上海的醫療機構當日嘗試開通了早產兒網上諮詢門診。出院的早產兒家庭碰到問題,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得到醫生的科學指導,護佑孩子健康成長。

早產兒網上諮詢門診開通後,早產兒家庭足不出戶便完成早產兒居家照護中關於餵養。國婦嬰供圖

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下簡稱「國婦嬰」)新生兒科主任唐徵當日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新生兒科醫生,我非常能夠理解早產兒家庭所面臨的困難:不僅在臨床救治過程中可能出現突發情況和併發症;出院後,由於環境、生活節奏和餵養方式的改變,早產兒可能出現不適應,甚至會導致短期內體重減輕,使再次入院機率增加。」

據她介紹,早產兒追趕生長的最佳時期是生後第1年,尤其是前6個月。第1年是早產兒腦發育的關鍵期,追趕生長直接關係到早產兒神經系統發育。如出院後餵養得當、有充足均衡的營養攝入、無嚴重疾病因素影響,大多數適於胎齡的早產兒能在1—2年內追趕上同年齡的嬰幼兒。

據悉,早產兒網上諮詢門診開通後,早產兒家庭可以藉助國婦嬰網際網路醫院,足不出戶便完成早產兒居家照護中關於餵養,護理及生長發育中常見問題的諮詢,並提供在線診療服務:包括在線複診,處方開具,藥品寄送等服務。

出院後,由於環境、生活節奏和餵養方式的改變,早產兒可能出現不適應。國婦嬰供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全球範圍內早產發生率約為10%,中國由於新生兒基數較大,早產兒數量眾多。據悉,「有愛,有未來」被定為「世界早產兒日」的中文主題,並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愛和重視早產兒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據了解,早產兒各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體重越小,越易並發其他疾病,如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其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高於足月出生的新生兒。唐徵告訴記者,小胎齡、出院時尚未足月的早產兒、有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併發症者,出院後仍存在較高的發病風險。

小張是一位早產兒媽媽,她的寶寶「小芝麻」提早來到人間時只有1100多克。她說:「那時候看著暖箱裡孱弱的他,我很害怕會失去這個孩子,又擔心他不能和正常小孩一樣生活。」這位媽媽說:「正式通過醫生們的救治和指導,我的『小芝麻』已經追上同齡孩子的發育情況了,各項指標都正常。」

據統計,近5年來,國婦嬰迎來8萬餘名新生兒的出生,年均收治新生患兒2400餘例,圍產兒死亡率1.16‰、極低體重兒救治成功率90.65%,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婦嬰黨委書記劉志偉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院秉承「危重新生兒不僅要能夠存活,更要長期健康生活」理念,探索出「早產兒圍產期一體化診治模式」,從院內的「產前-產時-產後」延伸到「早產兒出院後的系統化管理」,並取得了良好的診療效果。「我們希望藉助線上、線下多平臺的渠道,確保早產兒出院後的系統化管理,進一步提高早產兒的生存質量,改善遠期預後。」劉志偉說。

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由宋慶齡創辦,是集醫療、保健、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婦產科專科和婦幼保健醫院。(完)

相關焦點

  • 【守護「早到的天使」】我院開通上海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
    【守護「早到的天使」】我院開通上海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 2020-11-1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開通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守護「早到的天使」
    新華網上海11月17日電(記者仇逸)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開通早產兒隨訪和諮詢網上平臺,早產兒家屬僅需關注「國婦嬰掌上醫院」公眾號,進入「網際網路醫院」菜單目錄,即可諮詢。這也是上海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
  • 上海網際網路醫院迎來新進展,全市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開通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下簡稱「國婦嬰」)網際網路醫院獲悉,該院早產兒隨訪和諮詢網上平臺當日正式開通,早產兒家屬僅需關注「國婦嬰掌上醫院」公眾號,進入「網際網路醫院」菜單目錄,即可在線諮詢。
  • 守護「早到的天使」,國婦嬰開通上海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
    寶寶分泌物顏色好像有些不對……」今天,正值「世界早產兒日」,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下簡稱「國婦嬰」)早產兒隨訪和諮詢網上平臺正式開通。作為首位「吃螃蟹的人」,早產兒媽媽高女士迫不及待地通過手機屏幕,詢問餵養困惑。據悉,早產兒家屬僅需關注「國婦嬰掌上醫院」公眾號,進入「網際網路醫院」菜單目錄,即可諮詢。這也是上海首家開展早產兒網上諮詢門診的醫院。
  • 中福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開通上海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
    今天,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下簡稱「國婦嬰」)早產兒隨訪和諮詢網上平臺正式開通,早產兒家屬僅需關注「國婦嬰掌上醫院」公眾號,進入「網際網路醫院」菜單目錄,即可諮詢。國婦嬰也成為上海首家開展早產兒網上諮詢門診的醫院。
  • 國婦嬰網際網路醫院:上海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專家提醒把握...
    今天是「世界早產兒日」,為了讓更多早產兒家庭得到關愛與重視,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正式開通早產兒隨訪和諮詢網上平臺,早產兒家屬僅需關注「國婦嬰掌上醫院」
  • 煙臺第一法律諮詢平臺 「網上問法」欄目正式開通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秀香講話膠東在線網4月28日訊(記者 魏琪)今日上午,由煙臺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律師協會和膠東在線網站共同打造的大型網上法律諮詢服務平臺——「網上問法」欄目開通儀式在東山賓館舉行
  • 上海:醫療付費「一件事」8月底有望覆蓋所有公立醫療機構
    上海「一網通辦」重點推進項目:醫療付費「一件事」8月底有望覆蓋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市民亮出「隨申碼」,就能看病付費看病不用帶醫保卡,一部手機暢行醫院,這並非想像中的場景。市衛健委昨天傳出消息:全市已有122家醫療機構(11家市級醫院、6個區111家區屬醫療機構)實現「醫保電子憑證」脫卡支付,共完成門急診醫保掛號138.56萬筆、門急診醫保收費145.01萬筆,出院醫保結算2.23萬筆,其中門急診、大病和住院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分別為4528筆、9筆和12筆(含線上1917筆)。至8月底,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醫保電子支付有望實現全覆蓋。
  • 北京市開通在線醫生諮詢平臺 7×24小時提供疫情防治諮詢
    北京市開通在線醫生諮詢平臺 7×24小時提供疫情防治諮詢 2020-02-02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設立早產兒醫療救助專項基金關愛早產寶寶
    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經歷了12天生死時速的搶救後,8月5日,危重早產龍鳳胎「然然」兄妹成為貝親早產兒醫療救助專項基金愛心資助的首對寶寶。  兒科醫院醫生介紹,「然然」兄妹出生時,哥哥體重僅1.2kg,妹妹體重僅1.13kg,不僅體重極低,而且出現了呼吸暫停、小型動脈導管未閉等情況。
  • 全國醫療器械採購平臺開通 打造陽光交易
    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等建設的中國醫療器械採購公共服務平臺,5月15日在上海開通。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朱慶生在開通儀式上表示,該平臺有助於規範交易行為、平抑設備價格、降低醫療成本,使醫療器械採購真正成為公開、公平、公正的陽光交易。
  • 貴陽市中考招生網上諮詢平臺27日開通諮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教育局對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含中職)招生宣傳工作進行調整,搭建高中階段學校(含中職學校)招生工作線上諮詢平臺,組織我市示範性高中、一般高中、民辦高中、中職學校等100餘所學校開展線上諮詢活動,該平臺將於明天(7月27日)早上十點開通諮詢,諮詢時間持續到8月10日。
  • 早產兒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啟動,上海7家醫院患者獲益
    上海每年出生20萬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發生率達到了10%左右,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今後這個群體的數量會繼續增加。 而這一類人群一出生大部分聚集於新生兒病房,越小的早產兒越需要進入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進行監護,早產兒病情變化多,需要的醫療費用支出高,平均一天醫療費用在1000元以上,早產兒住院天數長,一般在15天至幾個月,困難家庭難以支付這類高昂的醫療費。 8月5日,貝親早產兒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舉行。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已開通外籍人士24小時諮詢電話
    2020年2月22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外辦主任張小松、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市外辦主任張小松介紹:目前我市常駐外籍人士約20萬,為了讓在滬外籍人士安心、放心、有信心,理解配合我市各項防疫措施,市外辦從2月1日起,在官方網站上開通了疫情防控信息多語種發布專欄,用中、英、法、日、韓5種語言,每天發布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內容,並通報最新疫情防控動態及防護提示。截至目前,共發布多語種信息及提示近450篇。
  • 深圳開通家庭醫生呼叫平臺免費熱線,提供健康諮詢、轉診服務
    深圳開通家庭醫生呼叫平臺免費熱線,提供健康諮詢、轉診服務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通訊員 深衛信 2019-05-19 09:53
  • 上海:國際醫院開通免費線上諮詢服務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知識 減少...
    「快速蔓延的疫情,給醫療機構造成極大的接診負擔,同時,患者一有症狀就跑醫院,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出於多方面原因考慮,我們開通『免費線上諮詢』服務,來緩解醫院人滿為患、醫療負荷過重的現狀,為有需求的市民進行疾病科普,同時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嘉會醫療副首席醫務官許豪得說。
  • 貝親早產兒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在滬啟動
    圖說:貝親聯合滬上7家醫院啟動早產兒醫療救助專項基金 復旦兒科醫院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今天,貝親早產兒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舉行。該基金和公益項目由國際母嬰用品專家貝親與上海市兒童健康基金會聯合發起,並定向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和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等滬上7家醫院開展早產患兒醫療救助。據悉,符合條件的早產患兒將獲得最高3萬元的醫療救助金。
  • 上海網上日語培訓機構
    一、上海網上日語培訓機構簡單介紹上海網上日語培訓機構,日語是比較受歡迎的小語種,基本上培訓機構的學生上課時間表有普通全日制等,對應不同水平的學生
  • 常德市婦幼: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開通網上義診,保障母嬰安全
    孕產婦、患兒及家屬有大量的問診需求,針對他們的疑惑,怎樣在特殊時期提供高效的醫療服務,讓他們安心、放心?2月3日,為減少院內交叉感染、減少孕產婦就診不便,常德市婦幼保健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出了有益嘗試。
  • 貴州六家醫療機構開通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熱線
    現將省、市心理諮詢熱線公布如下:一、貴州省醫療機構心理幹預熱線1.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0851-884178882.貴州省人民醫院:180836211403.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0851-8677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