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南校門,東大人穿行了87載!

2020-12-13 騰訊網

校門,作為校園的重要建築物和重要標識

承載著一個學校的風雨滄桑

記錄著學校的歷史變遷

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的南校門

由我國著名建築家楊廷寶先生

於上世紀30年代設計

建於1933年國立中央大學時期

東大南校門採用的是新古典的設計風格

整體簡潔大方,並無過多裝飾

但卻體現出百年名校的厚重與莊嚴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築

加之周圍環境幽靜典雅

成為眾多人心目中最美的校門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

東大南校門的「前世今生」吧!

校園範圍與校園入口的歷史變遷

親愛的SEUer

你知道嗎

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

早先的範圍與現在並不相同

自1902年成立的三江師範學堂至1921年時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園範圍均限於現群賢路——南高路以北

1915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成立後,校園才南擴到四牌樓(街)。校園入口的數量、位置(特別是主入口的位置)也隨之而有所改變。

三江師範學堂/兩江師範學堂

三江師範學堂於1902年籌辦,1903年借原江寧府公房掛牌開辦,其後在校園內陸續建造成了教學樓、辦公樓、實驗室及宿舍等建築。校園設有主次入口3-4個,主入口位於校園南面偏西處,正對學校的主樓——南高院,由南接「四牌樓(街)」、西鄰附小的「單牌樓(巷)」北行後再折入。

三江(兩)江師範學堂總平面圖(1912年)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

1915年,在兩江江師範學堂校舍的基礎上成立了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園範圍南擴至四牌樓(街),校園內陸續增建了體育館、圖書館、生物館等建築,並於校園西南、東南增設了附小、附中。校園主軸線及主入口校門也隨之東移,並直通四牌樓(街)。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總平面圖(1923年)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

1927年,在國立東南大學基礎上成立了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次年更名國立中央大學。校園範圍進一步擴大,除西南角的原附小保留以外,四牌樓(街)沿線以北的原附中地塊及主軸線以西地塊已全部納入大學範圍。1930年後,校園內逐步增建了大禮堂等其多棟建築,校區主軸一線的空間格局已趨完善。1933年,主入口校門的原址重建,成為校園建設的階段性收官之筆。

國立中央大學校前區總立面(1932年)

國立中央大學總平面圖(1948年)

國立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

新中國成立後,四牌樓校區的建設主要集中在文昌橋、沙塘園、成園的地塊。主校區的校園維持在原範圍內,除對部分老舊建築予以重建以外,總體空間面貌改變不大。其主入口校門的位置亦無改變。

國立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總平面圖

校門形制與校名顯示的歷史變遷

據現有資料顯示,東南大學歷史上校門的形制變化僅有前後三次

師範學堂時期,是雙柱「門闕式」,1921年的國立東南大學,是四柱「門闕式」,1928年的國立中央大學,是四柱「凱旋門式」。

而標於其上的校名牌內容則隨校名的更替而異,其字體、書寫格式等也有所不同。

三江師範學堂/兩江師範學堂

師範學堂時期校門為二柱單間「門闕式」,磚砌門柱與校園南圍牆連為一體。校名由時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的李瑞清先生手書,為自右向左橫排的魏碑字體

兩江師範學堂校門口

兩江師範學堂校名

(李瑞清書)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

1921年東南大學成立後,校園格局漸趨明朗,與之相應主軸線及校門便呼之即出

校門採用了三間四柱的「門闕」形式,四座磚砌門墩中高側低、主次分明,將入校主通道一分為三,有效疏導了車流與人流。

由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15年-1923年)與國立東南大學(1921年-1927年)在時間上有2-3年的重合,因此兩校及附中的校名牌並置,且由於有省級局機關昆蟲局的存在而亦另置名牌。名牌均為縱向木質,豎排的楷書字體。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大門(1922年)

從國立中央大學到東南大學

隨著國立中央大學校園建設的告一段落,大門與校內西方古典式樣的校園主體建築群之間的風格不協調成為顯而易見的問題,於是校門的改建成為當務之急。1933年,由應邀進行校園中圖書館、大禮堂擴建等項目的著名建築學家楊廷寶先生完成了新校門的設計。校門採用西方古典的三間四柱 「凱旋門」形式,「國立中央大學」以自右向左的橫排楷書字體鐫刻於門頭上方。

國立中央大學大門(1930年代)

1937年-1945年舉校西遷沙坪垻時期,校園曾被侵華日軍醫院及侵華日軍駐軍所佔。門柱上所掛名牌為「ひゃうどう ふだい」(兵頭部隊)。

日佔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大門(1930年代末)

在此期間,國立中央大學師生曾於校門前廣場舉行過多次民主愛國運動。

1946年底,北平發生「沈崇事件」,激起人民公憤。1947年1月3日,國立中央大學學生上街遊行,抗議美軍暴行,要求美方嚴懲兇手,公開向中國人民道歉。中大領導的南京抗暴行動與北京、上海等地學生運動遙相呼應,形成了全國範圍的反帝運動高潮。

中大學生高舉標語,抗議美軍暴行

1949年新中國成立,校名易為「國立南京大學」。先前,校門的匾額字樣是直接陰刻在橫枋上,填金。而國立南京大學時期,是用六塊木牌刻上字,遮住國立中央大學的字樣。主校門維持原構,校名字體為自右向左的橫排隸書。

國立中央南京大學大門(1950年代)

1952年院系調整後,「南京工學院」校名改為自左向右的隸書字體。

南京工學院大門

1988年,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 門樓上的「東南大學」四個大字採用的是東晉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字,擷取自王羲之的名帖《聖教序》

東南大學大門(1988年復更名為「東南大學」)

從三江師範學堂

一直到如今的東南大學

近兩個甲子的歲月

在歷史的時間軸上只是匆匆划過

但卻留下了令人心動的軌跡

南校門陪伴東南大學

歷經多個重要發展時期

見證了東大的滄桑巨變

承載著東大人的光輝歲月

多少年來

南校門在東大人心中

已不僅僅是一座典雅、簡約的建築實體

它更是一座精神豐碑

激勵著東大人秉承先賢之志

開拓創新 砥礪前行

徵集

新媒體工作室

部分資料由校史館提供

文 |單 踴

顧問 |郭淑文 汪曉茜

配圖攝影 |杭添 孔德羽

美編 |帖若晨

編輯 |冀文琦

分享你和南校門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東大人銘記這一天……
    從此成為了中國第一所流亡大學[掃描上方二維碼]銘記歷史 炮火轟不倒不屈的脊梁緬懷先烈 讓我們為英雄點亮蠟燭請轉發東大人
  • 樂山故事|故宮國寶南遷,藏寶樂山安谷鎮(二)
    14年前(2006年),我在樂山日報副刊部當記者,接到採訪故宮國寶南遷樂山的任務後,先是走訪了市中區安谷鎮,聽當年給國寶釘木箱子的八旬老人竇洪海講述國寶往事,探尋藏寶的老祠堂和老廟子遺址,聽竇大爺講國寶魚盆見水而遊的稀罕事。如今,老人家已經去世多年,當年他否認了我關於「陽光折射」的猜測,魚盆到底真相如何,恐怕很難得知了。
  • 揭秘故宮文物南遷,他們才是真正的國寶守護者
    文物南遷路線:南京--漢口--長沙--貴陽--安順押運人員:莊嚴、曾湛瑤、那志良、朱家濟、李光第、鄭世文北站職工確保的了國寶的安全,順利地完成了接站任務,而在這之後文物的去向他們就不得而知了,聽說送到了湖南大學,又聽說送到了嶽麓山下的防空洞內保存。因為此項任務的保密性,生活在長沙城的人們,都不知道國寶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存放在他們身邊,其實,日本人早在佔領東北,策立傀儡皇帝溥儀時,就盯上了故宮裡的這些中國寶貝。
  • 故宮文物南遷背後:眾人反對,一專家力排眾議,救下13000箱國寶
    此時,珍藏著中華五千年國寶文物的故宮博物院,面臨被劫掠的危險。為了保護這些國寶免遭厄運,有人提出「國寶南遷」的計劃。可是,這個請求遭到了大量的反對,這些反對的聲音裡,有的認為「寶物南遷大費周章,浪費人力物力不值當」;有的提出「應該將精力拿去抵禦外敵,遷移文物屬於捨本逐末」;也有人質疑「故宮寶物數量巨大,一旦運出去後要怎麼保存,存在哪裡,如果丟了怎麼辦」……總之,當時反對南遷的人佔了大多數。
  • 東大人的朋友圈被刷屏了!
    今天傍晚東大人的朋友圈已經被晚霞刷屏了漫步校園邂逅漫畫般的天空你心動了嗎?
  • 武漢解封日:東大人用「雲合唱」為這座英雄城市加油!
    武漢解封日:東大人用「雲合唱」為這座英雄城市加油!直到有一天再惜福害怕不再束縛阻礙就算更迭卸下無助的第一步黑夜已過這座英雄的城市,迎來了她的黎明推開窗,正是人間四月天我們一起去擁抱春天吧東大人用歌聲
  • 清華校門被撞 無人員傷亡……盤點經典大學校門!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供圖     清華大學學生向中國青年網記者透露,下午17點40左右,一輛奇瑞EQ純電動汽車駛出清華大學東南門時,撞到了清華大學校名標牌,校名標牌正面刻有「清」字的石板和背面刻有校訓「載物」的石板被撞倒。     有過往目擊者告訴記者,當時天色較暗,只看到車主是一個「老頭」。
  • 趙繼:赤誠東大心,永遠東大人
    在感情上,愛校情懷讓我成為真正的東大人。從深化綜合改革到「雙一流」建設,從「十三五」規劃落實到「十四五」謀劃未來,從校園建設完善到學科布局調整,從慶祝建校95周年到迎接百年華誕.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親身參與和見證東北大學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共同分享身為東大人應有的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
  • 順德一中南校區校門設計方案出爐!新校區今年動工明年9月開學
    新校區計劃在今年動工順德區委區政府擬於順德高新區建設一所完全中學,初步定為順德一中南校區。順德一中南校區由順德一中直接管理,並將順德一中與一中外國語學校的管理、資源向該校傾斜。新校區計劃在今年動工,預計在2020年9月正式開學。
  • 福州市資訊|千載源脈 東方院墅雙溪源築87-200㎡純低密溫泉別院...
    千載源脈 東方院墅雙溪源築87-200㎡純低密溫泉別院預約正式啟動世紀金源全新升級力作--雙溪源築建面約87-200㎡溫泉疊院/合院/聯排預約正式開啟,預約優惠同步啟動!雙溪源築墅立貴安千載源脈溫泉之上,藏天地之靈,納自然之華,將溫泉泡池與居住空間有機結合,打造福州極為珍稀的溫泉院墅,滿足城市精英對高品質生活的苛求與嚮往,私享源脈湯泉的圈層志趣。純低密院墅,天地之間悅見東方雅韻。雙溪源築,世紀金源29載厚積薄發的迭代之作,於貴安稀貴厚土之上,承襲千年東方文化與建築美學精粹,融合當代自然奢享,匠心打造容積率僅0.92的新中式純低密院墅,敬獻時代驕子,煥新人居體驗。
  • 12年國寶日讀、賞盡4300餘件文物,《<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圖說:《十二載典藏版》 官方圖12年國寶日讀、4300餘件文物......今天下午,《十二載典藏版》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發布,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獻禮,該套盒中除完整展示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全球限量9999套發行。
  • 穿行:貢布日山下的校園守望者
    新華社拉薩10月7日電題:穿行:貢布日山下的校園守望者新華社記者金一清、曹鵬遠恰逢國慶節和中秋節假期,坐落在貢布日山腳下的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校園顯得有些冷清。校長李敏卻依舊如往常一樣,在偌大的校園裡穿行,值班、巡視、寫作,絲毫沒有空閒。自從2019年作為援藏教師踏上雪域高原以來,穿行成了山南二高校長李敏的工作常態:穿行在教學樓中,穿行在學生人群中,穿行在學校活動現場,確保學校裡的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一天步數至少是一萬步,有時候忙一點,兩萬步也是很正常的。」李敏說。
  • 東大人這條路不簡單!
    東大人這條路不簡單!雲南省楚雄州唯一的全國貧困行政村監測點南華縣紅土坡鎮依黑麼村是東南大學定點聯繫的貧困村隨著東南大學在南華縣定點扶貧工作的不斷推進這個小山村成為了東大人的牽掛東大人這條路不簡單!》
  • 市值87億人民「Canada Goose加拿大鵝」憑什麼成為加拿大國寶?
    導讀:市值87億人民「Canada Goose加拿大鵝」憑什麼成為加拿大國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6000年國寶開口講話,《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文物變網紅!
    央視爸爸最近是越來越皮,繼《國家寶藏》的全方位diss乾隆後,又在元旦放出大絕招——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精選了100件國寶,以每集5分鐘的短視頻形式,述說一件件文物背後的故事。《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導演是曾拍攝過《故宮100》、《當羅浮宮遇見紫禁城》等多部紀錄片的徐歡,她帶領了一個「年齡混搭」的團隊,60、70、80、90後都有,也正是這多方碰撞,讓他們的作品腦洞和精緻並存,反正看完更新的節目之後,小編是被這個紀錄片徹底圈粉了。
  • 《國寶奇旅》羅素與王立文因南遷文物而意見不合大吵一架
    ­  由霍爾果斯華視友邦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捷成華視網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民族史詩傳奇巨製《國寶奇旅》每晚19:30正在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雙臺熱播中,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平臺同步更新。該劇由花箐執導,牛靜、牛嬙任編劇,劉燁、袁姍姍、張瑞涵、秦杉、劉思彤主演。隨著護寶團隊與日寇的矛盾愈演愈烈,劇情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 河南大學校門百年變遷
    1912年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門1922年中州大學校門1928年河南中山大學校門1936年10月省立河南大學南校門建成1945年國立河南大學校門1953年河南師範學院校門2020年河南大學校門
  • 世界各國的國寶
    袋鼠是世界上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溫馴可愛的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樹袋熊又稱考拉,憨態可掬的澳大利亞考拉,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珍稀樹棲動物,也是澳大利亞的國寶。 英國的國寶為紅胸鴝。紅胸鴝是英國的國鳥。雄性紅胸鴝對領地有重的意識,負責保衛領地的安全,英國人民稱紅胸鴝為「上帝之鳥」。 巴西的國寶巴西狼,又名鬃狼、素狼。
  • 山大「山」字型校門開拆 老校門退出歷史舞臺
    始建于于1990年,耗時5個月花了42萬元  記者從山東大學後勤處了解到,「山」字形校門是1990年新建的,建設的目的是為了迎接山大90年的校慶。興建這座朝南的校門前,山大中心校區(當時山大還未合校,該校區被叫做山大新校)有西門、南門、北門三座校門,這座校門建成後成為學校的正門和南大門,原來的南門就成了現在的西南門。
  • 穿行—木石心音週遊記前言
    故宮 博物院多年的習慣,仍是喜歡電腦打字, 手機那小小的鍵盤真心感覺載不下我滿滿的深情。今日關門有些早,突地想起碼字來,於是乎,便將半月以來未完成的任務,完成一下吧,取了兩個字的標題「穿行」,怎奈百家號不支持低於八個字的標題,於是後綴了「木石心音週遊記」權做補充吧。穿行,是的,今年前段時日的出遊,作為文字記錄的話,標題也好像就這兩個字貼切。每年都計劃出行一次,在遊玩之餘,也是為了開開眼界,畢竟不能閉門造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