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陝西寶雞通報了一起墜樓事件:6月23日,一名12歲的女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對同學流露出了輕生的念頭。
班主任老師在批評成績下降的學生時,拍了拍這名女生的肩膀。
女生放學回家後,爬到了小區一棟樓頂跳樓身亡。
事件發生後,墜亡女生的父母認為,老師在教室裡對其拍肩的動作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是導致孩子跳樓的主要原因。
墜亡女生的家長說:「孩子平時成績挺好的,就這一次考得不行,但老師的行為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她只是一個12歲的孩子,老師卻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她咋能接受呢?」
現在,該班主任已被停職反省。
學生沒考好,作為一個負責的老師,在教室裡拍了下肩膀,有何不妥嗎?
來看看網友們,對此表達的意見吧。
據查,墜樓女生曾多次在同學面前提到父親常年在西安工作,而母親對其學習要求高,平時下班晚,自己感到孤獨。
且在今年4月份,該女生就對母親和同學表露過輕生的念頭,班主任老師還配合家長對她進行了心理疏導,並在之後的教育教學中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即使是這樣,家長也沒有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心理是否出了問題,卻在事發後組織了10餘名親屬在學校門口擺花圈、堵校門。
學生出了事,老師被問責,這樣的事簡直不要太多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總是被置於放大鏡下審視。
老師們不管不問吧,一定會被認定是不負責任和渾水摸魚。
但一旦管教,勢必就會有語言和動作,而這些語言和動作一旦被捕風捉影,家長和輿論就分分鐘會把老師撕得粉碎。
但是,家長撕贏了老師,就真的贏了嗎?
套用白巖松的一句話:今天你罵老師、逼老師,表面上吃虧的是老師,其實真正受害的是我們自己。
誰敢說自己以後沒有孩子呢? 拷在老師身上的鐵鏈,終究只會鎖住孩子的前程。
有網友這樣說:「現在的家長就是喜歡用聖人的標準要求老師,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所以培養出了社會上的一個又一個人渣。」
話是重了些,但不無道理。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因孩子不聽話,父母要跳樓、跳海的,打罵孩子甚至揚言不要孩子的。
試問:你自己教育一個孩子都覺得費勁,都會動輒打罵,為什麼就覺得老師能「微風拂面」地管好幾十個孩子呢?
難道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以後不管學生考得多差,做得有多離譜,老師都只能對學生表揚和稱讚嗎?
這樣的「管教」,又是不是家長們想要的結果呢?
來看看當下老師們的心聲:
「說實話,我已經不敢批評學生了,即使學生上課睡覺、說話,我也只會溫柔提醒,雖然並沒有什麼用。」
「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成績很好,老師也打過我手心,我父母還對老師說隨便打。
後來我當了老師,卻越來越不敢管學生了。」
這就是當下老師們的聲音,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
近年來,發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極端案件越來越多。
當學生玩遊戲時,有人認為是老師管教不力,哪怕事情是發生在假期,發生在家裡;
當學生在校外幹了壞事時,也認為是老師沒有教好;
但當老師管教學生時,卻會有家長大鬧學校甚至上告到教育局,要求該老師停職、下崗……
請問,老師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讓所有家長滿意?
之前看了一個帖子,提問人是一個九月即將上任的新教師,問前輩們上崗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回答她的老教師給她列舉了10個不要,總結下來就是不要多管閒事,低調工作,安穩度日。
有很多人反駁這位老教師,說他肯定不是一個好老師。
他回覆說:「我保住了我每個月4000元的工作,保住了我自己的安全,只有我安全了,我的家人才能平安度日。其實,我曾經也是一個你們所謂的好老師…… 」
多麼酸楚,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教育工作者,怎麼現在跌進了這麼卑微的泥坑?
老師低三下四,小心翼翼,淪為高危職業,這是多悲哀的一件事情啊。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能管教孩子的地方只有三個:家庭、學校、監獄。
還記得那對在審訊室抱頭痛哭的母子嗎?這個媽媽,抱著犯罪的兒子,痛哭流涕:
「說了多少次,我們教育不了你,就是社會教育。社會教育不了,就是公安局法院教育了。
可你就是不聽,現在怎麼辦?」
是啊,家長不管學校管,學校不管社會管,社會不管的就只能監獄管了。
可現在的悲哀是家長捨不得管,學校又不敢管,那麼,只能讓他進入社會後被社會管教嗎?
在這個老師的地位越來越卑微的年代,如果一個老師,願意頂著被處分、被攻擊的風險去管教你的孩子,說明他真的認真負責,是個值得尊敬的好老師。
那就別用你的苛責,逼他放棄你的孩子。
「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一輩子都是個潑猴。」
——僅以此句與各位家長共勉!
近年來,學生墜樓事件頻發,也給我們的家庭教育敲響了警鐘。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如此玻璃心,我想這應該是父母們需要去反思的事情。
現代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父母們走入了兩個極端:要麼完全不管推給學校;要麼幹涉太多,讓孩子沒了自主權。
父母們在追求孩子高分的時候,有沒有想法,到底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不管未來社會如何發展,我個人以為,最出色的孩子,仍然是能夠適應社會的人。
孩子的能力很關鍵,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重中之重。
說到底,生命教育才是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最必要的教育,而不是死盯著分數要答案。
孩子會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會脫離我們的護佑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在未來,他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會經歷什麼樣的困境,會遭遇什麼樣的挫折,都是我們無法左右的。
而在孩子年幼時,父母給予孩子熱情的心態,樂觀的精神,才會讓孩子在未來世界勇於向前。
教會孩子照顧好自己的人生,安頓好自己的心靈,能在面對不確定性的事與人時,學會與其安然相處。
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吧,孩子的人格健全和精神獨立,才是孩子安身立命的本錢。
待孩子長大,沒人會記得他曾經考過幾次低分,但幼時父母教給他的樂觀和開朗,包容和尊重,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愛孩子,從來都不只是成王敗寇的攀比,而是讓他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讓他相信「人生值得,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