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輻射?什麼是電磁波?我們如何預防輻射?輻射科普知識

2020-12-22 專注太空新鮮事

隨著新時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逐漸湧入到家家戶戶中,而隨之而來的各種電子產品的副作用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便是輻射。

說到輻射,映入很多人腦海的便是各種各樣發光的物質,比如太陽紫外線輻射、手機電腦屏幕的輻射等等。談到輻射人們大多心有餘悸,甚至談輻射色變,覺得輻射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好,輻射都是危害健康的。

什麼是輻射:輻射指的是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

我們解釋一下這句什麼意思: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會輻射出一定頻率的電磁波,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

電磁輻射:我們生活當中遇到最多的就是電磁輻射,正如我們生活在空氣中一樣。,我們都知道誰也離不開空氣,但是我都沒有見過空氣,電磁輻射也是一樣包圍著我們生活,我們看不見,摸不著。電磁輻射範圍很廣,從無線電波,紅外線,我們能看見的光,紫外線,X射線,還有很多 等等。

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 光速 = 3*10^8 m/s

在空間傳播的電磁波,距離最近的電(磁)場強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兩點之間的距離,就是電磁波的波長λ,電磁每秒鐘變動的次數便是頻率f。三者之間的關係可通過公式c=λf

所有電磁輻射的傳播速度都是光速,在真空中,每秒30萬公裡,根據上面我們就知道,光速=波長X頻率,如果我們把光速比作電磁波1秒鐘要走的路,就可以吧波長比作步幅,把頻率比作1秒鐘要走的步數,邁的步子小(波長短),要走的步數就高(頻率高)。

我們我為什麼看不到電磁波了?

電磁輻射或者電磁波,他們經常在我們身邊,我們卻基本看不到它。因為波長在400納米-700納米這一短電磁波我們是可以看見的,就是我們看見的光都基本在這個範圍之類,你會問,那我看不見的電磁波在哪裡,打個比方,你在月黑風高的時候,我們都看不見你的時候,現在用一個紅外探視鏡就能看到你了,我們都知道鐵匠鋪裡面燒鐵,加到一定溫度範圍,我們能看見光發紅色,繼續加溫變成了黃光,白光,紫光,繼續加溫我們就看不見了 這個就是紫外線了。

現在各種電器會發射輻射電磁波,同時我也會接收電磁波,接收到的電磁波,一部分吸收掉,一部反反射掉,一般來說顏色淺色物體吸收的少,反射多,顏色深的吸收多,反射少,這個我們都知道在夏天要穿淺色的衣服,就是這個道理。

電磁輻射的預防:

關於電磁汙染標準的學界爭論還在繼續,但我們還需在各種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與生活,作為這世界上平凡而弱小生命的一員,人們又該如何預防並減輕電磁輻射對自身的傷害呢?

1.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特別是電視、電腦、冰箱等電器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裡。

2.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等都應儘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1小時離開一次,採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3.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4.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眼睛離電視螢光屏的距離,一般為螢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 微波爐在開啟之後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儘量遠離微波爐; 手機在使用時,應儘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5. 男性生殖細胞和精子對電磁輻射更為敏感。因此,男性應儘量減少與電磁波太頻繁密集的接觸,而且接觸時也要保持安全距離,一般是半米以上。

這裡推薦大家幾種植物,可以吸收輻射電磁波,仙人掌或仙人球,垂葉榕,千年木,黃金葛也叫綠蘿,吊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作者:科普樂享生活,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收藏,每天了解知識,樂享生活

相關焦點

  • 天線理論 | 天線如何輻射電磁波?
    -麥可·法拉第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天線,我們都知道天線是用於進行無線通信的設備。通過將電路中的信號轉化為電磁波,使得信息可以在自由空間中進行傳播。為了理解天線的工作原理,通常要解決下面這個問題:天線是如何輻射電磁波的呢?在本文中,我們將用很簡單的物理學來分析天線是如何輻射電磁波的。
  • 輻射測試第二彈:微波爐輻射大?比手機大多了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前兩期我們分別科普了輻射為何物,以及實測了手機、電腦和WiFi的輻射強度,結果確實能夠證明手機、電腦、WiFi等電子設備的輻射非常有限。  輻射專題文章回顧:也有傳言稱被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會因為輻射而產生變質,生成致癌物。所以在實測前,我們認為有必要先闢辟謠。微波爐洩漏的輻射會致畸?  這個問題相信有看過我們第一期輻射科普的童鞋都能輕鬆地反駁,微波爐使用的電磁波頻率和2.4G WiFi信號其實差不多,大概在2.45GHz,屬於非電離輻射的範疇。
  • 5G基站輻射大?不必多慮|電磁波|5g基站|基站輻射
    本報訊 日前,有市民致電12345說:「最近小區裡面準備安裝5G基站,但部分業主認為基站存在輻射,不讓通信公司進來安裝。」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隨著5G的普及,石獅的5G基站也來越多。有人認為,5G網絡速度快,發射信號的5G基站輻射一定也比較大,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圍繞基站輻射的紛爭時有發生。
  • 什麼是輻射 會危害人體嗎?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輻射這個詞,我們一聽到輻射,就會很害怕,那麼輻射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所謂輻射,其實就是電磁波,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的樣子,但是其實我們生活中,只要高於絕對0度的東西都在不斷向外散發電磁波,也就是我們說的輻射,像太陽,人體,電視,手機,光源,甚至水果都會散發電磁波,那麼這些輻射會危害人體嗎?
  • 電磁波輻射:現今社會第四大環境汙染源
    繼水源汙染、空氣汙染和噪聲汙染之後,電磁波輻射是現今社會第四大環境汙染源。電磁波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兩種影響:一是電磁波的熱效應。當人體吸收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出現高溫生理反應,最後導致神經衰弱、白細胞減少等病變。二是電磁波的非熱效應或者說累積效應。
  • 都是電磁波,藍牙 / WiFi 對人體是否有輻射傷害?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身邊發射電磁波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事實上對於電磁波是否對身體有傷害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命題,這也導致各地經常出現孕婦懷孕、全樓禁止使用路由器,各地出現基站被破壞、斷電的新聞,除了廣義上的電磁波,我們身邊經常出現的藍牙設備或Wi-Fi設備是否會影響健康?
  • 電炒鍋有輻射嗎?怎樣預防生活中的輻射?
    不過很多人都說電炒鍋有輻射,這是真的嗎?其實生活中輻射幾乎無處不在,電炒鍋當然也會存在,不過輻射量很小,達不到傷害人體的標準。不過長期接觸輻射對人體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要怎麼預防生活中的輻射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相關知識吧。
  • 闢謠:預防輻射,我們該怎麼做
    但手機帶來的輻射也叫做電磁波,這種輻射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也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淄博在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通常也會帶來一定傷害。所以你應該清楚了,手機輻射的確有,但是並不可怕。那麼生活中我們對輻射應該有哪些注意的細節呢?三、如何做好電磁波防護。還是那句話,電磁波是無處不在的。
  • 【組圖】解密輻射監測人員如何捕捉我們身邊的輻射環境變化
    【組圖】解密輻射監測人員如何捕捉我們身邊的輻射環境變化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7月中旬的一天,臨近中午時分,在重慶沙區一醫院新建外科大樓外,來自重慶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的陳銳、何俊川冒著高溫,穿著近二十斤重的鉛衣、拿著沉重的監測設備,不時吸引著路人的注意。
  • 什麼是電和磁及電磁力輻射?
    但實際上還有應用其他的波形,例如三角形波、正方形波。電磁鐵當電流流過導體時,在導線周圍產生磁場。如果在線圈中心插入鐵芯,磁場強度會進一步加大,人們將這種電磁鐵稱為「電磁鐵」。與一般電磁鐵不同,電磁鐵可以用開關來控制,比如電流斷開,電磁鐵中的磁場就消失。
  •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微波輻射通常是指頻率在300~300000MHz波長在1m以下的電磁波,是一種物理性汙染源,不易被察覺。 超過一定量的微波輻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具體的影響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導致頭痛、頭昏、睡眠問題、記憶減退等等。此外,還會對心血管系統及生殖系統產生影響。
  • 檯燈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
    檯燈電磁輻射有多大  專家曾隨街訪問「你知道檯燈有輻射嗎?」99%的市民表示不知道檯燈有輻射,而且他們還經常把檯燈夾在床頭用;而只有1%的市民知道檯燈有輻射,但不知道輻射有多大。  其實不僅僅是電腦、手機、微波爐這些家用電器才有電磁輻射,只要有電流通過的地方,就會有電磁輻射的存在。
  • 液晶電視輻射有害嗎?
    最權威的輻射評測報告實行五分制,凡是被評為五分的,都屬於嚴重超標,需要引起重視;三星以上也屬於超標範圍,需要注意;一星的,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電磁輻射分兩個級別,其中工頻段的單位是μT,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上屬於較強輻射,對人體有一定危害,長期接觸易患白血病。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下,相對安全。而射頻電磁波的單位是μW/㎝2。
  • 什麼是黑體輻射?為什麼人體熱像儀能成像?
    開篇先提個問題:我們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
  • 科普之窗|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
  • 黑體輻射
    你知道如何測量太陽溫度嗎
  • 網友發家電輻射排行榜 電動剃鬚刀電磁輻射最強
    本報記者 陳 鬱  一個實驗結論 電動剃鬚刀電磁輻射最強  昨天新浪微博博友小棟在微博上驚訝地發現,他的一個朋友給他發了一個微博信息,上面說的是,最新的一組家電輻射實驗後的危害排行榜,經過相關儀器的測試,最終男人常用的剃鬚刀竟然在這個電磁輻射危害排行榜中,佔據了榜首位置。
  • 不知道電離輻射是什麼的話, 你的防輻射措施就白做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輻射」究竟是什麼,它對人體有何危害? 物理學上的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在真空或介質中傳送。包含:電磁波、粒子輻射、聲輻射、重力波。那些微信文章裡的「輻射」其實多指的是電磁輻射,與科學上所說的「輻射」多指電離輻射有著很大的區別!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WiFi有輻射,晚上睡覺要不要關?輻射問題...
    WiFi有輻射,晚上睡覺要不要關?手機有輻射,晚上睡覺時是不是要放遠點?吹風機有輻射,離太近會不會影響大腦?看不見摸不著的輻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常常引起很多人恐慌。事實上,它們比太陽還安全。輻射問題,你搞錯了很多!
  • 電磁波是如何輻射的?
    於是磁場又再一次轉化為了電場,如此循環復始,周而往復..用語言描述實在是很難,可能是我的筆力不濟,上述的數學表達為這個公式描述磁場如何讓感應出電場,為法拉第感應定律的積分形式,也是麥氏方程組的第三個方程。結論:隨時間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而隨時間變化的磁場又產生電場,兩者互為因果。這種不斷轉化的場我們統稱為電磁場。這種相互的轉化成為電磁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