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長安大學捷報頻傳,國家科技獎,院士評選斬獲頗豐!

2020-12-13 教育特參

今年,長安大學共有兩項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謝永利教授團隊主要完成的「複合地基理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張勤教授團隊參與完成的「InSAR毫米級地表形變監測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複合地基理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取得科技進步一等獎,成果已成功應用於京津城際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京瀋客運專線、通平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InSAR毫米級地表形變監測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的科技創新點「基於人工角反射器等約束形變測量方法」方面做出貢獻,成果應用於太原市地表沉降監測、重慶市滑坡地質災害監測。

頒獎現場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長安大學彭建兵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彭建兵現任長安大學教授、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兼任地質災害減災國際聯合會指導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委會主任委員等。

因為對科學無限的熱愛與激情 長安大學機器人俱樂部 堅持著這樣的嚴謹 徵戰四方,勇創佳績 共獲得82項國家級榮譽 為校爭光

相關焦點

  • 李蘭娟院士入選最高科技獎候選人,為何要提及高福院士?
    李蘭娟院士提名最高科技獎,高福院士卻沒戲?一文超500萬閱讀這一篇題目為《大反轉:李院士提名最高科技獎,身兼要職資歷老的高福院士卻沒戲》的文章,超500萬閱讀,在線上引起了人們的熱議。該篇文章的作者真是放「狠招」了,拿李蘭娟院士和高福院士來做對比,藉此來吸引讀者的眼球,對於這樣的做法,雖然斬獲了很高的流量,憑藉這篇文章,該位作者也賺到了不少的收益,但卻讓人感到心寒。
  • 院士、國家獎表現突出!湖南大學、東北大學重回雙一流A穩了
    影響雙一流評估的核心因素是科學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那麼我們數量兩校這兩方面的指標來看兩校的建設情況一、國家科技獎國家科技獎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科技獎項,也是雙一流重要的評估因素,是國內各大高校爭奪的焦點
  • 10月份喜訊~985之電子科技大學斬獲青年科技獎若干及一等獎
    據電子科技大學官網信息,10月份,電子科技大學先後榮獲2020年度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傅承義青年科技獎、第五屆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獎、第十一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第二十七屆學術年會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博士生優秀論文獎1項
  • 全國排名17,山西大學斬獲國家科技獎2項,2020預估分數線出爐!
    導讀:全國排名17,山西大學斬獲國家科技獎2項,2020預估分數線出爐!!山西大學,山西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中國最早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與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一起,開創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紀元。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山西大學作為要完成人獲獎一項,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獎一項,並列高校第17位,在下一輪雙一流評選中很有可能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今天小編就為你帶來這所歷史雄厚的重點大學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2020年高考預估錄取線,供2020年高考考生參考。
  • 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發布,清華大學雄居第一
    2016-2019年中國哪些高校榮獲的國家科技獎勵數量最多?報告顯示,2016-2019年,全國153所高校的302個學科共獲得561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清華大學40項成果獲獎全國最多,科技貢獻能力最強,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榜首。值得關注的是,雲南大學、長安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50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落榜,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一等獎以上) 2016-2019年度,國內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7個一等獎以上項目,這些均是含金量最高的項目。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陸軍工程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各有1位教師斬獲最高科技獎。
  • 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陝西高校表現
    2016至2019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陝西高校表現☞☞☞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學 18項 全國第4。什麼北大、武大、哈工大、中科大、復旦、南大、華科、北航通通都不在話下,只能說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啊!第二名、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工大和西電都是5項,並列全國第29 ,只能說西電錶現不錯,西工大有點差強人意。第四名、西北農林科大 4項 並列全國第42。實力不錯,畢竟農林類兩所985之一。第五名、空軍軍醫大學 3項 並列全國第50。
  • 昆明理工等多所雙非大學獲國家科技獎!衝擊雙一流大學更有希望!
    2021年第二輪「雙一流」大學評估將要拉開大幕。在第一輪「雙一流」大學評估中,河南大學、寧波大學就是憑藉在國家科技獎評選中,獲得了自然科學二等獎,成功入圍了一流學科建設大學。那麼,目前的雙非大學中,那些大學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呢?讓我們來盤點盤點。NO1,山西大學★2018年,山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揭曉。
  • 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過去一年裡,全體山科人在校黨委帶領下幹事創業、銳意進取,以頑強拼搏精神寫下學校發展史上新的篇章。為回顧一年的精彩,更好的描繪2020年,校黨委宣傳部會同相關部門,經推薦、投票等環節,評出2019年度十大新聞。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於2019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
  • 從院士傑青到學術排名,中科大用第一給安徽長臉爭氣
    回望八月,中國科大好事連連:八月初公布的最新自然指數全球學術排名穩居中國大學第一;八月中旬公布的2020年國家傑青中科大15人入選人數全國第一;八月底公布的中國青年科技獎,中科大6人入選全國第二!中科大在各類重量級科技獎項和人才評選中屢屢斬獲第一,這個每年僅招收1860
  • 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全國第11!
    近日,校友會網發布了"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對"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情況進行了統計。在此次排名中,中南大學以獲獎總數13項的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11名。艾瑞深校友會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統計對象為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內中國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通用項目),其中,2020年數據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初評結果。"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南大學共獲得13項國家科技獎。
  • 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所百年名校的2019年突破連連!
    前幾天,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再次迎來了新得主。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大會將本年度唯一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團隊,以表彰其原創性成果「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有多牛?據統計,近10年來,包括南開在內,僅有4所高校牽頭斬獲這一獎項。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
  • 國家科技獎候選人出爐,李蘭娟院士被提名,身兼要職的高福沒有戲
    今年我國國家最高科技獎提名工作已經圓滿結束,國家最高科技獎也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層次的獎項,每一年只選出兩個人當選。而今年公開的13名候選人中全部都是我國院士,而其中也有我們所熟知的李蘭娟院士。從年齡上看,高福豔是比李蘭娟院士要小14歲,高福考入的大學是山西農業大學,而本科就讀的便是獸醫專業,但之後經過個人的不懈努力,最終到世界著名的高校進行深造,其中就有哈佛大學。而李蘭娟院士能夠進入浙江大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做了五年的赤腳醫生才能夠被推薦。這樣一比,高福院士的經歷比李蘭娟院士的經歷更加的引人注目。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其中黃旭華院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製的創始人之一;曾慶存院士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在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了最多的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5年經中央批准增設特別獎項,每屆從受表彰的100人中擇優評選不超過10人給予特別表彰。自設立以來,先後有149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此獎項,他們是中年領軍人才的重要性儲備力量。獲獎者中約10%當選兩院院士,80%成為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為解決我國人才斷層、助力青年科技人才進一步成長成才發揮了良好的激勵、引領和導向作用。
  • 國家科技獎數量排名!北京大學第4,中國科學院大學第18
    近日,校友會統計了2016年—2020年中國大學獲得的國家科技獎數量,這個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這些學校的科研實力、學校的師資、生源力量,我們看一下具體的數據。首先,我們看到清華大學在這次排名中佔據第一,數量也是領先於其他高校,獎勵數高達45,對於清華大學,大家都知道,工科非常厲害,是國內的頂尖的百年老校,在世界高校中也佔據一席之地,是眾多學生的夢想之地,因此這裡聚集了最聰明、實力最強的學霸,正因為如此,該校的保研率高達50%;師資力量也非常雄厚,院士數量僅次於中國科學院大學,除此之外,每年的科研經費也是排名第一,排名第一也是合情合理
  • 長安大學2019年大事記
    2019年,長大的進步有裡程碑的意義;  2020年,長大的華章將繼續譜寫。  No.1長安大學兩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彰顯長安大學科技創新力量  2019年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長安大學共有兩項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 2016-2020中國青年科技獎統計!北京這所大學躋身全國前20強!
    近日,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公布了2016年以來中國青年科技獎的三次評選結果排名,北京林業大學表現亮眼,2016年-2020年共獲中國青年科技獎2項,排名全國第20位。2019年獲得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9年入選北京林業大學傑出青年人才培育計劃,2017年獲得北京林業大學優秀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17年獲得北京林業大學第十屆研究生&34;,2015年獲得亞洲菌物學會亞洲青年菌物學家獎,2015年獲得中國菌物學會戴芳瀾優秀青年獎,2014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獲得北京林業大學青年科技獎(自然科學領域),2013年入選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
  • 2020年國家科技獎初評項目第一完成人,本碩博校友統計結果出爐
    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從歷年國家三大獎初評結果和最終公布的數據來看,獲獎名單與初評結果相比不會有大的變動。鑑於國家科技獎的重要地位,高校校友獲國家科技獎項目的數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今天青塔對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通過的通用項目第一完成人的本科、碩士及博士畢業院校進行了完整的統計分析,來看看表現突出的高校都有哪些。
  • 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上海交大臨床醫學第一
    01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A+檔,獲獎總數7次,位列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A+檔,獲獎總數5次,位列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