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老人帶娃,一個養在城裡一個養在鄉下,兩年後倆娃差距明顯

2020-10-03 錦鯉媽咪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除了基因遺傳外,還和後天的生活息息相關。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說起孩子身高,想必是每個家長都非常在意的事情。總擔心孩子長不高,身高受影響,但很多家長往往又不清楚哪些因素會影響身高,常常會錯過孩子身高的最佳發育期。

同樣是老人帶的兩個娃,兩年後差距驚人

甜甜兩口子有兩個可愛的兒子,兩個孩子年齡差了2歲。兩口子最初是安穩的上班族,兩個孩子都是甜甜自己的在照顧。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在老二4歲,老大6歲這年,丈夫離職下海,決定自主創業。甜甜非常支持丈夫的想法,決定跟丈夫拼一把。

又籌備了半年多,老大到了上學的年齡,甜甜兩口子把老大交給了住在附近的奶奶帶。而4歲的老二則送到鄉下的姥姥家,兩個小傢伙交給兩邊的老人後,兩口子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一晃兩年時間過去了,甜甜兩口子的事業也算有了起色,家裡的經濟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並且生意在老家這邊也有了一定的市場,二人決定把重心往家這邊放一放。更主要的還是和孩子們團聚

這兩年間,兩口子只趁著假期看過孩子幾次,甜甜只記得在鄉下的老二長得有些黑。老大還挺白淨,但兩個孩子這兩年卻沒怎麼見過面。

等到兩口子回了家,把兩邊的父母和倆孩子都接到一起團聚的時候,甜甜這才赫然發現,自己的倆兒子差距很大。

年齡雖然差了2歲,可老二和老大的身高几乎不相上下,而且老二明顯比老大健壯結實不少,只是比哥哥有些黑。

這讓兩口子有些發蒙,為啥在鄉下長大的老二反而會比大兩歲的哥哥還結實健康呢?要說奶奶照顧孩子不上心,甜甜自己都不會信,之前那麼盡心盡力的幫助自己照顧倆孩子,是有目共睹的,根本不是裝出來的。

帶著這些疑惑,甜甜接下來的幾天裡,偷偷留意了兩邊的老人都是怎麼帶孩子的,同時也有意無意的「旁敲側擊」的詢問兩邊帶娃的日常,最後,甜甜總算弄清楚問題在哪了。

造成鄉下娃和城市娃發育差異的主要原因在這幾方面

1)飲食上的差異

飲食上的差異其實主要體現在零食和飲料這方面。首先日常飲食兩個孩子都不差,雖然老二在農村,但現在農村的生活不比城裡差,姥姥帶娃給孩子吃的食物營養也都很充足,營養結構也都沒問題。

主要是零食的問題,老二在鄉下壓根就沒有什麼吃零食的習慣,夏天吃些雪糕,偶爾吃個餅乾就是最常見的零食了,相反各種水果蔬菜才是孩子的主要「零食」。至於飲料,喝的就更少了。

而老大則不然,因為上小學了,孩子之間容易攀比,因此對於零食的需求老大比較大,奶奶又很溺愛孩子,經常會給買各種零食,還有自認為很健康的「乳味飲料」。久而久之,老大在飲食健康上自然不如老二。

2)運動上的差異

除了飲食,運動上的差異也很大,老大因為每天上學,功課時間花的比較多,周末還要學習一些興趣班之類的,因此能撒歡跑的時間並不多,平時放學後也喜歡在樓上玩手機玩電腦,運動量相對來說小很多。

老二則不一樣了,在鄉下的幼兒園每天玩的很開心,放學回家後也會在村裡和幾個大孩子瘋跑,姥姥經常抓不住人。久而久之孩子的身體素質鍛鍊的很好,但就是曬得有些黑。

3)睡眠時間的差異

除了運動和飲食外,睡眠時間的差異也是造成兩個孩子發育狀態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裡的老大,每天睡覺都要到很晚,經常玩手機看電視到10點了還不睡。而在鄉下的老二,基本不會接觸到這些東西,經常是8點多就躺下了,姥姥給講個故事哄一哄就睡覺了。

長此以往,睡眠充足的老二自然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很好,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也非常旺盛,自然身高發育也很好。相比之下老大就要差一些了。

錦鯉媽咪有話說

影響孩子身高發育的主要三點就是飲食、睡眠和運動,無論孩子是生活在農村還是城市,只要注意這三方面的培養,哪怕父母沒有身高基因的優勢,孩子也有機會長大高個。

相關焦點

  • 寶媽照顧不來雙胞胎,送一個讓鄉下婆婆帶,才半年倆娃差距已拉開
    寶媽照顧不來雙胞胎,送一個讓鄉下婆婆帶,才半年倆娃差距已拉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女士和老公商量後便把其中一個女兒送到了鄉下婆婆那裡,讓婆婆幫忙照看。對於兩個女兒的明顯差距,李女士的朋友笑稱:「把雙胞胎養成這麼不同,你是第一人吶,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承受分不清你兩個女兒的尷尬了。」這下,李女士開始思考自己把一個女兒送去鄉下是不是做錯了。
  • 雙胞胎女兒,一個媽媽城裡帶,一個奶奶鄉下帶,多年後差距太明顯
    雙胞胎姐妹,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多年後差距明顯張女士家庭條件並不好,養育一個娃都很勉強,何況兩個娃?況且,她和老公都有自己的工作,時間有限,實在沒有精力伺候兩個娃。於是,小倆口左思右想,就把妹妹送到鄉下,由婆婆來照看。張女士這也是無奈之舉,只要家裡有些閒錢,僱個保姆來看護孩子不是美滋滋?於是,妹妹就跟著奶奶在鄉下生活,姐姐跟著媽媽在城裡生活。
  • 雙胞胎一個送鄉下讓奶奶帶,一個放城裡自己帶,3年後差距很明顯
    ,送去給鄉下奶奶帶,而另外一個孩子則放在城裡自己帶。,於是就想把鄉下的姐姐接到城裡來。雖然一開始,趙女士也是出於無奈,所以才把孩子送到鄉下,但兩個孩子3年後的差距一目了然。有什麼差別?老人在鄉下帶娃,孩子感冒生病的機會也會少很多,因為在農村裡孩子接觸他的東西非常多,每天的運動量很大,他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既接觸了大自然,同時又有了運動量,孩子的免疫系統自然會更好。
  • 雙胞胎姐妹一個養在鄉下,一個跟媽媽住城裡,一年後差距令人唏噓
    胡女士生了對雙胞胎女兒,這本是一件很令人高興的事,可卻由於胡女士自己身體和工作方面的問題,不得已把一個女兒託付給了爺爺奶奶家,自己則帶另外一個女兒來減輕壓力。時間慢慢過去,一年後,當胡女士來到老家看望另外一個女兒的時候,卻發現了雙胞胎姐妹倆一些巨大的差距。
  • 大寶給鄉下奶奶養,二寶給城裡姥姥帶,3年後倆孩子的差距很明顯
    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擁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引得周圍人特別羨慕,可別人不知道,夫妻二人因照顧倆孩子犯了愁。夫妻兩人都在事業上升期,如果妻子全職帶娃,不但家裡會減少一份收入,還會影響妻子日後的職業發展。他們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一個絕妙的辦法:大寶由鄉下的奶奶帶,小寶交給城裡的姥姥帶,這樣既解決了目前的難題,讓小兩口能夠全力發展事業
  • 雙胞胎女兒一個自己城裡帶,一個鄉下奶奶帶,4年後差別一目了然
    婆婆人在鄉下要照顧家裡,無法長期待在城裡幫她帶娃,於是一家人商議之後決定把妹妹帶回老家。雖然心裡有一萬個捨不得,但想到上幼兒園時閨女就可以回到城裡了,小李也就答應了。沒想到的是,雙胞胎女兒一個自己城裡帶,一個鄉下奶奶帶,4年後差別一目了然。姐姐待在城裡皮膚白皙打扮洋氣,妹妹皮膚黝黑還很調皮,穿的也邋裡邋遢。
  • 雙胞胎兒子一個自己帶,一個送到鄉下外婆家,3年後差距明顯
    等著倆孩子上完幼兒園,3年就過去了。讀者就把住在外婆家的兒子接過來,而兩個雙胞胎兒子差別也很明顯。老大皮膚黝黑,身上的衣服也是亂糟糟的,說話也沒有禮貌。而老二皮膚挺白,說話待人也很有禮貌,注意衛生。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老大對父母很疏離,甚至還有一些敵意。雙胞胎兒子一個自己帶,一個送到鄉下外婆家,3年之後差距明顯。
  • 雙胞胎女兒一個城裡媽媽帶,一個農村奶奶帶,4年後差距肉眼可見
    文 | 集美育兒堂(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不少父母平時忙於工作,於是就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雖然老人帶娃具有一定的經驗,但是某些育兒觀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自從把一個孩子交給農村奶奶帶以後,吳麗還時不時會帶著小女兒去鄉下去看姐姐,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4年。等到兩個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吳麗就想把農村的另外一個雙胞胎女兒接進城裡,方便一起上學和照顧兩個孩子。
  • 雙胞胎女兒一個城裡媽媽帶,一個農村奶奶帶,4年後差距不言而喻
    很多父母平時忙於工作,就會把孩子託付給家裡的老人帶,尤其是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由於不能很好的照顧兩個孩子,就會把其中一個孩子給送到老家,讓老人幫忙撫養。有一對雙胞胎女孩,就被父母給分開撫養了,姐姐從小跟著農村奶奶生活,妹妹則在父母的身邊長大。在四年後兩個孩子再見面時,兩個孩子的差距顯而易見。
  • 在鄉下奶奶家住了一個月後,孫女從「城裡露西」變成「村裡翠花」
    有一種區別叫做「奶奶養娃」和「媽媽養娃」,明眼人一對比就能夠輕易分辨出孩子到底是哪一位帶的。而小月夫妻倆又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一直照顧孩子,最後大家一合計,只能夠在假期的時候把露西寄養在鄉下的奶奶家裡,讓奶奶幫忙照看。把白白淨淨的露西送到鄉下奶奶家一個月,小月就對女兒想念得緊,趁著雙休和丈夫一起回老家去看望女兒。
  • 大寶給鄉下奶奶帶,老二給城裡姥姥帶,3年後倆兄弟的差距比較大
    只是,每個奶奶和姥姥帶娃時,對孩子的態度方法不同,所說的話也不一樣,有可能會影響到小孩子。大寶給鄉下奶奶帶,老二給城裡姥姥帶,3年後兄弟倆相見,差距比較大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寶媽張女士把大寶,送到了鄉下的奶奶家,又把小寶送到了城裡的姥姥家裡。
  • 雙胞胎女兒一個城裡養,一個鄉下奶奶家長大,5年後差別一目了然
    小兩口拗不過老媽,就把身子骨有點弱的妹妹交給婆婆帶回鄉下,而且婆婆有帶孩子的經驗,能照顧好瘦弱的妹妹。於是這對雙胞胎終於在5年後又重新站在一起了,不過這兩孩子雖然是雙胞胎,但是怎麼看都差別都很明顯,一目了然。
  • 雙胞胎娃,一個讓鄉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3年後見面:這是啥
    李女士喜得一對雙胞胎,這讓李女士夫妻倆開心極了,但是帶2娃的李女士真的承受不住兩個寶寶的「折磨」,一起哭的時候,真是束手無策。於是李女士就和婆婆商量,讓婆婆來城裡帶幾年孩子,但是公公又不能離開婆婆做飯,而且長時間生活在鄉下婆婆也說不適應城市的生活
  • 女兒給城裡姥姥帶,兒子給鄉下奶奶帶,4年後兩個孩子差距有點大
    不同老人照顧孩子的方式也都不盡相同,城市農村的孩子從小就會有很大的區別,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家長的教育。女兒給城裡的姥姥帶,兒子給鄉下的奶奶帶阿麗在結婚之後非常幸運懷了一對龍鳳胎,全家人都非常開心,但兩個孩子也給了阿麗和丈夫很大的壓力,所以阿麗決定生完孩子之後跟丈夫到外面打拼。
  • 倆同學,一個19歲生娃一個39歲生娃,多年後,3個方面差距太明顯
    倆同學,一個19歲生娃一個39歲生娃娜娜與琳琳是同齡發小,兩人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同班同學。娜娜擅長唱歌,生性活潑、開朗,畢業後考入了藝校。而琳琳性格偏安靜、內斂,學習成績好,考入了市重點高中,後來考進了重點的大學。自從初中畢業分開後,娜娜與琳琳就很少見面。
  • 雙胞胎姐妹分開撫養,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差距太明顯
    雙胞胎姐妹分開撫養, 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差距太明顯由於社會壓力逐年增加,許多原本前幾年生了二胎的年輕家長們,瞬間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兩個孩子實在是不好照顧,只留一個人外出賺錢是很難控制住一家四口的巨大開銷的,於是有的家長就「靈機一動
  • 到鄉下奶奶家一個月後,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變形記?
    不過還有些年輕父母對於老人帶娃的看法是「太土了」,確實,因為年齡和眼光的問題,奶奶帶娃和年輕父母帶娃的區別一眼便知。在近期網絡上有一組小女孩的對比照火了,分別是媽媽在城裡帶和奶奶在鄉下帶的對比,可以看到,媽媽養的小女孩就像是童話裡走出的公主一般
  • 雙胞胎女兒一個自己城裡帶,一個鄉下奶奶帶,4年後差距非常大
    生雙胞胎,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走在路上,感覺回頭率都高了很多。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雖然雙胞胎能帶來很多的樂趣,但是帶兩個孩子卻很辛苦。所以有些工作忙碌的父母,就把其中一個孩子送到鄉下給自己的婆婆帶。但是這樣長大的兩個孩子,儘管五官可能相似,但是卻還會有很大的差別。
  • 大娃給鄉下奶奶帶,二娃爸媽自己帶,5年後雙胞胎再見,差別太大
    養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喜歡與孩子一起玩。這也是很多家庭生完一個緊接著生第二個的原因,也有很多人嚮往一胎能生兩個,這樣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人作伴。但是對於一些家庭條件不是一般的人來說,養兩個孩子相當有壓力,她們更願意生完一個過幾年再生一個,因為等大娃長大了能幫忙照顧二娃,父母的負擔能小一些。
  • 雙胞胎被分開養,4年後倆娃差別明顯,網友:僅是個奶奶的距離
    但是在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質卻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雙胞胎,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會表現出明顯的區別。尤其是被老人養大的孩子和父母們親手帶大的孩子在這種區別表現上會更加突出。案例:以前論壇上看到這樣一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