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慢跑成都市中產新時尚 從減肥到上癮(圖)

2020-12-17 搜狐網

中產跑步潮


  中產跑步潮

  似乎在一夜之間,慢跑變成了風尚。

  都市中的人們通過各類網絡平臺秀出自己的跑步路線、裝備和成績。而以往人們心中極端且枯燥的馬拉松也變成了更多普通人趨之若鶩的時尚運動。「跑馬」成為了新興的都市景觀。

  奔跑是人類自發的身體需求,而跑步也是所有運動中最經濟、最個人、最易於實施的項目。它從枯燥的體育科目演變成時尚符號,背後有著更為深刻的社會和文化變遷。

  當下中國,都市中的人們面臨著糟糕的空氣環境、殘酷的工作競爭、急速的生活節奏和日益疏離的人際關係,人們的精神世界焦慮、不安、迷茫。跑步成為了對抗這一切的一個出口。

  更多的人們最初選擇跑步是出於對身體健康的考量,而後,跑步變成了一種精神需求,它讓跑步者獲得成就感與快樂。在中國這個急速變化的社會,跑步讓都市人群身心得以雙重舒緩,精神世界得以安放。跑步成為嘈雜世界中為數不多的可以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安寧時刻。

  城市熱跑

  跑步不再是印象中枯燥的體育考試科目,它已經變成了中國當下都市景觀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慢跑、甚至馬拉松的運動中。跑步成為了一種運動習慣、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本刊記者/萬佳歡

  趙全明是一名自動化工程師。他每晚10點就上床睡覺,為的是能保證自己第二天清晨四五點的跑步運動。工作日在小區跑,周末則經常去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幾乎每次到達森林公園,他都會發現「數以百計、甚至上千」的跑步者已經在這裡跑開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這個被跑步者們簡稱為「奧森」的公園開始對外開放,此後便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成為北京最大的跑步活動聚集地。一些跑友通過豆瓣、跑步論壇或QQ群相約而來,更專業的跑步者則會來這裡進行長距離慢跑訓練。如果不小心趕上一些跑步俱樂部或運動品牌的跑步活動,這個佔地680多公頃的巨大公園竟然會顯得熱鬧非凡。

  湛廬文化創始人陳曉暉也經常來這裡跑步。他今年認識了很多跑友,發現其中80%的跑齡沒超過兩年。「一般從跑步開始到馬拉松要一年到一年半時間。如果不間斷地跑,他們到今年就開始有能力跑馬拉鬆了。」陳曉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大約正是這波跑步者帶來了2013年國內馬拉松賽事的火爆和報名人數的井噴。年初,廈門國際馬拉松的參賽人數達到7萬人;而9月8日,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網上報名正式啟動後,3萬參賽名額只用了13個小時便迅速報滿,報名速度比去年足足提高了7倍多。如果把全程或半程馬拉松、10公裡跑和超100公裡跑比賽都算上,今年舉辦了馬拉松賽事的城市一共達到40個。

  在中國,「跑步」正逐漸遠離人們印象中那個學校體育課程的枯燥考試科目,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都市蔓延。

  從觀眾到參與

  趙全明堅持跑步已有20年,幾乎參加過全國所有的大型馬拉松賽事。1993年,他上大一時開始跑步,最初的目的是鍛鍊身體。學校沒有操場,他就一個人在校園外的公路上跑。周圍的同學大多選擇打籃球、打羽毛球,很少有人跑步,可趙全明堅持跑了半年,養成了習慣,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參加比賽最能使跑步者得到激勵。當時,趙全明基本上參加了所有學校運動會裡的中長跑項目,跑完1500米,再接著跑3000米。

  他偶爾會在電視上看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的直播。始於1981年的北京馬拉松是中國最早的國際馬拉松賽事,雖然它並非馬拉松首次進入中國——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時,馬拉松即被確定為正式比賽項目——但它是中國第一個市場化運作的田徑賽事。

  不過,在全運會比賽和北京馬拉松比賽舉辦後的頭17年裡,參賽者均為職業選手,這項運動離普通人還太遠。對於馬拉松,趙全明一直都心存敬畏,「覺得這個比賽太遙遠了,自己始終是一個觀眾。」

  1998年,情況有了改變。為了擴大影響力,這一年的北京馬拉松開始從職業競賽向大眾體育活動轉變。它允許業餘選手報名,並為此分別設置了男子和女子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10公裡和小馬拉松等項目。這意味著,業餘愛好者可以跟專業運動員一起比賽,馬拉松也開始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國內對業餘選手包容性最強的競技項目。

  第二年,趙全明從體制內單位辭職,並且報名參加了北京馬拉松,算是「給自己的一個挑戰」。他託朋友從北京青年報上剪下報名表寄給他,填寫後寄回北京。他身邊沒有同樣愛跑步的朋友,只好獨自從老家內蒙古來到北京。

  到北京後,組委會給了每個人一份比賽秩序冊,他注意到,報名人數是1000多人。比起1981年第一屆北京馬拉松,這個數字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第一次參加「北馬」的職業選手只有不到200人。

  為了看一眼他內蒙古的老鄉、職業選手胡剛軍(第一個取得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冠軍的中國運動員),他找到胡的酒店跟他聊了幾句,偶然遇到了兩個同樣來「追星」的湖南跑友。比賽開始後,趙全明一開始手忙腳亂、跑得很快,後來跑不動了,漸漸覺得周圍的選手多了起來、並超過自己,「跑得很崩潰,」他回憶。這幾乎是他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練跑步的人。

  跑步漸熱

  從2002年開始,趙全明每年都參加北京馬拉松,同時開始參加其他城市的馬拉松賽事。在北京之後,大連、上海、廈門等中國城市也相繼舉辦了國際馬拉松賽,知名度也在逐步擴大。

  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舉辦也許顯露了馬拉松賽事與草根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2002年底,一個網名為「馬達」的普通網友給廈門「兩會」熱線電子郵箱發了一封郵件,建議考慮舉辦國際性的環島馬拉松賽事,竟然意外地引發了媒體和政府的重視。「馬達」真名陳秉忠,是一個體育迷,他是在1999年跟一個北京網友聊北京馬拉松賽時忽然萌生了讓廈門舉辦馬拉松賽的想法。由於他的電子郵件,廈門首屆國際馬拉松賽只用了67天的籌備時間便鳴槍開跑。

  在馬拉松賽事增多的背後,跑步愛好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趙全明開始對馬拉松賽事參賽者以及城市裡跑步者的數量增長有了更為直觀的感覺。2004年,他發現北京馬拉松的參賽者明顯多了起來,但主力是大學生——四年前,北京國際馬拉松賽開始套辦首都高校馬拉松挑戰賽。2006年,他來到南京工作,常常去玄武湖公園跑步,遇到了很多跑步愛好者,其中竟然有一些跑了幾十年、常常參加職工運動會馬拉松項目的「老手」。

  「那時候才發現,大城市在跑步方面很早就有參與者,」趙全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季節好時,玄武湖的跑步者能達到四五十名,差的時候也有十幾二十人。

  即便如此,根據那幾年間的官方表態,全國跑步人口和能參加馬拉松的愛好者數量仍不樂觀。2005年,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段世傑曾在首屆中國國際馬拉松賽高峰論壇論壇中表示,雖然馬拉松運動有所發展,但普及程度仍然比較低,主要來自中東部地區,分布在北京、上海、大連、廈門和香港、澳門等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較高的地方。群眾的馬拉松運動水平也整體偏低,能夠跑完全程的選手只佔參賽選手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

  不過跑步對經濟、環境、場地、時間和身體素質的要求極低,幾乎是最容易普及的運動項目。一些跑步愛好者感受到了跑步特有的社交魅力,還有的人發現,自己在常跑的地方總能碰到熟面孔。幾次以後,大家擦身而過,竟然會互相微笑點頭打招呼,似乎正在破解中國社會陌生人之間日益淡漠的人際關係。

  另一方面,隨著網絡的進一步普及,很多跑步者開始把自己的跑步經歷和體會寫在論壇或博客上,對很多網友造成影響。

  「2008年我跑步之前,會去天涯論壇看『極地跑者』的日記,」來自南寧的跑步愛好者「河馬」(網名)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個描述自己在全球跑39個馬拉松經歷的帖子在天涯一度受到追捧。

  但直到幾個專業的跑步網站火起來之前,跑者愛好者們在網上還都是「各自為戰」。2008年,專業的跑步網站「跑步聖經網」註冊,很快成為國內會員數最多的跑步門戶網站之一。比較大的論壇還包括跑族、跑吧等等,跑友們不僅開始有了自己的網絡圈子,並且更容易查到一些跑步技術方面的資料。

  「我1993年到2002年之前都是一個人跑,沒有約過別人跑步,而現在約人的情況多了些,團體跑步的現象是比較明顯,」 趙全明經常上水木清華的跑步論壇,「這與網絡交流工具的發展很有關係。」

  一些媒體敏銳地看到了跑友日益增長的需求。2012年10月,體壇傳媒集團創辦了中國第一本跑步雜誌,它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的中文版。而另一方面,近兩年來,《戶外探險》雜誌上馬拉松內容出現的頻率比其他很多極限運動都高。

  當跑步成為都市景觀

  27歲的廣州人江仲文現在擁有4000多個微博粉絲。他微博的最主要內容是跑步,這是吸引粉絲關注的重要原因。

  「微信與微博都有關於我跑步的記錄。很多都比較勵志的,」 江仲文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舉了一個例子:一條微博裡,他描述自己頂著30多度的高溫,花2小時跑完了廣州大學城外圈,「跑步不是為了擊敗對手,而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一種人生的挑戰,只要咬緊牙關,真的沒什麼事是做不成的!」

  江仲文念書時「除了桌球打得比較好,其他體育項目一塌糊塗」。2009年,為了避免「回家後還坐在電腦前」,他偶然被朋友帶去了一個夜跑俱樂部。本來只想試一試,但跑了一段時間就上癮了。漸漸地,俱樂部裡的5公裡夜跑對他來說只能算是熱身,他乾脆跟幾個朋友一起去跑白雲山,平時夜跑20多公裡,周末甚至能跑到44公裡。

  除了微博、微信,他還有七八個關於跑步的QQ群,平時會很熱心地介紹朋友一起跑步,並替他們解答一些運動和技術方面的問題。

  社交網絡興起後——先是開心網、人人網,然後是微博、微信——跑步運動的傳播速度成倍增長,迎來了人數增長的小爆發。為了配合跑步者隨時發表狀態的需要,一些讓跑者輕易獲取運動數據的小裝備開始出現,它們能計量速度、創造的動量、消耗的卡路裡等。最早它們被放在跑鞋的晶片裡,後來是腕帶。現在,手機裡的一些軟體也有這樣的功能,跟GPS相連。跑者們可以通過它們在微博上分享跑步數據,也為枯燥的跑步活動提供激勵。

  2010年底到2011年,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開始嘗試跑步,並斷斷續續地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跑步成果。他的粉絲過千萬,影響面迅速擴大。而前央視主持人、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等一些名人也開始在微博上「秀跑步」。

  很多運動品牌開始大力推廣跑步文化。譬如,NIKE在很多城市針對白天沒時間跑步的都市白領人群開展「夜跑俱樂部」。2009年,上海等城市出現的「夜跑族」一度被媒體規模性報導。

  23歲的成都網友5tan就是從微博開始了解夜跑項目並開始跑步的。此前兩年,他一直在玩「死飛」(以花式為主的自行車運動),一直追求運動方式的時尚性。2011年,他通過微博和一些雜誌了解到,臺灣、香港、上海和廣州都有很酷的夜跑團隊或夜跑俱樂部,於是決定自己在成都組織一個。

  7月,他開始在微博上發起組織夜跑活動,每周跑三天,路線則經常更換,「想給大家帶來新鮮感,跑不同的地方才不會枯燥。」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他的小團體基本上固定在十多人,大都是年輕人。「夜跑很時尚,比如衣服上有些反光材料,顏色相對鮮豔,這些對自己也是動力。」 5tan說。

  與成都類似,跑步運動正在逐漸往中西部蔓延。2010年到2011年,太原、蘭州馬拉松賽相繼舉辦,今年10月,雲南大理將升格原有的半程馬拉松賽,將舉辦國際性的全程馬拉松賽事。

  「我們看到的趨勢是,中國喜歡運動的人在不斷增多,」耐克中國傳播總監王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跑步裝備一直是NIKE在中國銷量最高的運動品類。」2012年,NIKE在北京三裡屯開設了一家只出售跑步相關裝備的跑步品類體驗店,並且讓受過專業跑步培訓的店員為顧客提供諮詢和服務。

  然而,相比歐美國家,馬拉松運動在中國普及程度並不高。美國每年舉辦的馬拉松賽事有700多場,日本也有200多場。「東京馬拉松30萬人報名,按10:1的比例抽籤;柏林馬拉松的報名需要提前一年,原來是『先到先得』,從明年開始也改成了抽籤。」陳曉暉說。

  「比起國外,我們的跑步人群也還不夠,」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院田徑研究室教授詹建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觀念上、認識上、條件上,主觀客觀原因都有。」他的跑齡已有二十餘年,幾乎每天早晚都要各跑1小時。在他看來,北京體育大學操場上的跑步者多是學生,外來居民並不多。或許有一天,大學和其他專業的跑道上會出現更多的熱愛跑步的普通人。

  (感謝談圳、南寧享跑團對本文提供幫助)

相關焦點

  • 馬拉松:慢跑的樂趣!
    跑了這麼多年,追求過速度與激情,也享受到了慢跑的樂趣,因跑量不足抽過筋,因呼吸不順岔過氣,因熱身不夠拉傷過,也因運動過量導致跑步膝,無法正常行走,飽受傷病侵襲的我,無比沮喪和頹廢,多少次想過放棄,可是康復之後,又滿血復活,回到生龍活虎的那款,積極奔跑在訓練場上,今年上半年跑得太頻繁
  • 你了解LSD(長距離慢跑)訓練嗎
    所以,用時間來定義「長短」更為合適,慢跑的「時間長」比「距離長」更有參考價值!(1)、青少年的目標可以定為慢跑半小時或更長一些,每周一到兩次。(2)、初級跑者、減肥者的目標可以是慢跑一小時左右,每周一到兩次。
  • 慢跑和快走哪個方式對減肥更有效?
    兩者均可達到減肥的效果,相比之下,慢跑減肥效果更好。現在隨著社會節奏的變化和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因肥胖導致的各種疾病越來越多,減肥似乎成了一種新「時尚」,也是很多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減肥的方法很多,今天就快走和慢跑兩個方面作以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和慢跑的運動效果和減肥效果更快更好。
  • 快走加慢跑減肥效果如何?
    核心提示:想要達到好的減肥效果,必須遵循正確的方式,由於在15分鐘才開始消耗脂肪,所以要想快走加慢跑減肥效果明顯,必須超過30分鐘。在運動的時候選擇鞋子很重要,最好是腳適應的運動鞋。
  • 原地慢跑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原地慢跑這項運動確實能起到很好的減肥效果,但是首先要做到每天都堅持做原地奔跑,如果做運動減肥不能做到每天堅持,那麼就不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做慢跑減肥的時候要跑夠30分鐘以上,而且還要隨著自己身體對運動強度適應的情況逐漸增加時間,如果不能再增加時間的情況下,就只能增加跑步的頻率和速度,只有不斷的增加運動量,才能持續大量的消耗熱量,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
  • 慢跑減脂的最佳速度是多少 慢跑減肥有哪些注意事項
    核心提示:慢跑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減脂有氧運動,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嘗試過這種運動鍛鍊,並且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方法來減肥瘦身,但實際上想要真正取得行之有效的效果,其注意事項還是有的。 慢跑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減脂有氧運動,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嘗試過這種運動鍛鍊,並且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方法來減肥瘦身,但實際上想要真正取得行之有效的效果,其注意事項還是有的。那慢跑減脂的最佳速度是多少?慢跑減肥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慢跑減脂的最佳速度是多少?
  • 慢跑就是垃圾跑量?不一定哦
    增強耐力,不論對於馬拉松跑者還是健身跑人群都非常重要,所以慢跑不論對於跑步大神還是跑步新手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不能被稱為垃圾跑量。通常情況下,檢測一次跑步是否屬於慢跑的最簡單方式就是談話測試,如果你能在1小時的跑步過程中進行自如的聊天,那這次跑步就屬於慢跑範疇。
  • 鮮有人掌握好的跑步方法「LSD」,怎樣練才能提升成績還減肥
    慢跑的「時間長」比「距離長」更有參考價值!★青少年的目標可以定為慢跑半小時或更長一些,每周一到兩次。★初級跑者、減肥者的目標可以慢跑一小時左右,每周一到兩次。★以10K、半馬賽事為追求目標的初級跑者,可以慢跑1.5-2小時左右,每周一次。
  • 時尚與上癮
    西方社會引領癮品時尚,咖啡和茶都是經過西方才成為全球飲品的。在一些癮品被認定為毒品之後,西方仍然能夠保持先發優勢——美國的毒品使用長期走在各國前列。這首先是美國的社會文化問題,然後才是毒品的生產問題。美國過去禁酒是失敗的,禁毒也沒有獲勝的跡象。菸酒之研究菸草原產美洲,普遍種植得益於全球化,機器捲菸則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 慢跑和快走哪個減肥效果好 哪種跑步適用於減肥
    核心提示:雖然說慢跑和快走聽起來差不了多少,但是這兩者之間仍舊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對於想要減肥的朋友們來說,這兩個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那麼究竟慢跑和快走哪個減肥效果好呢?
  • 設「拉筋座椅」 新北雙溪打造慢跑天堂(圖)
    新北雙溪地區將成為全臺慢跑天堂!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已陸續在雙溪區增設拉筋座椅、取水點等,未來地面上不但有裡程標示,車站附近的自行車租借站將增設淋浴間與置物櫃,預計年底啟用。  新北市觀旅局8日市政會議項目報告時表示,目前已與雙溪區公所及臺鐵合作,將改造雙溪車站原有自行車租借站為2層樓建築,增設淋浴間、置物櫃等,打造對跑者更友善的環境,預計最慢今年9月動工、年底啟用。
  • 快走和慢跑哪個更適合減肥?為什麼?
    單單從減脂的這個角度來說,慢跑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因為一般慢跑只要堅持四十分鐘以上,就能夠達到減脂的效果,但是快走至少要走一個小時還能達到同等的效果。因此在減肥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儘量使用慢跑來達到目的。另外,慢跑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有氧運動,既能夠活動我們全身的肌肉,還能夠促進身體中脂肪的燃燒,從而達到瘦身的作用。
  • 有一種跑步叫有氧慢跑
    推薦微信平臺:SportsGift 天生運動家不論是為了健康、減肥,或是和我一樣為了跑馬拉松,只要此刻的你選擇了跑步,邁開了腳步同時,有氧慢跑不僅是馬拉松訓練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跑步訓練的基本方法。它能讓你在輕鬆之餘,增強你的肌肉、提高耐力、燃燒脂肪以及增加血量。關鍵是能使你在最大限度地練習跑步的同時,又不會受傷。
  • 慢跑和快走,哪個減肥更快?如何選擇才合理
    通過這篇文章,你將了解到:1、慢跑和快走的不同處2、在慢跑和快走中應該注意什麼?一、慢跑和快走的不同處1、消耗熱量的不同慢跑一個小時大概會消耗600大卡左右的熱量,而快走一個小時大概消耗250到300卡路裡之間。由此可見,快走的減肥效果比較慢,也正是因為這個,大部分減肥的人選擇慢跑。
  • 慢跑速度多少才合適?中年人慢跑正確起步5件事
    有誰會願意將自己跑距短、跑得慢的運動記錄曬到朋友圈呢?然而,在通過運動獲得健康的道路上,更快的速度從來不是重要的因素,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具體到中年人慢跑這件事上,該掌握一個怎樣的跑步速度才是合適的呢?
  • 每天堅持慢跑40分鐘,能成功減肥嗎?
    減肥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同時也是一個讓人困擾的問題。因為很多人沒接觸過減肥的時候覺得減肥很容易,但接觸後才發現減肥期間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大小難題,特別是在自己很努力的情況下,體重卻沒有下降,會對信心造成打擊。說到減肥,想必大部分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跑步。的確,跑步是一項生活中最常見的運動方式。
  • 人人都說慢跑好,減肥鍛鍊兩不誤,關於慢跑,你了解多少?
    導語:慢跑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和崇尚的運動或者減肥方式,慢跑相對於快跑來說,更能夠鍛鍊人的持久力,也能夠持續消耗熱量,現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在什麼時間段,都能夠看見通過慢跑鍛鍊身體的人們,而關於慢跑,我們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英近200斤重女子減肥31公斤 將參加馬拉松(圖)
    在成功減肥31公斤後,她現在已經能夠參加馬拉松長跑。  索爾特的一名密友宣布要結婚了,她為其感到高興。但一想到參加婚禮,並會遇到多年未見的朋友後,索爾特就感到傷心欲絕,因為曾經身材嬌美的她體重膨脹到97.5公斤。索爾特解釋說:「我的新娘朋友很瘦,我想自己可能毀了她的婚禮照片,因為我身材太胖。我知道自己會尷尬死。」  受邀參加婚禮成了索爾特減肥的催化劑。
  • 減肥適當降低配速延長時間
    而今年9月15日開啟的上海馬拉松報名難度似乎並不亞於春運搶票、拍上海車牌,僅僅4小時,1.8萬個全半程名額就被一掃而空。  目前跑步已成為越來越時尚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趨勢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跑步熱不謀而合。以美國為例,全美每年跑步100次以上者達1160萬人,參加各種比賽者810萬人。其中,5公裡310萬,10公裡104萬,半程馬拉松近54萬人,全程馬拉松43萬人。
  • 慢跑一小時能減重?流汗≠燃燒卡路裡,這個運動讓減肥速度更快
    慢跑了一小時流汗,體重肯定會減一點,但是又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而且體重它只是一個數字,並不是一個判斷是否肥胖的絕對數據。慢跑一小時的話,流的汗只是身體水分的一個排出,哪怕就算是有體重的下降,也只是流失的水分而已,肯定可以減一些呢,只不過是非常非常的少,運動完了你喝上一口水它又回來了。 所以說,流汗並不是衡量是否減肥的一個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