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華網
唯品會,曾經的中概股第一高價股,大家不會陌生。
2012年赴美上市之後,唯品會是少數的能持續盈利的電商平臺,其業績曾經高速增長,成為在美上市中概股的第一高價股,巔峰時其市值最高逾200億美元。
然而,從2014年到2019年,唯品會的營收增速一路下滑,從74%下滑至10%。
2017年底,唯品會引入戰略投資者騰訊和京東,兩大股東分別持有唯品會7%和5.5%的股權,唯品會從此擁有了微信支付和京東App提供的流量入口。
事實證明,兩大戰略投資者的流量入口加上唯品會的戰略調整,有效的抵禦了經濟周期。
數據顯示,2019年下半年,微信和京東為唯品會貢獻了約22%的新客來源,唯品會此時開始聚焦「特賣」,同時關閉樂蜂網和品駿快遞業務,唯品會從2014年的多元化嘗試,經過5年的掙扎,終於再次轉變為一家垂直的特賣電商平臺。
疫情期間,唯品會基於先發優勢,運用已建立的運營、供應鏈平臺以及平順的流量入口,重奪市場份額。
Analysys易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中(不含淘寶、拼多多),唯品會以3.1%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四。
那麼,唯品會能夠繼續追趕天貓、京東和蘇寧嗎?
業績保持較高水平,用戶粘性高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國的服裝服裝類及化妝品零售額下降較為明顯,而唯品會超過70%的GMV來自服裝產品,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公司在2020年一季度的GMV為289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4.5%,由於穿戴、美妝等非必需產品的需求減少、物流延遲等影響,公司的總收入為188億元,同比減少11.7%。
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低毛利率產品,這使得公司毛利率由2019年一季度的20.4%下降至2020年一季度的19.2%,公司的淨利潤由2019年一季度的8.723億元下降至2020年一季度的6.848億元。但在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公司在2019年一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0.8%至9.86億元,這已經是唯品會連續30個季度實現盈利了。
收入在下降的同時,公司通過減少各項費用來嚴格控制成本,2020年一季度,公司降低履約費用、營銷費用等費用,使得公司的運營費用同比減少16.7%至30億元,運營費用佔總收入的比例由2019年一季度的16.9%下降至2020年一季度的15.9%。
儘管公司的營銷費用在減少,但公司的線上銷售表現良好,在2020年一季度的訂單總量(不包括線下商店和直銷店的訂單)增長同比增長4%至1.217億單。
公司管理層表示,公司在一季度停止了市場投放,但一季度的用戶留存率保持穩定,2020年一季度的活躍客戶數量達到2960萬,與2019年同期的2970萬相差不大,這說明原有用戶對唯品會的依賴度很高,進一步說明唯品會的競爭力難以替代。公司管理層表示會在4月份重啟市場投放,讓市場更多人知道唯品會。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中,快遞物流受到一定的阻礙,但公司與順豐的合作起到降費增效的作用。時效上,順豐擁有高效的團隊,能夠快速將物品提供至消費者手中,服務上,順豐作為快遞物流龍頭企業,以優質服務聞名業界,雙方的合作,提升公司的物流服務質量,費用上,與公司自建的物流品牌品駿快遞對比,順豐的電商單件收費遠低於品駿快遞,進一步降低公司的成本,隨著公司與順豐的合作加深,未來的履單費用率有望進一步降低。
低價回饋用戶,加大市場投放
品會的GMV主要來自服裝產品,疫情期間,由於服裝的需求大幅降低,服裝產品供應商的庫存也因此加大,部分供應商不僅面臨高庫存壓力,資金收緊也成為主要問題。
對於唯品會來說,供應商面對資金的壓力,為了清理庫存及快速回收資金將會提高折扣價格,但公司管理層表示,雖然供應商提供更低的折扣,公司可以以此提高公司的利潤率,但公司將會以更低的價格來回饋用戶,不會將產品進行漲價,吸引消費者加大消費力度,同時能夠引來更多的用戶。
由於疫情的消退,公司在4月份重啟市場投放,讓市場更多人知道唯品會。目前來看,4月份起,人們的社交活動增加,可見公司重啟市場投放的時間正好貼合市場需求,不僅如此,「618」電商狂歡節即將到來,結合疫情後的消費會有短期快速增長的需求,二季度將會有更好的表現,公司預計在2020年第二季度淨收入總額將在227億元至238億元之間,同比增速約為0%至5%。
目前來看,自2017年12月,騰訊、京東入股唯品會以來,騰訊、京東多次增持,截至2019年12月,騰訊、京東分別持股9.6%及7.6%。而騰訊及京東的入駐,能夠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流量,但近期以來,隨著抖音、快手直播平臺的崛起,直播帶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管理層表示,公司正在嘗試通過抖音等直播來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穩定和發掘新的流量,唯品會去年開始布局線下渠道。2019年7月,唯品會收購杉杉商業,杉杉商業目前擁有5個線下奧特萊斯廣場。然而,布局線下,就要面臨租金、人力等一系列運營成本帶來的資金壓力,線上的「輕資產」和線下的「重資產」如何平衡也考驗著唯品會的管理層。
唯品會有意進一步強化線上和線下的特賣生態體系建設,這種探索能夠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