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你:梁啓超談教育

2020-07-25 清風擱淺的時光


孩子在學你:梁啓超談教育

來源:儒風大家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父親的眼界,決定孩子的邊界

父親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

父親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父親的胸懷決定孩子的格局。

父親的眼界,為孩子打開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

01

最好的教育,是眼界教育

所謂教育,拼的不是財富出身,而是父母的眼界格局。

怎樣看出父母眼界的差異?

同樣是在街上遇見一個乞丐,一般父母可能會趁機教育孩子:「你要好好學習,不然將來只能像他們一樣乞討為生。」

有眼界的父母卻會鄭重地告訴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將來讓這些人都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孩子在學你:梁啓超談教育

前一種父母給予孩子現實教育,用殘酷的現實激發孩子向上的動力。

後一種父母給予孩子眼界教育,鼓勵孩子跳出眼前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

做父母的能有如此胸懷,教育出來的孩子必將成為國之棟梁,做人、做事也更有擔當。

梁啓超給予孩子的正是這種「眼界教育」。

他曾在家書中教育子女:「人生在世,常要思報社會之恩。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我之愛兒。」

在他的教育下,長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禮均為中科院院士,其他幾位子女也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精英。

孩子在學你:梁啓超談教育

每個優秀孩子的身後,都有一位有眼界的父親。

梁啓超的親家林長民,同樣提倡對孩子實行「眼界教育」。

1920年,林長民赴歐洲考察,特意帶上年僅16歲的女兒林徽因。

臨行前,他對女兒說:「我此次攜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觀諸國事物增長見識;第二要汝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第三要汝暫時離去家庭瑣碎煩惱,俾得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林徽因跟隨父親的腳步,走遍歐洲諸國,從此立下了學習建築的志向。

真正的富養,不是物質的充實,而是精神的豐富、眼界的開拓。

正因為兩位父親目光長遠,才富養出梁思成、林徽因這樣出色的子女。

孩子在學你:梁啓超談教育

02

父親有眼界,孩子飛得高

《戰國策》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有什麼樣的眼界格局,就會給孩子規劃什麼樣的人生。

有眼界的父親,能從長遠角度考慮,為孩子指明前進的方向。

梁家九子能在各自的領域有所建樹,正因為父親像一盞明燈,指引他們前行。

梁啓超的眼界始終走在時代前沿,女兒梁思莊面臨專業選擇時,他就曾為孩子出謀劃策。

他說:「你們弟兄姊妹,到今還沒有一個學自然科學,很是我們家裡的憾事。我很想你以生物學為主科,因為它是現代最進步的自然科學,截止到今日止,中國女子還沒有人學這門(男子也很少),你來做一個『先登者』不好嗎?」

在當時的中國,生物學發展還是一片空白。

不僅研究者甚少,就連知道這門學科的人都寥寥無幾。

作為一名見識廣博的學者,同時也是一位父親,梁啓超的這一建議,無疑為孩子開啟了通往新領域的大門。

孩子未來能飛多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給他提供一個怎樣的起點。

父親有眼界,決定孩子從一出生起就站在同齡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一位好父親,一定要在眼界和格局上為子女作表率。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好的教育,短期看成績,中期看人品,長期看眼界。

為人父母,努力開拓自己的眼界,就是為孩子開啟一片天。

相關焦點

  • 梁啓超的四條為父教子秘笈,你學得會
    梁啓超10月5日到達大沽口,在舟中滯留了3日,然後8日便給大女兒寫信。從此,家書成了其與孩子溝通、教育孩子的重要載體。加之後來思順、思成、思永、思忠、思莊紛紛去往國外學習、生活,所以梁啓超給孩子們的家書一直寫到生命的盡頭。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單是家書,梁啓超就寫了400多封、百餘萬字、佔他著作總量的十分之一。
  • 梁啓超《為學與做人》:孩子上學到底應該學什麼?
    《為學與做人》是梁啓超在蘇州應邀講學時發表的一番演講,在這篇演講中,他指出為學與做人,要達到孔子所說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境界。孩子不僅需要智育,還需要知育梁啓超先生提到:「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們每日碰見的事理是複雜的變化的,不是單純的刻板的,倘若我們只是學過這一件,才懂這一件,那麼,碰著一件沒有學過的事來到跟前,便手忙腳亂了。」
  • 梁啓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見這三種世面
    一個孩子成功,可能存在著差異,可九個孩子都成功,無疑是要歸功於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梁啓超的育兒理念中,他深信著「見知識和見挫折以及見世界」是孩子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你現在學的知識太專一了,等你畢業一兩年後,分出一部分時間去看看其他科的知識。
  • 梁啓超:最好的家教,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所有父母都看看
    可想而知,他會有多麼的繁忙,但就是這樣,梁啓超先生也沒有疏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梁啓超用心的教導下,他的九個孩子個個都很優秀,有詩詞研究專家、有建築學家、考古學家、經濟學家、還有火箭專家和新四軍女戰士,後人評價是: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 權威型教養模式的典範-梁啓超
    父親期望兒子能學優登仕,光宗耀祖,因此對他管教十分嚴格;梁啓超也是十分爭氣,12歲考上秀才(曾國藩23歲考秀才),17歲考上舉人;是個少年天才,主考官因為欣賞他的才氣,把堂妹許配給他做太太;梁啓超本人是個學霸,那麼他的子孫呢?
  • 梁啓超:最好的家教,是帶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每位家長收藏
    現在有很多人,在事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卻面臨著失敗。不過也有一些人,不僅在自己的事業上頗有成就,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更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說我們都很熟悉的梁啓超。在梁啓超4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祖父學習認字,在祖父的教育下,梁啓超逐步的走向成功,估計是將祖父對自己的教育又用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 梁啓超:最佳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這「4見」,父母要了解
    我國文學家梁啓超先生,他就是一個非常稱職的父親,而且他的教育方式也非常值得家長們進行借鑑和學習。他一共有9名兒女,而且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出色,甚至有人評價梁啓超是: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啓超的兒女能如此優秀,跟他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不管什麼時候他擁有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了解梁啓超的教育方式後,如果想讓孩子成才,那麼從小就要他們學會這「4見」,父母們要了解。
  • 梁啓超一生有9個孩子,均為國家棟梁,好的家教,是讓孩子見世面
    梁啓超說「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為前方鋪路。對於梁啓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而這些頭銜再「絢爛」,也不敵他對兒女的成功教育。
  • True color 人生真實本色,梁啓超談教育的本質
    為學與做人文|梁啓超如果我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詞的答道:「為的是求學問」。再問:「你為什麼要求學問?」「你想學些什麼?」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來了。諸君啊!我替你們回答一句罷:「為的是學做人。」你在學校裡頭學的什麼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理、心理、歷史、地理、國文、英語,乃至什麼哲學、文學、科學、政治、法律、經濟、教育、農業、工業、商業等等,不過是做人所需的一種手段,不能說專靠這些便達到做人的目的,任憑你把這些件件學的精通,你能夠成個人不成個人還是個問題。
  • 梁啓超:最好的家教,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父母都看一看
    兒女的成功都離不開梁啓超的教育方法,他對孩子的家教非常的重視,無論什麼時候教育都放在了第一位,最近我看了看梁啓超的教育方法,最後我總結出來一點,最好的家教,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光靠你講道理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親自去體會,這樣對他們的成長才有幫助。帶孩子見世界說簡單點就是讓他們去看看外面的天地,然後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比如梁啓超的9個孩子中,曾有7位留學到了國外。而且當時還處於戰亂時期,7個孩子學業有成之後全部回到了國家,將國外的技術運用起來。
  • 梁啓超:「三步讀書法」教會孩子如何有效閱讀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不僅自己功成名就,而且將九個孩子都培養成國家的棟梁,創造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傳奇。 對於讀書,梁啓超在《民國家訓》中說,指導孩子讀書要把握三個步驟,即鳥瞰,解剖,會通。
  • 梁啓超98年前談教育丨這才是真正的開學第一課
    做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完整的人梁啓超-再問:「你為什麼要求學問?」「你想學些什麼?」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來了。諸君啊!我替你們回答一句罷:「為的是學做人。」你在學校裡頭學的什麼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理、心理、歷史、地理、國文、英語,乃至什麼哲學、文學、科學、政治、法律、經濟、教育、農業、工業、商業等等,不過是做人所需的一種手段,不能說專靠這些便達到做人的目的,任憑你把這些件件學的精通,你能夠成個人不成個人還是個問題。
  • 從梁啓超家書中讀來的4句話,說給孩子爸爸聽
    可以看出,梁啓超在以自己研習國學的經驗,為子女鋪路。梁思成到美國學習建築學,曾一度困惑於所學是否有用的問題。對待這個問題,梁啓超的角度和視野比一般父親廣闊得多,他鼓勵兒子不營營役役於一時,而應當以歷史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事業。「思成來信問有用無用之別,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
  • 同是孩子成績不好,胡適氣急敗壞,梁啓超卻安慰盡力就好
    在教育孩子上,夫妻兩人基本上不投入精力,反而多加責怪。但胡適卻也不是完全不管孩子,他在家庭教育中還一度倡導「獨立、合群、重學」。對於孩子成績,胡適一向是要求他們做到最好。在他看來,合格就是一種羞恥。成績只有達到班級第一,年級第一,甚至全校第一,門門功課都優秀,才算得上是好孩子。
  • 「最強老爸」梁啓超,9個子女皆才俊
    在當今養一個孩子都費勁的時候,梁思成何以培養出9個優秀的孩子?他真正給家長、尤其是爸爸們,詮釋了什麼叫「好的教育,就是要拼爹!」有人曾經問他最小的孩子,著名火箭控制專家梁思禮,你從你父親那裡繼承下來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他回答說:「愛國。」在梁氏兄弟姐妹九人中,有七人都曾經留學海外,而且都是哈佛、哥倫比亞大學這樣的名校。但學成後,他們全部選擇了回國。
  • 梁啓超: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家長看看
    這9個子女能獲得成功離不開梁啓超的教育,所以我對梁啓超教育的理念進行了總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讀書不僅會讓孩子掌握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相關知識,還能豐富孩子的文化素養,也是一種見世面的好方法。梁啓超就很了解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他強烈要求自己的9個孩子一定要多讀書。
  • 梁啓超朱自清親自編寫!原來語文可以這樣學
    你家孩子是不是還在為這些問題飽受折磨?拼命背範文:作文最後總是跑題 語文提不起興趣:一臉茫然,看到語文就想睡覺 總丟分:閱讀理解總答不到點子上讀書讀了等於沒讀:不知道怎麼讀,讀什麼?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暢銷七八十年,影響了幾代人的語文經典:《給孩子的語文四書》,分別為《梁啓超教你寫作文》《讀書指導》《國文趣味》《閱讀與寫作》。
  • 梁啓超育兒寶典:最好的教育,莫過於讓孩子多看,父母都該來學學
    怎麼教育孩子已經成為了許多家長最頭疼的一個問題。「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啓超的育兒經或許能為父母提一點建議說到梁啓超,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梁啓超先生同時還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學生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 梁啓超的家庭逆境教育
    所以,梁啓超將逆境視為打磨意志力的絕好時機,彰顯出家長「智慧愛」的力量。逆境「是別人想要也得不到手的一種磨練意志的絕好資料,你居然碰著了,也是你前世根基深厚,承天地特別眷愛,得這種好機會,來做成你一輩子的人格」。梁啓超將逆境帶來的人生考驗視為一種「天地眷愛」,鼓勵子女和學生們欣然接受,以磨鍊和成就自己的人格。
  • 最強老爸梁啓超「滿庭皆才俊」,原來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長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啟禮三人均為中國院士,三子梁思忠是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國民黨軍官,四子梁思達是畢業於南開大學的經濟研究者,長女梁思順為詩詞研究專家,次女梁思莊為著名圖書館學家,三女梁思懿為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是新四軍早期革命者。  最強老爸梁啓超到底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他的很多理念現在依然不過時,值得很多父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