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月子對於每一位產婦來說非常重要,生產導致寶媽身體損耗非常大,只有通過坐一個精心的科學的月子,寶媽的身體才能很好的恢復。一個精心的科學的月子要求寶媽在產後要有適當的活動,正確的護理方式,更重要的還是關注好飲食,月子期間的飲食做好了,寶媽產後恢復會更快更好。
01、月子裡的雞湯你喝對了嗎?
小吳辛辛苦苦懷胎十月後終於"卸貨"了,順產一個七斤六兩的大胖小子。產後的小吳臉色蒼白,身體虛弱無比。為了讓小吳恢復身體,婆婆每天都去菜市場買只老母雞回家,變著花樣的燉湯給兒媳婦喝。婆婆手藝好,燉的老母雞湯十分美味,小吳每次都會喝上兩大碗。
就這樣不間斷地喝了大半個月的老母雞湯,小吳發現自己臉色雖然紅潤了不少,但是整個人的體重直接飆升了十多斤,比孕晚期時的體重還要重得多:因為生孩子變得鬆弛的肚腩堆積成"遊泳圈";原本小巧的下巴變得渾圓,還有兩個;體型也是肥胖不少。
愛美的小吳看著產後走形得更嚴重的身材苦惱不已,月子裡的雞湯雖然滋補好喝,但是不正確的喝法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02、月子裡的雞湯
雞湯是大家眼中絕佳的營養品,在感覺體弱體虛或者營養不良時,都會燉一碗雞湯來進補一下。因為雞湯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還因此延伸出了能給人以鼓舞的文字稱為"心靈雞湯"。
在傳統的月子餐裡,雞湯這一道菜是"常客",濃濃的雞湯醇厚美味,營養滋補。一碗好的雞湯能夠給產後的寶媽提供足夠的營養,幫助寶媽快速恢復身體以及分泌乳汁哺乳新生兒;但是如果雞湯沒喝好,變成一碗"毒"雞湯,則會對寶媽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在煲雞湯的時候,大家留意最多的可能是雞應該跟什麼食材或者藥材一起煲,那麼是否知道在月子喝的雞湯應該是用母雞煲還是公雞煲呢?有人可能覺得公雞母雞都是雞,煲出來的湯是一樣的。其實不然,通過科學研究發現母雞湯與公雞湯的差別很大。
03、母雞公雞,各有利弊
母雞肉屬陰,用母雞煲的湯適合產後奶水較少,體弱體虛,失血過多的產婦食用。而公雞肉屬陽,比較溫補。此外,公雞體內有較多的雄性激素,如果寶媽在產後大量食用公雞湯,會導致回奶,乳汁分泌變少,乳腺腫大,疼痛難忍。
母雞雖然營養價值更高,但是比起健碩的公雞,母雞體內還含有的脂肪更多,因此煲出來的母雞湯會過於肥膩,對於產後不久的寶媽來說,為了傷口能夠更好的恢復,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所以產後一周內不適合喝母雞湯。
因此,產後的寶媽,正確喝雞湯的方式是產後一周內可以偶爾喝一喝公雞湯,但是次數不要太多;一周後可以開始喝母雞湯,在煲母雞湯時最好將雞肉上肥膩的脂肪割掉,同時還要保持適度的運動。此外,喝雞湯也要適可而止,避免喝太多雞湯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問題,不利於寶媽身材的恢復。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