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英語口語訓練班裡,小B認識了跟自己一起打卡的小A,他覺得A跟別人有些不一樣:不論她工作多忙,每天總能抽出1小時,認認真真地完成練習作業,就像備戰高考時一樣認真。
B問A:你的動力咋這麼強呢?
A回答:我下半年要去歐洲窮遊3個月,英語口語表達必須能過關。
B很錯愕,因為這個夢想他也曾經擁有過,但後來因為這個想法「太不現實」而放棄了。
為什麼不現實呢?
且不說工薪階層的他去歐洲玩一趟的開銷沒有著落。出去3個月,斷了經濟來源怎麼辦?自己對路線不熟悉怎麼辦?英語只會說不會寫怎麼辦?萬一途中出現意外怎麼辦?……
每每想到這些,B就放棄了。
A反問:那你為什麼學英語呢?
B認真反思了一下,自己好像還真沒想過為什麼,只不過朋友圈裡的人都在學,自己也不能掉隊罷了。想到這裡,小B感到有些羞赧:原來自己竟然這麼沒有主見。
小B又問:那你為什麼覺得自己一定能實現這個夢想呢?難道你沒想過其中困難重重嗎?
A說:想過,但是我20歲的時候列了一張目標清單,上面寫滿了所有30歲之前我想做的事。寫完之後,我發現目標太多了,而且好多事我並沒有那麼喜歡,只不過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罷了,比如考公務員。所有我劃掉了一些,最後只留下了5項,這其中之一就有窮遊歐洲。
小A實現目標的第一步,就是明確自己真正想做的那些事,通過這個過程來排除雜念的幹擾,專注於真正渴望的目標。
不要小看這個步驟,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往往是遵循符合社會價值觀的目標努力了好久,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學英語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好在這個目標也沒什麼壞處。
可我的朋友老白就沒這麼幸運了,他生於小康家庭,35歲之前最大的心願就是移民。為此他認真讀書、拼命工作,最終在38歲的時候拿到了申請加拿大綠卡的資格。
然而這時,他才發現這個目標並非自己真正想要的。加拿大的福利待遇都很好,但卻是一個相對安逸的國家,與很有事業心的自己根本沒在一個頻率上。
最終,他放棄了綠卡,拿著準備大別墅的錢回國重新創業,這才重新回歸到自己真正期待的軌道上。
夢想遙遠,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不支持。
小A的媽媽說:女孩子,窮遊什麼啊?好好找份工作,結婚生子,規規矩矩的,多好啊?
小A的閨蜜說:窮遊也太危險了吧?真想去的話,花兩三萬塊錢參加一個十多天的旅行團不久行了嗎?幹嘛這麼折騰自己……
為了保證自己有足夠的動力去達成目標,小A時常做白日夢,幻想自己在塞納河邊閒逛,或者威尼斯水城中泛舟,或在人頭攢動的艾菲爾鐵塔前擺拍,又或正在龐貝古城之中了解那一段歷史……
這樣憧憬著,她仿佛已經身臨其境,耳邊交雜著各種國家的語言,獨特的季風拂過發梢。
在理財暢銷書《小狗錢錢》中也提到了這種白日夢的重要性。這本書的作者勸大家做一本「夢想相冊」,裡面不僅要寫下你的目標,還要搜集各種與目標有關的素材。
比如小A的夢想是窮遊歐洲,那麼歐洲的照片、地圖、旅行攻略,甚至是一張明信片都可以稱作為與目標相關的素材。
製作這樣一本夢想相冊,會讓你感到自己已經處在夢想的場景中,更能充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達成目標。
光做白日夢顯然是不夠的,想要實現夢想,還要一步一步把遠處宏達的目標拆解成一個一個眼前的、可以實現的小目標。
小A把自己窮遊歐洲3個月的目標拆解成了以下幾步:
1. 好好工作,每月儲蓄工資的十分之一,總共積累5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
2. 查閱網絡上的窮遊攻略,制定一條適合自己的旅行路線。
3. 找幾份出國可以做的兼職,比如通過做其他旅行者的攝影師,寫遊記投稿賺錢等等。
4. 學習外語。
5. 自己做功課了解歐洲的歷史與文化。
……
這樣一拆解,自己的夢想似乎也沒那麼難,一步步按照計劃來就可以了。
拆解目標的過程不僅會化解你的迷茫和焦慮,還會給你提供一個逐漸靠近夢想的行動計劃。
很多人不相信自己可以挑戰夢想,就是因為沒有做到拆分這一步,因為不知道從何著手,所以常常是一遇到別人的質疑就退縮了。
細化目標就是要告訴自己——這件事沒這麼難,我現在正在實現夢想呢。
挑戰不可能的最後一步,就是行動!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往往不是現實和夢想,而是「想到」與「做到」。很多人最上誇誇奇談,一開始行動就慫了,不斷給自己找藉口拖延。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是很多人根本就不敢踏出這第一步。
幸好小A是個行動派,已經儲備好資金,制定好路線,也找到了兼職工作,只差練習口語這一步了。
所以,想要實現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夢想,其實也沒什麼難的。
你只需要用好目標清單4步法:
01. 找到自己內心真正渴望完成的目標;
02. 通過白日夢充分幻想,給自己補充動力;
03. 把目標拆分成可以實現的最小行動單元;
04. 按計劃行動,一步一步靠近目標。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