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在生活要素改善 而在顯現生命三因素

2020-12-17 解碼國學

一般的修行次第,講戒定慧,由戒得定,由定而慧,這是由定開始,定在前,慧在後面,修止得定,修觀得慧。再有種修法,是建立內在世界,強調慧,從慧,從觀下手,那個定自然會具足。從生命因素上改造、淨化,沒有衰減,隨著用功,越來越淨化,生命品質越來越進步,不會下降。

慧要完成,本身必須要有定力。為了訓練觀照成熟,定可以訓練一下,作為助道資糧。擁有實質性東西,從根本修的原因在這裡,從慧下手修,絕不迷惑的。

從定下手,常會中斷,容易達到定自在力產生的十八種變化,這輩子有,下輩子沒有,只是福報。升 天福報,再到人間,有特異功能,餘習未盡。定自在力衰減力很快。

定或止的修法,主要在斷除外在 塵 境的幹擾,因自有很多習氣會吸收外在的塵境。如音樂世家,生在畫家之家,耳濡目染,對音樂,對畫敏感。有不良習氣,一定有不良的朋友;有好的習慣,一定有好的朋友。一個藝術的人,怎麼繞都在藝術裡,這都是塵境影響。有些有好的影響,有些有不好的影響,有些無所謂。

佛法的殊勝在於內在世界,內在世界的成立,一定要修觀,觀照,修慧才會有,沒有慧,沒有觀照,不能成就。佛法的修行重點是生命因素的淨化,把生命因素汙染源除掉。要把外在世界拋開,把身口意安住在內在世界裡,一不會造成業力,沒有業報,三業清淨,業盡情空,沒有生死輪轉了,果報一下全部中斷,一點都染不上來。如暫時壓住外面,不犯就好,只是止。石頭拿掉,又犯了,習氣還沒有完全隔除斷滅。

因為安住在內在世界裡,所有起心動念,都是普賢行,一切境遇都是普賢境,原因都在這裡。華嚴從內在世界這邊,來完成生命改造建設的,思維相續,曾無間斷,福智莊嚴。在內在世界,才有可能一切一切成。

從生命因素淨化上來講,這才是佛法究竟的修行,其他通外道的。修行以後,如果你的物質會改善的,不對;你的娛樂精神生活會改善的,也不對;還會有一種特殊的能力,也不對。這三種叫生活三要素,一般社會人追求的三個目標。

佛法講生命因素,也有三大要素:一是覺性,被汙染覆蓋住,沒有辦法成就。淨化,顯現智正覺成就。二是法界,法界性也被無明蓋住,沒有辦法展開。淨化,完成器世間殊勝成就。三是般若智慧,無明蓋住,汙染了,對生命存在感受能力消失,起第六意識分別。淨化顯現,眷屬世間越清淨越殊勝,這叫生命三因素

華嚴直接下手的就這三個,覺性、法界、般若,讓它顯現出來。從這邊來,自己的生活絕對改觀,細節部分看自己用功了。從慧這樣修很殊勝,目標很明確,絕對不會走偏的。同修走錯了,有這標準會告訴他,不要在生活三要素上面,要在生命因素上面,有辦法很明確地指導他,也有辦法規範自己。[海雲法]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深廣浩瀚,解碼智增福長!

相關焦點

  • 生活即是道場,生命是一場修行!
    人生不斷地在成長,生命不斷地在趨向成熟圓滿,生活就是一門最好的課程。世事紛繁、諸行無常,歷練著每一個人的心,錘鍊著每一個人的生命品質。人們在各自因緣作用下體驗著各自的人生,品味著各自的快樂與悲傷。對於修行人來說,生活即是道場,生命是一場修行,神聖而莊嚴!關鍵就在於我們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它。
  • 怎樣修行才對?尤其現代人要怎樣修行?
    要把佛法、道法直接落實於當下,要把佛道之學應用於生活日常,要把學佛修道真正實踐於做人、做事;再次,要將佛法、道法真正踐行於生活。無論做什麼事,要用佛、道的思維來判斷、分析、踐行。即使是生活中的小小事也要滲透和應用佛法、道法。才能使之深入骨髓、深入阿賴耶識,也才能真正起用。
  • 生活中修行,修行中生活
    放下,是修行的訣竅。放下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實屬不易,放不下往往是因為我們看不破。比如我們在長途跋涉時,如果一直找不到衛生間,開始的時候是煎熬,等終於尋得一處,那會通體放下,頓時會暢快淋漓。但如果我們是身體不適,即便到處有衛生間,我們的身體會也會痛苦難熬。
  • 20個實實在在的生活寄語: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也許有時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會有怎樣的遭遇,但不把不值得的人和事請進生命裡太久,是我們的權利和自由。總之,在該放下時,別逞強;在該忘記時,別較勁;在該珍惜時,別任性。 二、當一個人真正想要做某件事時,他的心中就沒有了吉兇,沒有成敗,沒有得失的概念,反正你一輩子都要去幹這件事,所以就只管一心一意奔著它去做好了。
  • 禪修心得 修行真的不需要離開生活
    參禪應該如您所說的「經典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我為什麼不明白」「參禪要保持醒覺的心去和生命全體相應」,從那一支香開始我是這樣參的:(現在一上坐基本上身心都很安定)比如有身體的不適或其他影響到自己的事情,開始反問,「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不安呢,因為我們把自己和外在的一切當做實有,這正是我們眾生痛苦無明顛倒的根本,佛陀講諸法當下空寂,諸法的實相就是「無」,那到底「什麼是無?」
  • 架構心靈方程式的三個基本要素
    教化眾生其實是在利益自己,自他兩利,行菩薩道,難行而能行,到了十行位,他已經具備三個方面的基本要素:(一)平等堅持淨戒,一有狀況,可以開戒,但心要不變。尤其眾生在那邊纏縛的時候要特別留意,一個行者在考驗自己他生命的成熟度,心靈年齡的成長,也在這個地方才能夠展現。(二)教化眾生。要與眾生相處,以種種善巧方便攝受教化。修行人不要過年,可是我們信眾要過年,要隨順眾生,可以過年,可是心裡不舍道心,去鍛鍊這個。(三)不舍一切智心。
  • 以墨:生命是一場修行
    修行文/以墨生命是一場修行。可在這場修行裡,我看不到結尾,我不知道罪行累累的自己,何時才能功德圓滿,將這副殘軀歸還給土壤,好讓疲憊的靈魂得以片刻的休息。不管是城市的霓虹燈,還是鄉野田間的日頭。都拭不去我額頭的汗水和眼角的淚水。我問自己為什麼每個人都活得那麼累?生而為人,我們爭的是什麼。
  • 聖凱法師:「生活即修行」不是修行墮落的藉口
    於是,「生活即修行」,成為佛教徒理解佛法與生活關係的理論基石與經典詮釋。在現實型態中,更可以發現唱歌、喝茶、下棋、打球等現實生活都成為「修行」的口號;生活即修行,既給修行帶來現實的感召力,也會帶來修行的墮落詬病。因此,深入理解「生活即修行」,是當代佛教界在弘揚佛法的重要理論問題,也是佛教徒正確處理好佛法與生活的重要現實問題。
  • 如何講好生命的故事?總結了一下,三個要素……
    如何講好生命的故事?我給總結了一下,大體上有這樣的套路——三個核心要素、兩個注意事項、一個關鍵指標。下面,我們就一個一個地講吧。1.三個核心要素,指的是哪三個?;三是,表現,即認知和行為(如何看待的?有什麼行動?)。講生命的故事,就是要在這三個核心要素中挑挑揀揀、挑揀一些可用的素材,有序地組織起來、編輯成為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故事,擱心裡,等生根,等發芽。想一想,這個過程,就好比是平整土地,把田間地頭礙事的溝壑填掉、石塊扔掉、雜草拔掉,然後收拾出一片適合播種、生長的肥沃土地,接著把種子播下去。
  • 泡茶的三要素,會這三要素,可以喝到不一樣的味道!
    茶泡得好不好就在於你怎樣做,會不會做到茶葉的質量,水溫,衝泡時間相互統一,這三要素最重要。衝泡的時候茶葉一定要選擇好適量地加入到水中,要泡出一杯好茶對於用量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你也發現了,有時候你泡出來的是有點苦或者澀,這對是因為用量不合適,所以你會有這種感覺,還有的茶是需要先泡一下倒掉重新泡出來那才是美味,那我們已經了解這些問題了,該如何去改善呢?
  • 修行最大的障礙就是認為我在修行
    許多學佛的道友,在修學之路上可謂十分精進,早晚定課從不缺漏,工作生活當中也總有意識的提醒自己要具修行的心態,用意識心規範自己的言行。數年堅持下來,雖然在學識和形象上已頗具大家的風範,但因不是徹法底源、用不生滅如來藏心起修,故始終未能擺脫知見的束縛。
  • 口腔白斑病的發病因素是
    口腔白斑病的發病因素是?口腔白斑雖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並且其症狀損害也比較大,會出現口乾、進食庸俗等症狀。但咱們對其病因是否了解呢,這就由專家為口腔白斑患者講述一下。口腔白斑病的發病因素是:1.吸菸等理化影響流行病學的查詢顯現,白斑的發作率與吸菸史的長短及吸菸量成正比關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每日吸菸支數×吸菸年數>400支/年,發作白斑的風險度添加。喜飲烈性酒、食過燙或酸辣食物、嚼檳榔等部分理化影響也與白斑發作有關。
  • 分離三要素的解讀
    在討論分離度Rs與保留因子K之間的關係前,筆者先介紹一下保留因子K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K=(tR-t0)/ t0,t0—死時間,tR—溶質保留時間由圖3可知,當保留因子K≤5時,通過改變K值,分離度都能得到極大的改善。當保留因子K≥10,通過改變K值,分離度得到的改善卻極小。
  • 旅行,也可以是一場修行,關於愛情,或者生命
    有人說,愛情其實是一場修行,我卻想說,旅行,也是一場修行,一場關於愛情的修行。因為,希臘的旅行人生,是從一場失望的愛情開始的。 愛情,於一個女子來說,總是刻骨銘心的,總是投入全部身心的。但是一旦遭受辜負,就會無所適從,甚至徹底崩潰。 愛情,是女子的生命,是她的全部。
  • 仁清法師:一切災難違願 不是修行得來的,是過去業因果報顯現
    信眾:我聽別人說,也有聽經的,當時就是我讀了一百四五十遍的時候吧,就那個時候,就聽著我丈夫說難受,我就說,我願意代替他的痛苦,之後我又讀了四五十遍的時候,總覺著我和這些人來往啥的,不信佛的來往啥的,總覺得不舒服,來往的時候總覺得不舒服。師父:你和別人來往的時候不舒服。
  • 溫江:要素資源加速匯集 「窪地」效應強勢顯現
    在「三醫」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中,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資源的匯聚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溫江產業「窪地」效應逐漸凸顯,要素資源加速聚集,發展新動能持續迸發。產業配套不斷完善 「1+1>2」效應逐漸顯現今年是張冠斌來到溫江的第6個年頭,其主要參與的「遺傳性耳聾基因診斷晶片系統的研製及其應用」項目,繼2018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後,近日再次獲評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 婚姻的本質陪伴,意義是生命中的自我修行
    運營的不好,夫妻生活不和諧,那婚姻自然成了愛情的墳墓。2、「不婚主義」的產生「不婚主義」這個詞也是最近幾年才映入我們的眼帘,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有很多的「不婚主義者」。有的人不結婚,是想享受戀愛的過程,不想用婚姻束縛住自己的自由,這是這些人對婚姻的一種態度。
  •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場修行任務(原創)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場修行。修行的結果如何,看你生命的終點。人生,就是一個由生到死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這個過程卻千差萬別。有的人平凡,有的人偉大;有的人順利,有的人坎坷;有的人短命,有的人長壽;有的人痛苦,有的人幸福。
  • 《金剛經》:在家修行佛法的8條建議,讓修行成為一種生活
    前言對於修行和學佛,很多人都有所誤解,認為必須要清心寡欲,遠離世俗,甚至到寺廟去。實際上,"生活處處都有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進行自己的修行。這其實是一種智慧、健康的生活態度。那麼,在家應該怎麼學佛?關於修行有哪些建議?
  • 生命大修行道場感召各類工作人員
    適合工作的報工作崗位,適合做義工的報義工崗位,待遇要求不同,總之對等適合就行。  報名電話微信:156 5230 9820   王老師  郵箱:304579796@qq.com               大吉祥生命研修中心坐落在北京香山腳下一別墅區內,環境優雅,清靜莊嚴,試運行一年內已進入穩健發展的態勢,目前既有生命大修煉的核心課程,又有能量調理等個案服務,還有系列修煉及新生態類產品,還不定期接待一些造化很大有特色的老師在此辦班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