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修行次第,講戒定慧,由戒得定,由定而慧,這是由定開始,定在前,慧在後面,修止得定,修觀得慧。再有種修法,是建立內在世界,強調慧,從慧,從觀下手,那個定自然會具足。從生命因素上改造、淨化,沒有衰減,隨著用功,越來越淨化,生命品質越來越進步,不會下降。
慧要完成,本身必須要有定力。為了訓練觀照成熟,定可以訓練一下,作為助道資糧。擁有實質性東西,從根本修的原因在這裡,從慧下手修,絕不迷惑的。
從定下手,常會中斷,容易達到定自在力產生的十八種變化,這輩子有,下輩子沒有,只是福報。升 天福報,再到人間,有特異功能,餘習未盡。定自在力衰減力很快。
定或止的修法,主要在斷除外在 塵 境的幹擾,因自有很多習氣會吸收外在的塵境。如音樂世家,生在畫家之家,耳濡目染,對音樂,對畫敏感。有不良習氣,一定有不良的朋友;有好的習慣,一定有好的朋友。一個藝術的人,怎麼繞都在藝術裡,這都是塵境影響。有些有好的影響,有些有不好的影響,有些無所謂。
佛法的殊勝在於內在世界,內在世界的成立,一定要修觀,觀照,修慧才會有,沒有慧,沒有觀照,不能成就。佛法的修行重點是生命因素的淨化,把生命因素汙染源除掉。要把外在世界拋開,把身口意安住在內在世界裡,一不會造成業力,沒有業報,三業清淨,業盡情空,沒有生死輪轉了,果報一下全部中斷,一點都染不上來。如暫時壓住外面,不犯就好,只是止。石頭拿掉,又犯了,習氣還沒有完全隔除斷滅。
因為安住在內在世界裡,所有起心動念,都是普賢行,一切境遇都是普賢境,原因都在這裡。華嚴從內在世界這邊,來完成生命改造建設的,思維相續,曾無間斷,福智莊嚴。在內在世界,才有可能一切一切成。
從生命因素淨化上來講,這才是佛法究竟的修行,其他通外道的。修行以後,如果你的物質會改善的,不對;你的娛樂精神生活會改善的,也不對;還會有一種特殊的能力,也不對。這三種叫生活三要素,一般社會人追求的三個目標。
佛法講生命因素,也有三大要素:一是覺性,被汙染覆蓋住,沒有辦法成就。淨化,顯現智正覺成就。二是法界,法界性也被無明蓋住,沒有辦法展開。淨化,完成器世間殊勝成就。三是般若智慧,無明蓋住,汙染了,對生命存在感受能力消失,起第六意識分別。淨化顯現,眷屬世間越清淨越殊勝,這叫生命三因素。
華嚴直接下手的就這三個,覺性、法界、般若,讓它顯現出來。從這邊來,自己的生活絕對改觀,細節部分看自己用功了。從慧這樣修很殊勝,目標很明確,絕對不會走偏的。同修走錯了,有這標準會告訴他,不要在生活三要素上面,要在生命因素上面,有辦法很明確地指導他,也有辦法規範自己。[海雲法]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深廣浩瀚,解碼智增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