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全球快消品需求的聯合利華,營銷採購如何搶跑數位化?

2020-12-15 騰訊網

「大象能翩翩起舞嗎?」數位化轉型對於大型非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可能並非易事,在這個過程中,消費端的數位化往往成為「倒逼」企業轉型的重要推手。

聯合利華北亞區採購總監張靖提到:「在採購 4.0 時代,對傳統企業來說,消費端的數位化助推了採購的數位化進程。無論是在營銷、渠道還是在產品供應的場景下,我們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碎片化,服務的可定製化,交付的敏捷性。企業要從外部採購多種『能力』,出現『外包化』趨勢,也有要『拿進來』的能力,這對於企業採購日常運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大型企業採購更多是 B2B,我們要解決上遊數位化的過程。

快消巨頭聯合利華,面對已有較高數位化程度的消費端,如何加速轉型?特贊內容中臺會如何賦能?

Q=特贊Tezign

R=聯合利華北亞區採購總監張靖Robin Zhang

01

聯合利華的採購數位化實踐

Q:在數位化升級方面,有沒有一些實踐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

R:在聯合利華內部,我們做了一些嘗試,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1)在企業內部,實現流程的 automation – consolidation – elimination,把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去掉,優化並數位化流程,從而達到更快更智能化的效果,通過機器來提升生產效率。

2)做好大數據的管理。一般有關合同信息、報價,這樣的數據都存在採購的個人電腦裡,散落在各處。我們會逐漸收集數據,形成資料庫(database),用BI的形式做分析。

3)將不同平臺的採購進行分類。通過和特贊的合作,我們可以進行標籤化分類,比如網紅採購、明星意願採購、設計公司採購、技術拓展合作採購、包裝採購等等……我們會把這些類別建立數位化產品目錄,從而建立信息數位化生態。

從本質上來說,採購無非是對接供應方和需求方這兩方的中介。如何評價並選擇不同標的內容,是我們每天要思考的問題。採購的工作需要考慮各方需求,也就需要數位化產品快速幫我們匹配供求雙方訴求點,所以我們也搭建了非常多的數位化企業採購平臺,去滿足不同場景、不同標準的採購需求。

02

聯合利華的採購面臨的更高要求

Q:整個市場都在做數位化轉型,這對聯合利華帶來什麼影響?

R:從某種角度上說,我們是被「倒逼」的。我們屬於傳統企業,傳統企業自發做數位化轉型的情況其實比較少,但是我們兩位客戶非常生猛,「一貓」(阿里巴巴)「一狗」(京東),已經形成了零售端的數位化。在採購4.0時代,對傳統企業來說,消費端的數位化更加助推了採購的數位化進程,採購更多是B2B,所以我們要解決上遊數位化的過程。

這個過程當中主要會遇見以下更高要求:

第一,整個供應鏈對服務要求變高了,訂單的滿足周期變短了,產品創新需求更多了。比如天貓小二看到「趨勢產品」,就會來問我們有沒有類似產品,可以說關於新品上市、服務水平、成本等多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企業內部的效率問題。當客戶提出這些要求之後,我們在產品、原料、包裝、服務等各方面也要實施數位化轉型,才能提高內部效率。

採購要解決 B2B 的交易行為數位化,如何把傳統線下的尋源、商務談判、合同管理、交付、付款等全鏈路數位化,這是大工程。

Q:作為內容創意&營銷的採購,會有什麼難點?

R:做採購我們希望實現「標準化」。標準化程度越高,採購的成熟度也就越高,所以營銷採購的標準化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難點。一般生產製造是有指標的,但創意的好與不好不夠客觀,也很難衡量,市場營銷永遠的話題就是「到底怎麼算ROI」。

營銷採購的數位化,就是開始把一些不太直觀的東西用標籤、更具體的語言去描繪。因為「好」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我們只有把這些概念都界定清楚,才有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

Q:和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相比,聯合利華作為傳統企業,在企業轉型路上面臨哪些獨屬於這個行業的難點?

R:阿里的企業文化和員工都有數位化基因,與之相對,我們卻是百年老店,有很強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但也很少具備數位化基因。

在我們這裡是數位化在倒推著我們成長。為了契合未來發展,這是我們一定要走的路。我們意識到,因為沒有數位化基因,所以在推動企業 數位化轉型時,需要學習和摸索,有個過程,而非一蹴而就。許多員工知道要數位化卻不知道如何配合,數位化工具的使用率低等等,因此,我們在內部開展了各項數位化人才培養項目。

要把新的流程、工具和技術利用起來,需要自上而下共同意識和轉型。我也曾和諮詢公司的人聊過這個話題,他們說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數位化轉型這件事只有20%是技術問題,剩下70%是員工之間的溝通問題。

大公司不同部門、不同員工之間如何打破不同職能間的溝通壁壘;協調不同體量、不同級別的人員等,這些都可能成為傳統企業轉型遇到的難點,有待逐步攻克。

03

聯合利華×特贊內容中臺實踐

Q:和特贊的合作,對聯合利華的採購流程帶來什麼新的改變?

R:創意是最難標準化的產品,但是採購都想把工作內容標準化,因為標準化更容易進行比價,也更方便衡量供應商的性價比。

我們和特贊合作,首先就是將營銷內容服務進行分類,方便採購更精準地尋找供應商。其次,我們可以發現市場營銷同事對於不同的供應商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偏好。如何用數位化方式來描述並定義這種「偏好」,量化這些供應商受到關注的根本因素,並且把這些成因沉澱在系統裡,這些就是前人的經驗,相對應的數據都是可以被復用的。

我們在一個相對傳統型企業裡面做數位化採購中臺,一方面圍繞營銷,我們有代理商管理,有媒體素材管理等;另一方面,也有產品的管理,有半成品的管理,最後就是設計資產的管理。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些素材都做數位化沉澱,將創意的素材和媒體渠道、產品等多個維度數據打通,從而幫助業務決策。

Q:未來三年,聯合利華想要重點提升的地方是什麼?

R:我們也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希望通過大量探索,嘗試出「閉環」的鏈路。只有先做「數位化」,才能「智能化」。

B2B數位化的難點在於「沒有標準」,每次遇到問題都需要具體到實際的業務場景。數位化目前只改變了行為模式和工作流程,但最後還要落到如何產生價值的問題上來,或者說如何解決業務場景中的實際問題,完成轉型。

在大企業中,除了業務內容本身還有工作人員的因素,轉型過程中的產品是否從底層解決了業務和客戶中具體的技術問題,是否能落地,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Q:最後,請您聊聊有哪些數位化採購的趨勢吧?

R:橫向來看整個行業,似乎還沒有在這方面做到特別領先的企業,大家都在嘗試數位化,但聯合利華的迫切性很強。從業務上來說,我們採購要對績效直接負責,對於公司成本和95%的費用都會直接控制,所以數位化在我們公司是否能讓人看到成效也很重要。

這讓我想到一個實際的例子,去年我參加坎城創意節,聊到一個話題是KOL造假,KOL造假意味著廣告主的投入效率會很低。如果有一個數位化產品可以追蹤者背後的情況,大家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提升,整個行業生態也會更好。

相關焦點

  • 寶馬 瑪氏 聯合利華:數位化進程如何跑出「加速度」?
    那麼,寶馬、瑪氏、聯合利華這些老牌企業,到底如何實現數位化創新的「加速度」?寶馬把這些車內數字產品串聯起來,可以說從上車第一步開始,直到旅程結束,寶馬都針對客戶不同的需求,提出了數位化體驗解決方案。
  • 特贊內容創意中臺:賦能營銷採購創意能力數位化
    【TechWeb】7月24日,特贊舉辦「共同進化:數位化企業的營銷採購趨勢」閉門會,來自阿里巴巴和聯合利華的品牌採購專家,紅杉資本、線性資本的資方代表,一同探討營銷採購的數位化實踐與趨勢。活動現場也對特贊內容中臺進行了詳細解讀。
  • 情報:聯合利華推進數據對化妝品及日化用品的營銷創新
    在8月,聯合利華創想聯合微軟加速器(Microsoft)共同對獲得初步認定的方案進行了第二次專家評估,據相關人士透露,本輪獲得合作機會的企業均以數據算法預測為主,這也意味著,跨國公司的營銷部門正逐步從傳統廣告創意為中心的方法轉向數位化、科學化的新型模式。自2015年,聯合利華創想落地中國,創想一直在支持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創新,包括產品、研發等多個領域的創新。
  • 聯合利華、喜茶、OPPO、京東、The Trade Desk:後疫情時代,數位化...
    疫情嚴重的影響了大量商業行為的發展,於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將數位化提升到了重要的戰略層面,但如何實現數位化卻是很困難的問題,Morketing創始人&CEO曾巧就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經驗教訓向五位嘉賓提出了問題。聯合利華中國數據與數位化發展副總裁方軍認為,數位化可能很難到達成熟的階段,因為它永遠處在不斷的迭代之中。
  • 成為聯合利華供應商或合作夥伴?創想+的目標不只是營銷創新
    而上文中所提及的XMOV通過與聯合利華創想+的合作,洞察年輕人需求和潮流而打造虛擬AI偶像,採用運動感知、理解、捕捉和合成技術,應用於日趨複雜的數字零售環境之中。供應商模式向合作夥伴模式的轉變供應商機制是全球中大型企業經營中非常普遍的採購方法,其不僅需要考核對方資質、技術、主要客戶等指標外,在進入供應商清單後,仍需要進行繁瑣的招投標競爭才可確定獲得採購合同的資格。
  • ImageDT圖匠數據新增重磅客戶,牽手聯合利華
    藉助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來實現經營模式的創新已成為快消品、零售行業的共識,新的技術手段加速整體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助力於快消品、零售行業在提升銷售額、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加忠實消費者數量等方面尋求突破,這是一場快消品、零售業的智能化變革。
  • 力壓寶潔,聯合利華對標的是全球最大美妝公司
    據聯合利華全球官網公示及媒體披露信息顯示,2015年以來,集團達成近30筆收購交易,其中有17次都是美妝品牌或公司。包括備受關注的韓國護膚品牌AHC,以及美國專業彩妝品牌Hourglass。作為日化消費品領域的老大和老二,寶潔與聯合利華的角逐一直以來頗受業界關注。雖然,在整個美妝個護領域,聯合利華在2012年首次超越寶潔,成為緊跟歐萊雅集團的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公司。
  • 加速全渠道創新營銷,聯合利華「雙十一」再創佳績
    聯合利華作為全球日化巨頭、「雙十一」老將,不斷挑戰新消費業態,利用數據賦能,推動全渠道整合營銷策略落地開花,再創佳績。全域直播,提升消費者互動體驗,推動渠道下沉面對越來越個性化的人群,以圖文、直播、短視頻等多樣化營銷內容輸出成為了流行趨勢。
  • 供應鏈案例:聯合利華的供應鏈內幕大揭秘
    要對這瓶洗髮水背後的龐大體系有所理解,更需要經驗—聯合利華的市場部門對特定一款洗髮水制定了是降價還是買贈的促銷方案、在多長時間段內投入了多少宣傳力度、覆蓋了多少區域或渠道等,都會影響這款洗髮水最終增加的銷量。因此這位需求計劃的經理也同時要懂營銷、懂生產,常常去和銷售、財務、市場等團隊進行溝通。
  • 聯合利華的美妝「掃貨」清單與套路-虎嗅網
    近日,聯合利華宣布將收購定位天然的高端護膚品牌Tatcha,交易價格約為5億美元,預計交易在今年三四季度完成。相信大部分人對Tatcha品牌是很陌生的,但此次交易已是聯合利華2019年的第4筆收購,類似的交易,聯合利華可能要做130個。
  • 聯合利華布局長三角 將在太倉建冰淇淋無人工廠
    「中國市場在高速增長,隨著原工廠的年齡增長,僅靠疊加式的升級換代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聯合利華北亞區總裁龍嘉華表示,全新的工廠將採用最高標準來建設,達到智能化、數位化、柔性化的目標,以適應未來品類繁複的個性化定製、跨界生產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新鮮、健康的食品,為中國消費者的品質生活加分。
  • 聯合利華:何以躋身全球最佳供應鏈排名前三?
    聯合利華:何以躋身全球最佳供應鏈排名前三?  製造業供應鏈的變革與創新 作為在全球最大的快速消費品公司,如何能夠滿足不同市場區域、不同消費者的習慣必然是聯合利華一直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 聯合利華:一個逐步清晰的客戶代理關係 | 坎城洞察三
    本周三,聯合利華宣布,將與WPP一起,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投資移動創意管理平臺Celtra。聯合利華CEO Keith Weed在坎城國際創意節的圓桌會議上表示,「如果你不打算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字營銷人員,那麼乾脆放棄營銷好了。精通數據技術是營銷人員所必須做到的。」
  • 聯合利華與天貓新品創新中心揭幕大健康聯合研發中心
    湯彥俊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 (王子濤 湯彥俊)4月9日,聯合利華與天貓新品創新中心公布全新合作計劃,雙方將利用聯合利華的研發能力和柔性供應鏈管理能力以及阿里巴巴在大數據資源和新零售方面的優勢,合力打造新零售價值鏈大健康產業合作典範,並為「天貓新品創新中心聯合利華大健康聯合研發中心」揭幕。
  • 上海數位化採購轉型高峰論壇開幕 數位化採購成企業發展共識
    上海市經信委生產性服務業處處長何勇表示,疫情黑天鵝凸顯了採購和供應鏈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推動了採購與供應鏈模式的創新升級。在這一過程中,湧現出了大批優秀企業。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些企業的帶頭作用、推廣採購數位化轉型的成功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聯合利華茶業務評估結論定了
    來源:小食代今天,旗下擁有立頓茶、和路雪冰淇淋及家樂調味料的快消品巨頭聯合利華發布了二季度財報,並給出了茶業務評估的結論。值得留意的是,聯合利華中國將有相當大一部分的茶業務被剝離,包括立頓茶包。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聯合利華與阿里巴巴開啟「網際網路+快消」合作新模式
    通過「村淘」拓展農村市場,使更多中國消費者更方便地購買到來自聯合利華的優質產品。 跨境零售業務進一步深入開展。天貓國際將擁有齊全最豐富的聯合利華全球跨境商品。 進一步開拓大數據的運用。聯合利華旗下品牌在線上通過與阿里媽媽進行數據深度合作,精準定向廣告投放;在線下運用大數據共同進一步打通渠道,使線上線下渠道融合。
  • 資產數位化是精準營銷前提,醫百科技如何助力藥企營銷數位化整體轉型
    2016年,新一輪醫療改革下,控制醫療費用成為政策著力點,藥企利潤空間被壓縮,在投入減少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爭奪有限的營銷渠道,是藥企當時最緊迫的需求。 高劍飛在廣告業和快消品營銷行業有接近20年的經驗,此前的經歷讓他敏銳捕捉到了醫藥數位化營銷創業機會。「在政策、市場等因素推動下,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醫藥數位化營銷即將迎來快速發展節點。」
  • 拋棄廣告公司 聯合利華要自建消費者資料庫
    全球第二大廣告主、快消品巨頭聯合利華的 CMO Keith Weed 最近表示,公司計劃投資一個價值 10億美元的「一對一消費者關係」,建立自己的數據,而不再依賴「緩慢」的廣告代理公司來獲得數據能力。在 6 月 7 日舉行的 IAB(美國互動廣告局)高峰論壇上,Weed 宣布了這個消息,並簡單介紹了聯合利華正在建立的 26個遍布全球的「用戶數據中心」(People DataCentre)。這些數據中心的員工負責把傳統的市場研究和社交聆聽、CRM(客戶關係管理)等方法結合,幫助推動聯合利華旗下那些品牌——多芬、立頓、清揚、奧妙等等的大眾傳播方式轉變為更加個性化、數據推動的傳播。
  • 聯合利華裁員「過冬」
    聯合利華收益的增長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寶潔所開啟的先河,裁員成為挽回財務空缺的一個必要手段,而2012年在市場的衝擊下,生活板塊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兩大巨頭也都在進行內部調整,寶潔選擇了大規模的全球裁員,而聯合利華則選擇整頓英國的業務,改造製造廠,裁員500人左右。這次大規模的裁員,勢必會給中國員工帶來一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