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邊有錢一定花掉,不管是拿到退稅、紅利獎金或任何意外之財,但享受花錢快感後,也可能後悔為何沒把錢省下來。心理學者指出,對於想要存錢卻總是停留在「知易行難」階段的人來說,可以從訓練腦部思考做起,一步步克服揮霍衝動,達到讓自己願意儲蓄的終極目標。
聯邦政府機關歷經史上為期最長的關門風波後,許多民眾認清一個殘酷現實,那就是部分聯邦政府員工是每月薪水都花光的「月光族」,因此,政府關門期間太久,生活會漸漸拮据。如果把觀察對象放大到全體民眾來看,理財信息網站Bankrate調查顯示,能夠負擔突如其來一筆1000元帳單的人,在全國成年人人口中,約只佔40%。
不再刷卡只用現金消費
Bankrate網站調查發現,倘若臨時有急用,卻因為手頭實在困難,拿不出1000元,大約有15%成年人坦承,將靠著刷卡來應急。然而,信用卡平均年利率(APR)如今來到約17%的新高點,如果刷卡應急,恐怕卡債會愈滾愈大,未來就算想要存錢,目標也將變得更遙不可及。
「有用的建議:如何提供民眾真的會遵守的理財建言」(Advice That Sticks: How to Give Financial AdviceThat People Will Follow)作者、臨床神經心理學醫師莫伊拉‧桑穆爾斯(Moira Somers),接受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說,她親眼看到許多人卡在負債循環當中無法脫身,但當他們拿到退稅時卻全部花完,一毛錢都不存起來,然後累積更多債務。
桑穆爾斯分析,刷卡付帳時,「腦部通常不會解讀成是在付錢」。
她說,研究人員透過腦部影像掃描發現,消費者以現金購買商品時,腦內主管愉悅期待與不悅痛苦的兩個區域,會同時出現反應;但如果是刷卡消費時,卻只有愉悅期待的區域有反應。她說,這就是賭場把任何看起來像鈔票的東西移除的原因,而讓人用代幣投入吃角子老虎機,後來改用類似信用卡的塑料卡,「因為它們感覺並不像鈔票」。
若想改正愛花錢的毛病,專家建議,第一步可以從「只用現金消費」做起。
固定開銷提前存著準備
桑穆爾斯舉例,買衣服、食物或娛樂休閒活動,如果都改用現金,與刷卡消費比較起來,大約可減少20%至28%的支出,因為當民眾動手把鈔票掏出來的時候,會讓腦子稍微停下來,再次考慮購買這些商品是否確有必要。
讓「存款變成自動做到」,則是另一個具體步驟。
桑穆爾斯說,如果要幫「未來的自己」未雨綢繆,就要好好安排退休帳戶的儲蓄,或者開一個用來儲蓄的戶頭。她表示,對於每年固定會出現的大筆開銷,例如耶誕購物、房屋保險或繳稅,最好是把錢放到另外一個帳戶,畢竟許多人經常忘了這些固定花費,直到要繳費了時候,才驚覺沒有餘錢。因此,提前準備絕對有益無害。
每年一天檢查帳單債務
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行為經濟學講座教授卡米瑞爾(Colin F. Camerer)建議,仿照運動或飲食的健康習慣,如果每年花一天為自己來個「金錢排毒」(money cleanse),有助於揚棄亂花錢的壞習慣。
他指出,一年當中應該找一天,拿放大鏡仔細看看自己信用卡帳單某些自動衍生的債務,究竟從何而來,並把一些平常沒注意到的、不經意的開銷,進行精省規畫,看看其中是否有某些支出是可以省下的。他說,「由奢入儉」並沒有想像中那般困難,真正去做了之後,也會發現自己其實有很靈活的適應力。
減少逛街不看奢華節目
「減少出門逛街的時間」及「減少收看奢華風格的電視節目」,是桑穆爾斯提出的實用建議。她舉例,類似實境真人秀「嬌妻真實生活」(Real Housewives)系列的節目,雖然讓人想一窺究竟,但節目內容卻會對人產生誘惑,想要購買奢侈品,而這些商品其實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
她表示,到購物中心逛街也是一樣,花在逛街的時間愈長,就愈容易開始不自覺的花起錢來,一旦身心覺得疲倦的時候,判斷與決策的敏銳度就變得愈來愈遲鈍。到最後,拿起東西隨手就買,理由不是真正需要這個物品,純粹只因為它在那個時候、那個地點「正好出現在眼前」。
只要按下一個按鈕就可以完成「快速購買」的現代消費模式,對於想要擺脫亂花錢習慣的消費者來說,能免就免。桑穆爾斯指出,要訓練頭腦養成省錢思考,同時要訓練頭腦不能再有衝動型購物的想法,這當中的差別,極可能只是區區幾秒鐘而已。
訓練頭腦不能衝動購物
桑穆爾斯說,行為經濟學家所指的「摩擦」(friction),就是在任何行為中會造成障礙的因素。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增設某些有效的摩擦,移除沒有用處的摩擦,如果把能夠按下一個按鈕就能完成「快速購買」的功能關閉,就等於幫自己加裝有用的摩擦,幫自己爭取到大約15秒的時間,在下單訂購之前好好三思。
她表示,光是如此短短的一段時間,或許就能達到時間換取空間的目的,「稍微再多想一想,就清楚體會到其實這筆消費是沒必要的」。
「明白什麼才是對自己真正有益」,是桑穆爾斯對於改善揮霍問題的最後一個建議。如果要訓練頭腦朝著存錢方向思考,就要確實認清「建立急難預備金對於心理健康的重大影響」。她表示,如果手頭有存款,心理壓力就會減輕,自信心會相對提高,「不會常常有遊走在危險邊緣的感覺。」
擁有存款即有選擇自由
她說:「如果沒有存款,你就沒有選擇的自由。財富可以讓我們擁有改變人生的選擇權,還有讓我們能夠為我們所愛的人改變人生的選擇權。」
存款讓我們可以出門旅遊、投資、受教育,也可以選擇離開讓我們備受精神折磨的工作;它讓我們可以搬到治安較好的小區,獲得更好的醫療。雖然這當中並沒有光鮮亮麗的成分,可是如果你曾經吃過苦,就會了解能夠鬆口氣的滋味有多棒。她說:「如同我們不會為能夠呼吸而慶祝,但呼吸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