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產是將理論配合比轉化成生產配合比完成生產澆築的過程,混凝土生產配合比是以理論設計配合比為基礎,為指導進行混凝土生產的。但生產過程中原材料不可避免發生這樣和那樣的變化,造成理論配合比偏離實際生產需求,需要進行必要的修正和調整以保證混凝土質量的穩定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調整不是隨意進行的,應以了解所使用原材料與配合比設計所用原材料的差異及變化情況,再根據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行調整。因此,混凝土生產配合比的調整不是盲目進行的,而是建立在對所用原材料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要想快速調整出符合工程需求的混凝土狀態,需要平時多做試驗,多積累數據總結其內在聯繫規律。只有平時多試驗總結,才能做到調整時快速、準確。
一、生產變化是配合比調整的前提
混凝土生產時與配合比設計時發生變化是配合比調整的前提。混凝土生產時發生的變化既包括原材料方面的也包括氣候、混凝土狀態及施工工藝的具體要求。
(1)砂、石含水率、顆粒級配、粒徑、含泥量等發生變化
砂、石含水率會因砂、石所處的不同區域及進料時間發生變化,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發生變化。砂子的細度模數變化0.2,砂率相應增減1%~2%;砂石級配不合格或採用單級配時,砂率應適當提高2%~3%;石子最大粒徑降低一個等級,砂率增減2%~3%;砂石的針片狀含量增大,針片狀含量變化5%左右,砂率應調整2%~3%;砂子含石量的變化應及時調整砂率;砂子含水率變化2%左右,會使混凝土的坍落度發生顯著變化,如單方混凝土砂子用量為800kg,砂含水率變化2%,則混凝土單方用水量變化15kg左右,混凝土坍落度將波動40~60mm。因此,生產混凝土時應隨時注意砂、石含水率的變化,並按規定調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在生產過程中要求質量控制人員經常查看料場原材料的使用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控制混凝土質量。
(2)膠凝材料用水量發生變化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變化,通過試驗室的複試可以發現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變化,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波動1%,混凝土用水量將波動3~5 kg/m3。
礦物摻合料的需水量與等級、廠家等,有很大的不同。礦物摻合料需水量的變化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坍落度,如粉煤灰需水量變化1%,將要影響減水劑減水率1%,才能保證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不發生變化。
(3)外加劑減水率發生變化
外加劑減水率的變化對混凝土用水量的影響非常顯著,減水率高時,用水量減少,水膠比降低,混凝土強度提高。但是減水率過高時,會使混凝土對用水量變化十分敏感,難以控制,很容易出現離析、泌水現象。
(4)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的變化
由於運輸距離、運輸時間、氣候變化、施工速度等,常常會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運輸時間長、溫度高、氣候乾燥,坍落度損失就大;反之,坍落度損失就小。在炎熱條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需水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需水量可用下列經驗公式得出:W=(t-20)×0.7(t為混凝土處於高溫季節施工時的溫度)。在夏季氣溫高於20℃時,溫度每增加10~15℃,應增加用水量2%~4%或外加劑摻量增加0.1%~0.2%。運距每增加10~15km,增加用水量5~8kg或外加劑摻量增加0.1%~0.2%,也可採用二次添加外加劑或採取對骨料澆水降溫的辦法,減小坍落度損失。
(5)現場施工需要
施工現場由於澆築部位不同,對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在後期為了有利於收尾(頭)或因泵送距離縮短可適當減小坍落度。
二、混凝土配合比調整的基本要求
實際生產過程中,可根據需要調整混凝土配合比,但調整時要求:
(1)調整要有足夠的理由和依據,防止隨意調整,見表1。
表1 配合比調整規定
(2)混凝土配合比調整應不影響混凝土質量,通常情況下,調整過程中混凝土水膠比不能發生變化。加強生產水膠比的監控,水膠比不僅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混凝土硬化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水膠比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確實存在用水量與配合比設計用水量的差別,使水膠比發生改變。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控制混凝土質量的核心內容是控制生產用水量,使混凝土實際水膠比在±0.02範圍以內浮動,將混凝土28d強度值在表2的範圍內變化,保證混凝土質量的穩定性。水膠比每降低0.01%,混凝土強度增長4%左右;水膠比變化0.05~0.1,砂率變化1%~2%。
表2 生產控制強度建議表
(3)調整配合比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要有技術質量部門或由技術質量部門授權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規定進行。試驗員調整配合比應遵守以下規定:砂率允許調整±2%,外加劑允許調整膠凝材料用量的±0.2%,用水量允許調整5~10kg/m3,對超出上述範圍應向試驗室主任或技術負責人申請。膠凝材料的調整相對複雜(表3和表4),原則上不允許試驗員調整膠凝材料用量。
表3 膠凝材料隨不同因素變化規律
表4 原材料質量對水泥用量的影響
(4)混凝土配合比調整要做好記錄,以便可查,可溯源。
(5)混凝土配合比調整後,要及時試驗,查看混凝土狀態及試塊成型,檢測調整目標與實際的差距,總結經驗。
來源:網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