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集集的不歸路:年燒18億,眾商戶血本無歸

2020-12-20 大河報網

多事之秋的淘集集,最終倒在了寒冬。

12月9日,正當各大電商平臺積極備戰雙十二之時,被業內視為下一個「拼多多」的淘集集,宣布因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將進行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淘集集方面稱,公司欠款規模為16個億,其中包括8億供應商欠款和8億商家貨款。這意味著加上之前的融資金額,淘集集在這一年多裡已燒掉了18億元。

這家2018年8月上線的社交電商黑馬,打著「買得多,賺得多」旗號,瞄準四線及以下城市月收入2000以下的人群,平臺上的商品單價大多不超過50元,靠補貼、低價等方式吸引用戶。然而,當融資進度趕不上燒錢節奏,其很快就因資金鍊斷裂而無力續命,眾多商戶血本無歸。

近期,位於淘集集的上海總部,已多次爆發各地商家集中上門擠兌貨款的圍堵風波。

溫州電商私圈創始人馬凱躍對媒體表示,「僅在溫州區域內,遭遇損失的商家就超過了兩千,大多數拖欠資金在10萬至50萬元不等,也有很多超過百萬。」

按照馬凱躍所述,淘集集內部工作人員稱,上海開域拿走了淘集集10月8日後貨款的使用權,即公章密鑰。

不過,12月23日,數十位淘集集商家到上海崇明區開域集團總部索要貨款時,得到的回應卻是,開域稱與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淘集集)未籤訂任何業務合同,也從未籤訂任何投資協議,無任何股權關聯,同時也未接收上海歡獸的公章、網銀等。

「毀滅性」影響

淘集集的發展就像一個神話。

易觀數據顯示,上線兩個月,淘集集用戶總量達1133萬人,以120.61%月活增幅位居當月月活增幅榜第一。2018年10月,其還獲得老虎基金、數碼天空科技和險峰投資等A輪4200萬美元融資,估值2.42億美元。

據極光大數據統計,趁著下沉市場的東風,不到一年時間,淘集集平臺用戶量已達1.3億人,日訂單量突破了150萬,滲透率環比增長最高,被業內公認為社交電商的明星企業。

就在今年6月,淘集集宣布啟動B輪融資,擬融資2億美元,投後估值8億美元。10月15日,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證實「拿到了很多口頭offer」,並豪言要把淘集集做成百億美元以上體量的企業。

時隔僅僅兩個月後,張正平最近卻突然改口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帳,公司不得不宣布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要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組。」

從畫出百億美元的大餅,到如今宣告破產,淘集集的命運急轉直下。

在公開信中,張正平提到了多方面因素,如黑客攻擊、惡意投訴。他舉例稱,2018年10月至12月,淘集集經常性地受到黑客攻擊伺服器,APP無法正常訪問,當年雙11,0點到2點、16點到20點,無法正常打開;APP STORE上超過10萬條1星差評;北京、上海、深圳多地工商集中收到惡意投訴,最高1天1000筆。

淘集集也曾試圖自救。今年10月12日,淘集集宣布將與國內大型集團進行業務重組。

債務重組協議內容是讓商戶及供應商暫時不要追討80%欠款,淘集集在收到重組方支付的收購價款後15個工作日內,向商家償付債務金額的20%;剩餘債務延期至當淘集集與重組方重組後的目標公司估值達到15億美元時,3個月內兌付10%;剩餘債務延期至當淘集集與重組方重組後的目標公司估值達到20億美元或上市時,3個月內兌付剩餘70%。

不過,這種態度和方式令很多商家表示反對和失望。

淘集集隨後又提出了新的債轉股方案,即把此前商家入駐模式調整為合伙人自營模式,按5.5億美元估值,將商戶及供應商債務轉為股權。淘集集要求商戶及供應商同意其股權由張正平代持。

對於外界質疑的投資人問題,張正平回應稱,淘集集確實曾有A、B兩個潛在投資人。投資人A是某大型集團公司,投資人B則為某PrelPO公司牽頭的基金公司。但投資方在收走公司的公章和銀行密鑰後,並沒有履行當初說好的打款進度。

張正平直指公司資金斷裂的理由為:「投資方的控制公司向法院申請了對淘集集的訴前保全,凍結了淘集集的支付寶帳號,直接造成公司貸款退款無法正常支付,工資無法支付,對公司運營造成毀滅性影響。」

瘋狂補貼下的不歸路

從公告內容看,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將平臺破產的原因歸咎於B輪融資遲遲未到帳,導致資金鍊斷裂難以為繼。而實際上,即便淘集集能融到資,最後恐怕也難逃死亡的結局。

「那錢到底哪兒去了?」面對這一拷問,張正平在10月15日的公開信中解釋,「虧損實際上都虧損在獲客上邊。」

為了爭取到投資方的資金,張正平選擇鋌而走險。在未持有支付牌照、未進行第三方託管和資金趨緊的情況下,淘集集利用應付帳款的周期挪用商家貨款,投入營銷,通過滿減、補貼、市場投放等多種形式齊發,開啟生猛激進的「燒錢」大戰,拉新增用戶提升流量。

淘集集覆蓋一元拼團、限時秒殺、補貼拼購、返現等模式。新用戶註冊會有1元現金,老用戶每邀請一位新用戶入駐平臺也可獲得現金獎勵。為了鼓勵拉新及完成社交關係的裂變,淘集集還在拼團模式的基礎上,建立了「現金補貼+分銷返利」的雙重補貼體系。

瘋狂補貼的背後,是淘集集巨大的資金壓力。正是這一操作,將淘集集徹底送上了不歸路。

從2018年8月上線以來,淘集集貨款帳期經歷了T+1、T+7、T+30、T+45多次調整,加上中間夾雜的各種延遲打款理由,後續淘集集的實際帳期已被拖到90天。但即便如此,商家們的貨款仍無法提現,最終導致商家維權事件爆發。

「討債」的商家憤憤不平。一位來自保定的商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被淘集集拖欠的貨款是50萬元左右,然而淘集集後臺如今看不到貨款的顯示記錄,每次問客服,得到的回覆都是說在升級中。「我是一個小商家,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說。

此外,淘集集方面還存在要求商家強制做品控、品控費直接打入個人帳戶,強制升級KA並籤署KA合同,店鋪商家被迫變供應商等問題。

張正平對此在微博上公開表示,進入7月,由於內外部一些因素,公司業績增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銷售額出現停滯。「這裡我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過多的時間花在了融資身上,想通過融資款來解決當前增長的問題,延誤了最黃金的自救期,策略上選擇了繼續虧損獲取用戶。」

「燒錢」應慎之又慎

淘集集折戟,真如張正平所說嗎?

「社交電商燒錢補貼來搶奪市場可以理解,但毫無底線的燒錢模式一定要謹慎。」艾媒諮詢創始人兼CEO張毅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淘集集破產就是因為毫無底線的燒錢及過度依賴融資,一旦融資即後續的投資資金跟不上,企業就難以生存下去。

在東興證券分析師葉盛看來,淘集集的商業模型很糟糕且難以改善,雖然靜態獲客成本看起來不高,但是客戶留存率和復購率都很差,導致其單個用戶的客戶生命價值要小於其獲客成本。

葉盛認為,電商平臺具有贏家通吃的特點。在拼多多「飛輪效應」的影響下,淘集集很難聚合足夠的商家和用戶,這就導致其客戶留存率和復購率始終不高,商業模型的改善基本不可能做到。

市場普遍認為,淘集集迫於增長壓力,燒錢補貼節奏沒控制好,動了商家貨款更是觸及經營紅線,融資只是壓倒其最後一根稻草。

張毅說,過度地依賴資本,自身無法造血,繁榮的背後千瘡百孔,從這一角度看,淘集集的失敗是必然的。

實質上,燒錢補貼的模式並不鮮見。前有京東、蘇寧價格戰,滴滴、快的、UBER的出行大戰,後有美團、餓了麼的外賣爭鬥,還有靠下沉市場快速成功的拼多多、趣頭條們。除了商業模式、應用場景的創新,很大程度上都離不開燒錢補貼。

不過,在監管趨緊、資本環境生變、營銷費用高企、虧損持續擴大的情況下,這種所謂的燒錢模式是否還有出路?

「社交電商依然要降低獲客成本。靠燒錢拉新獲客的成本太高,主要還是依靠社交關係鏈實現裂變傳播,這類傳播獲客的方式成本更低;在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未來傳統電商往社交化發展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張毅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表示,燒錢雖然能幫助其在短時間內快速實現一定的用戶規模,但用戶留存、復購才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移動電商用戶預計突破7億人,增長至7.13億人,中國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客觀上為社交電商發展奠定了基礎。社交電商崛起,持續受到資本市場青睞,2018年行業融資總額超過250億元。

張毅分析認為,未來,社交電商市場發展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有待挖掘,其分化出的社交內容電商、社交零售電商、社交分享電商均存在擁有巨大流量的平臺產品。他建議探索更多的玩法,「目前主要細分類型中,社交內容電商以創造內容營造社群引流、社交分享電商以鼓勵分享促進用戶社交互動吸引新客。其社交玩法仍然存在廣闊的探索空間,但燒錢的打法應該慎之又慎。」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沈晨

相關焦點

  • 燒錢「攢」1.3億客戶淘集集負債16億
    01淘集集燒錢「攢」客戶負債高達16億元10月18日,記者來到位於上海江場路的淘集集總部,幾經周折聯繫採訪到淘集集CEO張正平。張正平說,目前公司負債主要分為兩部分,供應商的貨款和廣告代理投放的欠款,負債總額為16億元左右。
  • 淘集集負債16億元怎麼回事?淘集集資金鍊斷裂還不上貨款
    淘集集:燒錢「攢」客戶 負債高達16億元  10月18日,記者位於上海江場路的淘集集總部,幾經周折聯繫採訪到淘集集CEO張正平。張正平說,目前公司負債主要分為兩部分,供應商的貨款和廣告代理投放的欠款,負債總額為16億元左右。
  • 淘集集負債16億倒下,難有「第二個拼多多」?
    掙扎數月,淘集集還是沒能挺過這個寒冬,在2019年的末尾宣布自救夢碎。12月9日凌晨,社交電商淘集集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創始人張正平公開信,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帳,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 淘集集啟動破產清算,商戶血本無歸,複製拼多多為什麼這麼難?
    淘集集的債權人,請注意!近日,根據媒體報導,淘集集已經啟動破產清算案債權申報,由於涉及的債權人過多,上海破產法庭嘗試應用網上自助申報系統,自動對比審核。據了解目前淘集集實際欠債已經超過19億,現在資產卻不足6千萬。
  • 曾經風光的淘集集負債16億,電商平臺燒錢打法行不通了?
    曾經風光的淘集集負債16億,電商平臺燒錢打法行不通了?淘集集負債16億。近年來,如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賺得盆滿缽滿,引人豔羨,但小型的電商平臺卻不一定能複製其成功。近日,主打三四線城市、鄉鎮市場的電商平臺淘集集就傳出資金危機,有消息稱其已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
  • 野牛王|淘集集死亡啟示錄:燒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淘集集這個在去年8月上線的電商平臺,曾被視為可以和拼多多叫板的電商新貴,只用了1年時間就吸納了1.3億用戶,發展迅猛程度令業界咋舌。誰能想到,它最後進入人們視線的高光時刻,竟然是以破產的結局收尾。(11月份,淘集集還在發文否認公告,1個月後徹底崩盤)雖然不到最後一刻,我們無法知道誰是最後的「破產王者」,但在2019年創業場的暴雷事件中結束得如此轟烈,淘集集絕對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這一切的源頭,我們還得從淘集集短暫的發家史開始說起。
  • 「拼多多學徒」淘集集死於2019
    也正是這一操作,將淘集集送上了不歸路。9月,淘集集沒有等來這筆「救命錢」。同時,此前就察覺到貨款無法提現,或者有延緩到帳情況發生的一些商家,聚集到淘集集上海總部索要欠款,平臺危機一觸即發。至昨日(12月9日)凌晨,社交電商獨角獸淘集集,最終轟然倒地。淘集集死於拉新、留存,下沉市場「黑馬」不再?從日前發布的公告上看,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將平臺破產的原因,歸咎於B輪融資遲遲未到帳,導致資金鍊斷裂難以為繼。不過從淘集集實際運營情況來看,即便能夠順利融到資,也恐怕避免不了死亡結局。
  • 淘集集為什麼「死」在半路了?
    從2018年8月上線至今,淘集集存在僅一年多,就從巔峰跌至谷底,令人唏噓。如果稍微研究一下淘集集的運營模式,就很容易會想到拼多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Q2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淘集集上線9個月,用戶月活量超過4000萬,而拼多多用了21個月才達到這個程度。這些漂亮的數據吸引了不少投資方。2018年10月,淘集集完成A輪融資4200萬元,估值達到2.42億美元。2019年6月,淘集集B輪擬融資2億美元,估值8億美元。而淘集集的投資方包括險峰投資、老虎基金等知名VC。
  • 淘集集申請破產背後:負債19億現有資產不足6000萬
    申請人於2019年12月停止經營。 資料顯示,2018年淘集集曾融資4200萬美元。去年年底時,一位商家曾對《深網》表示,目前淘集集欠款超過18億元。目前淘集集淨負債超過19億元,這意味著在不足一年半的時間裡,淘集集已經燒掉22億元。 去年6月,有淘集集商家發現淘集集的貨款開始延遲到帳甚至根本無法提現。
  • 終於明白淘集集為什麼會敗得那麼慘,供應商的血汗錢可能血本無歸
    不知道什麼時候淘集集進入大眾的視野中,這家電商公司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電商產品,這個電商平臺的產品很便宜,能夠吸引很多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小鎮青年,這家公司的主要目的的可能是馬雲用來狙擊拼多多的,淘集集和拼多多的用戶重合度高達85%以上。
  • 淘集集之死
    張正平的這番言論,只是表達了一個基本法律事實,連表態都算不上。而走入破產程序的那一刻起,後面的走向已經是他無法控制和預期的了。根據此前《財經》的報導,今年年初至十月中旬,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上半年淨虧六個億,淨資產負6億元,每月虧損超2億元。試問,一家負資產的公司,進入破產清算,如何兌付員工工資,如何償還被挪用的商家貨款?
  • 一個估值8億美元的公司破產要多久?淘集集用了8個月
    位於上海五牛控股大廈26、27層的淘集集總部,2020年春節前依然有零星的商戶前來討要少則上千元,多則數百萬的拖欠貨款,而今這裡早已人去樓空。在民間自發做的淘集集拖欠商戶欠款的調研數據中,接受調研的數千家商戶中,拖欠數額上百萬的商戶逾15%。曾經負責接待商家維權的淘集集員工轉而成了維權對象。
  • 淘集集資金鍊危機、韋博英語爆雷、去哪兒成「老賴」,這個鍋由...
    張正平表示,「淘集集目前有超過1.3億註冊用戶,市面獲取一個註冊用戶並不便宜,大家都知道淘集集不收佣金,虧損實際上都虧損在獲客上邊。」  「重組是最好的方案,需要大家一起共渡難關。」張正平表示,「在這麼僵持下去,錯過了這次重組機會,公司破產清算,大伙兒能拿到什麼?」
  • 淘集集商家為什麼「心甘情願」達成了和解?
    至於剩餘的80%也有兩個選擇:第一是債轉股,第二是選擇在淘集集市值達到15億元打款10%,市值達到20億美元打款剩餘的70%。融資成功後,張正平承諾將其另一業務「閃電降價」平臺變賣,淘集集繼續經營。 問題是,如果淘集集的市值一直達不到15億美元怎麼辦?商家心中都有疑慮,因為協議中並未標明具體還款時間。
  • 淘集集再傳消息,破產後的taojiji.com值多少錢?
    創始人要加入蘇寧拼購?目前淘集集債權人超過3萬,這意味著每位債權人最終平均獲賠或許不足兩千元;而按照欠債計算,淘集集平均欠每位債權人超過6萬5千元。淘集集智慧財產權財產是否能創奇蹟?據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3月,淘集集已經正式提出了破產申請,實際欠債超過19億,現有資產不足6千萬。
  • 淘集集:已收到資方書面TS,51%供應商籤訂債權重組協議
    淘集集:已收到資方書面TS,51%供應商籤訂債權重組協議來源:聯商網2019-10-31 19:20圖片來源:淘集集官網聯商網消息:10月31日,淘集集通過微博發布重組併購進程通報。圖片來源:淘集集官方微博據悉,淘集集平臺目前約有1.4萬名商家,51%意味著已有7000名商家與淘集集欠貨款一事達成初步和解。
  • 上線一年獲客過億,舉債16億無人接盤
    淘集集一度被視為社交電商領域的黑馬,主打下沉市場,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號稱吸引用戶1.3億,這個用戶數量拼多多用了22個月才完成。不過,淘集集與拼多多重合度高,缺乏核心競爭力,靠燒錢拉數據。從被爆出資金鍊緊張起到宣布破產重組當日,淘集集依舊在搞「現金紅包」活動。在併購重組資金遲遲未到位後,這個比拼多多還下沉的社交電商走上不歸路。
  • 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的淘集集,為什麼死了?
    很快,淘集集放棄了對拼多多的追逐,轉而鋌而走險,一邊走上了分銷體系的路數,另一邊,則開始重拾阿里、京東早期的「地推策略」,在滄州、晉中、朔州、蕪湖、大同、湘陰六大城市,以車身視頻廣告的形勢,進行地毯式的推廣。行業向深而去前有狼、後有虎的情況下,留給淘集集的時間窗口並不多。
  •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戶再多補貼也白搭
    資本寒冬下,淘集集只是個案嗎?12月9日晚《央視財經評論》節目邀請網際網路行業專家包冉、財經評論員萬喆共同解析。1一年就破產 只因燒錢太快了?包冉:社交電商必然會告別「低價低質」所以它在A輪獲得4200萬美元融資,估值從2.5億美元到8億美元,在這麼短時間內飆得這麼高,無非是它向大家展示了非常強的獲客能力。網際網路過去很多成功的企業,走的都是這樣一條路。但是現在這種運營模式正在受到很大的挑戰。獲得的用戶到底能不能轉化成合理的利潤?一旦規模擴張的速度,趕不上燒錢的速度,這種模式就難以繼續下去了。2資本寒冬下 燒錢模式不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