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蔡瀾又在晚上跑出來饞人了!順手搜了一下附近美食!

2020-12-19 驢媽媽旅遊

這是一場食材相逢的盛宴。一整天的醃製,10種以上配料,帶著各自迥異的風味充分滲透

雞肉仿佛經歷了一次地理大發現時代環球航行

黃姜、紅辣椒 月桂葉、咖喱、椰絲、椰漿,醬料的製作匯聚地中海到好望角印度洋到東南亞的食材。

跨國界組合多族群智慧碰撞出美食的火花,最終在澳門落地生根,形成獨一無二的融合菜系。

這道非洲雞,在非洲、葡萄牙都吃不到,融合了世界味道,是澳門獨有。

這樣的文案與畫面,還有厚重的男聲,胃口與味蕾,在剛吃過晚飯的夜晚,被這檔《風味人間》的節目又一次叫醒。

(還好,小編還有沒吃完的白斬雞抵抗一下!)

片頭看到兩個熟悉的名字:陳曉卿(總導演)、蔡瀾(顧問)。這樣的配置,足以讓舌尖和腸胃躍躍欲試,難怪看到了蔡瀾先生喜愛的禿黃油。

在秋高氣爽,九雌十雄,蟹黃蟹膏最肥美的季節,這樣的畫面跳入眼帘,實在忍不下去了,看到一半只能暫停,趕緊搜索附近美食。。。

豐收的蟹農在歡呼,渾厚的男聲,來自《阿凡達》的配音李立宏,緩緩而來:「秋季,蟹農一年的辛苦迎來回報」。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帶著他的團隊,跨過中國、法國、西班牙、摩洛哥、越南、衣索比亞、秘魯等6大洲20多個地方。歷時四年的辛苦,端上這份中國美食大餐。

@評分摘自豆瓣

開播兩周,豆瓣評分高達9.4分。

開播時,陳導還寫了首打油詩,把8集的名稱與主題藏在詩裡:

「這是一次奇妙的 風味之旅 山海之間偶然落地生根 成就萬千餚變 化作滾滾紅塵 穿越香料歧路 幾度江湖夜雨燈火萬家處 敬請期待 風味人間

中國美食在世界各個角落碰撞、融合,既看到食材的起源,遷移、發展、與變化,也看到今天的落地生根。

鏡頭穿越四季,安靜守候。從荒漠到平原,從山地到海洋。同時,也指向微觀的世界。

歐亞兩端的不謀而合

講到鮮肉修煉成火腿,鏡頭轉向安徽南屏村,一場雨,又轉到了歐洲的西班牙,歐亞兩端的人們為了火腿的美味,同時在應對陰雨天氣,東西方工藝異曲同工。

中國人認為烹飪的火腿才好吃,講究因材施教。火腿上方則是廚師無比珍視的部位。

而遠在歐洲的西班牙有名的就是伊比利亞火腿,在室內悉心照顧、風乾,操作逐步標準化。吃的時候,西班牙人硬是把火腿吃成藝術表演。

風味遷移

你以為生魚片是日本的美食,那就錯了。第2集 落地生根裡告訴你美食的源頭與變遷。

在廣東順德,食材本味生吃有1500年歷史。在魚生盛興的唐朝,切的薄如蝶翼,僅用食物油與鹽調味。

順德的傳統吃法,名「風生水起」,這道生食飲食的活化石。

而日本最早生食魚肉最早記載在公元7世紀,是中國文化對日本最有影響的唐代。與中國傳統生食河魚不同,生食海魚更受日本人喜歡

直到醬油釀造術傳到日本,山葵和醬油才正式成為刺身的搭檔。

美食創造力

陝西灘張的石子烤饢伊朗克爾曼沙的桑嘎,還有法國的麵包。同樣源於小麥這件自然選擇,使用乾熱烘烤將麵食發揮極致。全世界人民對麵食的喜歡都是一樣的。

▌美食的融合

物種流傳,食材碰撞,相互交融,造就多彩的飲食風貌。遠在南美秘魯的利馬。

錦滷餛飩、柱候雞,包括詞彙Chifa(吃飯),一個半世紀,中國的人帶給秘魯的不僅是中國炒鍋,還有菜種和水稻技術。如今秘魯菜與中式菜更是你中有我,不分彼此。

食物本身,有著那麼傳神的故事和文化,看過之後吃起來,舌尖輾轉的滋味又多了幾種。

剛放完兩集,小編想買的機票就有蘇州、順德、啟東、四川瓦屋山、河南孟津、澳門、阿勒泰,西班牙、日本......還有6集。。。打飛的,口袋空,忍到雙11吧。。。

挑揀最誘惑小編的兩道,趕緊打開美食網站,搜搜附近的「禿黃油」、「非洲雞」。真的有哎!

搜索@大眾點評網站

不管廚師手藝如何,蟹黃蟹膏的CP,本身就很鮮美。蘇州得月樓暫時去不了,先去附近拔草吧。

搜索@大眾點評網站

感謝這個城市,還有葡式餐館的存在。世間還有那麼多美味,乘著牙口好努力追啊!人間真是有滋有味。

本文圖片源自視頻節目、部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美食老饕」蔡瀾和陳曉卿聚首,他們眼中的食物變遷是這樣的……
    「美食老饕」蔡瀾和陳曉卿同臺,現場品評各樣美食佳餚,想想都是讓吃貨們嚮往不已的場景。而導演陳曉卿在《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等美食紀錄片中將世界各地美食「一網打盡」的專業和熱情也讓大家痴迷。 接受採訪時,蔡瀾覺得好吃的東西都是很普通的食材做出來的。「豬肉、雞肉、魚,現在美食每天在創新,普通的食材有訓練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好。那些難得的食材,沒有時間去訓練,就不一定好吃。」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6月,他領銜創作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圓滿收官,口碑與流量雙豐收;接檔播出的《尋味東莞》延續了火爆勢頭,許多城市的宣傳部門給他打來電話,力邀他去當地「尋一下味」。最近,《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稻來」見到了陳曉卿。「稻來」是他三年前創辦的紀錄片實驗室,當時他剛剛進入商業平臺騰訊視頻,開啟了新的職業旅程。
  • Read年初一丨有人問美食家陳曉卿:哪家店最好吃?他回答了兩個字
    繼昨天董怡林推薦蔡瀾的美食小品之後,今天,我們跟著著名編劇海飛,一起讀讀陳曉卿的美食散文集《至味在人間》。陳曉卿的名字,伴隨著2012年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面世,幾乎婦孺皆知。這部紀錄片風靡全國後,陸續在臺灣、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響遍及海內外,成為年度熱門話題。
  • 美食家蔡瀾表示,希望火鍋從世界上消失
    肯定有很多人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了,每個人都被裡面的中國美食和風土人情所吸引。不過說起這檔節目的總參謀蔡瀾,大家知曉的人也就相對少一點了。最近蔡瀾和陳曉卿一起上了湖南衛視的一檔綜藝節目,分享自己的美食經驗。
  • 潮汕美食饞哭老外!Netflix熱映陳曉卿最新美食紀錄片
    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日報」(CHINADAILYWX)3月7日文章 說起火鍋,不少人會想到川渝。 但潮汕的牛肉火鍋絕對會為你開闢一片美食新境界。 歷史上,潮汕並沒有養牛的傳統,而今日,「鮮」字打頭的牛肉火鍋卻成了潮汕地區的一塊金字招牌。潮汕人對牛肉火鍋的講究和執念,在一部紀錄片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 美食家蔡瀾推薦的「潮汕美食」,每一樣都讓人「口水直流」啊!
    蔡瀾先生大家都是知道的吧,是我國非常出名的作家,還做過電影監製,成龍的很多經典電影都是他監製的!而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我們得知了蔡瀾先生最讓大家好奇的身份!就是蔡瀾先生是個美食家!而且是極為的喜愛美食,屬於全中國最會吃的幾個人之一!所以舌尖上蔡瀾是總顧問!
  • 美食家蔡瀾: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料理方式,希望它從世界上消失
    現在不僅僅是美食越來越多了,美食家也很常見,有些資深的美食家收入還是可觀的。這些人見過的吃過的美食有很多,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一套觀點,他們知道什麼樣的食物搭配什麼最好吃,會分享自己的美食經歷,然後也會把美食介紹給大家。
  • 蔡瀾推薦的香港海鮮「最好吃」的地方,三種美食讓他讚不絕口
    當時就看電影裡面香港人經常吃海鮮,饞的不行。長大之後知道香港是靠海的,所以海鮮多是正常的。但是香港哪裡的海鮮最好吃呢?今天蛙蛙就帶大家來看看香港海鮮最好吃的地方在哪裡!這個地方是知名美食家蔡瀾先生最喜歡的地方,蔡瀾先生曾就就說過,「在這裡要上幾個菜,和朋友聊聊天。再看看這裡忙碌的人們,濃厚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所以,我就最鍾意流浮山吶!」
  • 陳曉卿:食物就像指紋一樣獨特
    2月底的一天,飯點,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開車經過北京曾經熱鬧非凡的CBD。「目所能及,是一個又一個黑洞一般的餐廳。我們見證的這段歷史,世界似乎是凝固了的。疫情對美食行業的打擊巨大,同時也波及到了我們的節目」。
  • 一些美食節目與紀錄片的大集合
    國產的是最饞的,一日三餐+夜宵都給你安排地妥妥的/圓桌派·美食專題系列/中國愛美食的人應該都知道的陳曉卿羅朗,兩任美國大使的行政主廚。對整個美國的飲食習慣了如指掌,走訪各個犄角旮旯的地方尋找、了解美食拍攝足跡遍布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第一集《山海之間》中,就出現13個國家和地區的大約20多種特色美食。跟著鏡頭就能週遊世界。實驗室裡來的部分大咖:陳曉卿、蔡瀾、董克平、黃章晉
  • 蔡瀾推薦的香港美食店,蔡瀾說:這些才是正宗的香港「老味道」
    蔡瀾先生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吧,我國知名的作家也是吃貨們心中的偶像,因為老先生平生最愛美女,美食。年輕的時候到處走,然後吃各種美食。回到香港然後寫成遊記,在裡面對自己吃過的美食做些點評,和介紹這些美食的特點。可以說蔡瀾先生對食物的了解是很深的,而作為一個在香港住了這麼多年的老居民。
  • "風味"與"舌尖"為何出眾 陳曉卿拍美食"奔著肉去"
    原標題:陳曉卿拍美食「奔著肉去」   陳曉卿   「別人問我,你做的美食節目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過去拍紀錄片,更多的是去找到那個人,想拍他的故事就跟著他不停地拍。但我們做不到,因為團隊只有五六個人,設備每天大概花費五六千塊錢,我們希望能在10天以內解決,最理想的是3天拍出來,把故事拍清楚。」   為了多快好省地拍攝,首先要確定一個模式,「然後去想誰之前拍過這個東西?他是怎麼拍的?我們要如何跟他不一樣?」
  • 讓《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都讚嘆的潮汕美食,到底有什麼魅力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經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去過潮汕的人大概都會承認,這是一個美食聖地。食在廣州,廚出鳳城,而「味」在潮汕。
  • 牽手食神蔡瀾 我買網開啟食品網購星時代
    今年的8月18日,國內食品網購專家中糧我買網迎來了自己6周歲的生日,為了慶生,我買網多項舉措搭建一場全民的美食狂歡,不僅有涉及全品類的促銷活動,還開通了臺灣美食跨境購,引入正宗的臺灣老字號;成立全球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心,推出自己的7C標準;更是在18日當晚和食神、著名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來了一次「頑童萌童同慶生」的盛事,到場人士不乏美食界名人,更有知名藝人、明星名廚林依輪、《舌尖上的中國
  • 祝羽捷對話《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踏踏實實做一個吃貨
    ▲ 本文美食配圖均來自陳曉卿老師總導演的美食紀錄片欄目 | 羽來信文 | 祝羽捷 & 陳曉卿編輯 | 西腦包花曉卿老師:我喜歡讀美食專欄,看不同作者與食物的經歷,心胸深處的那盞明燈常常是被別人的分享點燃,重新認識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時而被勾起了饞念。美食紀錄片就更不用說了,更加直觀,看完餓得睡不著覺,它還是很好的「拌飯調料」,當自己一個人吃著無奇的飯菜時,把手機橫過來支住,邊看美食紀錄片邊吃,食慾倍增。更重要的是美食紀錄片裡講的是地理志和民族志,我在裡面惡補了地理、農業知識,了解了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
  • 一群饕餮客,跟著陳曉卿吃遍福州城
    這場「夜宵會」,是這些美食文化大拿們在福州發起的兩天一夜美食之行的開場曲。美食之行的背後,陳曉卿釋放著2021年美食紀錄片的新信號:接下來,將有一部部充滿「煙火氣」的美食紀錄片,比如《向著宵夜的方向》,將會在騰訊視頻陸續端出,讓大眾飽嘗百味人間。
  • 亞視打造全新旅遊節目 蔡瀾推薦福井縣海產美食
    亞視傾力打造高質素旅遊節目,邀請著名美食家及作家蔡瀾先生擔任主持
  • 寧波人的這道美食藏不住了 陳曉卿為拍它在象山待了一禮拜
    明天該節目將播出第二集,寧波人超愛吃的這道傳統名菜,紅膏嗆蟹將重磅登場!膏肥肉厚的紅膏嗆蟹寧波紅膏嗆蟹登場《風味人間2》去年10月,陳曉卿在寧波參加一個峰會論壇活動時,就有網友向他喊話:「陳導,沒有拍到寧波的紅膏嗆蟹,對美食紀錄片來說,肯定是不完整的。」
  • 騰訊視頻與陳曉卿推出「風味」IP,美食紀錄片的未來在何方?
    在《風味人間》的預告片中,我們能看到親吻「哈卡爾」(冰島名菜,主食材為鯊魚肉)的冰島人,蒸「枕頭饃」蒸出一屋子白霧的安徽人,也能看到端著「莜麵窩窩」說「真好吃」的小男孩。美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也連接著人與人的關係。
  • 廣州拍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穿街走巷帶你覓食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美食大咖聚焦西關美食,與網友開展互動,熱議荔灣美食特色。陳曉卿說,「拿掉西關,舌尖將沒味」。   「拿掉西關,舌尖將沒味」 到廣州拍攝美食,攝製組就到了廣州西關。」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早在2012年,西關被納入《舌尖上的中國》的拍攝範疇,更多人領略到西關味道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