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樣「忽悠」孩子,孩子長大可能會更優秀!

2020-09-05 聖美麗斯


別以為「忽悠」就是在做不好的事情,事實上,很多時候,像下面這樣「忽悠」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更優秀!不信?一起來看一下吧!

有首歌叫《霧裡看花》,有句歌詞是這樣的: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世界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面對生活,也許我們得有一雙慧眼,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一直跟家長們說,我們最好睜一眼,閉一眼。

用睜著的那隻眼去看孩子的優點,長處和潛力,對孩子的缺點,不足和問題,我們如果能閉起眼睛,那些缺點、不足和問題就不存在了。

有些家長很聰明,他曾反問我說,那不是自欺欺人嗎?這些家長也許不知道,學會「欺騙」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個媽媽去開家長會,結果老師告訴這個媽媽,他的孩子全班最差,最多坐三分鐘就會分心。這位媽媽回去以後「騙」孩子說:老師表揚你了,說你現在能坐三分呢,進步很大。

孩子非常興奮。他慢慢能坐住五分鐘、十分鐘了……這位媽媽就用這種「騙」的方法一直把孩子「騙」進了清華大學。

一位學生語文只考了12分,老師問他為什麼考不好,他說對語文不感興趣,上課沒認真聽。老師「騙」他說:「你不感興趣,沒認真聽都能考12分,說明你太厲害了。如果稍微花一點時間的話,一定會更好的。」

下次這個孩子考了20分,老師又誇張的說他很聰明,稍微用點力就進步這麼多,這個孩子在老師的「騙術」下,一直不斷用力,最後成績越來越好。

這個老師用這個方法「騙」到每個孩子都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他創造了中國教育的神話,無論他接手的是多差的班級,經過一年的教育,他的班級就不再有一個差生,每次班級分都是全市第一名,遙遙領先於其他學校。

有一個世界級的「大騙子」,叫羅森塔爾,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有一次他到一個學校,隨便挑了十幾個孩子,硬說他們是天才,結果八個月後,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真的發現這些孩子進步明顯,慢慢變成了天才。

這個「騙局」後來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也叫「期待效應」。幾乎任何一個學教育的老師都知道這個「騙局」。凡是能從中悟出點道理的,掌握這個「騙術」的,都成為優秀老師了。

可惜的是,很多老師知道這個「騙局」,卻因為自己長有一雙慧眼,不能睜一眼閉一眼,而把孩子身上的問題看得清清楚楚,最後沒能成為最優秀的老師。

教育其實可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最好的教育原來是「騙」孩子們,告訴他是最優秀的就行了。

經常有家長向我說著自己的苦惱,說自己的孩子很幼稚,不像別人家的孩子懂事。一般我都會恭喜這位家長。因為,當一個孩子還比較幼稚的時候,他給了家長「騙」他的機會。

如果一個孩子看起來少年老成,他對父母的「騙」已經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認為無聊,那麼教育將失去一個最有力的武器。

為什麼「騙」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人的行為形成最大的秘密是:先定為,再裝為,後變為。比如,我們希望孩子是個愛學習的人。就可以用以上三步來來實現。

先定為:用盡一切方式說孩子是愛學習的。對孩子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對別人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平時就把他當作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對待。

再裝為: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對你說的話莫名其妙,但是當他經常聽到別人把他當作愛學習的榜樣宣傳時,他就可能會去嘗試一下愛學習的感覺。一旦孩子有任何愛學習的表現,立即會得到他人的肯定:他果然是個愛學習的孩子。那這個孩子就會在這些人面前表現得愛學習,即使不是真的愛學習,他裝也得裝成愛學習的樣子。周圍說他愛學習的人越多,他裝的範圍越廣;他周圍說他愛學習的人堅持越長時間,他裝的時間就越久。

後變為:當這個孩子經常裝成愛學習的樣子,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習慣。他覺得他就是這樣這樣的人,愛學習是他本來就有的狀態,於是他真的成為愛學習的好孩子了。

俗話說,謊言說一千遍也會變成真理,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某個人是什麼人,那他一定會變成什麼人。心理學家曾經研究得出結論:想讓別人變成什麼樣的人,就以他是什麼樣的人來對待他。

優秀的老師和父母正是有意或者無意遵循了這個原理,他們把孩子先定為優秀的,聰明的,有愛心的……,然後,孩子在這些老師或父母面前就裝成這種人,最後他們真的成為了這種人,老師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你不斷告訴孩子他不夠優秀的時候,其實你也是個「騙子」,只不過把孩子「騙成」了一個不優秀的人而已。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公益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美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孩子,長大會更優秀?家長快看看
    如果孩子表現得猶豫不決,那家長也不要給他太多建議,不妨讓他多去嘗試、體驗過後,再從結果中確定自己的選擇也是好的。總之,記住一句話:孩子的路是要靠他自己走的,父母不可能陪他一輩子,所以多一些自由發展的空間,會使孩子更加獨立哦。
  • 白巖松:家長多用這幾種方式教育孩子,孩子長大會變得更優秀
    每位家長都指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為全班甚至整個年級最優秀的孩子,有的父母甚至把&34;作為孩子生活目標,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裡負擔,但是有一個父親他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就是我們熟悉熟知的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先生。
  • 家長在這4方面「狠心管」孩子,長大比同齡人更優秀,情商也很高
    每一個家長,在管孩子這個問題上都有自己的見解,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就應該嚴加看管,從小給孩子立規矩,這樣長大以後才不會走上歪門邪道;而有的家長則講究快樂教育,認為家長應該少管閒事,讓孩子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
  • 哈佛大學:孩子會做家務長大後更優秀,父母愛孩子就要捨得用孩子
    在這個孩子上學之後,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是老師心中典型的好學生。你以為這就完了?並不是,這個孩子不但學習好,而且在興趣方面的進展也是十分優秀,並且多次獲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孩子的興趣有點廣泛,喜歡的事情從演講、樂器到體育運動,跨度非常大,而且幾乎在每個領域都能夠獲得成績。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女兒小時候的這3個「缺點」,家長別老乾涉,孩子長大後會更優秀
    今日話題:家長眼中的「小毛病」,也許是孩子成長的標誌。說到討人喜歡的女孩子形象,大家一定會想到溫柔,文雅,恬靜,乖巧等詞彙,畢竟這是大家傳統意義上「乖乖女」的模樣。於是,很多家長就會以此類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甚至覺得孩子達不到這樣的標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女孩子。
  • 孩子2歲前是秩序建立的關鍵期,家長若正確引導,孩子長大更優秀
    孩子2歲前是秩序建立的關鍵期,家長若正確引導,孩子長大更優秀孩子在2歲之前,真的是怎麼看怎麼可愛,軟軟糯糯的,但是一到了兩歲馬上就變身「小魔王」,要是家裡人不按照他的想法做的話就會發脾氣,而且還會經常說不。
  • 家長在孩子睡前陪他一起做這些事情,孩子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
    有一位美籍華人媽媽,名叫Betty Wang,她是一位優秀的職業女性,從北師大畢業後赴美留學,後就職於摩根大通銀行,雖然工作很忙碌,但她的兩個女兒一個比一個優秀,她絕對是個非常稱職的媽媽。
  • 清華校長的育兒經:早晚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長大後會更優秀
    清華校長的育兒經:早晚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長大後會更優秀古詩詞有這樣一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孩子伴隨著父母一起成長,所以父母也成了孩子最初的標杆、榜樣。而孩子在鏡子效應的影響,也會逐漸成為父母的翻版。
  • 想要孩子長大後更優秀,家長要懂得放手,從小賦予孩子這些權利
    人生中會經歷很多事,有的讓人哭,有的讓人笑,有的甚至只是讓人沉默,但生活中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一切都可能是父母在背後為你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才讓你自己的小樹得以快速成長。,還是一個自卑弱小,愛哭的孩子,亦或者,他只是默默地選擇封閉自己,只要父母用愛去澆灌他,他就有可能成為最優秀的那個孩子。
  • 家長常帶孩子去這4個地方,孩子長大後智商會更高,會變更優秀
    文/小熊育兒日記作為家長,我們都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我們也都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很有出息。但是,想要教育出來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說說就可以了的,需要我們做好孩子的教育。4個地方,孩子將來智商不會太低,會變更優秀:1.
  • 孩子成績不好?這樣「陪讀」,家長輕鬆孩子更優秀
    學校還要布置一些作業回家去做,這時候學校老師不可能看著他,這就需要家長監督提醒孩子完成,免得忘記。如果家長只顧忙自己的事情,晚上只是讓孩子自己去做作業,再不去過問他。孩子會感覺自己被忽視了,爸爸媽媽可能不愛自己了,心裡會失落。特別是有不會的作業,或在學校被老師批評,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和開解的時候。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他們可能會不再喜歡學習,導致成績下降甚至厭學。
  • 家長要這3個權利交給孩子,這樣他長大後往往比你想像的更優秀
    ,他長大後往往比你想像的更優秀!生活中父母會遇到孩子奇奇怪怪的各種問題,有的父母遇到知道的還會慷慨回答,但是多問幾個就會表現得很不耐煩。所以後來孩子不敢再問,也失去了對世界的探索心理,將來長大也只能平平。正確做法:當孩子的提問,往往包含著他對事物的觀察,對事物之間各種聯繫的探索需求,包含了孩子思考、想像、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 生活中情商很重要,家長多和孩子講這四句話,孩子長大更優秀
    高智商一直代表著一個人成功的標誌,因此父母都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商,大多數人都相信高智商的人取得成功更容易,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戈爾曼有句話說得好:人要想成功,20%靠智商,但80%卻靠情商。所以智商往往可以讓一個人學習好,成績優秀,可並不直接表示他們將來就是一個成功人士了。
  • 你會忽悠孩子嗎
    大人或許為了哄孩子開心,許下好多的諾言,比如考90分以上幹什麼!95分以上幹什麼!100分幹什麼!當孩子真的達到了,你按照你所說的標準來做就可以。最讓人心痛的是,不按照標準做,反而抵賴,或者說直接忽悠孩子。後果是教會了孩子說話不算數,教會了孩子忽悠人。這個孩子以後的假話連篇,胡亂忽悠人,就是大人所賜!
  • 教育男孩子,父母應該注意這4個原則,孩子長大以後會更優秀
    教育孩子是一門技術活,而教育男孩和女孩又不一樣,女孩子天生比較文靜,而男孩子天生就比較搗亂,經常會給家長製造麻煩。曾經在商場見到過一位小男孩因為媽媽不肯給自己買玩具,而在商場大哭大鬧,媽媽試圖給他講道理,卻換來了小男孩鬧得更厲害。最後,無奈之下,媽媽只能屈服了。
  • 孩子長大後需要「拼爹」?家長錯了,優秀孩子背後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如果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裡面,會被大家稱為是幸福的,因為這樣的孩子不用因生活所迫,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孩子從小就可以追尋夢想,而有些人卻是為了生存。在外人眼裡看似美好的家庭,其實跟大家所想的相差很大,很多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根本就沒有時間在家照顧孩子,連最基本陪伴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家長其實是不稱職的。
  • 清華校長:家長牢記,每天給孩子說這些話,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家裡的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和寄託,希望孩子優秀,長大以後有所成績。其實每個孩子是否能夠優秀,和從小到大的家庭環境都有很密切的關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老師在學校對孩子的知識教育,平時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養育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耳濡目染。
  • 李玫瑾:家長牢記「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李玫瑾:「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育兒界中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用人生四十載和上千例青少年罪案深入研究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認為,很多家長沒有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因為大多數家長都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雖然說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教育問題,但並不代表他們的方法是正確的,反而,如果用錯了教育方法更可能會誤導孩子,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開始莫名其妙發脾氣,李玫瑾:學會說這3句話,娃長大更優秀
    我國青少年犯罪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也曾提到:「對於孩子的所有要求,家長既不能全盤順從,也不完全忽視,要合理看待孩子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幫助新手爸媽「渡過」孩子莫名其妙亂發脾氣的難關,總結出了下面3句話,家長可以在孩子下次莫名其妙發脾氣的時候說出來,孩子不僅減緩脾氣,長大後會更優秀。
  • 班主任溫馨提醒:每天堅持做這4件事,孩子長大會更優秀
    作為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成才,未來有出息又優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但是有了培養的意識又該如何行動呢?班主任溫馨提醒:每天堅持做這4件事,孩子長大會更優秀。2、做運動有些家長總是覺得運動會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