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居住在杭州的陳女士,到底因為什麼難事要網上求助呢?
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自己遇到一件難事,樓下人家裝了「震樓器」,一個多星期了,每天從晚上8點一直震到凌晨1點多,自己真的覺得筋疲力竭了……
經了解,發帖人陳女士,90後,來杭州10多年了,在這裡上學、上班、安家,和老公奮鬥多年,今年終於買了新房,本來是件開心的事,沒想到最終演變到連覺都睡不好的程度。
2020年7月,陳女士從出租房搬到新房住,結果第二天早上,就有人敲門,來人自稱是樓下鄰居,是一位三十出頭的男性,「他說我們家太吵了,打擾到他家休息了,讓我們安靜點。」
「當時他的態度很好,說話很平易近人,我有些過意不去,因為家裡有個小孩子,非常好動,我一直跟他說不好意思,會注意的「,陳女士回憶道。
陳女士說,等這位男士走了以後,她就開始對寶寶多了很多要求,教導她積木玩具要收好,不可以亂扔,在家也不要跑跑跳跳,和我老公、婆婆都說了,挪桌子椅子的時候多注意一點,儘量少摩擦,椅子挪的時候一定要抬起來,不可以在地上拖。
「我自認為我已經很小心了,而且我還監督我老公婆婆,」陳女士說,「沒過幾天,我們一家人正在吃午飯,又有人敲門。」
開門發現,還是樓下鄰居,「他說,你們太吵了,剛剛一直在拉動椅子。」
「我解釋說,因為剛才要吃飯才會挪動椅子,沒想到對方說,『我要去投訴你們』,我也有點來氣了,因為我真的已經很小心了,過日子怎麼可能一點聲響都沒有,有點聲響就要投訴,我回了句,我們已經很盡力減少噪音了,而且絕對沒有故意弄出噪音。」
「那位男士當時什麼也沒說,就自己下去了,我事後反思,當時說話態度確實不怎麼好,"陳女士說。
在接下來的生活裡,她還是讓家裡人儘量小心,吃飯挪椅子儘量抬起來,小孩玩耍也引導在爬行墊上。
本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四個月後,噩夢來臨了。
「上周四晚上,我在公司加班,我老公發微信給我說,貌似樓下鄰居裝了震樓器,震我們。」
震樓器?陳女士第一次聽說這東西,還上網查了一下。
陳女士說,「接下來幾天裡,沒有一天是消停的,每天差不多晚上8點開始,有兩天一直震到凌晨一點多。」
「每晚睡覺,女兒都問我,『媽媽,是什麼聲音,有人在用洗衣機嗎?』我哄她睡覺,告訴她是的。震樓器的位置應該是婆婆的房間,因為之前婆婆晚上帶孩子,有一點聲音就會醒,現在基本上晚上都睡不好,昨天還有頭暈,站都站不起來了,我實在忍受不了了,才在網上求助的……」
陳女士的煩惱,可能在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家裡有小孩子有響聲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鄰裡間的溝通很重要,也許陳女士在樓下鄰居第二次找上來的時候態度不是很好,但是她已經儘量控制家裡人不要發出噪音了,樓下鄰居可以再次商量溝通,如果覺得自己溝通不好也可以找物業協調,也可以選擇報警處理,不應該私自安裝震樓器,這是屬於有目的的製造噪音打擾鄰居休息,這屬於違法行為了。
視野新聞周刊提醒您: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製造噪音幹擾他人正常生活,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