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超市買菜,走到海鮮區,聽到一個孕婦跟她丈夫的對話:
孕婦說:「我以前最愛吃螃蟹了,每到這個季節,我一下能吃20隻。」
老公說:「你懷孕了,吃了對身體不好。」
孕婦說:「買一隻行不行,我都要流口水了。」
老公說:「吃了會流產,你還堅持要吃嗎?」
孕婦聽完老公的話後,使勁咽了口口水,轉身走了。
民間總是流傳這「孕婦不能吃螃蟹,否則會導致流產」的謠言,但這個說法並不科學。
從西醫的角度來講,螃蟹是高蛋白食物,孕媽媽可藉助吃螃蟹來補充蛋白,所以說孕期是可以適量吃螃蟹的。
如果非說吃螃蟹會影響孕婦和胎兒,原因可能有這四個:
第一:螃蟹性質寒涼,你可能一次性吃太多了,尤其是天生體質寒涼的孕媽媽;
第二:烹調螃蟹的時候沒有煮熟煮透,裡面還含有李斯特菌,因此影響了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第三:吃了螃蟹後,你可能又吃了柿子、花生、梨、羊肉等食物,這樣吃屬於食物搭配不當,吃了可能會導致腹痛、腹瀉等;
第四:你可能對海鮮過敏。
因此孕婦吃螃蟹一定不能過量食用,而且不能吃腐敗變質的,另外烹調的時候加熱的溫度不能低於100℃,一定要煮熟煮透,這樣就可以安心食用了。
除了「孕婦不能吃螃蟹外」,相信大家在民間還聽過很多不能吃的食物,例如西瓜、荔枝、山楂、木耳、榴槤、飲料、油條、炸雞、辣椒、醬油等等。
簡而言之,孕婦要忌口的食物有一大堆,仿佛這些食物只要吃上那麼一小口,就會讓胎兒受到不可挽回的傷害。不過在我看來,照這樣吃下去,孕婦都得營養不良。
其實孕期飲食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如果說有什麼是孕媽媽不能吃的,大概就是以下6種。
1、 未煮熟的食物不要吃
(1)不熟的禽類、肉類、蛋類
不吃不熟的肉類:懷孕期間,準媽媽的抵抗力會下降,而食物中毒的機率會增加,吃不熟的肉類很有可能引發中毒,並影響肚子裡的寶寶。
吃熟透的肉禽類食品,熟食,像熱狗、香腸等吃的時候儘量用開水滾燙一次再吃。最好不吃冷凍的食品。
不吃不熟的雞蛋:生雞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前者阻礙人體腸胃中的蛋白酶與蛋白質接觸,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物質。
另外不熟的雞蛋中含有沙門氏菌,吃了還會引起食物中毒。
吃煮熟的雞蛋,蛋白質的結構變得鬆軟,更容易被孕婦消化吸收。
(2)生冷海鮮、未高溫煮熟的、受過汙染的食物
不吃生冷海鮮:三文魚、刺身、壽司、貝殼、生蠔、牡蠣等冷凍海鮮
不吃冰凍過的海鮮以及沒有煮熟的海鮮:例如冰蝦、蝦乾等風乾食品。煙燻食品可煮熟後再食用,例如臘肉等,要少吃。
不管是什麼海鮮,一定要煮熟煮透,這樣吃寄生蟲和細菌才會遠離孕婦。
不吃受到汙染的海鮮:購買海鮮的時候,一定要問清產地,並不得在一周內食用超過170克的海鮮。
(3)不吃含汞量高的海鮮
汞會破壞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寶寶的認知能力低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提醒孕婦注意汞對胎兒的危害,所以不吃含汞量高的食物,像鯊魚、方頭魚、箭魚等。
2、 遠離酒精的攝入
有些孕媽媽覺得在懷孕期間喝點酒精飲品是沒有什麼不安全的,總覺得一點點不會帶來傷害,但是請一定不要忽略酒精的危害。
酒精已經被證實會導致胎兒畸形,也不能為孕媽媽提供孕期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孕期要遠離酒精。
3、 花草藥茶品禁止飲用
花茶藥茶成份很難預判,所以在沒有醫生的允許下,請不要亂喝花草茶,儘量只喝白開水,包括商家宣傳的孕婦專業花茶也不要輕易喝。
4、 不能吃沒有洗乾淨的水果蔬菜
孕婦是個特殊的群體,這個階段的抵抗力也比較低。因此食用的水果蔬菜一定要洗乾淨,已排除有害細菌。
也不要吃任何生的芽類食物,例如長牙的土豆、蘿蔔等,因為裡面可能含有致病菌,食用前請務必煮透。
5、 儘量不要攝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咖啡因會穿過胎盤影響胎兒的心率。已經有不少研究提及攝入過多的咖啡因與流產機率的增加有一些聯繫,所以能不喝儘量不要喝。
如果非要喝,醫生建議一天攝入的咖啡因不要超過200毫克。
6、避免食用未經巴氏消毒的乳製品
一般來說,超市賣的牛奶都是通過巴氏消毒或者是高溫消毒的,只要儲存合適,那麼孕媽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避免食用軟奶酪,除非是經過巴氏消毒或者是巴氏殺菌的奶製品。
這次吃貨孕媽媽可算有福了,知道了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不過孕婦不管吃什麼東西,最最重要的還是要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