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什麼是中國民族歌劇音樂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什麼是中國民族歌劇音樂

  何為中國民族歌劇?我以為,就是用中國民族唱法演唱的,將中國的戲曲和民間音調融匯、升華、發展出的審美樣式,這是一種用母語歌唱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的舞臺藝術樣式。

  何為中國民族唱法?我以為,就是從民間唱法到民間唱法糅合戲曲唱法,再發展到結合了科學發聲之後的一種唱法。

  目前中國舞臺上湧現的不少義大利式的中國歌劇,其舞美很奢華,音樂也很精緻,就是旋律、音樂和故事中的人物無關,音樂和人物是兩層皮。好像用外國話來說中國事,不是用母語來寫作,通篇洋腔洋調。這樣的作品很難讓中國觀眾喜歡,外國觀眾大概也是一頭霧水。

  同樣,簡單地把戲曲的一整套搬到歌劇舞臺上的板腔體音樂結構方式,也不是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方向。詠嘆調之所以讓中外觀眾如痴如醉,津津樂道,在於它有音樂規律,有變化,有個性,音樂符合人物特性、特定環境和特定情境;而板腔體的音樂結構在美學意義上是一種複製,複製必定削弱人物個性,失去音樂個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很難讓人物立在觀眾的心裡。缺了人物個性,主題音樂形象也立不起來。

  歌劇是音樂的戲劇,必然用戲劇的音樂來構成。從構成歌劇的基本要素來講,首先是要解決好歌劇中推動情節的宣敘調問題。漢語言有四聲,因此,緊扣四聲,宣敘調自然會有聲有色;二是解決好過渡,戲劇上叫鋪陳敘事,如何用詠敘調過渡到詠嘆調是創作的重要環節;三是歌劇的聲部要全,要有獨唱、重唱,還要有合唱,加上前奏曲、間奏曲,場景音樂等。所以,作曲家應該深入學習中國民族音樂的精髓,從中掌握融會貫通的本領。

  如何運用中國音樂素材是中國民族歌劇面臨的大問題。拿歌劇《白毛女》中「小白菜」的曲調舉例,全國各地都有非常好的民間曲調、戲曲音樂,唯獨《白毛女》中的「小白菜」能讓全民族幾代人喜愛它,記住了它。因為在歌劇中,作曲家沒有照搬民間的小白菜曲調,不是平行移植加上縱向的和聲配器,其音樂創作既有深度,又有創新,並根據劇情的推進不斷發展,這才使得民間小調「小白菜」超越了地域,走向全國。同樣,核心唱段「恨是高山仇是海」的音樂創作也沒有複製板腔體的套路去設計音樂,而是借鑑戲曲音樂唱腔的構成規律重新創造。

  民族聲樂的發展常常也制約著民族歌劇的發展。現在一些歌唱演員,轉幾個調就糊塗了,再來點複雜的音程就找不著音、張不開嘴了。歌劇詠嘆調的演唱是高端聲樂藝術,講究聲音張力、吐字技巧、風格體現等,中國民族歌劇演員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就不可能唱出民族歌劇的神韻。

  中國民族歌劇「去擴音」也是大問題。現在演民族歌劇就要加麥克風,這是與世界交流的一大障礙,因為聽不到聲樂原聲。國外歌劇院演出從來都不加麥克風,而中國民族歌劇演員一失去麥克風,觀眾就聽不到聲音。除了民族歌劇演員聲音穿透力弱之外,還牽涉到舞臺設計、樂隊寫作等問題。所以,只有去擴音化,中國民族歌劇才能真正矗立於世界舞臺。

  (作者為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作曲家)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18日 15 版)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成都需要一支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
    在本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期間,葉小鋼、關峽等著名作曲家創作的《花山歌潮》《多彩和鳴·高原之聲》等原創作品陸續上演,其中一些作品為文化和旅遊部「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2018-2019年度扶持作品。
  • 從中央樂團到中國交響樂團60年風雨走過
    韓中傑、餘隆、邵恩、胡詠言、湯沐海、譚利華和李心草等指揮家將聯袂執棒,展現中國交響樂人的精神傳承。這臺音樂會也將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網絡平臺直播。60年前,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樂團中央樂團誕生.幾十年來,以李德倫、嚴良堃、韓中傑等為代表的指揮家帶領著中央樂團交響樂團、合唱團、室內樂團、獨唱獨奏小組和創作組的藝術家們,創造了中國交響樂歷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蹟。
  • 中國作曲家創造獨立的話語體系 歌劇音樂劇方興未艾
    這部作品受德國曼海姆國家劇院交響樂團委約,並由該團首演。創作中,作者再次運用其獨創的「多維度結構理論」,通過充分挖掘傳統樂器在演奏方式和音樂表達上的可能性,將西方現代十二音技法、可變音高體系與中國傳統音樂中蘊藏的元素充分糅合碰撞。藉助宋朝李唐同名山水畫作的意境,以一種個性化的音響,表達了一位當代作曲家獨特的哲思和情感。
  • 2021新年音樂會,我們與交響樂團一起跨年!
    ;第一屆羅馬尼亞BMI國際指揮比賽評委會主席獎;第五十四屆法國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亞洲區預選賽第一名;國家藝術基金—青年人才指揮培養計劃入圍者;第十屆韓國釜山馬魯國際音樂節協奏曲比賽評委;第一屆波蘭Audite國際指揮比賽總決賽20強選手;第十三屆德國柏林國際指揮大師班入圍者;28歲,蒙古族,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指揮學會會員,出生於音樂家庭,自幼學習鋼琴,十四歲開始學習指揮。
  • 天津交響樂團《我愛你中國》大型交響音樂會盛大上演
    天津交響樂團女高音歌唱家:黃顯淳昨  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天津歌舞劇院男高音歌唱家王澤南獻唱的《跟你走》表達了對黨和國家、人民堅定的信念與熱愛。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天津歌舞劇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澤南  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中央民族樂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魏伽妮帶來的《一天一個樣》表現了天津日新月異的發展面貌;另一曲《新康定情歌》,歌聲抒情婉轉,柔美動人
  • 中國之聲新年音樂會 接大師李德倫生前指揮棒
    以演奏中國交響樂為主的《中國之聲——2011年新年音樂會》昨天上午舉行了一項特殊的儀式,我國已故指揮大師李德倫先生的夫人李珏親自把一支李德倫先生用過的指揮棒交到中國交響樂團團長關峽的手中,再由關峽移交給中國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中國之聲——2011年新年音樂會》指揮李心草。
  • 原創民族歌劇《紅軍不怕遠徵難》登陸義大利
    新華社義大利弗利8月19日電(記者王星橋 金宇)中國中央歌劇院赴歐演出團19日晚攜原創民族歌劇《紅軍不怕遠徵難》在義大利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弗利市舉行歐洲首演,受到義大利觀眾的歡迎
  • 紀念建軍90周年 國家大劇院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首演
    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姜正紅)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7月28日,國家大劇院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迎來首演。   《金沙江畔》是國家大劇院繼原創歌劇《方志敏》、中國史詩歌劇《長徵》之後推出的「紅軍三部曲」中的又一重磅力作。和《長徵》一樣,該劇的全部演出票在首演日之前均已售罄,這不僅證明了紅色題材舞臺作品在廣大觀眾中的美譽度,同時也體現出觀眾對於民族歌劇領域所湧現出的新作、力作的期待。
  • 紅色經典感受崢嶸歲月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音樂會將登天津大劇院
    12月12日,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將在指揮金剛的帶領下,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演繹一場紅色經典主題音樂會,為天津樂迷們奏響充滿濃鬱情懷、繼承著無數先輩一腔熱血的樂曲,帶觀眾感受那段崢嶸歲月。音樂會將以《第一交響序曲》作為開篇,這首曲目是關峽根據所作歌劇《悲愴的黎明》的音樂,樂曲的主要旋律更是用在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配樂中而廣為傳播。現場還將陸續演繹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選段以及《北京喜訊傳邊寨》《我的祖國》《太陽出來喜洋洋》等經典紅色旋律,致敬革命先驅,傳承紅色經典。
  • 葉小綱大型交響詩《草原之歌》世界首演將在國家大劇院舉行
    6月28日,葉小綱大型交響詩《草原之歌》世界首演將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隆重舉行。《草原之歌》將為您獻上一場精彩絕倫的音樂盛宴,帶您進入美麗的大草原,領略別樣草原風情! 本場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胡詠言執棒,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與包頭交響樂團組合成的近百人豪華陣容聯合出演,並邀請了作家鮑爾吉 原野作詞。
  • 上海歌劇院新演出季發布:民族歌劇《田漢》《晨鐘》講述中國故事
    唱響民族歌劇在男高音歌唱家韓蓬的帶領下,上海歌劇院合唱團獻上了歌劇《田漢》的選段「國之殤」。氣勢雄渾、充滿中國韻味的唱腔,給新演出季定下了「民族」的基調——上海歌劇院的三部原創民族歌劇《田漢》《晨鐘》《天地神農》將陸續在新演出季中亮相。
  • 京漢音樂家合譜抗疫主題樂章 大型交響曲《浴火重生》15日首演琴臺
    交響曲《浴火重生》主創陣容強大,集結了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關峽,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邵恩,中國交響樂團楊帆、黃凱然兩位青年作曲家共同創作。關峽介紹,作為全球首部抗疫主題交響曲,命名為《浴火重生》,寓意鳳凰經受住烈焰的炙烤,終涅槃重生翱翔天際,反映了作曲家對傷者的慰藉,對抗疫精神的禮讚,對抗疫勝利的期許。
  • 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餘其鏗簡介
    1967年畢業於北京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打擊樂專業;1967年7月參加工作,中專學歷,一級演奏員,第九屆省政協委員、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第二屆中國音樂家協會打擊樂學會副主席,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五屆副主席,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第七屆副主席。
  • 北京交響樂團現代音樂周主推中國作曲家作品
    多年來,北京交響樂團一直堅持委約中國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樂團音樂總監譚利華認為中國的樂團要面向世界,必須要有自己國家特色的交響樂作品。因此,在近十年的歷程裡,北京交響樂團不斷委約中國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緊跟時代步伐,宏揚民族文化,融合交響藝術特色是北交委約作品的幾大特點。
  • 「民族天籟」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師作品音樂會
    北京時間11月2日19:30,「民族天籟」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師作品音樂會將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由邵恩教授指揮、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邵恩現任斯洛維尼亞廣播電視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名譽院士,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 中國交響樂團復演 以音樂禮讚英雄
    這是中國交響樂團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演出7個月後,重新面向觀眾的第一場演出。本場音樂會由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近百人參加演出。音樂會上半場演出了3首新作品,分別是交響序曲《破曉》《生命的歌》、小提琴與樂隊《心中的湖北》,這3首作品是中國交響樂團專門為本場音樂會創作的。
  • 《龍聲華韻》"滿江紅"中國交響樂團音樂會舉行
    海外網12月14日電 12月13日,中國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冬日之約」《龍聲華韻》"滿江紅"中國交響樂團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為現場觀眾奉獻精美的視聽享受音樂會相繼演出管弦樂《節日狂想》、第四鋼琴協奏曲《覺醒》、《中國頌》第八樂章「民族脊梁」、管弦樂《啟.承》、《花鼓抒懷》、《奔向輝煌》等曲目,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同時注重西方經典音樂作品的推廣與傳播,取得良好反響。音樂會由中國著名指揮家,現任中國愛樂樂團常任指揮、團長助理,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夏小湯擔任指揮,鋼琴演奏家陳薩擔任鋼琴演奏。
  • 中國交響樂團《黃河》交響合唱音樂會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傾...
    12月6日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禮堂歌聲嘹亮、氣氛熱烈,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與文化和旅遊部共同主辦的中國交響樂團《黃河》交響合唱音樂會在這裡傾情奏響。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季、謝春濤,中國交響樂團黨委書記馬俊英、黨委副書記兼副團長鞏保江等領導和嘉賓以及在校全體學員觀看了演出。中國交響樂團是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國家級音樂表演團體,是中國最優秀的職業交響樂團之一。
  • 國家大劇院原創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再度上演
    八一建軍節當晚,國家大劇院精心打造的原創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金沙江畔》再次成功上演,以一部再現紅軍革命精神的民族歌劇,緬懷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