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前教育究竟有哪些意義?父母又該如何給孩子進行學前教育?

2020-08-23 萌知道

學前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孩子之後的性格養成以及生活習慣的養成、學習習慣的養成等等,都會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們都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學前教育,比如說有的父母從幼兒園的時候就抓緊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

就比如說微博上最近有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新聞的大概內容就是說有一位六歲的小女孩,在上幼兒園的年齡爸爸媽媽就沒有讓小女孩去上幼兒園,反而是讓小女孩去專門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父母都是從美院畢業的,在女孩一歲多的時候父母就發現女孩有畫畫的天分,於是就大膽的改變的學前教育的方法,讓小女孩在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練習畫畫,用各種方式帶給孩子鍛鍊,其實回過頭去看,女孩六歲就辦了自己的第一個畫展,講到底學前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還是要挑選適合自己家孩子的那種!

看看其他網友都是如何評論這件事情的吧!

@王人平:挺好的。從社會的層面,應該包容這種多元化學前教育的嘗試。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教育理念、資源、技能,結合孩子的天賦、興趣、性情,多一些選擇。但從個體層面,家長要謹慎,因為需要家長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創造適宜孩子社會性發展的環境,一般家庭怕很難做到。

@h夢遊:沒問題啊,九年義務教育是小學才開始,如果家長有能力、有想法當然可以嘗試。之前不是有個小朋友也沒上幼兒園,爸媽帶著他到處旅遊,見識各地的風景和文化嗎?

@酒心少女_:我覺得很好,嘗試不同的學前教育方式,小朋友又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那麼學前教育對於孩子而言有怎樣的影響?

1、學前教育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學前教育可以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因為總體來說學前教育就是家長們把對孩子的教育融入到平時的生活中,做遊戲的時候、做飯的時候、講故事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這些對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有所促進,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可以開發孩子智力,可以教會孩子一些道理。可能很多時候孩子都還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到這些學前教育能為以後做好鋪墊,讓孩子能輕鬆學到知識。

2、遊戲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在跟孩子做一些娛樂活動中,也可以給孩子帶來提升,做遊戲可以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孩子都會喜歡做遊戲,因為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歡玩的,到遊戲中孩子們都會表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他們通過自己的想法去獲得遊戲中的樂趣,這樣以來遊戲也會讓他們去動腦筋思考,讓他們自主性的發展。

3、培養孩子思維的開發

學前教育對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意義,但有一點是具有普遍性的,它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開發,學前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為孩子的學習生活做鋪墊,就是告訴他們一些他們平時不太注意的事情,因為學前教育都是發散性的,它分為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又有很多種結果,所以孩子在經過學前教育後都會得到思維的飛躍。

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更容易讓孩子成才?

1、用物質獎勵來鼓勵、誘導孩子學習不可行嗎?

很多家長都會用物質來鼓勵、誘導孩子學習這是不可行的,這種方式不會讓孩子真心喜歡上學習,它只會讓孩子喜歡上自己獲得的獎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在給父母學習,只要自己學的好父母就會獎勵自己,他們會把父母的獎勵當作理所當然,一旦學習變得機械化那不就更加可怕嗎?父母要教育孩子學習是給自己學習,可以獎勵但是獎勵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個獎勵我可以給你也不可以不給你,因為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只是覺得你學習有些辛苦犒勞你的,這些是爸爸媽媽對你愛而不是你用學習的成果換來的。

2、「考出好成績就獎勵你」和「認真讀一本書就獎勵你」,哪一種更能提高孩子的學力?

學習是注重過程的,因為知識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得到,考出好成績的孩子不一定有成績差的孩子能力高,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如果把學習理解為只要成績好就可以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好壞就給孩子獎勵或批評,要告訴他們如果你好好認真的看完這本書我可以考慮給你獎勵一些你想要的,這樣以來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得到了享受,慢慢的就會建立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3、金錢是一種很好的物質獎勵嗎?

金錢方面的獎勵不是最好的獎勵,因為你獎勵孩子金錢後,孩子就可以用這個錢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情,這樣一來當孩子自制能力不強時,就有可能走很多彎路,所以在給孩子獎勵時一定要知道什麼該獎勵什麼不該獎勵,你可以獎勵他想要的玩具或者東西,但前提要和你商量,這樣一來也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4、「你真聰明」和「你真努力」,哪一種更有效?

現在的很多小孩都很聰明,但如果家長們經常誇小孩子聰明的話就會起到反作用了,經常誇孩子聰明會給孩子灌輸一種我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因為我聰明。這樣一來,他們就會變得自大,變得不想去努力。但如果你誇孩子努力,他們就會更加努力,一來得到了家長的誇獎,二來時自己也獲得了學習的樂趣,這就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所以多誇誇孩子努力而不是去誇他們聰明。

5、看電視、玩遊戲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嗎?

看電視、玩遊戲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但任何一件事過了那個度就會產生負面影響了,可以上孩子適當的去看看電視、打打遊戲,不僅可以勞逸結合還能增長孩子的見識和開發孩子的思維,孩子們也能從電視和遊戲中獲得知識,但一定要控制好孩子對電視和遊戲的熱愛程度,不能讓孩子過度沉迷其中。

以上就是關於學前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的一些內容的大致總結啦,看到這裡的父母們,你們對於孩子的學前教育都是如何做的呢?平時在家裡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相關焦點

  • 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
    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 作者:Brain 發表於:2018-02-24 09:13:44 來源:原創 分類:學前教育 >其實,所謂的學前教育也可以說就是幼兒教育。因為這一階段是孩子思想、智力、行為塑成的非常重要的階段。今天Brain就採集了些這方面的常識和重要性,讓大家對學前教育有個大致的了解。概念:什麼是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有著廣義和狹義之說。
  • 頻被呼籲列入國民教育體系,學前教育究竟該如何選擇
    頻被呼籲列入國民教育體系,學前教育究竟該如何選擇一直以來,學前教育問題都是中國家長格外關注的話題。近幾年,學前教育資源的短缺,也引起了國家政府高度重視,每每成為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不只一位代表委員甚至提出要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
  • 我的孩子不上幼兒園 80後父母另類學前教育
    如今,寶寶夠年齡就上幼兒園似乎是每個家庭的不二選擇,甚至有家長提前一兩年就已經為孩子上哪家幼兒園操心。然而,或因為經濟原因,或不認同現在幼兒園的一些教學理念,有這麼一群家長的觀念開始悄然發生改變,他們在孩子該上幼兒園的時候,選擇了讓孩子留在家中,由父母自己教育並照顧。
  • 學前教育最大的謊言:提前學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社會壓力的緊張,讓許多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孩子以後能夠出人頭地,比別人更勝一籌,愛子心切的家長,久而開始讓孩子提前進去幼兒園,讓孩子進行「提前教育」,就是希望寶寶的基礎能夠比別人好
  • 學前教育專業就是學怎麼帶孩子?NO讓知雲時代告訴你學前教育專業做...
    提到學前,總是和幼兒園分不開的,所以總有很多人將學前教育與「去幼兒園帶孩子」畫上等號。其實,作為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前教育的研究內容是十分廣袤的。
  • 幼兒學前教育與父母心理的重要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前教育還有父母心理的重要性!在幼兒學前,我們應該完善他的性格。重點有體,智能,社交,人格,語言,音樂還有感官發育。所以我們應該抓住學前兒童的黃金時期,進行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關鍵詞: 學前兒童 行為習慣 父母心理 策略1.
  • 民辦幼兒園已達16萬所,學前教育都有哪些主流課程?
    民辦幼兒園已達16萬所,學前教育都有哪些主流課程?但同時,通過學前教育機構問題事件頻發也讓我們窺知,學前教育仍是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教育資源匱乏、教師資源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都給學前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影響和羈絆。由此,行業發展及規範問題也得到廣泛重視。 那麼目前在國際教育行業,學前教育都存在哪幾種主流理念?國際學校都在使用哪些學前教育課程?
  • 上幼兒園每天學習的是小學知識,我們該如何發展良好的學前教育
    反過來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前教育,教學「小學化」傾向嚴重,孩子父母很多都不在乎學前教育,認為學前教育都是鬧著玩,把幼兒園當作託兒所,老師當作保姆等,殊不知,良好的學前教育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對孩子啟發教育等,學前教育的老師相比於城市,教師素質差距過大,這些地區,很多學前教育的老師都是當地小學找來的代課老師,沒有取得教師資格證、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並且年齡大都是在
  • 關於學前教育的意義
    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之基礎的學前教育正受到廣泛的重視,學前教育有著極其重愛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學前教育對於人的發展的意義學前教育對於個體的身心發展意義重大。學前教育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著眼於兒童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計劃有目的地為兒童創設良好的環境,合理安排營養保健和日生活,科學組織體育很煉,能促進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增強兒童的體質,幫助兒童獲得基本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生活J慣,增強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白我保護的能力、幫助兒童健康成長,為將來成為體格健壯的社會成員打下基礎。
  • 學前教育中的家庭責任有哪些?是如何規定的?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撫養與教育兒童的責任,尊重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創設良好家庭環境,科學開展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有責任有義務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認識的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是生而為人的第一教育,是第一位的教育。
  • 學前教育是否有必要?這些好處和不足,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學前教育指的是對3~6歲兒童的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學前教育是由家長或者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且科學地對兒童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兒童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 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教育部回應社會...
    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等熱點問題,教育部也一一做出了回應。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
  • 用網際網路+學前教育 讓學前教育的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2017年7月4日,在山東省日照市威海路新營小學門口,400多名家長正在排隊等候,給孩子報名上幼兒園。在現場等候報名的隊伍中,上至滿頭銀髮的爺爺奶奶,下至年輕的爸爸媽媽,還有蹣跚學步的兒童。家長隊伍從學校門口一直排到校園北側,足足有200多米長。教育、入學、入託,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熱點話題。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學前教育
    那麼,究竟美國學前孩子都在什麼地方接受教育,這些機構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花銷那麼高,美國人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讓外行一頭霧水的名稱   說到「學前教育」,中美兩國一些制度和用詞不盡相同。對於很多初到美國有入託需求或是想要了解這裡學前教育的人而言,很容易被眾多的教育結構和易混淆的單詞搞得一頭霧水,如Daycare、Preschool、Kindergarten、K-12等。究竟這些術語各自的含義是什麼?   了解美國學前教育和其涉及的各種術語,首先要掌握美國公立學校義務教育的整體結構。
  • 學前教育務必重視,要杜絕孩子骨子裡的惡習,得從幼兒園抓起
    家長們應知道自己的責任,發現孩子存在不正確的行為時應當及時糾正。特別是下面這幾種錯誤萬萬不能縱容,否則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為什麼寶寶會有壞習慣?家長該怎麼引導毛病?1.受家長影響,開口就說髒話在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喜歡模仿周圍的人說話。孩子剛開始並不知道語言的意思,所以不論是什麼樣的語言孩子都會進行模仿。有些家長平時總是有一些不好的口頭禪,孩子在耳濡目染下難免會學,平時便會說出一些髒話了。
  • 學前教育的價值到底有多大?不僅與認知力有關,真實地位不容小覷
    我國在2010年發表的《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直接提出:「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可見其地位不容小覷。那麼學前教育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學前教育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學前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是家長和青年教師利用各種方法和對象,系統地、有計劃地、科學地促進幼兒大腦發育,從而提高幼兒大腦各部分功能的一種教育。那麼學前教育專業的主修課程有哪些呢?課程的難度會不會很大呢?和首度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德國人是如何學前教育的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a、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b、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c、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
  • 香港幼兒家長如何影響學前教育?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一:香港社會如何保護幼兒?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二:香港如何確保幼兒教師質量?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三: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具備哪些條件?近年來,國家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現狀依然堪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民網駐香港記者經過深入採訪,推出「十問香港幼稚園」系列報導,對香港學前教育進行全方位介紹,希望能給內地的學前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 德國家長故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中德「學前教育」差別在哪裡?
    他們有很多需要孩子們動手能力的課程,比如:動手去草地上種花、觀看馬戲團表演、參觀圖書館學習如何借書和還書,他們主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他們的教育沒有過早的把學科知識帶給孩子,而是選擇另外一種方式讓孩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