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戶外玩夠3小時,能防小孩近視

2020-12-20 騰訊大申網

[摘要]少在家呆著,多到外面玩,可以預防近視。這樣的勸告,可能很多人一邊覺得有道理,一邊又在心裡嘀咕,有證據嗎?

你家孩子每天在戶外玩夠3小時了嗎?

少在家呆著,多到外面玩,可以預防近視。這樣的勸告,可能很多人一邊覺得有道理,一邊又在心裡嘀咕,有證據嗎?當然有,國外有非常確切的研究。澳大利亞針對6歲兒童近視患病率試驗發現,每日累計3小時戶外活動的孩子,近視率只有0.8%,每日累計1小時的近視率是3%。

為什麼戶外活動能夠預防近視?

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推測,戶外活動時,陽光會刺激眼部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可以阻止眼球變長,如果缺少這種物質,眼球就會長成橢圓形,就會近視;所以多曬太陽,刺激這種化學物質分泌,就可以預防近視。

在家裡玩和在外頭玩,效果是不一樣的;1個小時和3個小時,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戶外開闊,眼睛更加放鬆,對眼睛也是很好的保護。

雷射手術其實不適合青少年

現在大學裡,要找個不戴眼鏡的學生,還真挺不容易的;就連小孩子,也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將來同學都戴眼睛,近視好像也沒什麼可怕的,還可以做雷射手術。其實,雷射術不適合青少年近視矯正,這種方法主要還是用於成年人。關於近視,家長和孩子都有不少認識誤區,雷射治療是其中之一。成年人的近視相對穩定,所以矯正效果可以是長期的;但是如果影響近視的因素還在,有些人的近視還會繼續發展。

青少年近視是不可逆的,一般來說每年平均增加50~75度,任何宣稱能根治近視的藥物都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一旦近視了,大家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近視「惡化得慢一點。近視一般有遺傳和環境兩大成因,雷射手術就跟整形手術一樣,改變的只是外在,內在無法改變。

相關焦點

  • 戶外活動3小時,防近視
    戶外活動3小時,防近視 原標題:   一項在澳大利亞進行的針對6歲學齡兒童近視患病率的試驗顯示:每日在戶外活動累計3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僅0.8% ,戶外活動1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則為3% 。
  • 為了預防近視,父親強制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達標別回家」
    最近,湖南長沙一位叫羅格的爸爸火了,為了防止兒子暑期用眼過度患上近視。他給兒子下達了一條強硬的指令,「每天不在外面玩夠兩個小時不許回家做作業。」,羅格要求兒子「每天不在戶外玩夠2個小時不準回家做作業。」
  • 預防近視沒有捷徑 最佳方法每天戶外運動兩小時
    參加培訓班的孩子中,每天1小時的孩子有8人;每天2~3小時的有17人,每天4小時及以上的孩子有1人。錢老師對錢報記者說,按照她的經驗,中高段學生進入暑假以後,家長肯定會給他們選報一些培訓班,在一天中培訓時間佔了大頭。學生還要完成假期作業,還會抽時間外出旅遊。班裡有很多個學生緊湊的學習之餘,還安排了連續半個月的旅遊。
  • 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就能預防近視?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常婷現在近視的孩子多且低齡化,如何預防孩子近視就成了家長們關心的大事兒。然而,除了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和衛生之外,也有一些關於預防近視的新說法,讓家長難辨真偽。開學在即,有些家長諮詢:「聽說戶外運動能預防近視,是真的嗎?」
  • 寒假裡每天讓孩子戶外活動3小時·都市快報
    預防近視或延緩近視加深的最好辦法 每天戶外活動3小時 倪主任說,最近10多年來,醫學界對青少年兒童近視的發生與發展,有了新的認識與發現,其中有一條就是:缺乏足夠多的戶外活動時間。 白天在自然光下戶外活動、望遠時,瞳孔會相對縮小,使眼睛處於相對輕鬆舒適看得清的狀態;適度的陽光接觸也有助於機體和眼睛分泌出一種神經遞質,相對抑制近視性眼軸的增長。
  • 近視能自愈、戴眼鏡加深度數、防藍光眼鏡防近視?看完都明白了
    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根本不需要防。確實存在會傷害視網膜的「有害藍光」,但還需要結合「強度」和「時間」才會有傷害,而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達不到能傷眼的強度。市面上的防藍光眼鏡尚無國家標準,質量不一,抽檢一半都不合格。阻隔率高的鏡片顏色更深,反而會存在顏色失真和亮度不足,讓孩子看東西更費力。
  • 戶外意外的收穫:每日戶外運動3小時防近視
    「一旦近視,目前國際上並無方法能阻止其進展。目前國外認為保證每日戶外活動3小時是最重要的預防近視的方法。」曾陽發博士告訴記者,近視是環境與遺傳的共同結果。父母都近視或其中一方近視的,孩子更容易近視;但如果長期處於易致近視的環境中,即使沒有遺傳因素,一樣會近視。
  • 每天白天戶外活動兩小時 看看你家孩子夠嗎?
    假期,每天除了40分鐘在線給老師提交暑假作業外,家長只給他們報了遊泳課。每天晚飯後,家長就帶著兩兄弟下樓打籃球、玩輪滑,基本能玩兩三個小時。  這個暑假,皮皮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上午是4個小時奧數奧語的學習,下午還要花3個小時完成作業。皮皮媽媽每天晚飯後會抽出20分鐘陪孩子跳繩,然後會讓孩子在院子裡和同齡的孩子玩耍,加起來每天戶外活動約2小時。
  • 每天戶外3小時幾乎不近視 近視大多因「光太強」
    南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張曉俊告訴記者,根據2015年江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來看,目前中小學生平均近視率為66%,大學生為90.3%,而且數字每年都在增加。特別是這個數字裡還不包括那些佩戴角膜塑形鏡、還沒有佩戴眼鏡的學生,所以保守估計,近視率應該在70-80%之間。這還只是一個近視,聽起來恐怖不恐怖?在這個「好眼睛不足二成」的嚴酷事實下,我們非常需要聽一聽眼科醫生給我們的那些建議。
  • 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有效預防近視
    在一項關於雪梨和新加坡華人兒童(基因背景相似)的近視患病率對比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雪梨6歲華人兒童的近視患病率為3.23%,在新加坡6歲華人兒童的近視患病率則為29.14%,幾乎有10倍之差。而這兩個人群的最顯著差別是,前者每周戶外活動時間達到13.75小時,後者僅為3.05小時。我國廣州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每天增加一節戶外活動課,可以將兒童近視發病率降低9%。
  • 戶外活動真能預防近視
    日前有報導說,湖南長沙一位父親要求9歲的兒子每天到戶外玩兩個小時,時間達不到不準做作業,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保護視力,擁有健康的身心。現在,近視的孩子多且呈現低齡化趨勢。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成為眾多家長關心的大事。
  • 小孩近視能恢復嗎 小孩近視能恢復嗎吃魚眼睛能恢復嗎
    小孩近視吃什麼改善視力1、蛋白質。眼睛上的鞏膜組織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補充,才能夠健康的成長,帶來一定的堅韌性從而提高眼睛的抵抗力,幫助改善改善視力方面的問題。因此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要給孩子多吃,比如雞蛋、牛奶、豆製品等。同時記得孩子如有挑食的問題,要能及時的幫助其糾正。2、鈣質與磷質。
  • 每天玩夠兩小時才是孩子該有的生活
    這兩天,因為「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來自湖南長沙的羅格上了熱搜。羅格的大兒子羅漢今年9歲,上小學三年級。羅格要求兒子每天必須在戶外活動兩個小時,如果完成不了這個「任務」,甚至不能寫作業,羅格的做法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 孩子是真近視還是假近視?戶外活動能預防近視嗎?
    怎麼判斷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 進行散瞳驗光。 假性近視主要是因為用眼過度引起的眼睛疲勞而造成的假性度數。一般情況下假性近視通過散瞳以後度數是會消失的,如果是真性近視通過散瞳以後近視的度數是不會消失的。
  • 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完成不準做作業,父親都應該看看
    然而,今天有一位不一樣的父親上了微博熱搜,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他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達到要求就不準做作業...暑假期間,大多數孩子都報了補習班,但長沙一位9歲小男孩羅漢不一樣,他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例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
  • 防控近視需要多一些「戶外作業」
    青少年近視,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2018年8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2019年5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超過一半,高中生近視率高達81%。現在,因為受疫情影響,「中小學生半年近視率增加了11.7%」,這個數據更加值得重視。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玩2小時,才給寫作業!原來戶外運動好處這麼多
    8月25日,據媒體報導,長沙的羅先生今年46歲,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玩2小時,才給寫作業!原來戶外運動好處這麼多
    8月25日,據媒體報導,長沙的羅先生今年46歲,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長沙虎爸每天要求孩子戶外「玩夠」2小時!網友酸了:求同款爸爸
    這種為孩子報名參加輔導班的家長相信大家平時都見過不少,然而孩子每天戶外運動不足兩小時不讓做作業的家長你聽說過嗎?「玩夠」2小時!羅格的孩子名叫羅漢,今年九歲的他正在像每年一樣度過自己的暑期生活,然而不同於班級上的其他小朋友,羅漢的暑期生活有一點點特殊——他並沒有整天與補習班、課本為伴,而是跟著自己的父親學習了皮划艇、槳板、防溺水等等戶外運動。
  • 長沙「虎爸」另類育兒:每天必須戶外玩夠2小時
    【解說】每天必須戶外玩夠2小時,否則不準回屋做作業,並且每天做作業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前不久,長沙一位「虎爸」的另類育兒方式火爆網絡,引得網友紛紛稱他為「別人家的爸爸」同時,也受到一些質疑。【解說】在一旁觀戰並時不時被兒子拉來練手的羅格說,現代都市的孩子,很多都被困在「鋼筋水泥」中,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各種興趣培訓班,很少有強身健體與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他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應只有教室裡的學習,還應該有一定的戶外適應能力。這樣除了能豐富孩子的生活閱歷,對孩子個人能力和價值也是一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