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視是不能自愈
戴眼鏡加深近視度數的論斷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有可能延誤近視的治療。
近視是不能自愈的,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有一部分是病理性近視,是致盲的重要原因,青少年近視治療最關鍵的目的是阻止發展成為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因此一旦確診近視就應該幹預。
建議度數大於100度就應該佩戴眼鏡,近視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儀器訓練使視力提高的原因可能患者本身是假性近視,也可能是通過訓練睫狀肌,提高了裸眼視力。
網上流傳的近視度數低的孩子佩戴眼鏡以後度數加深,這是近視度數自然發展,不是因為戴眼鏡造成的,佩戴合適的眼鏡延緩這一過程是最簡單、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二、戴眼鏡加深近視度數?無科學依據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文斌介紹,戴眼鏡加深近視度數這種論斷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有可能延誤近視的治療。近視是不能自愈的,而且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當中,有一部分是病理性近視,是致盲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近視的治療最關鍵的目的,就是阻止它發展成為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因此一旦確診了近視,就應該幹預。建議度數大於100度,就應該佩戴眼鏡。
首先應該去醫院進行鑑別散瞳驗光,通過睫狀肌麻痺以後,散瞳驗光可以區分診斷真性的近視還是視疲勞和假性的近視。真性近視是不能通過儀器、訓練等方式恢復的。
他還提到,網上流傳的這些近視度數低的孩子佩戴眼鏡以後度數加深,是近視度數自然的發展,這不是因為戴眼鏡造成的,而佩戴合適的眼鏡就是延緩這一過程最簡單、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三、「擠眉弄眼」眼保健操 不能減緩近視發展和視疲勞
一些擠眉弄眼、歪頭斜腦以及各種轉動眼球為主的眼球運動操,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文斌表示,這種運動其實是眼外肌的運動。對有一部分需要訓練雙眼視功能的斜、弱視的小朋友有一定的幫助,但並不能緩解眼內肌肉的疲勞,因此,也不能夠減緩近視的發展和視疲勞。
四、上網課戴防藍光眼鏡有用嗎?
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根本不需要防。確實存在會傷害視網膜的「有害藍光」,但還需要結合「強度」和「時間」才會有傷害,而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達不到能傷眼的強度。
市面上的防藍光眼鏡尚無國家標準,質量不一,抽檢一半都不合格。阻隔率高的鏡片顏色更深,反而會存在顏色失真和亮度不足,讓孩子看東西更費力。
五、是什麼模糊了中國人的雙眼?
2018年教育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核定發現,中國大學生的近視率高達90%。
2016年北京大學發布《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還顯示,2020年,中國5歲以上近視人口將突破7億。這意味著,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將要忍受「5米外六親不認,20米外人畜不分」的痛苦。
究竟是什麼模糊了中國人的雙眼?難道我們有天生的近視基因?
確實有一些研究發現,中輕度近視影響著至少25%的歐洲人和北美人,5%的非洲人和約80%的東亞人[3]。
但近視基因,只是近視的眾多因素之一。
澳大利亞利德科姆雪梨大學的羅斯博士分別對比了新加坡和雪梨兩國華裔小學生的近視率。
結果非常有趣,雖然這些華裔小孩才6、7歲,他們父母的近視率也差不多,但新加坡的近視率高達29.1%,而雪梨的近視率卻只有3.3%。
可能的影響在於,雪梨的華裔小孩每周戶外活動時間長達13.75小時,而新加坡的華裔小孩每周能在戶外玩的時間,只有可憐巴巴的3.05小時。
其實,包括《柳葉刀》發表眾多研究在內,都發現東亞地區的青少年近視率高,可能和學校教育壓力的增加、減少了戶外活動的時間有關。
關於近視的研究多如牛毛,目前對於近視的成因也沒有一個定論,近視被視為多因素的結果。
六、那如何預防近視?
1.適當的戶外活動有利於預防近視
有研究表明,每天 2 小時或每周 10 小時的戶外活動能有效降低近視發病率,且兒童每星期每多在戶外呆一小時,他們近視的風險就會下降約 2%。
要增加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提倡在空曠、通風、人員不密集的地方增加戶外運動,這樣有利於預防近視。
因為戶外陽光可以刺激眼睛的視網膜產生較多的活性物質多巴胺。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遞質,可調節眼睛鞏膜和視網膜之間的信息傳遞,促進眼球的正常發育,抑制眼軸的增長,從而達到預防或延緩近視發生發展的效果。
即使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可以儘可能多的打開窗戶享受陽光,或在自家的陽臺上、院子內接受陽光沐浴(需避免陽光直射眼睛)。
2.學齡前兒童看動畫片時間每天累計不能超過1小時
學齡前兒童,應儘量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看動畫片的時間每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能超過1小時。
成年人工作期間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眨眼次數也會減少,容易造成乾眼症。
乾眼症的主要表現是眼睛乾澀,偶感視物模糊,有時候眼睛紅、磨、疼,對於輕度不適,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當的緩解疲勞和人工淚液等眼藥水。
建議連續工作半小時到一小時以後應該休息10分鐘,眺望遠方或者眨眼放鬆,也可以在電腦旁養一盆綠植,工作間隙看看綠色。應該注意作息時間,保證7-8小時的充足睡眠。
七、眼疲勞、乾澀時如何處理?
長時間看手機、電腦時眨眼次數減少導致淚膜不均勻分布,眼睛會出現乾澀。甚至會有異物感,視力不穩定,嚴重者會有眼球脹痛甚至頭痛。這一系列症狀的出現,在臨床上叫作「視頻終端症候群」。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除了必要時的學習以外,儘可能減少用眼,包括減少電子產品以外的用眼時間。
2、在使用電子產品用眼時,可以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多眨眼,建議每分鐘眨眼12~16次,並且要完全閉上再睜開,這樣能保證淚液充分溼潤眼睛。
3、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室內溫度過高。房間溫度控制在20°C或以下,定時通風、必要時使用加溼器。
4、眼局部熱敷可以有效緩解眼乾澀、疲勞。方法是把60℃左右的熱毛巾放在閉著的眼睛上,也可以採用熱蒸汽眼罩或熱蒸汽燻眼來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5、減少隱形眼鏡的使用,或適時地交替使用框架眼鏡(如果有的話)。
6、如果以上方法不能緩解眼乾澀,可以考慮滴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緩解乾眼症狀。
7、飲食清淡、均衡不挑食,不宜辛辣刺激,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果蔬(維生素A、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