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 鄉賢共議產業發展

2020-12-11 瀟湘晨報

12月8日,2020·上虞道墟發展大會在上虞召開,現場共有紹興文理學院智能製造研究院(上虞)共建等5個項目籤約。

道墟是中國方志學奠基人章學誠、美猴王六齡童章宗義的故鄉,也是全國化工、工程類儀器儀表工業強鎮。在當天的發展大會上,還舉辦了中國機械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論壇和道墟猴王館啟動儀式。本次論壇圍繞「新動力 新作為 新徵程」主題展開。上虞試驗儀器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特色鮮明、規模較大的塊狀經濟,主要集中在道墟街道,其土工檢測儀器相關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三分之一。

上虞區道墟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發展大會的召開,一方面是讓在外道墟鄉賢提升對家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並引導鄉賢反哺家鄉,投身道墟建設;另一方面是向全國展現道墟改革開放的成就、展示新時代道墟新形象,推動道墟經濟發展。

【來源:上虞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上虞道墟發展大會召開
    12月8日,在2020·上虞道墟發展大會上,道墟鄉賢、著名表演藝術家章金萊(六小齡童),以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與現場百餘名鄉賢共勉,呼籲凝聚力量、促進家鄉發展。  據悉,該大會由紹興市上虞區人民政府、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裝備製造業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包含道墟發展大會、中國機械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論壇、猴王館啟動儀式三大板塊。
  • 浙江「鄉賢文化」與鄉村治理的採訪和思考
    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一種精神原動力。上虞鄉賢研究會在研究發掘和整理積累區域文史資料、搶救當地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聯絡走訪鄉賢遊子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推動了當地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  王志良推崇的「鄉賢文化的上虞現象」,正是紹興實施的「基層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建設」計劃所期望的。
  • 上虞全力打造新時代網信工作新高地,為高質量發展聚合強勁網動力
    網際網路企業走出黨建新路子,連續十年舉辦網絡文化主題活動,網絡文化家園方興未艾,網絡公益組織蓬勃發展……沐浴著新時代的暖風,我區網信工作正為高質量發展聚合強勁「網動力」,為我區建設更高水平的「創新之區、品質之城」、爭當區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提供了強大的網上輿論支持、可靠的網絡安全保障和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 杭州市上虞商會舉辦在杭虞籍教師座談會慶祝教師節
    為弘揚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杭州市上虞商會近日在商會虞舜小講堂內舉辦在杭虞籍教師座談會。來自杭州市教育局及上城區教育發展基金會,在杭十七所高校及中小學、幼兒園、培訓機構的50餘位教育界知名鄉賢出席座談會。杭州市上虞商會會長王海根,顧問馮海軍、楊柳;常務副會長許文、莫偉峰、王建均、戴子君;副會長馬申校、趙經緯;監事呂建強及多位理事出席會議。
  • 浙江上虞:促進茶產業蓬勃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2019年4月25日,以「詩畫曹娥江覺農翠茗香」為主題的「覺農翠茗」茶葉公用品牌啟用暨上虞區首屆全民飲茶日啟動儀式在浙江上虞舉行。此次活動,目的是為了弘揚中華茶文化,並宣傳展示上虞區「覺農翠茗」茶葉品牌,促進上虞區茶產業蓬勃發展。
  • 40餘年捐資助學,造福家鄉後代 ——記旅港僑胞、上虞愛鄉楷模張杰
    「欣聞年前家鄉上虞要召開首屆鄉賢大會,這是一次凝聚鄉賢力量的盛會,我在香港遙祝大會圓滿成功。」今年93歲的張杰先生在電話中表示,作為旅港僑胞,衷心希望家鄉上虞發展得越來越好,建設得越來越美。從1979年起,張杰先生連年不斷地為家鄉上虞捐資助學。
  • 招商謀發展,築巢引鳳來——紹興·上虞按下線上招商 「加速鍵」
    近年來,上虞區積極推動各類產業平臺整合提升,按照生產力布局全面重構區域發展平臺,初步形成「2+5+9」平臺體系,編制產業地圖,明確各區域功能定位,推動資源要素向平臺集聚,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大平臺
  • 200位鄉賢齊聚宜興 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光明網10月21日電10月20日上午,宜興高質量發展大會暨2018中國陶都(宜興)金秋經貿洽談會開幕式在宜興保利大劇院隆重召開。此次開幕式匯集了近200位在外傑出鄉賢,500多位海內外嘉賓客商共同商討宜興高質量發展的美好願景。
  • 「人民文創園」落戶上虞e遊小鎮
    「上虞文化歷史璀璨、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非常有利於文創產業發展。希望通過強強聯合,不斷推出精品,為各級政府和企業提供權威的全媒體服務。」《環球人物》雜誌社副總編輯、人民文創(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趙洪俊說。
  • 惠城蘆洲:「鄉賢講堂」開講!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聽聞「鄉賢講堂」開講,多位重量級的鄉賢回到家鄉敘事話發展,村民們早早聞訊而來。在上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志願者和村醫幫助村民提供體溫測量、身體檢查、禁毒宣傳等志願服務活動。體驗完便民服務後,結伴而來的村民進入一樓講堂現場有序落座,不一會就座無虛席。
  • [鄉賢論壇]王偉華:文化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理事長、湖北博克景觀藝術設計工程公司董事長王偉華做了《新鄉村崛起——「四位一體」現代鄉村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實踐》的主題演講。文化改變命運,只有把農村建設上升到文化振興高度上,激活鄉村內生活力,鄉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王偉華認為。&nbsp&nbsp&nbsp&nbsp從文化角度看,梁漱溟先生說過,「中國文化的根本就是鄉村,鄉村是根本,都市是末,鄉村原來是人類的家。」中華文明幾千年不間斷的歷史也已證明,鄉村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建立在文化根底基礎之上。
  • 浙報專版丨黃巖北洋:鄉賢回歸 產業興鎮
    楊文鑫(右)參加台州人才大會(圖片由黃巖區北洋鎮提供)在外鄉賢是一支推動家鄉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黃巖區北洋鎮高度重視新鄉賢人才回歸工作,以鄉情為紐帶,以項目為抓手,充分挖掘在外鄉賢資源,發揮新鄉賢對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 上虞古代孝德故事連環畫《包娥的傳說》出版首發
    近日,區關工委聯合區教體局、區孝德文化研究會、驛亭鎮中等四家單位編印出版的上虞古代孝德故事連環畫《包娥的傳說》正式首發。期間,驛亭鎮中各年段學生和驛亭鎮孝豐村村民接受贈書。教師代表沈淼、省美德少年杭椿代表學生還在會上就如何用好、學好孝德教材《包娥的傳說》做表態發言。
  • 讓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5月22日,秭歸縣「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在歸州鎮白果園村召開,縣委書記盧輝參會並講話,縣領導徐本禹、廖良龍、宋俊華,白果園村新選聘支部名譽書記、產業發展顧問、文明新風使者及特邀嘉賓,各鄉鎮黨委書記,部分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歸州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白果園村「兩委」幹部及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會議。
  • 浙江浦江舉辦發展大會 鄉賢鋪就經濟發展路
    不久後,這些美麗成果將煥然一新,源源不斷地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6日,為實現經濟由美麗向繁榮轉變,浦江舉辦2018浦江發展大會暨第二屆浦商大會,欲吸引更多在外浦商回鄉投資創業,助力家鄉發展。  這座位於浙江中部的小城,過去以「中國水晶之都」聞名。而現在,大家更願意用「山好,水好,環境好,值得投資的熱土」形容它。
  • 【名家看上虞】聽聽10位著名作家怎麼說上虞
    「我對城市發展沒有意見建議可提,走過太多城市看過太多的發展規劃,每到一地10年前讓我看規劃,10年後的今天還是看規劃,這是許多城市的通病。慶幸的是,上虞不是一個讓我只欣賞規劃的城市,而是實實在在落實規劃的城市。」蔣老表示,短短幾天時間,他覺得上虞這座城市的城鄉差距比想像中小,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優勢。
  • 宜城凝聚鄉賢力量 助推鄉村振興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勤)12月20日,在宜城市南營辦事處南洲村村幹部的帶領下,該村鄉賢們集中參觀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聽取了鄉村振興特別是鄉村建設行動思路,大家紛紛暢所欲言,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在外這麼多年,始終牽掛著家鄉,建設家鄉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 第四屆「CHIN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在上虞頒獎
    傳承中創新,重塑青瓷文化創意產業輝煌上虞是公認的世界青瓷發源地,至今仍保留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仙壇窯址、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禁山窯址等大量文物古蹟,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在青瓷發源地上虞舉辦這一盛會,是對上虞陶瓷歷史文化的肯定,也為越窯青瓷的發展傳承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 ...首部集中撰寫鄉賢的主題文集《初心—杭州黨灣鄉賢風採錄》出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胡鵬程鄉賢,歷來是中國鄉村發展和變革的關鍵因素;今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賢更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日前,由我省18位作家(其中5位中國作協會員),深入一線採寫並以報告文學集呈現的《初心——杭州黨灣鄉賢風採錄》,由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原浙江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劉楓為該書題寫書名,原浙江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王賀文少將為該書作序。
  • 「隱舍鄉賢」:凝聚各方力量,反哺家鄉汕尾
    「隱舍鄉賢」團隊於2014年成立,從一開始的十餘人到如今的近四百八十人,隊伍逐步發展壯大,大多數成員是汕尾海豐籍、城區籍,領域涉及醫療衛生、農業、教育、文化藝術四個方面,大力支持家鄉發展。南方+記者專訪隱舍鄉賢主要發起人之一劉盛悅,了解這個團隊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