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名師的共同特質——重讀《讀書成就名師》

2020-08-05 中國教育新聞網

由「源創圖書」策劃出版的《讀書成就名師》一書初版於2013年,那時我就通讀了全書,對裡邊寫到的名師留有深刻的印象。2020年6月,此書出版修訂本,對原書的內容作了部分增刪調整,我又迫不及待地將此書重讀了一遍。全書共推介了十五位當今中小學領域裡實至名歸的名師,作者分「現場訪談」、「且讀且悟」、「讀書解惑」和「推薦好書」四個欄目展開,讓讀者全方位了解到名師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情況,有很強的現場感、親切度和可讀性。讀罷新書,感覺又與名師們近距離地交流了一次,收穫頗多。雖然這些名師來自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地域,教育教學風格也各異,但在成長、成熟、成功的路上仍然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特質,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名師都有深藏內心的使命感

當前,不少教師在工作幾年後就有明顯的職業倦怠感。出現這種情況有諸多因素,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教師找不到工作樂趣,對職業沒有認同感與獲得感。這正如數學家華羅庚所言:「你認為數學無趣,是因為你站在數學花園的外面」。而本書在對十五位名師的訪談中,無不顯露出他們對事業深深的熱愛,而這種熱愛之情又源於他們內心深處有著一種「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使命感。這種感受基於一個人心裡深厚的家國情懷以及對教育對象的大愛,敦促他們立志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深圳市平岡中學王雪娟老師認為,優秀的教師要有活躍的思想、鮮活的靈魂,要喜歡課堂、喜歡投入,如此才能享受地站在講臺上,而這要求教師必須處於主動學習、不斷體認自我、時常讓心靈升級的狀態。從基礎教育走向高等教育、現為杭州師範大學教授的王崧舟老師感悟: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所謂「慈悲」,就是一個教師要有這樣的信念:每個學生都是有力量的,每個學生都是有光的。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力量,獲得成長的喜悅,同時,要深深感謝學生,因為正是他們喚醒了你內心的慈悲,正是他們成就了你精神的成長和淨化。江蘇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學周益民老師說:要成為一個好教師需要培養「三心」:一是愛心,二是童心,三是文心。愛心是基礎,是前提。只有熱愛,才會投入,才會富於激情和創造。因為我們是與兒童打交道的人,所以還需要了解兒童、信任兒童、尊重兒童。乃至以兒童為師,持有赤子之心。又因為我們是母語教師,就需要展示母語的典雅、豐富、智慧、幽默,所以我們需要不斷修煉自己的文學、文化素養。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鍾志農老師經過多年研究,認為優秀教師應該具備這些特徵:基本素質良好,有執著的專業理想和追求,有強烈的事業心,對學生滿腔熱忱,對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比較了解,有理論和實踐的「悟性」,有敏銳的覺察力和同理心,有清晰的思路和表達能力,有奉獻精神。

這些名師的言行恰好證明了福祿貝爾的名言: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一位教師熱愛自己的講臺,一定不只是出於工作規範的要求,而是來自內心想要做好這件事的意願,並認為做好這件事有價值。也就是說動力一定是根植於內心的東西,而不是外界灌注的東西。愛心、童心、事業心,激情、智慧、思辨力,鑄就起教師的使命感。有了這些,就能如長期守望於一所農村小學的冷玉斌老師所說:師生都成長為有事做、有人愛、有期待的幸福的人。

名師都有不竭的學習意識與行動

名師都是讀書人,都是從閱讀中成長起來的人,這是本書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正如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所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在作者看來,教師首先要有自覺讀書的意識,面對一日千裡的社會發展速度要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緊迫感。其次要有「身教重於言教」的行動,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校園裡,教師都要給人手不釋卷、孜孜不倦的印象。再次,要經常反思並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閱讀途徑。

南京師範大學附中吳非老師認為:一支愛讀書並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師隊伍,是學校不可多得的財富。雖然不可能將所有教師的志趣都統一在一個方向,但作為教育者,自身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對學生會產生影響,必須審視自己的生活志趣。所以,希望老師們能夠靜下心來,回到書中。北京十一學校史建築老師說:「教師要有歸零意識,要經常反問自己在閱讀上有沒有跟以前不太一樣的方法,在閱讀的偏好上有沒有改變。在閱讀上往上走、往難處走、往不舒服處走,所看到的自然是另一番風景,人生體悟自然也會不同。」小學語文教育專家於永正老師可謂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他說:「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的課內容很豐富,其實是我平時注意積累,注意從讀書中獲得更多知識,從讀書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我每天都在讀書,越讀越覺得應該讀。每當從鏡子裡瞥見自己的鬢角染上白髮時,我便有被人猛擊一掌的感覺,絲毫不敢懈怠。」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竇桂梅老師真正做到了精讀博覽,為了講好《秋天的懷念》,她幾乎通讀了作家史鐵生的全部著作;為了講好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她找來對這一歷史事件有著不同評價的論著,並深入鑽研;為了講好繪本,她更是收集了整整兩大書櫃的繪本,反覆對比、琢磨。正因為這樣,講臺上的她總是充滿自信、底氣十足,她總能展現文本背後的精彩,使自己的教學邁向研究與生長的高度。浙江省杭州市海曙小學閆學老師對教師閱讀有很深的研究,她說:「我的成長史就是完善知識結構的閱讀史,就是筆耕不輟的寫作史,就是課堂實踐的磨練史,就是持續反思的研究史。」她對一線教師建議:一是要把完善知識結構作為閱讀的主要目標。二是要將有限的時間花在經典閱讀上。三是要堅持有坡度的閱讀。四是要關注學生的閱讀熱點。

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應有完善的知識結構、精深的專業知識、深厚的理論基礎和開闊的人文視野。如何才能做到?第一是讀書,第二是讀書,第三還是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地讀書——這是一個吸引智慧和心靈的過程,它能激發起對世界和對自己本人的思考,促使人認識自己並思考自己的未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書籍。

名師都有勇於實踐善於總結的能力

名師的專業成長主要依託課堂,唯有通過課堂實踐才能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並通過反覆實踐、反思總結,逐步解決好相關問題。本書中的名師都紮根課堂,從課堂中找到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課堂中體現教師自身的價值。把「為了學生終身可持續地發展,為了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自己的教育追求。

現為金茂教育集團總校長的程紅兵老師具有很強的批判意識,他直言不諱:現在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語文教師的功底太差,不看課外書,只看配發的教參,沒有人文積澱,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夠,與學生沒有知識落差。他說,名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就在於韌性、在于堅持。他以於漪為例,一輩子在學習,一輩子在思考。「我當了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我上了一輩子課,上了一輩子令人遺憾的課。」於老師這兩句話充分表明名師的關鍵所在。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憲老師一生致力於小學數學的教學與研究,2008年提出了「既有營養又好吃」的數學教育理念,即強調數學教師應堅持向兒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徵和能力水平的教育,促進兒童終身、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時,教師又能提供符合兒童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教學手段,實現「營養」又「好吃」的雙重價值追求,使兒童真心愛上數學,實現「樂學、愛學、學會、會學」的良性循環。北京教育學院李懷源老師在長期的課堂實踐中體會到:好課都能把握好「學生」、「學科」、「學習」三個要素,把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設計,並把「教」的過程變成「學」的過程。他強調,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語文學科對學生素養發展的獨特作用,學會用拓寬學生語言疆界的方式,來拓寬學生的精神世界。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華應龍老師提出了「容錯」——「融錯」——「榮錯」的「融錯教育」理念,因為「真正有效的教學,就是面對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解決它。只有當學生找到錯誤的原因,自己醒悟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融錯』的教育中,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還養成了敢於嘗試的好習慣,磨鍊出了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多才多藝的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夏昆老師感悟道:「當了老師以後,我才發現,教育不是什麼麥田,而是一間屋子,裡面關著學生,也關著老師和家長。我要做的就是把想來擋住窗戶的人一腳踢開,告訴裡面的每一個人,窗外有很多很美好的景色。」(作者:陳文,單位:湖南省瀏陽市教育局)

​尋找名師的共同特質——重讀《讀書成就名師》

《讀書成就名師》

張貴勇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06月出版

作者:陳文

相關焦點

  • 一線教師寫的讀後感:讀《讀書成就名師》有感
    看了《讀書成就名師》自序的第一句話就被它深深吸引了,作為一位老師,誰又不想成為名師,就算成不了名師,誰又不好奇名師成長的秘密呢。當然書中給出了答案,名師的成長沒有捷徑,無非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並踐行的閱讀、反思、實踐。
  • 探索具有江蘇特質的名師培養之路
    對此,首批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南通市教科院院長陳杰表示,四項優先等原則要求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教師和四個「引路人」的標準高度契合,抓住了名師成長的關鍵維度,體現了該工程的時代性特點。「《意見》相關要求還體現出教育名家培養的針對性,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在江蘇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具有獨特的江蘇氣象、蘇派氣質。」
  • 陝西開展第三批中小學教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終期考核 84位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展示匯報
    來源:陝西省教育廳 2020年7月21日至24日,陝西省第三批中小學教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終期考核匯報順利結束。陝西84位省級中小學教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進行了展示匯報。希望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能夠做學習方面的引領人,實現共同生長;做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實踐者,實現思想理念和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做師德的榜樣,始終對教育擁有熱愛的情懷,對學術研究擁有求真務實的態度,保持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的品牌效應。
  • 高新區名師工作室: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變身教師成長「輻射源」
    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有名師工作室22個,涵蓋小學初中所有學科、所有學段。工作室的整體理念是引領帶動,提高全區教師的整體素質;方向是全體教師集體讀書、集體寫作、集體教研,推動書香高新區建設。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為宗旨,高新區各名師工作室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藉助線上交流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致力打造教師優秀群體,從而提升高新區整體教育水平。
  • ...名師 有償 家長 補習 禁令 補習班 重讀 一對一 題庫-上海頻道...
    「有些名師開班,不熟悉的孩子送都送不進去。我們只要孩子有進步,花錢沒關係。而且不管怎麼樣,熟人介紹的老師總比校外的培訓班可靠。」  不可否認,各方禁令有其積極意義,也有很多教師堅持原則,對「有償補課」嗤之以鼻。不過,教育專家認為,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明確有償補課的法律界線,並適當提高教師待遇。
  • 構建名師 「雙引領」成長機制的實踐與創新
    3.活動形式、內容:(1)讀書交流活動。通過交流讀書心得,相互激勵,以「書」養心育德。(2)教學管理經驗分享。交流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中的經驗和心得,在交流中提升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3)專題研討。根據學校教育教學要求和階段重點,確立研究專題,開展專題研討,凝聚智慧,為學校發展支招助力。(4)教學評一體化研評活動。
  • 走進名校拜讀名師沉澱自己
    走進名校拜讀名師沉澱自己翟王鎮中學付軍很榮幸走進名校一一浙江大學,我仰慕已久的學校,當面聆聽教育專家的報告,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期待。我們真應該沉下心來,好好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打破過去「學生需要一杯水,老師擁有一桶水&39;的陳舊觀念,結合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尋找切實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核心素養方可提高。
  • 篤愛敏行,走向名師
    篤愛敏行 走向名師 --林扒鎮中心校舉行2020年暑期教師培訓會八月暑未退,教師充電忙。8月23日上午,林扒鎮中心校2020年暑期教師培訓會在林扒鎮一初中會議室舉行,很榮幸邀請到了著名教育專家秦德林同志,他作了精彩的報告--《教師專業化成長》。
  • 閱讀讓靈魂芬芳——記湖口縣第二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讀書交流活動...
    湖口縣第二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開展了主題為「閱讀點亮智慧 書香見證成長」的讀書分享會。工作室全體成員在第二小學副校長李成冰的帶領下走進樊登讀書室進行全員的讀書閱讀分享交流活動。  讀書交流活動在夏景老師的主持下開始。
  • 成就名師,潤澤社會,今年節日不收禮
    成就名師,潤澤社會之所以反對教師收禮,一方面源自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不缺那一口」則應向更高精神層面跨越,另一方面則是出於 「優秀教師都擁有專業敬業、有愛有情懷、有良好天賦三大品質」,他們不該被紛擾,大家都應該從我做起,創造有利的環境,成就名師,潤澤社會。
  • 瀏陽名師 公益大講堂(29)‖學做智慧父母 成就卓越孩子
    瀏陽名師·公益大講堂」 瀏陽市教育局主辦——名師就在您身邊 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傳遞先進教育理念
  • 世界讀書日,聽這些名師暢談讀書丨關注
    好師妹為大家準備了一份閱讀禮包,任你挑選,選你所想,利用瑣碎的時間,聽聽這些名師聊閱讀、聊書籍。世界讀書日,我們一起尋找閱讀之「美」吧!如果你此刻無聊,不知道做什麼,如果你想找回你愛的生活,如果你想了解閱讀的秘密,這10個貼心話題,10位名師的讀書課,
  • 丹江口:名師引領 示範帶動 優勢互補 共同提升
    上午8點30分,首先,該校的章釩老師上了一節三年級整本書閱讀《伊索寓言》展示課;隨後十堰名師古曉雲老師帶來的一節三年級習作課《我來編童話》,教師大膽地讓學生去想像,創新,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參加研討交流的教師們發言積極,理論聯繫實際使得交流過程更加深入,交流氛圍更加融洽,達到了名師引領,示範帶動,優勢互補,共同提升的效果。
  • 西安市王晶「名師+」研修共同體啟動
    6月29日下午,西安市王晶「名師+」研修共同體啟動儀式在西安市第八十三中舉行。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長、特級教師賈玲,西安市八十三中學全體領導班子和陝師大附中、曲江一中等9所學校的王晶「名師+」研修共同體成員參加了啟動儀式。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
    濱州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認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蘊含的體育思想今天仍有巨大價值,特別是在德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這更是體育教學努力的方向。王照鋒介紹,因為課題研究參與者都是一線教師,其研究內容可以從學校、教師、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來選取,然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尋找答案、解決問題,並及時地檢驗、實踐、推廣研究成果,因此讓教研與教學實現了良性互動。
  • 全學科全名師!助力西山學子邁入理想大學
    ,智慧和勤奮成就著未來,這裡是夢開始的地方,這裡是知識的殿堂,你給我一份信任,我還你十分驚喜!編輯​這裡有優秀的師資團隊學校高薪聘請了一批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卓著的省、市、縣骨幹名師和學科帶頭人,推行精英教育,建設一支學高身正,教人求真,業務精湛的名師團隊,真正做到「全學科
  • 晉江市初中地理成彬名師孵化工作室第四次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
    2019年12月27日,晉江市初中地理成彬名師孵化工作室第四次市級研討活動在我校成功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有我校地理組全體成員,成彬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本次活動分成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由成彬老師做2019年工作室工作總結。第二個環節,課堂觀摩。第三個環節,評課研討和工作室建設交流。林德田副校長參與了初中地理課堂「圖」「序」教學研討活動。
  • 名師應當是「思想者」——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舉行讀書心得交流...
    2020年12月2日,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全體成員齊聚漣水縣幸福裡實驗小學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暨「教學主張與名師成長」專題學習活動。活動第一環節由羅海豔等七位老師就本年度工作室成員共讀書目《溫儒敏語文講習錄》的讀書心得進行交流、分享。
  • 冀州四中名師風採錄(六)
    黃庭堅語云:「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禮義不交於胸中,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書籍作為人類精神結晶的保存形式,其本質是開放性的,讀書則是享用這些成果的過程,也是內化這些文明的過程,名師深諳此理,由衷地熱愛讀書。
  • 名師與名師效應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我國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有11位出自同一老師門下,這就是中國物理界的一代名師、清華大學葉企孫教授。前蘇聯教育家加裡寧說,「教師」一詞有兩種涵義:按狹義理解,這是某門學科的講授者;按廣義解釋,是指有威望、明智的,對人們有巨大影響的人。名師顯然應屬於後一涵義。所謂名師,是師德、師品、師表的統一,名師的影響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