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讀書法》:看書效率低記不住?只用四招讓你成為閱讀達人

2020-12-10 袁七七的思考空間

讀書時,你是否有過這些困擾:

很多書都看過,但它們就像一面之緣的路人甲,好像在哪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內容是什麼;

同樣是讀書,有的人讀出了社會趨勢,有的人讀懂了商業心得,而你搜刮腦殼兒也只能給出「一本好書」的評價?

都是讀書,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根本原因是你沒有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用正確的方法讀書,可以提升你的思考力,把每一本書讀出價值,讀出生產力。你和高手之間只差一套高效實用的讀書法。

日本西崗一誠的《高分讀書法》,正是一本教人如何高效閱讀的書。看名字好像是一本給學生考試準備的,其實不然,不管你是誰,是學生還是職場人生,只要你還在閱讀,相信這本書就一定能給你啟發。

如果你希望通過閱讀實現個人成長,不妨花幾分鐘時間和我一起,認識下這本《高分讀書法》。

一、從兩次復讀到考入東大,多虧了高分讀書法

先來說說作者,作者西崗一誠從小成績很差,就讀的高中從沒出過東大學生,(東大全名是日本的東京大學,世界排名前100的頂尖學府),但是作者立志要考上東大。經過兩年的復讀竟然如願考上了,洗刷了在讀高中考不出東大的歷史。為什麼前兩年都沒考上,第三年就考上了?因為復讀年數多?

當然不是,而是因為他改變了學習方法。進入大學之後,作者發現,東大的學生居然都在用和他一樣的方法讀書,他們靠著這套方法進入了一流大學,也因為這套方法,獲得了強大的思考力。這本書就是作者關於東大學生閱讀的經驗總結,實操性強,拿來即用,幫助你彌補和閱讀高手之間的差距。

書名叫「高分讀書法」,並非是專門講教科書,他適用各個領域的書,不論是學校還是職場,都能助你乘風破浪。那為什麼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提高閱讀能力呢?

二、為什麼高分讀書法有效?

評判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強弱,可以從兩個方面:解讀力和思考力,一本書的內容記不住,其實是沒有理解書裡的內容。

要理解一本書,光讀是不夠的,必須思考和輸出。也就是要帶腦子,要動手。

《高分閱讀法》這本書,作者通過五大步驟,不僅讓你對書裡的內容印象深刻,還能通過這些方法,提升獨立思考力和解讀力,真正讓讀書變成你的競爭武器。

結合我個人讀書的經驗,我把五大步驟進一步提煉總結,變成簡單易操作的四步驟,拿來即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如何利用高分讀書法,提升閱讀效率,用知識武裝大腦

第一步:做好閱讀前準備,讓閱讀有目標有方向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之前一樣,過去看書,我有一個特別不好的習慣,不看封面不看作者不看序言,直接翻開第一頁開始讀。這樣做有一個壞處就是,你對這本書缺少一個整體的認識,就像黑夜走在大森林,沒有火把也沒有地圖。

在正式讀一本書的內容之前,對書有一個大概的輪廓性的認識,做一下閱讀前的準備,是非常必要的。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兩種途徑做閱讀前準備。第一種是裝幀讀書法。

裝幀包括封面、封底、腰封、書脊等等。這些地方的內容,因為屬於包裝的部分很容易被忽視。其實這其中藏著很多線索。雖然字數很少,但是信息量並不低。因為封面有向讀者推銷的使命,所以往往凝集了整本書的精華。

比如書名《非暴力溝通》,書名可以拆成兩個部分,「非暴力」和「溝通」兩個部分,從中不僅能知道這是一本講溝通的書,而且是講如何溝通可以減少衝突減少矛盾,稍微思考一下,還能啟發提出一系列問題,什麼是暴力溝通?什麼又是非暴力溝通?如何做到非暴力溝通?帶著這些問題讀書,目的性更強,更能從書中得到知識。

看完書名,腰封推薦語和作者簡介千萬別放過。腰封上一般會有名人推薦,從這裡可以窺探到本書的意義,功能,讀它的必要性。作者簡介可以了解寫作者的背景,屬於哪個領域,這對我們理解整本書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每本書都多少帶有作者的經歷和主觀色彩。比如讀杜甫的詩,如果對杜甫所處的朝代背景、杜甫的性格有更多的了解,那麼他的詩你也一定會有更深的感觸。

看完封面腰封的信息,作者介紹,大致對這本書主題就有了概念,這個時候可以寫下你的閱讀目標。

閱讀目標就是你想通過這本書解決什麼問題?想從書裡學到什麼知識?帶著目的閱讀,會更大限度的調動人的注意力。

緊接著翻開目錄頁,看書是圍繞幾個大部分來寫的,按照什麼邏輯寫的,試著給書劃分層次。

通過這些準備,我們對這個本書要說什麼,就有了一個粗淺的認知。接下來我們開始正式閱讀一本書。

很多人讀書有一個誤區,就是習慣性全盤接受書裡的觀點。覺得書裡說的什麼都是對的,不評判也沒有疑問,非常的被動。這樣讀書無疑是低效的。所以,讀書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多提問題。

第二步:採訪式閱讀,邊讀邊問,讓你成為知識的淘金者

在《學會提問》這本書中說到:你一定願意自己掌握主動權,來選擇該吸收什麼和忽略什麼。而要做出這個取捨,你就得帶著特定的態度去讀書,即不斷提問(發問)的態度。」

記者做採訪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很擅長問問題,通過不斷的拋出問題,挖到更多信息。讀書時把自己當成記者,把書當成受訪者,邊讀邊問,會讀到更多信息。

文字還是原來的文字,但是因為閱讀態度和方式的改變,對書保持一份懷疑,做個問題寶寶,大腦主動接受,會把信息轉化成知識,讓你更深刻的理解書上的內容。

所以大膽的向你手裡的書提問把,不僅要提問,還要找到答案。

大部分問題都可以在書裡找到答案,這裡有一個作者的小心機。為了引導讀者讀下去,並且理解作者的意圖,有所收穫,寫作者在書裡埋下了很多「坑」。

這些「坑」是作者故意讓你產生某種疑問,這些疑問是設定好的,然後在後面給出答案。所以只要你發揮一點主動性,提出問題,大部分疑問都可以找到答案的,這也是寫作者和讀者增強互動性的方式。

沒有答案的部分怎麼辦呢?那就要發揮你的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八卦精神,去其他途徑找,比如書、視頻或者是向擅長的人請教。

而且即使書裡有答案,就一定是對的嗎?如果你對答案產生懷疑,覺得它不合理不完整,也可以去其他途徑查資料做補充,這樣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搜索答案得來的東西,是很難忘記的。

總而言之,讀書一定要記得多提問,邊讀邊問,把這些問題寫進筆記本,以防忘記,並且試圖找到答案,再把答案寫到問題的下方。

除了學會在讀書過程中提問之外,為了提升輸入的質量,防止偏信一家之言,還有一點要注意,書籍都有作者的主觀色彩,同一主題多看幾本書,對一個會閱讀的人來說,是必備的素養。

第三步:檢驗閱讀法,多本同讀,幫助你開拓思維避免偏見

《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中有云:偏聽則信,兼聽則明

讀書也是如此,一個領域只讀一本書,很容易一葉障目,認為作者說的全是對的,多看幾本你就會發現,同一件事,原來還可以這麼解釋。

我們習慣了看完一本書再看另一本書,但是作者建議是同一主題的書,幾本一起看,用一本書的觀點。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個是避免因為作者主觀色彩,產生想法的偏見,另一個是提高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思考。古人有句話說得好:盡信書不如無書。

每本書都有作者的主觀色彩在裡面,不同的作者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檢閱讀書法可以讓不同的觀點在大腦中碰撞,引發我們獨立思考,提升思辨能力。而且幾本書同時讀,能讓書本知識記得更牢更久,這在科學上是有相關證明的。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對人的記憶遺忘規律做過一張圖,也就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圖上顯示,人在1小時候以後會遺忘54%的知識,一天以後就會遺忘74%的知識,一周後,學到的知識會遺忘79%。按照這個曲線的說法,我們看完一本書再去看另一本,前一本早就忘光了。

(此圖由袁七七本人製作)

具體檢驗閱讀法應該怎麼操作呢,我們可以分為2步,先做平行閱讀再做交叉閱讀。

平行閱讀法簡單說就是找相同和找不同。首先要選擇2本同領域的書,它們之間必須有關聯性,但是作者的觀點或者角度不同,比如這本是從歷史角度,另一本呢是從經濟學角度。這樣選書的好處是可以對同一主題的知識,有更全面的認識,並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產生聯繫。

然後,你要用同樣的進度讀這兩本書,第一本讀完一章,就換第二本讀完一章。在這個過程中,要時刻記著去找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且把這些不同點寫到便籤裡。這個時候你的心裡會有一個感受,看到不同角度的解釋你會想,原來這件事還可以這麼看啊,看到不同的觀點,你也會想,為什麼同一件事,觀點卻存在差異?自然你的心裡會做一個比較判斷,這非常鍛鍊人的思辨能力。

做完平行閱讀,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交叉閱讀。交叉閱讀是建立在平行閱讀之上的,比平行閱讀更深入、更精細。

交叉閱讀法,是在不同點之間找出分歧的原因,這兩本書是哪個地方開始發生分歧的?究竟是哪個具體的關鍵點導致了它們的不同?就像一條路走著走著,面前分出了兩條路,兩條路的交叉點就是我們在書裡要找到的。舉個例子,你正在看關於閱讀的書,一本書上說要一字不差的閱讀,這個時候你產生了懷疑,這時你翻開另一本。

上面寫著,讀書沒必要從頭讀到尾,讀自己需要的部分就可以。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到底是一字不差的讀,還是跳著讀?如果這時候你還沒有找到分歧的原因,可以翻開第三本,然後你看到書上說不同的書要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工具書帶著問題去目錄找答案,不用從頭讀到尾;經典書籍一定要一頁頁讀,反覆讀,它凝結了作者一生的心血,斷章取義很容易誤解其中的意思,只讀到表面。

那這三本的交叉點就是書的類型不同,有不同的閱讀法。

用平行和交叉法多本書混合閱讀,會開拓你的思維,讓你全面客觀的看待問題,思考能力怎麼會得不到提升呢?

如果你已經做到了第三步,那麼恭喜你,相對於大多數人你已經具備了比較強的閱讀能力,但是還不夠。如果要真正把書上的信息內化,還需要最後一步,也就是議論閱讀法,寫出你的讀書感悟。

第四步:議論閱讀法,堅持輸出,真正用書本武裝大腦

議論閱讀法,顧名思義就是要對書裡的內容發表言論,輸出感想。作者對你說了那麼多,你也應該對作者說些什麼是不是?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結合我個人寫讀書感悟的經歷,有三種方法供你參考,即使是從來沒寫過閱讀感悟的人,也能寫出個一二三。

第一種,寫清單體感悟,簡單易上手,讓你快速起步

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寫作新手。只需要把你的感悟一條一條的列出來就行了。並且每一條之間不需要有邏輯關係。要寫出10條或者20條的感悟,可能越到後面,你會不知道寫什麼。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你在讀的時候,沒有為寫感悟清單做準備。

舉個例子,如果你打算在讀完一本書後,寫15條清單感悟。那麼你可以做一下分配。假設整本書有5個章節,那麼你可以給每一章分配3條感悟。也就是帶著每章輸出3條感悟的任務,有目的的去讀,這個時候你自然注意力會集中,想從書裡讀出更多東西。

這裡需要注意,寫感悟清單不是照抄書上的話,一定要用自己的話來說。照抄書上的,對理解一本書沒有任何幫助。一開始寫得不好沒關係,這是每個提筆寫字的人都會經歷的階段。哪怕自產的文字像一杯寡淡的白開水,也好過偷書裡的話語千百倍。

第二種,寫「腰封推薦語」,幫你提高概括總結的能力

想像一下,假如你在看完一本書後,你需要將這本書推薦給其他人,而且只能寫一句話,要求不能超過30個字,你會怎麼寫?我們知道腰封推薦語都是非常短的。幾十字以內就能搞定。別看他字數少,要寫好並不容易,必須對書籍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寫出打動消費者,讓人有購買慾望的推薦語。

在《高分閱讀法》這本書中就提到:如果不能一句話概括自己讀了什麼,那就等於沒讀懂

要想寫好一本書的推薦語,得先做摘要。摘要要怎麼做呢,首先你需要在每一章節中找到最具概括性的句子,然後呢,根據這些句子去概括一小節或者一章內容的核心觀點。字數要控制在30字以內。當你把這本書讀完以後,根據這些章節的摘要,寫出整本書的總摘要,字數控制在140字以內。

最後,再根據總摘要,寫腰封推薦語。總摘要是針對整本書的核心觀點,把他濃縮成推薦語,還需要你把用戶心理考慮進去,吸引沒讀過它的人對此產生興趣。如何吸引呢,比如你要思考一下,書中哪個部分可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怎麼寫可以調動消費者的情緒?他們最關心什麼問題?

通過寫腰封推薦語,你能夠掌握一本書最精華的部分,那麼對書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刻。

第三種,邏輯化表達,幫你理清思路,整合思考成果

如果你認真做完了前面三個步驟,一定寫下了很多筆記,結合這些筆記,確定一個主題,用自己的話有邏輯的寫出一篇文章。這裡的關鍵詞是邏輯化。和第一種清單體不同,它對整合能力,文筆流暢度要求更高,所以寫的時候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把話說清楚講明白。

你需要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提供充分的論證,做到有理有據。你不需要把書裡所有的內容都提到,只需要根據選擇的角度、主題來確定哪些內容要被提及,我們只選擇和自己觀點相關的內容。

比寫清單體,邏輯化表達更能幫助你梳理內化知識。調動原有的知識和書中得到的新知識聯繫起來,構建你的知識網絡,整合思考成果。

無論是寫清單體、腰封推薦語還是邏輯化表達,都是和作者對話的方式,學會和書籍「交談」是每一個閱讀高手的必經之路。

四、總結

前面分享了閱讀的四個步驟,這裡再做一下總結。第一步做好閱讀前準備,讓讀書有方向有目標;第二步採訪時閱讀,邊讀邊問,在信息沙灘上挑出金子;第三步採用檢驗閱讀法,多本同讀,開拓思維擺脫偏見;最後要用議論閱讀法,做總結性輸出,讓信息真正轉化成知識。

這套閱讀方法,最大的好處不是幫助你讀懂一本書,而是讓你真正學會閱讀,打通從輸入到思考再到輸出的高效讀書路徑。

奧美曾經為天下文化出過一篇文案,叫《我害怕閱讀的人》,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到:我害怕閱讀的人。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在書後面。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舉手投足都是自在風採。讓我明了,閱讀不只是知識,更是魔力。他們是懂美學的牛頓,懂人類學的梵谷,懂孫子兵法的甘地。血液裡充滿答案,越來越少的問題能讓他們恐懼。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習慣俯視一切。那自信從容,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一張臉。

我想這也是我們讀書的初衷。希望通過讀書,升級認知改變生活,而不是追求無邊際的博學。希望通過讀書,越來越少的問題能難倒我們,當生活企圖把我們按在地上摩擦時,能站起來揮它一拳,迅猛且有力。

但這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你必須是一個會讀書,能把書讀活的人,希望今天分享的方法,能幫助你成為這樣的人。

相關焦點

  • 高分讀書法教你如何成為閱讀達人
    知識變現西崗一誠在《高分閱讀法》一書中,詳細講述了57個讀書要點和6個選書原則,根據書中講述的方法,你也能從焦慮無助中擺脫,進階為一個讀書達人,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性。《高分讀書法》就是他讀書方法的總結,要想提高思考力和讀解力,就要改變閱讀習慣,從被動讀書改為主動讀書。這本書一經出版就狂銷18萬冊。僅僅因為改善了讀書方法,一個落後的學生竟然一躍成為學霸,他究竟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呢?下面,我們就從」高分閱讀法的五個步驟以及六種高分選書法「來分享下書中的內容。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效率?巧用SQ3R讀書法,將知識刻進寶寶腦海
    同事的孩子歡歡在班上的學習成績平平,期末考試的成績也不是很理想,班主任要求她在暑假的時候督促孩子在家多讀書,提高學習效率。同事家離圖書館很近,每個周末她都會帶歡歡去圖書館看書,但是她發現歡歡的閱讀效率特別低,一本很薄的書歡歡要花一兩天時間才能讀完。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埋怨自己沒有眼界,寫出來的東西毫無趣味。先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讀書,才能快速高效的汲取到營養。下筆的時候便猶如泉水噴湧,筆墨生香。看了很多閱讀類書籍,推薦這本人民郵電出版社的《高分讀書法》。
  • 知識卡片 | 《高分讀書法》DAY4-你看書姿勢有問題!
    前三天,我們看了高分讀書法的第一個步驟,也就是通過裝幀閱讀法和做假設來提高讀解力,做好閱讀前的這兩個準備,會很有效的增強對書的理解能力。
  • 顛覆多年讀書習慣,《高分讀書法》:竟然要少「看書」
    這本西岡一誠所著的《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在日本首次發行就狂銷18萬冊,颳起一股不小的旋風。因為西岡君就讀一所三流高中,本是一萬人裡排到九千多名的學渣,卻在改變讀書方法後,以全日本第四的驚人成績成功考入了無數學子心中的聖殿——東大,成為那一季的傳奇。
  • 《高分讀書法》57個讀書要點|學困生用此方法逆襲考上東京大學
    01、被高分讀書法改變的人生《高分閱讀法》是東京大學主編西岡一誠所著,作者通過改變閱讀方法,不僅提高了自己的閱讀速度,培養了過目不忘的本領,而且活學活用,逆襲學習困境,成功實現跨入名校的夢想!這本書不只是適合在校學生閱讀,也適合各個領域的職場人士閱讀。
  • 精心總結《高分讀書法》核心內容,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他將自己的讀書方法寫成了這本《高分讀書法》,雖然寫的是「高分」,但是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都需要提高讀書能力,養成良好的思考力和解讀能力。我讀過許多有關讀書方法的書籍,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想它們應該是大同小異的。但是讀完卻讓我收穫頗豐,有種想要立刻「按照書中的方法嘗試一下」的衝動。
  • 《高分讀書法》:讀書沒意義?5步閱讀法讓你提升讀解力和思考力
    時下關於讀書方法的書很多,有教人怎樣做讀書筆記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也有為了在閱讀中更好地理解的《怎樣閱讀一本書》,還有提倡將書中內容拆為己用的《這樣讀書就夠了》,而我今天要推薦的《高分讀書法》,除了能透徹理解書中內容,時常加以練習還可以提升思考力。
  • 《高分讀書法》:語文閱讀理解差的看過來,成績提高的秘訣在這裡
    作者在《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中提到的兩個能力,我認為能夠說明這個問題。《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以下簡稱《高分讀書法》)而「整合閱讀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們的歸納能力,成為一名歸納小能手。讀完每個章節,先找出本章節的概括性的語句;在此基礎上,自己寫下不超過30字的總結;讀完一本書後,根據所有的章節總結,寫下本書的總結,最好在100多字。這樣一路總結下來,慢慢的,你的歸納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 《高分讀書法》那些書評人偷偷在用的閱讀方法
    強大的閱讀能力,還能夠加強舉一反三的能力。 蘇步青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時曾經說過,「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一堂課就考語文,考後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 《高分讀書法》:一套實現學渣逆襲的神方法
    他復讀過兩次都無緣名校,最後僅僅因為作對一件事兒——高分讀書法,就憑一己之力成功考入東大。進入名校後的他,開啟了學霸生涯,他通過大量的觀察和採訪,驗證了自己的這套高分讀書法,原來這是學霸們慣用的讀書方法。
  • 《高分讀書法》:聰明人都在這樣讀書
    只有你真正會讀書了,找到讀書的樂趣了,甚至會學以致用了。那麼自然堅持讀書就不是難事。因為這樣的過程是滿足的、有成就感的,我想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體驗。學會讀書的秘密都在這本叫做《高分讀書法》的書裡面,作者是一個日本人,名叫西岡一誠。
  • 讓閱讀成為我們一輩子的習慣 金話筒「高分速讀」班震撼來襲
    因為人的頭腦運轉得非常快,當看書速度慢時,眼腦之間就不能夠協調同步, 於是腦筋就往別處跑,就產生不專心的現象!所以說:讀書慢,忘得快!為什麼許多人不喜歡學習呢?因為看書效率低,不能專心,無法取得好成績,所以不喜歡讀書!為什麼孩子喜歡看卡通玩電玩呢?
  • 《高分讀書法》成功有路徑:別怪孩子讀書差,他只是沒有好方法
    一路摸索,也算總結了一套自己的小方法,直到看到這本《高分讀書法》,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法子,簡直就是小兒科。《高分讀書法》是日本作者西岡一誠的作品。他在高中復讀期間,為了備考東京大學,他花了一番時間研究東京大學的入學考試。
  • SQ3R讀書法提升孩子閱讀效率,將知識刻進腦海,別再怪孩子不讀書
    看書的時候,兒子求快不求精,然後寫起作業來,就開始磕磕絆絆,這裡不會,那裡不懂。為此,小徐打電話請教了班主任:「老師,我的孩子閱讀效率很低。看過一遍書跟沒看似的,寫作業還是什麼也搞不懂。」老師回答道:「孩子閱讀效率低?我給你介紹一個方法,叫做SQ3R讀書法,這個方法能提升閱讀效率,將知識刻進腦海。
  • 閱讀效率低,記不住書中的內容,看了就忘?試試FASTER學習法
    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讀完一本書,能記住的內容卻很少;看書的時候心潮澎湃、收穫滿滿,合上書卻什麼都想不起來;專注看了2小時書,卻只能記住前幾頁的內容;……閱讀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很多人都會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閱讀,但是讓大家苦惱的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記住書中的內容、提高閱讀效率,收穫更多的知識和成長。
  • 從萬名學生排名9932差生到考入東京大學,只因為《高分讀書法》
    直到最近閱讀的《高分讀書法》,讓我實打實地看到逆襲的可能。即使天資平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照樣可以逆天改命,考入名校。而這本書則通過5個讀書步驟,6大選書原則,57個讀書要點,幫助孩子們提升思考力和讀解力,從而幫助孩子們實現他們名校的夢想,讓人生少走彎路。
  • 學渣逆襲成學霸進名校很勵志,可我只想學會他用的高分讀書法
    在《高分讀書法》這本書裡,西岡一誠詳細地介紹了他這種令人驚嘆的閱讀方法。他用這種方法,從改變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的方法做起,鍛鍊了思辨能力、歸納能力、讀解力、應用能力等等。徹底把書讀透,活學活用。真正做到用閱讀改變人生。會讀書的人,從選書時就不一樣了讀書,從選書開始。
  • 《高分讀書法》:不知道這一點,讀再多書都不沒用
    高分讀書法《高分讀書法》是一本介紹讀書方法的書,本書是作者西岡一誠從偏差值偏差值35分(日本衡量成績的方法,10000名學生中約9332名)的學生逆襲考上東京大學的方法總結《高分讀書法》的作者是西岡一誠,日本東京大學三年級學生。作者在讀書時是學渣一枚,偏差值35分的學生,後來覺醒立志要考上東京大學。復讀一年沒考上,後來通過總結讀書方法,再次復讀一年,考上了東京大學。雖然很早之前,我就知道讀書要有自己的想法,否則只是單純的看書。但是真正的落到實處,自己做到的很少。
  • 《高分讀書法》:不動腦子閱讀?是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就一起來讀一讀《高分讀書法》這本書吧。我們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一本書中找到答案。而他逆襲的秘訣就在這本書裡,該書凝鍊了"6大選書法,57個讀書要點,幫你全面提升思考力與讀解力。而這也是他成功逆襲的一個最大的秘密武器。下面分享的這個要點就是教你學會如何做到動腦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