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早教會讓孩子變「笨」?

2020-09-03 她的課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人必須要有其長處才能在這社會更好地生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培養孩子就意味著要早早地對孩子進行教育,越早越好」。可是,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


早期教育是父母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但如今的早教越來越片面化,逐漸步入誤區。市兒童醫院體檢中心腦象圖室對本市和外地60名3-4歲兒童進行的早教效果抽樣調查發現,接受過強化早教的孩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不僅創造力和學習能力沒有加強反而減弱,還失去了善良的天性和愛心品質。負責調查的專家表示,早期教育除了智力開發外,非智力素質的培養也是一項重要內容,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為孩子日後的成長埋下隱患。



強化早教讓孩子失去正常能力

0-3歲是兒童大腦發育最重要的時期,最初的身體素質、智力發展、個性品質的形成都從這時開始,因此目前家長們已經越來越看重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近期,市兒童醫院體檢中心腦象圖室對兒童早期教育效果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中,專家們共選擇了60名3-4歲的兒童,為了增加可比性,除本市的20名兒童外其餘40名孩子均來自外省市。這40名外地兒童中,有20人0-3歲期間在專門的早教機構接受了特殊教育,有的孩子在3歲時就已經達到了4歲孩子才能達到的知識層次,其餘20個孩子則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專門訓練。而本市的20個孩子也都沒有進行過特殊早教。


通過對比腦象圖後發現,沒有進行過特殊早教訓練的孩子大都很有愛心、心地善良、懂得包容別人,而進行過特殊早教訓練的20名孩子具有這種品格的人數則只有前一組的一半兒;沒有進行過特殊早教訓練的孩子邏輯記憶能力是進行過特殊早教訓練孩子的一倍,說明強化早教非但沒有增強孩子們的邏輯記憶能力反而減弱了邏輯記憶功能;右前腦能控制人的創造力,而左前腦則具有負責基礎知識的儲備、對基礎知識儲備的駕馭能力以及再學習的能力等,將外省市兩組孩子左前腦和右前腦的腦象圖進行對比後沒有任何差別,證明強化早教並沒有增加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最後,專家把這些結果和本市孩子進行對照證明,沒有進行過特殊早教的本市和外地孩子情況基本沒有差別,同樣具有愛心強、邏輯記憶能力強、創造力學習能力並沒有降低的特點。



3歲前孩子背詩識字都是「徒勞」


負責這次調查的兒童醫院體檢中心腦象圖室主任表示,早教的含義是廣義的,既包括感知、語言、認知的訓練,也包括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養。但現在有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為智力技能教育,認為孩子會背詩詞、念字母表,背得越多越好。其實,這對嬰幼兒的發展非常不利。調查已經證明強化早教並不會增強孩子的邏輯記憶能力,也沒能使孩子變得更聰明。孩子大腦在3歲以前的記憶只是機械記憶,家長常常以自己的孩子這麼小就能說會道、背詩詞、數數為驕傲,其實孩子這時並不理解一個詞一個數代表的真實含義,只是一種短期機械記憶,如果不定期重複,就會很快遺忘,而且這種做法並不能增強記憶力,也就是說孩子記住的東西並不比同齡人多。等到上學後,這些所謂的優勢就會遺失,他們會重新與同齡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以前記得東西都白學了。


調查還表明,孩子在經受過特殊早教以後變得沒有愛心,不再懂得去包容別人。這是因為家長、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灌輸知識時會有意無意地把一些成年人間才有的競爭等觀念強加於孩子身上。比方說,都在一個班裡上課,家長往往告訴孩子要多表現,多和老師親近,想辦法讓老師喜歡自己,不要被別的孩子比下去。久而久之,互相競爭、互相爭寵的觀念就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造成愛心減弱、心地狹隘。其實,0~3歲的孩子除了早期的智力開發外,非智力素質的培養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家長不能把孩子某方面的技能來代替早教培養,期望過度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為孩子日後的成長埋下隱患。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所以說,目前社會上對早期教育的認識要有所改變。早期教育應該更偏重親子教育,開發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觀察能力,而不是單純讓孩子背書、數數。家長們要注意觀察,比如說到動物園去玩,孩子看了猴子和猩猩,要讓他知道猴子和猩猩有什麼不同,耐心地給他們講兩種動物的形狀、運動方式、吃的東西和玩耍的方式。帶孩子到野外看看花草也是早教,小草發芽了,是綠色的;花開了,是紅色的。孩子的眼裡什麼都是新奇的,孩子都有興趣去觀察,只是這種觀察很多大人注意不到。早教就是根據孩子的身心自然發展規律,和孩子多溝通,讓孩子多活動,多動手用腦,遊戲和快樂才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構成。

小編點評:「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父母對於孩子的長優之情。對孩子進行早教,本就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擔憂孩子的未來。愛,都是好的,但是,並非所有愛都是對的。凡事都有一個度,當正踏著點的時候,那一切都終歸是好的,但若偏左或偏右了的時候,一切都無法估計。早教是父母給孩子作出的選擇。在孩子的人生還是白紙的時候,父母的每一筆每一划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的心靈能純真一點,讓孩子肩上的書包能輕一點,讓孩子臉上的笑臉能多一點,每個人都有責任。把童年還給孩子,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就好。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會導致大腦「變笨」,父母要重視
    科學研究表明,這「3個壞習慣」會導致孩子變笨對於新學的知識,孩子不僅無法一點就通,甚至還要反覆學習才能理解,可以說是有點「笨笨的」。為此,戴女士上網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這才了解到原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會導致大腦變笨,還有相關的科學依據作為支撐,看來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日常習慣才能讓孩子更聰明。
  • 「你怎麼這麼笨」父母貶低孩子,可能真的會讓孩子變笨
    文丨巧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應該有很多人在童年的時候,總會被自己的父母嫌棄笨,儘管很多時候父母是無心的,不是真的覺得孩子笨,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父母的所有話語和行為,都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父母如果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他很笨,那無疑是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
  • 4個早教誤區把孩子越教越笨!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一直帶著一種恐慌,怕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的沒有,怕別的孩子會的自己的不會,嘴上說著不在乎輸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潛意識裡仍然不允許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好。但是往往就是這種激進式的攀比導致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不知不覺地「跑偏」,把孩子「越教越笨」。今天就為大家分析4種普遍存在的錯誤早教方式。
  • 孩子變笨,可能是這四個壞習慣在作怪,別等孩子變笨了才知道
    孩子聰不聰明有先天基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通往聰明的道路只有一條,勤奮和自律,但讓孩子變笨的道路卻有千萬條。小明媽媽最常對他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咋這麼笨呢,你爸博士生,你媽本科生,怎麼到你,連考80分都難」。每次吃過晚飯寫作業是小明最難熬的時候,媽媽不停的罵他笨,不是做錯題就是不會做,讓他晚晚做作業看書到凌晨。殊不知,在媽媽這種輔導下,小明的成績越來越差,分數越考越低。
  • 疫情之下,我們如何控制好孩子會「變笨、變傻」
    小豬佩奇動畫片中豬媽媽說「小朋友不能一直待在家裡看電視,要多出去外面玩,不然就會變笨的。」小朋友會問媽媽:「待在家裡,可我變笨怎麼辦,我不要笨笨的。」雖然只是一種假設孩子和媽媽的情景對話,可在這種疫情期間宅在家的我們也會懷疑自己,再這樣下去,會不會真的頹廢和變笨的?
  • 哪些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慢慢變笨?
    然而,很多科學研究證明,父母一些不正確的行為,會導致孩子某些方面智商下降。此外,如果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自我認知、觀念、思維方式陷入誤區,也會限制孩子各方面發展,不能充分發揮潛能。1、「吼叫式」教育提到朝孩子吼叫,很多家長都充滿無奈。「我也不想吼孩子,可是不大聲發脾氣,他根本不聽話。」
  • 被證實了,經常被父母吼叫,孩子會變笨
    初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肯定還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所以,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矛盾。有些能立即消解,有些已經造成了不可逆轉的誤會。那些經常對著孩子吼叫的家長,除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外,就是不知道吼叫孩子的危害。而哈佛教授曾做過實驗,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變笨。
  • 科學依據證明:經常被父母吼叫,孩子會變笨
    怒吼孩子的行為,相信幾乎每一位父母都曾對孩子做過。吃飯吼孩子、輔導作業吼孩子、考得差吼孩子,不管孩子做什麼仿佛都是錯的,但父母們知不知道,吼孩子會讓孩子變笨,孩子考得差並不是沒有好好學習,而是被你吼出來的「後遺症」。這並不是道聽途說,是有科學依據的。
  • 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怎麼變笨的?
    經常有家長說,自己孩子以前成績挺好,現在怎麼就越來越差了呢?一個聰明的孩子為啥就變笨了呢?2.對於這個孩子來說,「變笨「是因為,時間花在其他讓他更焦慮的事情上,如何面對評價是更恐懼的事情。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越大就越「笨」,可怎麼變「笨」的呢?一個孩子的智力活動受阻,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智力功能受抑制。成績好壞,本該是孩子通過自己的智力去解決的問題,但是很多家長都把這種智力活動轉換成了情緒上的壓力。
  • 家長的這些話,很可能會讓孩子變笨變傻,希望你一句也沒有說過
    文|西紅柿媽媽你相信,一個原本聰明伶俐的孩子,會慢慢地變笨變傻嗎?我想絕大多數人是不相信,也是不願相信的,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孩子是真的會變。小時聰明可愛,長大後,卻「笨」的讓寶媽頭疼小宇剛出生時,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誰見了他,都說這孩子長大後肯定聰明。
  • 這5個壞習慣會讓你孩子「變笨」趕緊督促孩子改掉
    任何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對孩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相信很多人細心觀察會發現身邊有這樣一類孩子,他們學習非常認真也乖巧懂事,但是好像無論如何努力,學習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步。是因為他們真的沒有學習天賦嗎,還是因為他真的很笨?其實,都不是。孩子學習的好壞主要來源於自信心,但是有些孩子可能在學習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對學習環境產生了不適應性。
  • 想讓孩子變聰明?注意了,家長的4種行為反而會讓孩子變「笨」
    只會讓孩子覺得抗拒、噁心,再加上表弟的爸媽給他太多的壓力,讓表弟覺得自己心裡特別壓抑,一聽到父母的叮囑和斥責腦子就亂成一團,不僅沒變聰明,反而覺得自己變笨了不少。一、想讓孩子變聰明,這四種錯誤方法反而會讓孩子變笨。
  • 這四個壞習慣導致孩子大腦變遲鈍,別等孩子變笨了才知道
    每個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培養聰明優秀的孩子,但我們的行為真的就衝著這個目標而行嗎?我們是否正在做著南轅北轍的事情,把孩子推向變笨的極端呢?這五個壞習慣直接導致孩子大腦變遲鈍,家長快自檢一下吧。飲食過飽是大腦退化和遲鈍的催化劑。
  • 腦子變笨的原因 常吃這類食物會讓腦袋變笨
    我們常常會說,一孕傻三年,但是有不少人年紀輕輕卻也感覺腦袋奔奔的,經常會跟不上別人的節奏,這使得他們很有挫敗感,常常會感到自卑,那麼,腦子變笨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您經常喜歡吃這個東西,那就要小心腦子變笨哦!
  • 不想讓孩子變笨,父母就要改掉這些壞習慣
    在學校有老師教他們學知識,但是回到家裡父母的教會他們怎麼做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什麼樣子孩子就模仿什麼樣子。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所以會寄予厚望。有個好的期望是好的,但並不是單單靠期望那麼簡單,還得看父母怎麼做,如果父母的做法不對,不僅幫不到孩子,還會影響到孩子,使得孩子變笨。如果各位父母看到這裡不認可,不要著急請你往下看,我相信你看完本期分享你就都明白了。
  • 嬰幼兒缺鐵會變笨?先別慌,教你3招把「鐵」補起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茁壯成長。嬰兒在剛出生時,他是很需要營養的,尤其是補鐵,對於剛出生的嬰兒補鐵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剛出生的嬰兒如果缺鐵,很可能會導致他大腦缺氧,從而致使他變笨。下面就來講一講嬰兒該如何飲食吧。
  • 孩子這四種表現,正在讓他慢慢變笨,再不糾正就遲了
    研究發現,孩子的智力更傾向於遺傳母親,媽媽聰明,那孩子也基本會很聰明。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有些夫妻倆都是名牌大學畢業高學歷,生下的孩子卻連小學數學題都做不明白,真讓人懷疑是不是親生的。其實孩子智力除了和遺傳有關,與後天因素也有關係。如果你家孩子後天有這四個特徵,很容易越來越笨,再聰明的腦袋也會變得平庸!你家孩子有中的話趕緊改吧!
  • 父母常做的這5種行為,會讓孩子變「笨」
    根據哈佛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中父母的一些日常行為,卻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甚至一些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變「笨」。02父母的5種行為,會讓孩子變笨但是時間是有限的,除去正常的上學和課外補習,能擠出來學習的時間,恐怕只有孩子的睡眠時間了。根據哈佛研究,睡眠長期不足的人,他們的腦細胞衰退是非常快的,這會不僅會讓他們大腦思考變慢,還會嚴重影響他們存儲記憶的能力。
  • 父母教育孩子的8個壞習慣,本想孩子變聰明,卻讓孩子越來越笨
    作為父母,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可是很多家長的一些行為,本來是想讓孩子變聰明,卻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變笨了。這條大魚一開始並不笨,只是失敗的次數多了,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最後自己不斷否定自己,才活活餓死地。這條魚不正和我們的孩子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面臨著種種困難。這時候如果家長不是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是數落孩子笨,就等於給孩子的生活罩上了一個玻璃瓶,自然就會越來越笨,落得被餓死的下場。
  • 兒童玩手機大腦真的會變笨嗎?
    注意了,兒童玩手機大腦真的會變笨嗎?當然是真的,超過七個小時呀,負責處理感官信息的大腦皮層會出現過早變薄的現象。經研究表明,每天玩手機超過兩個小時的兒童推理智商的能力就會變差。所以說呢,建議我們的爸爸媽媽不要讓孩子經常長時間玩手機,可以帶孩子呢,去戶外鍛鍊一下,或者在家裡做一些其他的肢體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