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品牌敗退史:東芝銷量驟減遭賣身,夏普曾秒殺小米今解散團隊

2020-12-19 AI財經社

朝日啤酒株式會社成立於1889年,是日本最著名的啤酒製造廠商之一。12009年,朝日啤酒入股青島啤酒佔股19.99%。朝日啤酒渴望通過青島啤酒渠道,帶動自有品牌銷量的提升,但情況不容樂觀。2017年,朝日啤酒解除與青島啤酒資本合作,退出國內其他品牌股份,最終朝日退出中國市場。在環球網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朝日啤酒排名網友反感度第一名。

夏普是日本重要的液晶屏幕生產商。憑藉在液晶顯示方面的優勢,2014年,夏普推出一款三面無邊框的「全面屏」手機,這比國內最早引燃全面屏概念的小米MIX1,提前了近兩年。夏普手機曾於2003年便進入中國市場,但因銷量不佳,兩次退出國內市場。去年攜新機重新歸來的夏普,卻在近日,被媒體曝出解散中國團隊。被譽為「全面屏鼻祖」夏普手機,在手機全面屏時代蕭然退場,結果令人唏噓。

曾經輝煌一時的日本鈴木轎車,在過去中國市場銷量一直排名靠前。鈴木汽車作為最開始在中國合資建廠的外資汽車企業,分別同昌河,長安達成合作。憑藉低油耗、高性價比,較低的價格,迅速攻佔中國市場。彼時鈴木汽車,成為很多中國很多家庭的第一輛車。如今,鈴木汽車在中國的銷量陷入困境,和昌河解約,中國市場佔其全球份額不足4%,根據日本NHK報導,鈴木將和長安談判,討論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的相關事宜。

日本東芝集團擁有「筆記本之父」的稱號。作為曾經造出全球第一臺筆記本電腦的企業,2011年,東芝筆記本獲取了全球8.8%的市場份額。但隨著筆記本電腦行業競爭的加劇,東芝逐漸走在了行業的後面。2015年,東芝執行長宣布,可能對表現欠佳的PC、家電和電視部門進行裁員。2017年,東芝筆記本發貨量不足100萬臺。2018年,東芝最終做出艱難的決定,將筆記本業務,出售給富士康。

松下電器是過去日本百年歷史中,最重要的電子產品企業之一。松下電視作為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電視,在過去的40多年裡,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國產電視的崛起,在錯誤的將電視業務押寶「等離子」屏幕之後,競品液晶屏幕電視卻迅速崛起。隨著自身質量出現問題,在國內松下被責令召回14564臺電視,至此松下電視一蹶不振。如今,松下電器中國市場佔比僅為0.2%,在電視零售品牌中排名倒數第二。

三洋是日本一家涉及顯示器、機械等多領域的大型企業,擁有60多年的歷史。自1979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三洋開始逐漸生產收音機、洗衣機、冰箱等多種家電產品,逐步打開中國市場。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三洋一度是日本家電行業的老大。但隨著技術革新滯後,公司戰略失誤,三洋在中國市場逐漸沒落,最終的品牌所有權也都曾被松下、合肥榮事達、海爾等企業接手,電視業務被長虹吞併。

伊都錦是日本最近代表性的服裝公司之一,創辦於1950年8月20日。伊都錦自1980年陸續開拓海外市場以來,近些年將目光對準了越來越大的中國市場。在中國上海等地陸續建設自己的工廠。並開始投資線下店,最多時,在中國擁有300多家。但隨著日本國內服裝業不景氣,與本地企業的競爭激烈化,經營狀況陸續開始惡化。伊都錦最終決定關閉工廠和門店,撤出中國市場。

因電子手錶提高知名度的日本企業卡西歐,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推出了數位相機產品。憑藉一款帶有LED顯示屏的數位相機,卡西歐迅速打開市場。其中的卡西歐卡片相機TR系列,因外觀設計女性化,自帶美顏功能,被譽為「自拍神器」,卡西歐因此一度在相機市場叱吒風雲。但此後,隨著手機自拍的崛起,卡西歐卡片相機銷量一路下滑。2018年4月24日,卡西歐正式宣布推出消費類卡片機市場。

索尼作為日本電子產業龍頭企業,自1997年便進入到筆記本電腦領域。憑藉時尚的外觀設計以及精美的做工,很快索尼即成為全球十大筆記本製造商之一。在中國市場,索尼因昂貴的價格並未能俘獲廣大消費者。2004年,索尼在國內出現大幅度虧損。縱觀整個索尼公司,在2008年—2015年的8年間,也鮮有盈利。2014年,索尼宣布將個人電腦業務連同「VAIO」品牌一起出售,並宣布,整個公司全球裁員5000人。

相關焦點

  • 松下夏普東芝相繼被收編,日本彩電品牌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
    導讀:短短二十年間,曾經被國人捧上神壇的日本電視品牌夏普、東芝、松下、日立等,如今卻在國內的家電市場中日漸凋零。……洋品牌賣身中國 日本製造的光環正逐漸褪去  繼三洋、夏普電視品牌賣身中國之後,2017年11月14日日本東芝電視業務被中國海信集團以129億日元收購。
  • 夏普、東芝、三洋:日本家電都成了「國貨」
    當年日本家電品牌的輝煌,依然令人記憶猶新,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國產家電品牌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這絕不是簡單的日本衰落問題,國產近幾年確實在技術積累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於是放眼全世界,在日本家電品牌日漸式微的時代,那些名滿全球的日本家電品牌現在也都成了半個「國貨」。
  • 力壓索尼、夏普,被海信129億收購的東芝電視,登頂日本銷量第一
    小到電飯煲、豆漿機,大到電視機、洗衣機,整個國內家電市場基本都被格力、海爾、小米等本土的家電品牌所承包。除了在國內有很大的影響力,一些優秀的中國家電品牌更是開始打算進軍世界市場。有的,通過收購外資品牌來擴大自己在世界的影響力。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海信收購東芝電視了。
  • 日本家電品牌齊甩賣 國產巨頭忙接盤-日本,家電,索尼,東芝,夏普...
    三洋電視、東芝冰箱、先鋒電視、三洋洗衣機……這些曾經的日本家電品牌產品,現在都成了中國品牌運營的產品。可以說,20年前歐美家電品牌向日系家電交棒的歷史正在重演。接盤速度越來越快10月28日,四川長虹宣布,將作為「三洋」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電視品類排他性授權使用者,進行「三洋」品牌電視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通俗點說,就是四川長虹接收三洋電視研發團隊、營銷團隊、銷售渠道及三洋電視品牌中國區使用權。
  • 日本東芝!
    百年東芝 不斷賣身中企成立於1875年的東芝是上世紀家喻戶曉的日本家電品牌,酒井法子的「新時代東芝」形象甚至成為了80後一代人的夢中女神。TVS公司主營東芝電視及各種周邊產品(包括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並在日本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在電視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
  • 這個曾被「爆買」的日本品牌被收購,價錢跟球星轉會費差不多
    導讀「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東芝電視這一廣告詞曾風靡中國,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詳。但從今以後,這個全球著名的日本電視品牌成為中國企業。  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全球科技品牌價值排行榜位居前列。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IHS)。  東芝也一路見證了日本近現代化的發展。從日本第一批白熾電燈泡,到發明雙燈絲電燈泡,還有日本第一臺發電機、洗衣機、電冰箱、電飯煲、彩色電視機等等,都誕生於東芝。
  •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以後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了嗎?
    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合1.14億美元)),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那就意味著2018年2月之後,東芝電視品牌正式歸屬於中國。所以,如果大家認為東芝品牌屬於中國品牌,那就不對,因為東芝旗下還有很多業務: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東芝白家電等。但是如果大家說:「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了」。那是沒有問題的。
  • 又一日本品牌敗退中國,跨國巨頭為何在華紛紛上演「大撤退」
    這些日企也「敗退」中國除了數碼企業,日本其他領域的企業也紛紛從中國市場「撤退」松下、東芝等日本家電品牌縱觀家電市場的變化,近年來特別是在凜冬環境下,外企的日子「普遍不好過」。其實東芝早在2013年底就在中國停止電視機自主生產,之後讓TCL代工,僅從事銷售業務。同樣失意的還有東芝,從2015年3月起東芝電視將逐步退出海外市場,僅在日本本土製造和銷售日系彩電四大品牌倒了一半,堅守的索尼、夏普也籠罩在虧損陰影下。索尼已經虧損6年,虧損總額高達1.15萬億日元(約合96.13億美元)。
  • 海信東芝銷量奪魁,日本市場中國彩電實現歷史性超越
    一直以來,日本市場都被公認為是「最難啃」的市場,無論是哪行哪業的巨頭想要在日本輕輕鬆鬆取得好成績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但是2019年日本彩電行業發生巨變,23年來首次有中國彩電品牌在日本市場立足,並且還完成了銷量登頂的壯舉。
  • 東芝「賣身續命」,輝煌不再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相信說起東芝,咱們許多朋友並不陌生。日本的東芝公司曾經是一個輝煌的公司,這個公司是靠鐘錶起家,然後生產燈泡,一步步的研究,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電飯煲。它最令人稱讚的莫過於顯示領域了,在早些年擁有一臺日本東芝電視機可以說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了。
  • 傳夏普東芝日立白電合併 松下已哭瞎
    日本東芝(Toshiba)和夏普(Sharp)兩家白色家電業務的整編合併傳聞還沒落地,日立製作所(Hitachi)也加入了這場合併大傳聞中。  據了解,如果日立、夏普、東芝三家的白色家電業務最終合併,日本白色家電業將出現三巨頭鼎立的格局,另外兩大巨頭分別是專注空調領域的大金(DAIKIN)和綜合白電領域的松下(PaNASonic)。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立(Hitachi)。
  • 夏普東芝空調淡出家電賣場
    近日夏普空調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在行業內不脛而走,《IT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日系空調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大幅縮水,夏普、東芝空調已難覓蹤影,但日系空調實力不容小覷,掌握著大多數國產空調壓縮機的「脈門」。
  • 傳海信擬放棄夏普商標 海外力推東芝電視
    騰訊科技訊 中國海信集團(微博)曾經在美洲市場的電視商標權方面,和日本夏普發生糾紛,並走上了法庭。據外媒最新消息,由於最近獲得了東芝電視的商標權,海信將會提前歸還夏普的商標。   不久前,海信宣布斥資1.1億美元收購日本東芝公司的彩電業務,除了實體資產、技術之外,海信也獲得了東芝商標權40年的使用權。   據亞太地區新聞媒體ChannelNews日前引述消息人士稱,在美國市場,海信將會將夏普商標權歸還給夏普公司,同時立刻推廣東芝電視機。   據報導,因為距離約定的歸還期限還有三年的時間,海信集團可能要求夏普公司進行經濟補償。
  • 東芝電視這一品牌未來能否在海信旗下重現輝煌?
    但是,現在的東芝早已跟三洋、夏普、NEC等日系傳統家電巨頭一樣日落西山,而被迫賣身的東芝電視業務,恐怕在海信全球化的拓展中很難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成為拖累海信整體發展的又一累贅。  「129億,比足球選手的轉會費還低!」這是日本網友對於東芝電視業務被海信收購的吐槽。
  • 曾是日本電器之王,多次拿到銷量冠軍,如今被中國公司收購
    說起日本技術和日本製造業,人們心裡或許會浮現出「匠人精神」、「全球領先」等詞彙。曾幾何時,「日本製造」尤其是日本家用電器在中國國內家喻戶曉,松下、索尼、東芝等品牌更是中國家庭十分喜愛的品牌。然而中國的崛起速度超乎想像,「中國製造」也給全世界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 海信8億人民幣收購日本東芝電視 拿下40年全球品牌授權
    海信集團品牌總監朱書琴表示,海信看中的主要是東芝的技術優勢。朱書琴說:「東芝是一個全球知名的品牌,並且在顯示技術引領了多個日本乃至世界科技的潮流,所以我們非常看重,尤其是它在晶片、顯示和音響這些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在未來有40年的品牌授權,對於我們在全球市場的擴展有很大的意義。另外它有完整的研發團隊等等,這也是我們非常看重地方。」
  • 東芝電視成中國企業 中國品牌全球化之路再續新程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 程春雨)「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東芝電視這一廣告詞曾風靡中國,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詳。但從今以後,這個全球著名的日本電視品牌成為中國企業。
  • 海信收購了東芝的電視業務,日本老牌電視品牌又少了一個
    收購之後,海信將擁有東芝電視的產品、品牌、運營服務和東芝電視全球 40 年的品牌授權。截止 11 月 14 日下午三點,東芝股價漲幅達到 4.66%。這是海信加速全球化的一部分。「收購後,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加快國際化進程。」 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這樣說道。
  • 日本第一大手機品牌:在當地銷量僅次於蘋果,在中國為何遭嫌棄?
    在我們國內賣得較好的手機品牌有小米、OPPO、vivo、華為,它們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而在美國市場賣得比較好的則是蘋果、三星、LG。可以看到全球每個地區的消費者選擇手機的喜好都有所不同。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日本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日本市場賣得比較好的前三名分別是蘋果、夏普以及三星。
  • 日本東芝
    業績虧損受累核電業務「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許多中國人對此仍然耳熟能詳。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全球科技品牌價值排行榜位居前列。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I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