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億個快遞包裝箱誰來回收 八成人將包裝直接扔掉

2020-12-11 網易手機

現象發現:化妝品包裝比商品大幾倍

「雙十二」剛過,讓市民錢女士發愁的不是「剁手」後的「吃土」,而是家裡收之不盡、扔之不絕的各種快遞包裝箱、包裝袋和裡面五花八門的填充物。「以前都會賣給收廢品的,但隨著網購越來越多,特別頭疼。最多時一天收到十四個快遞,包裝箱一下就佔滿了半個陽臺。」

以前,錢女士還會將各種紙殼積攢到一起,打電話讓廢品回收人員上門回收,但後來回收人員總是拖拖拉拉不願意上門。「有一次將近十斤的紙箱,才賣了六塊錢,搬來搬去不說,人家還挺不樂意,說現在紙箱子價兒上不去,來收一趟還不夠跑腿兒的。」

除了物品的外包裝,為保證東西不在盒子裡晃動,盒子裡面還會填充各種塑料填充物。「比較常見的就是氣泡膜,比如一個小小的眼霜,氣泡膜一裹,體積比原來大了三四倍,其實眼霜本身就有兩層包裝,這麼包裹實在是沒有必要」。

錢女士說,充氣的填充袋、S型的散裝泡沫塑料,還有酒水專用的氣泡膜,也都是常見的包裝物。

隨機調查:八成人將包裝直接扔掉

「這種東西廢品回收的不收,基本上也就都進垃圾箱裡了。」錢女士說,怕物品磕碰情有可原,但紙箱包裝外的層層塑料包裝袋、再裹上好幾圈透明膠帶的做法,她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多塑料品包裝,肯定是不環保。」

因為覺得麻煩,現在錢女士不會再叫廢品回收人員上門,包裝箱直接被碼放到樓道的垃圾桶旁邊,有些物業清潔工會拿走。

錢女士說,有生鮮配送網站的配送人員會當面開箱,再把包裝拿走,既可以讓顧客當場驗貨,而且紙箱也直接回收再次利用。「但現在這樣做的商家太少了。」

記者隨機調查了20位市民,其中八成人表示,收到的快遞包裝都是直接扔掉,大部分人表示,如果是塑料包裝物,更是全部扔進垃圾桶。「比如包裝書籍之類的小塑料包裝,留著也不知道怎麼用」,家住豐臺區的劉先生說。

市民質疑:外賣塑膠袋隨便用太浪費

時下,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和「家宅族」都過上了沒有外賣活不了的日子,高小姐就是其中一員,「上午飯和晚飯都叫外賣,有時候早上一睜眼就拿起手機叫早餐。」

「每一餐送來都至少一兩個塑料餐盒、一兩雙一次性筷子。外面還有個塑膠袋。」高小姐說,「超市的塑膠袋都要收費了,結果超市省下來的塑膠袋,外賣這兒隨便用。」記者在高小姐家見到了好幾個塑料餐盒,「留了幾個,有的只是裝了點水果,和新的一樣,但是扔了可惜,不扔也不知道幹什麼用。」有幾次她想將這樣的餐盒再利用,比如放進微波爐加熱食品,「但不知道這種餐盒能不能微波使用、是不是環保無毒,最後都扔了。」

賣家說法:包裝少了顧客容易給差評

曾經在淘寶和微信銷售過自製手工飾品的店主薛先生告訴記者,除了購進各種原材料用於製作飾品,每月還都要購買大批的包裝用品。「物品都講究包裝,包裝好了大家就覺得東西高大上。我們也沒辦法,有人因為包裝不合心意不給好評的。」

薛先生舉例,例如一個手工頭飾,至少就需要一個紙質卡板、一個透明塑料包裝。外面還要再包裹氣泡膜,放入紙箱的時候,箱子裡要塞滿報紙。「有時候包裝成本都快趕上原料成本了。」他說,這些包裝產品基本是在網上購買的。「尤其是大批量購買時,一拆包裝確實能聞見比較刺鼻的氣味,多數店主大概都不太會考慮是否環保,只要價格便宜就行了。」

薛先生說,現在網絡購物都是「好評大如天」,很多賣家深怕買家感受不到「誠意」,除了商品價格、質量,在包裝方面也絲毫不敢含糊。

數字

根據《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

2015年包裝垃圾可以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

30多億條編織袋

99.22億個包裝箱

169.85億米膠帶

快遞紙箱回收率不到20%

快遞包裝盒每用掉1噸紙

需要砍伐20株樹齡為20至40年的樹木

使用膠帶總長度可繞地球赤道425圈

這些膠帶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2800公斤氣體溶劑VOCs(焚燒會形成霾狀物)

如果填埋處理,實現自然降解需要100-150年

專家看法

市人大代表:

將繼續推動包裝立法

北京市人大代表、垃圾處理問題專家王維平指出,事實上,過度包裝汙染問題一直被環保人士所詬病。2008年,我國出臺了「循環經濟促進法」,其中只有一句提到「限制過分包裝」,但沒有任何具體規定。目前我國只有一些地方政府層面的政令,也出臺了很多標準,內容主要集中在包裝的安全和材料規格上,但幾乎沒有涉及環保規定,或者限制包裝使用、循環使用的內容。

國際上是怎麼解決包裝問題的呢?王維平說,首先是限制使用,第二是循環使用。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都有法律規定,限制內容很具體。比如包裝物的體積超過物品的體積必須低於十分之一;包裝物的重量不能大於被包裝物;包裝物的價值不能高於被包裝物。

王維平說,循環使用也是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比如在日本,快遞的外包裝都是由快遞公司提供,發送快遞者需要提前告知快遞物的尺寸。快遞員送完快遞後,要當場把快遞包裝帶走,循環使用。

「給快遞包裝立規矩,也不增加市民的負擔,還能解決問題」,王維平說,他曾經提出過解決包裝汙染問題立法的建議,今後還將繼續推動。

記者手記

垃圾減量需多方合力

滿足於好面子、講排場心理,過度包裝問題由來已久。一張包裝紙,一個包裝盒,就像人們的衣服褲襪,穿上時光鮮靚麗,脫下來本可以送進衣櫃,卻被直接扔進了垃圾桶。網購的興起,更讓過度包裝愈演愈烈。據統計,2015年每個家庭裡扔出來的小小包裝物,加起來卻可以鋪滿20萬個足球場,數字觸目驚心。處理這些包裝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汙染,生產這「20萬個足球場」包裝材料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更是讓人唏噓不已。

事實上,垃圾的減量化、循環利用,也是環保人士多年的呼籲。循環使用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動腦筋,想辦法,推行起來固然會遇到種種現實問題,但相信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技術手段並不是難題。政府的強制約束固然重要,而包裝的減量化,卻是你我在每一次點擊購買時,都可以做到的。商家抱怨的「包裝不精美沒有好評」,是否可以從你這裡開始改變?自己使用的物品,是否還可以加一句,「儘量減少包裝」?

總之,垃圾減量需要政府、商家、個人多方的合力。

[廣告]活動入口:

買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

相關焦點

  • 收了快遞,包裝箱哪去了?近四成人直接扔掉包裝紙箱
    這幾天,「雙11」血拼來的物品陸續到貨,你拆開包裹時有沒有想過如何處理包裝的紙箱?重慶大學梓庭NSN公益創業團隊的一項針對該校大學生的調查問卷顯示,37.24%的受訪者表示直接當廢品丟到垃圾桶。該項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45份,受訪人群中年齡在18-30歲之間的佔80.69%,本科生佔72.41%,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今年「雙11」,快遞包裝「綠色化」給了人們新的選擇。快遞包裝箱回收再利用在中國傳媒大學西門的快遞收發點旁,放著一個快遞包裝回收箱。今年「雙11」期間,很多學生拿到快遞當場拆包後,就將快遞的包裝箱放進回收箱中。退貨時可以向工作人員免費索取被回收的紙箱。
  • 進回收箱?「雙十一」過後,海量快遞包裝箱去哪兒了
    對此,郵政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快遞包裝交由回收點循環利用是目前國內最綠色便捷的處理方式。在記者隨機採訪的30多名居民中,約有70%的市民表示,會將快遞包裝箱直接扔到小區的垃圾箱裡面,循環回收利用的非常少。「我選擇把紙箱子賣廢品,紙箱子價格是5毛錢一斤,今年網購的快遞箱子有十幾個,賣廢品才得了3元錢,感覺太浪費了。
  • 雙11臨近包裝箱快遞袋將泛濫 共享快遞盒引關注
    張女士稱,家裡每月網購收到的包裝箱有20個左右。這些紙箱怎麼處理?大一些的,她會用來裝衣服和雜物,或寄東西用幾個,但絕大部分紙箱只是充當臨時垃圾箱。「好好的紙箱直接扔掉,太浪費了。小區門禁很嚴,收廢品的不能進,所以品相再好的紙箱也沒有回收再利用的渠道。希望以後電商平臺能開設包裝箱的回收系統。」
  • 快遞包裝箱兌換禮物 鄭州部分快遞站重啟快遞箱回收
    「取走快遞,將快遞箱留給驛站」,這正成今年雙11過後鄭州街頭的一種新風向。11月18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快遞站點觀察到了這一特點。此前兩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已突破700億件,快遞業務水平達世界第一。但同時,紙質類包材被回收率相對較高,而塑料類包材由於回收價值低,99%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
  • 八成快遞包裝未被直接回收 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要怎麼做
    八成快遞包裝未被直接回收 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要怎麼做 工人日報 | 2020-12-21 11:03:15 每年「雙11」「雙12」等購物節前後是快遞貨運的高峰,小區、街道、樓道中隨處可見用於快遞包裝的紙箱、膠帶、塑料填充物。
  • 當廢品賣了還是進回收箱?雙11快遞包裝都去哪了
    近日早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市民會通過各種方式將快遞包裝盒回收再利用,而青島郵政公司更是在全市125個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隨後記者走訪了李滄區和嶗山區多個小區了解到,雖然有部分市民都是拆完快遞直接將包裝盒丟在垃圾桶裡,但也有不少市民會收回家用來裝雜物。廢品收購點單日回收紙箱四五千斤「雙11」效應已經直接映照在小區的垃圾桶邊。
  • 「用快遞包裝箱兌換禮物」,本季雙11鄭州部分快遞站重啟快遞箱回收
    但同時,紙質類包材被回收率相對較高,而塑料類包材由於回收價值低,99%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現實中,鄭州市快遞站點對使用後的快遞包裝回收狀況究竟如何,民眾對快遞包裝留給別人用怎麼看?請看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調查。把快遞箱留給「下一位」!
  • 海量快遞包裝的回收再利用 不能「看上去很美」
    200億件!這是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的預計總量。龐大的數字背後,人們享受了多少便捷……    逾百萬噸!這是每年因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總和。可以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僅封箱膠帶就可繞赤道數百圈……    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社會課題:海量的快遞包裝「垃圾」去了哪裡?該去哪裡?
  • 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議對包裝限制和循環使用立法
    「雙十一」、「雙十二」火爆落幕,此起彼伏的敲門聲來自快遞小哥,除了家門口拿到想要的商品,伴隨而來的更是堆滿了半個陽臺的快遞包裝,而這些包裝材料正是環境的敵人,造成了巨大汙染。據統計,2015年全年快遞業使用包裝箱99.22億個,編織袋30多億條,膠帶169.85億米。
  • 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再利用
    向阿姨負責的這棟樓5個單元240戶人家,每天掃垃圾時隨手都能撿到百八十斤的紙盒紙箱。隨著網購的興起和快速擴張,我國快遞業務量激增。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為140億件;2015年達到驚人的206.7億件。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估算,200億個包裹會產生包裝垃圾400多萬噸。這麼多的快遞垃圾往哪裡去?
  • 每年8億個包裝袋湧入杭州 海量「快遞垃圾」誰來處理?
    根據杭州市郵政管理局的統計,近兩年來,杭州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  2013年,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69億件,比上年同期增長79.1%;2014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46億件,同比增長80.49%。  杭州市郵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快遞企業業務量的計算方式以寄入件計算。
  • 一個快遞N個袋,你知道過度包裝的快遞垃圾去哪了嗎
    今年一季度台州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892.9萬件,同比增長66.2%,全國城市排名第16位。這也意味著,每天台州全市至少產生88萬件包裝垃圾,這還不包括很多商品可能同時會用到編織袋、塑膠袋、包裝箱、膠帶等多層包裝等。由於缺乏垃圾分類的意識和回收利用機制,很多快遞包裝往往用過一次後就被隨意丟棄,堆積如山的「灰色垃圾」成了一個新問題。
  • 睿思一刻·浙江:一年快遞垃圾=1.5億成年人體重?是時候讓快遞包裝...
    不管是茶餘飯後,還是夜深人靜,掏出手機動動手指,輕輕鬆鬆又參與了一個數千億級的大項目,然後就坐等天南海北的快遞遍朝你奔來吧!然而,剁手一時爽,這背後的浪費卻十分巨大。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截至2020年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據估計,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有望超800億件。
  • ...綠色包裝:2020年基本建成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 促成逆向物流體系
    北極星固廢網訊:電商「試水」綠色包裝,推行範圍有限,佔比僅為1%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147億個塑膠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僅一年消耗的瓦楞紙箱原紙,就達4600萬噸,相當於7200萬棵樹。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雙11」後,海量快遞陸續抵達,隨之產生的快遞包裝物數量可想而知。其中,有紙殼箱、塑膠袋、膠帶、泡沫箱、冰袋等包裝物。資料顯示,僅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逾500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編織袋約53億條、塑膠袋約245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封套57億個。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如何使快遞包裝更加環保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 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資料顯示,僅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逾500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編織袋約53億條、塑膠袋約245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封套57億個。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如何使快遞包裝更加環保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記者近日從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了解到,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有不少市民提出建議,希望通過科學環保的方式處理快遞紙箱,實現有效循環再利用。
  • 快遞包裝紙箱都去了哪兒?
    以前的網購快遞,大多用塑膠袋封裝。最近,越來越多的網絡商店為了避免貨物在運輸途中損壞,開始使用紙箱包裝。「雙十一」期間,隨著網購商品數量的劇增,耗費的包裝箱也越來越多。據《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快遞業包裝物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今年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主要電商企業快遞訂單量達到3.5億,同比增長59%。
  • 珠海郵政發出倡議:建議快遞員對包裝箱現場回收
    珠海郵政發出倡議:建議快遞員對包裝箱現場回收 2019-07-08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11」快遞的包裝都去哪了
    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當你收到快遞,打開包裝取走物品後,快遞包裝盒去了哪裡呢?平時你是如何處理快遞包裝盒的?近日早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市民會通過各種方式將快遞包裝盒回收再利用,而青島郵政公司更是在全市125個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  探訪  市民  包裝盒收回家裝雜物  最近,家住李滄區福臨萬家小區的市民肖紅只要拿著廢舊紙箱出門,就感覺自己像明星一樣受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