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議對包裝限制和循環使用立法

2020-12-2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雙十一」、「雙十二」火爆落幕,此起彼伏的敲門聲來自快遞小哥,除了家門口拿到想要的商品,伴隨而來的更是堆滿了半個陽臺的快遞包裝,而這些包裝材料正是環境的敵人,造成了巨大汙染。據統計,2015年全年快遞業使用包裝箱99.22億個,編織袋30多億條,膠帶169.85億米。北京市人大代表、垃圾處理問題專家王維平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人們在享受足不出戶購買商品便利的同時,快遞包裝帶來的汙染問題正日益凸顯。

現象發現:化妝品包裝比商品大幾倍

「雙十二」剛過,讓市民錢女士發愁的不是「剁手」後的「吃土」,而是家裡收之不盡、扔之不絕的各種快遞包裝箱、包裝袋和裡面五花八門的填充物。「以前都會賣給收廢品的,但隨著網購越來越多,特別頭疼。最多時一天收到十四個快遞,包裝箱一下就佔滿了半個陽臺。」

以前,錢女士還會將各種紙殼積攢到一起,打電話讓廢品回收人員上門回收,但後來回收人員總是拖拖拉拉不願意上門。「有一次將近十斤的紙箱,才賣了六塊錢,搬來搬去不說,人家還挺不樂意,說現在紙箱子價兒上不去,來收一趟還不夠跑腿兒的。」

除了物品的外包裝,為保證東西不在盒子裡晃動,盒子裡面還會填充各種塑料填充物。「比較常見的就是氣泡膜,比如一個小小的眼霜,氣泡膜一裹,體積比原來大了三四倍,其實眼霜本身就有兩層包裝,這麼包裹實在是沒有必要」。

錢女士說,充氣的填充袋、S型的散裝泡沫塑料,還有酒水專用的氣泡膜,也都是常見的包裝物。

隨機調查:八成人將包裝直接扔掉

「這種東西廢品回收的不收,基本上也就都進垃圾箱裡了。」錢女士說,怕物品磕碰情有可原,但紙箱包裝外的層層塑料包裝袋、再裹上好幾圈透明膠帶的做法,她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多塑料品包裝,肯定是不環保。」

因為覺得麻煩,現在錢女士不會再叫廢品回收人員上門,包裝箱直接被碼放到樓道的垃圾桶旁邊,有些物業清潔工會拿走。

錢女士說,有生鮮配送網站的配送人員會當面開箱,再把包裝拿走,既可以讓顧客當場驗貨,而且紙箱也直接回收再次利用。「但現在這樣做的商家太少了。」

記者隨機調查了20位市民,其中八成人表示,收到的快遞包裝都是直接扔掉,大部分人表示,如果是塑料包裝物,更是全部扔進垃圾桶。「比如包裝書籍之類的小塑料包裝,留著也不知道怎麼用」,家住豐臺區的劉先生說。

市民質疑:外賣塑膠袋隨便用太浪費

時下,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和「家宅族」都過上了沒有外賣活不了的日子,高小姐就是其中一員,「上午飯和晚飯都叫外賣,有時候早上一睜眼就拿起手機叫早餐。」

「每一餐送來都至少一兩個塑料餐盒、一兩雙一次性筷子。外面還有個塑膠袋。」高小姐說,「超市的塑膠袋都要收費了,結果超市省下來的塑膠袋,外賣這兒隨便用。」記者在高小姐家見到了好幾個塑料餐盒,「留了幾個,有的只是裝了點水果,和新的一樣,但是扔了可惜,不扔也不知道幹什麼用。」有幾次她想將這樣的餐盒再利用,比如放進微波爐加熱食品,「但不知道這種餐盒能不能微波使用、是不是環保無毒,最後都扔了。」

賣家說法:包裝少了顧客容易給差評

曾經在淘寶和微信銷售過自製手工飾品的店主薛先生告訴記者,除了購進各種原材料用於製作飾品,每月還都要購買大批的包裝用品。「物品都講究包裝,包裝好了大家就覺得東西高大上。我們也沒辦法,有人因為包裝不合心意不給好評的。」

薛先生舉例,例如一個手工頭飾,至少就需要一個紙質卡板、一個透明塑料包裝。外面還要再包裹氣泡膜,放入紙箱的時候,箱子裡要塞滿報紙。「有時候包裝成本都快趕上原料成本了。」他說,這些包裝產品基本是在網上購買的。「尤其是大批量購買時,一拆包裝確實能聞見比較刺鼻的氣味,多數店主大概都不太會考慮是否環保,只要價格便宜就行了。」

薛先生說,現在網絡購物都是「好評大如天」,很多賣家深怕買家感受不到「誠意」,除了商品價格、質量,在包裝方面也絲毫不敢含糊。

數字

根據《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

2015年包裝垃圾可以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

30多億條編織袋

99.22億個包裝箱

169.85億米膠帶

快遞紙箱回收率不到20%

快遞包裝盒每用掉1噸紙

需要砍伐20株樹齡為20至40年的樹木

使用膠帶總長度可繞地球赤道425圈

這些膠帶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2800公斤氣體溶劑VOCs(焚燒會形成霾狀物)

如果填埋處理,實現自然降解需要100-150年

■專家看法

市人大代表:

將繼續推動包裝立法

北京市人大代表、垃圾處理問題專家王維平指出,事實上,過度包裝汙染問題一直被環保人士所詬病。2008年,我國出臺了「循環經濟促進法」,其中只有一句提到「限制過分包裝」,但沒有任何具體規定。目前我國只有一些地方政府層面的政令,也出臺了很多標準,內容主要集中在包裝的安全和材料規格上,但幾乎沒有涉及環保規定,或者限制包裝使用、循環使用的內容。

國際上是怎麼解決包裝問題的呢?王維平說,首先是限制使用,第二是循環使用。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都有法律規定,限制內容很具體。比如包裝物的體積超過物品的體積必須低於十分之一;包裝物的重量不能大於被包裝物;包裝物的價值不能高於被包裝物。

王維平說,循環使用也是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比如在日本,快遞的外包裝都是由快遞公司提供,發送快遞者需要提前告知快遞物的尺寸。快遞員送完快遞後,要當場把快遞包裝帶走,循環使用。

「給快遞包裝立規矩,也不增加市民的負擔,還能解決問題」,王維平說,他曾經提出過解決包裝汙染問題立法的建議,今後還將繼續推動。

■記者手記

垃圾減量需多方合力

滿足於好面子、講排場心理,過度包裝問題由來已久。一張包裝紙,一個包裝盒,就像人們的衣服褲襪,穿上時光鮮靚麗,脫下來本可以送進衣櫃,卻被直接扔進了垃圾桶。網購的興起,更讓過度包裝愈演愈烈。據統計,2015年每個家庭裡扔出來的小小包裝物,加起來卻可以鋪滿20萬個足球場,數字觸目驚心。處理這些包裝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汙染,生產這「20萬個足球場」包裝材料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更是讓人唏噓不已。

事實上,垃圾的減量化、循環利用,也是環保人士多年的呼籲。循環使用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動腦筋,想辦法,推行起來固然會遇到種種現實問題,但相信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技術手段並不是難題。政府的強制約束固然重要,而包裝的減量化,卻是你我在每一次點擊購買時,都可以做到的。商家抱怨的「包裝不精美沒有好評」,是否可以從你這裡開始改變?自己使用的物品,是否還可以加一句,「儘量減少包裝」?

總之,垃圾減量需要政府、商家、個人多方的合力。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 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首都國際機場的母嬰室。「如果公共場所能夠配置理想的母嬰室,那就不用這麼辛苦和尷尬了。沒有人願意在眾目睽睽下餵奶,也沒有人願意躲躲藏藏地餵奶。哺乳這件事情,本應該是體面的、有尊嚴的事情。」吳蕾說。在公共場所建設母嬰室,演員馬伊琍和青年歌唱家譚晶都在微博上呼籲過,一些全國人大代表也提出過相關建議。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國家層立法讓母嬰室成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本報記者 蒲曉磊 文/圖北京市民吳蕾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回憶起在公共場所的哺乳經歷,吳蕾說自己就像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一樣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校園霸凌立法」,教育部答覆
    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137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校園霸凌立法的建議」予以答覆。《答覆》稱,「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發生是中小學校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事關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事關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您關於校園欺凌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對教育部開展相關工作有借鑑意義。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生欺凌防治,針對校園欺凌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 人大代表劉守民:建議立法規範非營利組織
    &nbsp&nbsp&nbsp&nbsp正義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殷碩)5月2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北京大成(成都)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守民律師,做客由檢察日報聯合今日頭條舉辦的線上微訪談活動,向網友分享自己在今年帶來的議案和建議。
  • 北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研究
    為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體辦公室開展了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的課題研究,以期為《北京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的立項論證和將來立法工作提供資料支持和理論支撐。2008年,本市五年立法規劃將急救醫療服務立法列入調研項目後,市衛生局會同首都醫科大學開展了急救醫療服務立法專題研究,形成了豐富的調研成果,並起草了《北京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專家建議稿),為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此外,國內外的立法經驗也將為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提供重要參考。
  • 過度包裝 呼籲快遞箱循環用
    快遞業務量爆發,由此帶來的快遞垃圾也不容小覷,國家郵政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至90%。隨著垃圾分類推動全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如何通過供應鏈各環節減少包裝使用,對於物流企業、電商企業都是重要課題。
  • 15年政協履職 首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張近東2018兩會建議都講些啥?
    自2003年起,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15年間,張近東在涉及精準扶貧、大學生就業創業、流通現代化等領域的70件提案中,融入了自己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切和建議。2018年,張近東的兩會時間再次開啟,首次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後,3月3日,他將攜4份建議再赴兩會建言獻策,共商國是。
  • 99億個快遞包裝箱誰來回收 八成人將包裝直接扔掉
    記者在高小姐家見到了好幾個塑料餐盒,「留了幾個,有的只是裝了點水果,和新的一樣,但是扔了可惜,不扔也不知道幹什麼用。」有幾次她想將這樣的餐盒再利用,比如放進微波爐加熱食品,「但不知道這種餐盒能不能微波使用、是不是環保無毒,最後都扔了。」
  • 北京最嚴「限塑令」結束徵集意見,業內建議源頭減量和循環利用並重
    新版「限塑令」與2007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即老版「限塑令」相比,控制對象由厚度小於0.025mm的超薄塑料購物袋擴至超薄農用地膜,包括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的塑料製品等,控制領域也由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擴至電商、快遞、外賣等領域。
  • 廣東代表團昨日審議民法總則草案,全國人大代表陳建華建議:要考慮...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人大制度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舒:涉及監護的一系列問題需進一步明確陳舒認為,民法總則(草案)的制定是一項非常繁複的工作,作為法律工作者及人大代表,她切實感受到立法者的審慎和擔當,在立法過程中切實貫徹了公開立法、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原則。陳舒表示,民法總則作為一個總攬全局的法案,不可能非常詳細地規定很多細緻的問題。
  • 人大代表:建議8歲孩子才可獨立打醬油 6歲太小了
    龔稼立:6歲孩子打醬油,還是太小了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龔稼立說,民法總則草案總體已經比較成熟。結合司法實踐情況,他對總則草案的修改提出了六點建議。  其中一條建議是,把草案第二十一條規定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從6周歲以上調整為8周歲以上。
  • 人大代表優秀建議議案是如何煉成的?
    11月22日上午,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安徽省政府辦公廳聯合表彰優秀建議案和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先進個人及先進單位。20件優秀議案、100件優秀建議獲表彰,表彰數佔建議案總數的近1/50,可以說每一份議案和建議背後,都凝結著沉甸甸的責任和民意。
  • 北京市法院、檢察院在大興區聯合召開徵求市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座談會
    北京市人大代表 張文芹我是一名兩屆的老代表,今年和兩院的工作接觸得都比較多。北京市人大代表 張冬梅非常贊同兩院的工作匯報,法院在疫情期間工作不斷檔,充分利用雲法庭、線上新聞發布會積極作為,創新了代表聯絡和審判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商務部:推進可循環包裝應用 規範快遞包裝使用
    引導電商企業與商品生產企業合作,設計應用滿足快遞物流配送需求的商品包裝,減少商品在快遞環節的二次包裝。引導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合作,提高包裝產品與寄遞物品的匹配度,共同落實快遞包裝相關標準和規範,減少過度包裝、隨意包裝,加大低克重高強度快遞包裝紙箱、免膠紙箱用量。(五)推進可循環包裝應用。
  • "同志"大學生寄信百位人大代表 籲同性婚姻立法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律師表示,目前我國同性婚姻立法條件尚不成熟。  2月27日下午2時許,在海珠區赤崗地鐵站附近的郵局,廣外大三學生梁文輝寄出100封給各省市全國人大代表的信,呼籲國家儘快出臺同性婚姻法案。信中說:「九成同性戀者迫於各方壓力而走進異性婚姻,由此產生了無數的悲劇家庭,對其異性戀配偶及雙方家庭產生了巨大傷害。」
  • 校園「低頭族」愈演愈烈 人大代表建議規範手機管理
    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渝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麗華提出了《關於規範管理中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建議》。在廣泛調研走訪中,唐麗華了解到,我市不同中小學校對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手機採取了鼓勵提倡、不管不問、部分限制或全面禁止等不同態度和做法。其原因在於缺乏相應的法律與政策支撐,且中小學校普遍缺少存儲保管設施設備配套。
  • 人大代表許勤: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領銜向大會提交建議,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加快構建產教融合的高水平職業教育體系。許勤領銜向大會提交建議,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構建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 更好支撐我國邁向製造業強國水平的職業教育,是我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的重要支撐,對於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 一家大型超市年使用塑膠袋 可繞一環路9圈
    針對省人大代表提出的推動安徽省全面「禁塑」立法進程的建議,省發改委表示,正在推動出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將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建議】 推動安徽省全面「禁塑」立法進程 外賣的送餐員會用塑膠袋,去超市購物的時候要用塑膠袋,人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塑料製品。
  • 全國人大代表羅瀛:建議所有縣區市都設傳染病科室
    建議2  以切實措施留住優秀法官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突出立法工作,亮點就是民法典的編纂。馬一德表示,民法典通過以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有關部門要及時跟進,對民法典的立法效果進行評估和跟蹤,推動民法典取得更廣泛的社會共識和認同。
  • 限塑政策倡導及建議的方法和途徑之經驗分享
    中國綠髮會副秘書長馬勇受邀線上參加此次研討會,對綠會關於限塑政策倡導及建議的方法和途徑作了經驗分享。他首先介紹了中國綠髮會在限塑禁塑工作中的政策建議進展,強調很重要的是對立法、政策的建議徵集積極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