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發生在四川達州一初三班主任與學生互毆的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一時引來無數網友關注。在真相未明之前,大家對於老師的行為,痛斥者有之,理解者亦有之。就在昨天,達州市教育局作出了官方通報。
1.事件通報
通報稱,新世紀學校初三五班班主任、數學教師尤某為加強班級管理,督促學生認真學習,在班級中約定用「打手板」方式(最多5個)懲戒考試不及格的學生。由於學生王某在數學測試中考了10分,12月14日按約定需打5個手板,在打了4個手板後,王某轉身離開,尤某以「還差一個」為由制止其離開未果,雙方情緒失控,引發語言衝突並發生抓扯,班上學生將二人拉開。
考慮在教室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尤某將王某帶到辦公室批評教育,雙方再次情緒失控引發語言衝突,並發生激烈抓扯。
通報指出,教師尤某的行為違反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相關規定,造成了不良影響。尤某已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12月18日,向學生及家長致歉,雙方達成諒解,王某已回到原班級正常學習。
2.對於這樣的結果,網友們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
支持者說:「恨鐵不成鋼,家長應該感謝老師,如果我是家長,希望有這樣的老師,如果老師不負責,想想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未來!」
反對者說:「有的家長會覺得棍棒底下出學霸,還搶著把孩子送進去。」
佛系者說:「可以做一個跟蹤調查,那些被老師「侵害」的學生,後來在班上發展得怎麼樣?以後的人生發展的怎麼樣?在新班級老師同學對他得態度。」
3.大家眾說紛芸,恰恰反映了當前教育的矛盾所在。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老師教得好不好,由升學率來衡量;學生學得好不好,由分數來決定;而家長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得不陷入以分數定未來的焦慮之中。但由於時代的變遷,不少學生在學習意識、態度、習慣等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關鍵是這樣的學生,往往特別需要「自由」和「尊嚴」,輕易說不得,罵不得。這對於老師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老師也是人,在教育教學中,如果遇到特差的學生,就會產生「恨鐵不成鋼」的焦慮,然後想方設法試圖去改變學生。但是,初中學生正處青春叛逆期,加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天然對立立場,老師嚴格管理吧,肯定會產生矛盾,甚至衝突;不管吧,又覺得對不起「老師」的稱號。
4.教師的困惑。
有人說,現在老師不好當,有責任的老師更不好當。因為嚴格管理帶來的直接後果,受傷的永遠都是是老師。就像此次事件中,很多人都問:
「老師最後道歉了,學生為什麼就不道歉?」「既然是之前班級約好了的,學生不接受打手板,跟老師發生衝突,最後遭殃的只有老師,難道學生的誠信教育就不要了?」「這老師太傻了,管不了就不要管嘛,何必自惹麻煩?」
可是,不當老師又怎知老師苦呢,如果所有老師都這樣想,都成為佛系教師,那以後學生的兩極分化將相當嚴重:優秀的學生越優秀,差的學生會越差。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家長或老師,你覺得該怎麼辦?
關注"豆爸侃教育"——解教育規,說教育事,做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