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基本的政治制度 重要的民主形式

2021-01-07 中國政府網

基本的政治制度 重要的民主形式

—— 論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這條道路之所以能夠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提供根本保障,最重要的就在於我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建立並實行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植根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賴以生存發展的深厚土壤,產生於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爭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鬥爭的光輝實踐,發展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以1949年人民政協的成立為標誌,這一制度正式確立,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政治發展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政治智慧的結晶。6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這一制度顯示了巨大的優越性,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踐中,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形成了兩種重要的民主形式。一種是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即選舉民主,體現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另一種是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即協商民主,體現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輔相成,使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廣泛參加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把人民內部不同階層、不同社會群體的政治訴求納入到政治體系之內得到充分表達,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實現。

    作為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把政治協商作為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予以堅持,就重大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執政中,既通過與各民主黨派進行政黨之間的協商,又通過在人民政協同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代表人士進行更大範圍內的協商。這一生動的民主實踐,擴大了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參與,拓寬了社會利益表達渠道,不僅充分體現了廣泛的人民民主,也更好促進了黨和國家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推動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六十年風雨兼程,六十年歲月輝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與新中國相伴而生,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進程中,把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始終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這一制度就必定能夠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陳社招:從兩種民主形式看我國民主政治的優勢
    原標題:從兩種民主形式看我國民主政治的優勢 《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指出:「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結合,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大特點。」「拓展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深度和廣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共同成就了我國民主政治的優越性。
  •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原標題: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了協商民主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為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 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
    這一制度體系,既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制度成果,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健康發展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兩種典型的實現形式:一種是選舉民主,另一種是協商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人民民主,就是保障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更好發揮我國政治制度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馬仲良: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 更好發揮協商民主重要作用
    報告指出,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要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協商民主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反映了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 民主制度的12個基本原則
    民主體制多種多樣,反映著每個國家各自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特點。決定民主體制的是其基本原則,而不是某種特定形式。在民主國家,公民不僅享有權利,而且負有參與政治體制的責任,而他們的權利和自由也正是通過這一體製得到保護。民主社會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協的價值觀念。民主國家認識到,達成共識需要妥協,而且時常無法達成共識。
  • 人民日報:中國式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很管用
    作為中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凝聚共識,就是這種民主最基本的體現。
  • 權威材料:協商民主通過最低制度性成本收到民主形式最好效果
    ,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百問》在解答「如何理解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這一問題時指出,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符合我國國情,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這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第一,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具有集思廣益的優勢。
  • 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形式
    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中國的民主形式更重視對自己國家民主實踐及其經驗進行研究的成果。同一天,中共中央給滬局、港分局也發出了關於邀請各民主黨派及重要人民團體代表來解放區開政治協商會議的指示。從這幾份電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第一,「政治協商會議」是實現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第二,這一形式的基本特點,是具有不同階級基礎的政治和社會組織,通過對話和協商,「儘可能求得全體一致」。這種民主形式,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協商民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論析
    從所履行的職能來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既體現著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也保證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國家工作中的貫徹執行,足以堪稱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就馬克思主義指導制度而言。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黨。
  • 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出了新的明確部署。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本質特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治實踐,實現了程序民主與實體民主相結合、形式民主與實質民主相統一、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促進,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 完善兩種民主形式 形成中國民主理論
    第二,這一形式的基本特點,是具有不同階級基礎的政治和社會組織,通過對話和協商,「儘可能求得全體一致」。這種民主形式,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協商民主」。  更有意義的是,在1954年我們召開人民代表大會以後,毛澤東和黨中央決定在人民政協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使命完成後,繼續保留人民政協。
  •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堅持三者有機統一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鮮明特色和重要優勢。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本質規定和核心內容的深刻揭示,是我們黨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鮮明標誌。
  •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深刻內涵
    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要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同時借鑑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政治發展的成果和經驗,創造出適合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不斷發展、完善,使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不斷充實、擴大的政治內容和形式。
  • 習近平:找到全社會意願最大公約數是民主真諦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中共中央、全國政協21日上午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人民政協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實行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求我們在治國理政時在人民內部各方面進行廣泛商量。
  • 人民日報評論員: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人民日報評論員: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2021-01-0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正義|當民主遭遇傳統:非正式制度在民主鞏固中的兩幅面孔
    三、國家失效與權威弱化:非正式制度對民主鞏固的負面影響民主能否防止崩潰,實現持久穩定,達到最低限度的鞏固標準,首先取決於一個根本性的前提,也即現代民族國家的存在。「民主是現代國家的一種治理形式。沒有國家,就不可能有現代民主。」 [29]以民族國家作為基本組織形式的現代國家出現以來,便成為民主制度的基本單位。
  • 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
    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和關鍵環節。習近平同志先後出席指導河北省委和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探析黨的民主生活會的歷史發展,總結提煉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的成功經驗,對於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 深刻領會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大...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深刻領會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大部署,激發社會主義民主的強大正能量。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只有紮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題: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述評新華社記者陳菲、吳晶晶、楊維漢2016年3月1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