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過發酵過度的麵包嗎?——麵包日誌190226

2020-12-19 青芝塢豬

有時候小孩挑食,作為家長就得想法設法變著花樣讓小孩吃下不愛吃的食物。比如孩子不愛吃白菜西蘭花,就剁碎了包在餃子裡。但有些大人也挑食怎麼辦,那就要做-更隱蔽。土豆和胡蘿蔔都是營養非常好的食品,可惜老婆不愛吃,平常家裡也買就少,今天恰逢老婆生日,我就親自開發一款土豆胡蘿蔔麵包,看看能不能解決這位大人的挑食問題。

首先基礎麵團原料還是那麼幾樣,300克高筋麵粉,5克乾酵母,150毫升水,幾滴橄欖油,少許食鹽。這個含水量對於一般的麵包來說絕對是有點偏低的,但是考慮到後面會加入土豆和胡蘿蔔,這兩種食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含水量,所以最開始水量需要控制一下,具體如何計算,可以參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地瓜麵包來了,南瓜麵包還會遠嗎——麵包日誌190101》。

土豆胡蘿蔔約100克都切片蒸熟,蒸到可以用勺子輕易碾壓的程度。此時先將除土豆胡蘿蔔外的配料放入廚師機裡攪拌一段時間,然後再加入土豆胡蘿蔔,這樣揉下來最後的團面是比較細膩的,已經看不到任何土豆的顆粒,可以零星看到一些胡蘿蔔的紅色小點。對於做麵包來說,最好還是先把除特殊配料以外的麵團和好,這樣更能保證麵團的筋度,如果簡單粗暴地同時加入所有配料,就有後期麵團筋度不足的風險。

隔夜發酵後,可以看到麵團頂部隆起,體積增大到原來的兩倍以上。取出一部分,簡單搓成紡錘形,麵團此時彈性十足,之前的含水量計算應該是靠譜的。

蓋上保鮮膜,開始二次發酵。之前二次發酵都是等了一個半小時,這次也不例外。時間一到,揭開保鮮膜一看,體積確實大了很多,但原本光滑的表面出現了不少凹陷處,變成了麻面,不妙了,可能是發酵過度了。我用刀片在麵團表面割了幾道口子,突然麵團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塌落的厲害。這是典型的發酵過度,麵團內部組織撐的太大,筋度下降無法支撐麵包的自重。為什麼採用一樣的發酵時間,這次就發酵過度了?應該是由於麵團中的土豆胡蘿蔔成分佔據了麵團的空間,而它們本身無法提供支撐麵團形狀的筋度,小麥粉本身量就少了,所需的發酵時間自然也變少了。

所以僅靠觀察麵團體積變化和按固定發酵時間來進行二次發酵不是一個永遠適用的方法,最好的方法還是在觀察麵團體積變化的基礎上,用手指按麵團表面,看麵團的回彈程度和速度。如果快速回彈,證明發酵還不到位,需要等到出現緩緩回彈的情況,像今天這樣的麵團,肯定是無法回彈的。

自己做的麵團,含著淚也要把它烤好,而且含著淚也要把它吃完。送進烤箱200℃40分鐘後取出,可以看到麵包的顏色還是不錯的,香味也夠,就是形狀已經塌得像一張餅。

這麵包也不是不能吃,就是皮比較厚,內部還是可以下口的,對於不吃皮的人,浪費會比較多。烘烤千萬次,好吃第一條,發酵不規範,家人兩行淚。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南瓜麵包終於來了——麵包日誌190309
    在之前一篇《地瓜麵包來了,南瓜麵包還會遠嗎——麵包日誌190101》文章中,我分析了在麵包中加入澱粉含量高的根莖類作物時,需要十分注意的含水量問題,而且還整理歸納了一個用來計算麵團實際含水量的公式,那麼今天我首先拿南瓜來試驗一下這個公式的適用性,並希望能積累一些根莖類作物本身的重量與麵粉重量比例的數據
  • 做麵包麵團發酵過度?不要急,教你一招立刻起死回生!
    一般來說,影響麵包發酵速度的因素有5個:酵母菌的質量和用量、室內溫度、水溫、鹽和糖的量以及麵團含水量。1.酵母菌的質量和用量:酵母菌質量對發酵有很大影響,保管不當或貯藏時間過長的酵母菌,發酵力降低,發酵速度減慢。酵母菌用量多,發酵速度快;酵母菌用量少,發酵速度慢。
  • 解析影響麵包發酵的因素
    麵包最大的特點就是發酵食品。在製作麵包中,發酵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直接決定麵包製作是否成功。麵包那股誘人的香氣和風味,就是來源於發酵。曾有一段時間,大家認為大量添加副材料的麵包才是高級品、豐富的副食材也是製作好吃麵包的最佳方法,但隨著大家越來越了解麵包,終於重新認識了麵包的香氣和美味,是來自於發酵。
  • 特濃燕麥吐司——麵包日誌0401
    燕麥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穀物,我在之前的《牛奶燕麥麵包——麵包日誌190315》一文中已有詳細描述。燕麥雖好,但是光靠燕麥是沒法做成麵包的。天下所有的麵包,永遠離不開小麥粉這一材料,這種材料對於麵包來說,就像是混凝土中的水泥。
  • 地瓜麵包來了,南瓜麵包還會遠嗎——麵包日誌190101
    我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麵包之所以能成為麵包,基礎原料只能是小麥粉,而且是筋度較高的小麥粉,而單純靠土豆、南瓜這樣澱粉含量很高的根莖類作物是沒法做成麵包的。麵包需要一定的筋度,來支撐起麵包這種布滿小氣孔的蜂窩狀結構,沒有麵筋的存在,就撐不起麵包的形狀,內部的氣體也會被強制排出。
  • 1個麵包的發酵過程,了解過嗎?作為烘焙愛好者的你一定要知道
    麵包的發酵一般發酵有一次發酵、中間發酵和二次發酵如果時間很趕,一般攪拌好麵團,整好形進行一次性發酵後便可以烘烤了。有些麵包是不需要進行二次發酵的,比如最近比較火的手撕吐司,也稱為日式生吐司,這種麵包就是一次性發酵完成,一步到位。
  • 科普 | 別讓麵包「發酵」變成「發愁」,ABC醬的麵包時間 (一)
    給大家捋一捋,關於麵包發酵的一些知識,這一次呢,想要嚴肅一點來講這個「老大難」的問題,裡面很多知識點都是比較晦澀難懂,但是ABC醬相信,如果真的想要學習好烘焙,這個艱難晦澀的過程一定要挺過去,認真的夯實理論基礎,才能為實踐添磚加瓦哦!
  • 吐司麵包(波蘭種)——棉絮般的麵包
    做過很多的麵包,覺得這個方子真的是非常的棒,好了,不多說,來看看步驟吧。回頭空了在日誌裡會好好整理給大夥參考的原料:高粉、全蛋液、奶粉、牛奶、黃油、糖、酵母、鹽、高粉、水、酵母。做法步驟:第1步、先按配料中的方子做好酵頭,波蘭酵頭:高筋麵粉50克,水50克,酵母1克,將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放在室溫發酵10小時,發至有許多泡泡的狀態(如圖)。
  • 不懂二次發酵和初次發酵的區別,你很可能就把麵包做失敗了!
    經過前幾期的麵包製作步驟講解,想必沒有接觸過麵包加工的素友,已經對麵包從無到有的前端過程已經有了比較明晰的思路。本期之後,我們再有一期就把麵包12個基本步驟的整個過程理論知識講解完畢。之後,我們會安排幾期純素菜品,然後和麵包小白真正進入麵包的製作實際操作階段。
  • 香蕉牛奶全麥小圓麵包——麵包日誌190412
    全麥麵包的營養比普通高筋麵粉做的麵包好很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最近買了一種加拿大進口的全麥麵粉,價格比較貴,450克這種麵粉就可以買普通麵粉4公斤。不知道用這麼貴的麵粉做出來麵包會是什麼滋味,今天就來試一試。
  • 在家做麵包老是失敗,從發酵到烘焙,這一步一定不能搞錯!
    閒著在家,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吃膩了飯菜,開始用蒸烤箱鼓搗各種美食,這會兒做個麵包、那會兒做個包子,咦怎麼發現跟別人家做的差那麼遠呢?這就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嗎?總感覺哪裡不對勁~當然不對咯,你個瓜娃子,麵包的基礎知識都沒了解就直接上手做,怪不得失敗率高居不下哇!
  • 吃過不用發酵的麵包?教你自製韓國網紅土豆麵包,皮薄餡大好細膩
    最近韓國有一款麵包火了,瞬間席捲網絡,隨處可見它的美圖和教程,那就是土豆麵包。在研究和嘗試了網絡流傳的各種配方後,我根據手裡的食材,整理了一份教程,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先來了解一下這款土豆麵包。其次,它的做法與傳統麵包大不相同,既不用揉面,也不用發酵,簡單易上手。最後,它的內餡用料十足,細膩柔軟,吃完後還有強烈的飽腹感。以上三點,我認為是它最大的特色,也是能成為網紅麵包的原因吧。下面就來看看它的具體做法吧。
  • 雙層奶酪鹹味麵包比甜味麵包好吃,一次發酵操作簡單
    稀罕今日出門,順便嘗一嘗,買了一大堆麵包,點心做早餐。本來以為可以休息兩天,可是有人卻堅持吃慣了我做的麵包,外頭買的高糖高油真的吃不下去。嗯,那就勉為其難了,洗手擼麵包吧!今日與大家分享的是一款比甜麵包更美味的雙層多糧火腿鹹麵包,如果你是我一般的芝士控那麼強烈建議你收藏!
  • 自製麵包 自製麵包怎麼做又好吃又鬆軟
    自製麵包如果沒有特殊形狀要求的話,自製麵包並不是一件難事。製作之前先準備600g高筋麵粉,10g鹽,400g豆漿,5g酵母粉以及一大勺蜂蜜。1、將機器依次倒入麵包機中,用機器揉面一個小時。2、揉好之後,放到陽光下面發酵,兩個小時左右。
  • 從發酵到烘烤,成功的要訣都在這,教你用蒸烤箱做100%成功麵包!
    閒著在家,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吃膩了飯菜,開始用蒸烤箱鼓搗各種美食,這會兒做個麵包、那會兒做個包子,咦怎麼發現跟別人家做的差那麼遠呢?這就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嗎?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當然不對咯,你個瓜娃子,麵包的基礎知識都沒了解就直接上手做,怪不得失敗率高居不下哇!
  • 歐洲麵包是一種什麼營養發酵的麵包
    歐洲麵包是一種什麼營養發硬的麵包:文|中國麵包資深工匠杜德春歐洲麵包,即歐洲人主食麵包,其特點是個大、量重、組織結構粗糙、營養結構豐富、多為二次法、三次法、液種法發酵。歐洲麵包作為主食已經有幾千年歷史。其格局為:東歐酸麵包;北歐黑麥麵包;南歐、西歐、中歐粗糧雜糧全穀物麵包。軟歐麵包:乃是中國麵包師為了迎合海歸的中產階級、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發明。因為德國與法國麵包師有問我軟歐是什麼麵包。
  • 麵包的低溫發酵
    綁好的麵團可以扔到冰箱冷藏室,讓它在低溫的狀態下慢慢發酵,之後的24小時到3天之內(如果袋子破了等意外出現或麵包的封口工作做得不好,則要儘量在24小時內用掉)。要注意的是,一個袋子中的麵團最好不要裝太多,尤其是袋子質量不夠韌的情況下。因為麵團會慢慢的發酵,體積會發大,所以袋子裡要有足夠的空間讓它發大,大概第三天就會鼓鼓的。
  • 探究麵包和饅頭的區別——麵包日誌181212
    沒有餡的小麥麵團蒸一下就是饅頭,而麵包就是小麥麵團烤一下,麵包和饅頭的區別是不是僅僅在於烹飪方式,這是我一直都很想弄清楚的問題。每次做麵包,放入烤箱之前,看到這個白白胖胖的麵團,總有想把它蒸了的衝動。寶寶這次體檢,醫生說可以給寶寶吃點饅頭了,這下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把生麵包放進蒸鍋了。麵團完全採用之前做麵包的配方,從冰箱取出後分成四小份,30℃左右發酵一個半小時左右,體積差不多變成了兩倍,放入蒸箱蒸製20分鐘。
  • 麵包的發酵,決定麵包成功的靈魂,這些技巧你必須要知道!
    初次發酵好的麵團發酵分為快速發酵和低溫長時間發酵。大多數麵包品種,我們多採用快速發酵,低溫發酵更多的是做「種」的情況下多一些。因為考慮到麵包的口感味道,不建議溫度過高發酵,也不建議酵母用量過大。記住一個原則:適可而止,過猶不及!因為過多的酵母會使麵團發酵過快,在麵粉中的糖被分解後,酵母就會產生自殺行為--分解自己!一旦酵母進入「自殺」模式,就會產生一種反應--釋放「穀胱甘肽」。它會產生一種難聞的味道,類似於氨氣的味道。
  • 冷藏發酵法蜜豆麵包 三伏天輕鬆做麵包
    那是不是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自製麵包就很難了呢? 有解決的辦法! 冷藏發酵法蜜豆麵包 將麵團在室溫下發酵1小時(這裡的室溫是指沒有開空調的室溫下,夏天,室溫多在28-30度左右); 3. 將麵團分割成成品麵包生坯的重量,用保鮮膜完全覆蓋後在4℃的冰箱冷藏發酵12-16個小時; 4. 麵團退冰,整形,二發; 5. 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