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期間,一則關於「大山裡的孩子是如何上網課」的新聞成為熱搜。
新聞裡說道,由於現在很多農村網絡信號很差,孩子們一般沒有條件在家裡遠程聽課,他們就只能跑去信號強的地方,比如在基站塔下面上課,儘管外邊天氣惡劣,山區的孩子們依然在堅持學習。
不知大家看到這裡,會做何感想?
筆者覺得,這些孩子雖然生活艱苦,學習卻倍加努力。因為他們知道,最好和唯一的出路只有讀書,學好文化知識,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能,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記得我一位高中同學就是從山裡走出來的,他的家庭非常貧困,但他經過努力學習,讓人生有了巨大轉變,現在正從事最前沿的科技事業。
對大山裡的孩子來說,成功確實不易!堅持學習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他們中的很多人每天都需要花幾個小時,走很遠的路才能走到幾個村合辦的一所學校學習,通往學校的山路危險曲折不說,還大大增加了上學的時間成本。
還好,伴隨著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飛快發展,當前全國4G覆蓋率已達到95%以上,其中就包括了偏遠山區。有了網絡,越來越多的山區孩子也逐漸能和城裡的孩子一樣足不出戶學習到線上課程。
近年來,國家的基建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一座座跨江大橋和一個個超長隧道橫空出世,公路、鐵路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廣,真正實現了鄉村之間有公路,城市之間有鐵路。得益於此,城鎮農村及一些偏遠山區的溝通聯繫方式也得到了進一步升級,特別是在手機通信的普及方面。
現在,就算是山區裡的孩子想要獲取在線知識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只需花很少的錢或者不花錢,就可以在手機上的讀書app或者通過kindle等閱讀設備獲取到海量教育內容和龐大的知識資源。
另外,現在還有一種網絡教學」新武器」電子屏也非常實用。只需做一些軟體調試,通過讓學生配上電子授課板,把紙張放在板子上書寫,就能採集呈像傳到遠端,讓老師實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卷面情況。
不過,如何將這類新科技手段更為廣泛的運用到那些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偏遠地區,是需要引起社會關注和考慮的首要問題。
就像現在很多人都熱衷於公益事業,會定期組織到貧困小學捐贈物資和學習用品,但卻有很少人會想到如何利用現有的科技為邊遠山區教育帶來更大範圍的知識傳播。
所以,社會需要有人引導山區孩子,需要有人介紹和引進優質的網絡教育資源,更需要有人用科技手段和孩子們交互,帶領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裡汲取更多的營養。
當然,為了讓更多的偏遠地區能夠無縫接入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國家也正在加大力度構建4G/5G鄉村網絡,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不論是居住在大山上還是湖泊邊的孩子,都能利用高速網絡接受外界信息,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總之,網絡科技正在改變山裡娃的學習生活,通過在線課堂就能讓他們和大部分孩子一樣獲取到相同的教育資源,曾經的「教育資源不公平、分配不均」的現象有望逐步消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隨著馬斯克的天網星鏈上天,用不了多久,無論我們身處世界的各個角落,都可以實現高速上網,共享知識成果。在全球科技的大發展下,當下教育的不平衡性一定能得到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