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科技助力山村在線教育!教育資源不公平現象有望逐步消失

2020-09-12 新科技探秘

今年疫情期間,一則關於「大山裡的孩子是如何上網課」的新聞成為熱搜。

新聞裡說道,由於現在很多農村網絡信號很差,孩子們一般沒有條件在家裡遠程聽課,他們就只能跑去信號強的地方,比如在基站塔下面上課,儘管外邊天氣惡劣,山區的孩子們依然在堅持學習。

不知大家看到這裡,會做何感想?

筆者覺得,這些孩子雖然生活艱苦,學習卻倍加努力。因為他們知道,最好和唯一的出路只有讀書,學好文化知識,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能,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記得我一位高中同學就是從山裡走出來的,他的家庭非常貧困,但他經過努力學習,讓人生有了巨大轉變,現在正從事最前沿的科技事業。

對大山裡的孩子來說,成功確實不易!堅持學習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他們中的很多人每天都需要花幾個小時,走很遠的路才能走到幾個村合辦的一所學校學習,通往學校的山路危險曲折不說,還大大增加了上學的時間成本。

還好,伴隨著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飛快發展,當前全國4G覆蓋率已達到95%以上,其中就包括了偏遠山區。有了網絡,越來越多的山區孩子也逐漸能和城裡的孩子一樣足不出戶學習到線上課程。

近年來,國家的基建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一座座跨江大橋和一個個超長隧道橫空出世,公路、鐵路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廣,真正實現了鄉村之間有公路,城市之間有鐵路。得益於此,城鎮農村及一些偏遠山區的溝通聯繫方式也得到了進一步升級,特別是在手機通信的普及方面。

現在,就算是山區裡的孩子想要獲取在線知識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只需花很少的錢或者不花錢,就可以在手機上的讀書app或者通過kindle等閱讀設備獲取到海量教育內容和龐大的知識資源。

另外,現在還有一種網絡教學」新武器」電子屏也非常實用。只需做一些軟體調試,通過讓學生配上電子授課板,把紙張放在板子上書寫,就能採集呈像傳到遠端,讓老師實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卷面情況。

不過,如何將這類新科技手段更為廣泛的運用到那些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偏遠地區,是需要引起社會關注和考慮的首要問題。

就像現在很多人都熱衷於公益事業,會定期組織到貧困小學捐贈物資和學習用品,但卻有很少人會想到如何利用現有的科技為邊遠山區教育帶來更大範圍的知識傳播。

所以,社會需要有人引導山區孩子,需要有人介紹和引進優質的網絡教育資源,更需要有人用科技手段和孩子們交互,帶領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裡汲取更多的營養。

當然,為了讓更多的偏遠地區能夠無縫接入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國家也正在加大力度構建4G/5G鄉村網絡,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不論是居住在大山上還是湖泊邊的孩子,都能利用高速網絡接受外界信息,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總之,網絡科技正在改變山裡娃的學習生活,通過在線課堂就能讓他們和大部分孩子一樣獲取到相同的教育資源,曾經的「教育資源不公平、分配不均」的現象有望逐步消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隨著馬斯克的天網星鏈上天,用不了多久,無論我們身處世界的各個角落,都可以實現高速上網,共享知識成果。在全球科技的大發展下,當下教育的不平衡性一定能得到極大改善。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打破教育不公平現象?阿卡索普及外教資源助力教育發展
    近年來,在網際網路的推動與加持下,各行各業都在不斷被顛覆,各新型模式層出不窮,教育領域亦是如此。在線教育發展迅速,除了為學習者提供更為便利的學習外,它在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方面功不可沒。 作為國內老牌在線英語教育品牌阿卡索,在促進教育公平上一直不遺餘力。
  • 在線教育加劇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阿卡索助力下沉市場英語教育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爆發,人們原有的學習方式逐漸被改變,在線教育「橫空出世」,可以說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於教育的認知。如今,疫情已逐步被控制住,後疫情時代到來,面對曾經熟悉的傳統教育模式和日漸熟悉的新興教育模式,人們會做出哪些選擇呢?
  • 互知圈助力推動教育資源公平化的發展進程
    7月23日,全國各省高考分數陸續發布,當天,互知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政策在線推介會首場直播拉開了序幕,本著「為廣大考生服務 為高校招生服務」的宗旨,免費為高校招生辦提供在線直播服務,讓全國高考學子能夠通過在線直播的形式,第一時間了解到學校信息,科學合理地填報志願。
  • 網絡課堂引發的思考:在線教育有望均衡城鄉教育資源
    A 電視網絡並行 在線教育有望均衡城鄉教育資源  年近40歲的劉先生的老家在陝西漢中鄉下,十多年前來西安打拼,最終有了自己經營的小超市和房子,上初二的大女兒也在西安一所普通中學讀書。今年春節回到家不久後,由於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眼看正月十五後女兒就要開學了,卻接到女兒學校的通知:「學校暫不開學,通過網絡授課」。
  • 網際網路助力教育公平,教育部重點課題「在線英語口語教育教學研究...
    網際網路助力教育公平,教育部重點課題「在線英語口語教育教學研究」正式開題   據悉,《在線英語口語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為國家重點課題,經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專家委員會審核後列為國家教師科研規劃重點課題「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專項研究課題(國教科研函【2017】11377號文件),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的指導下,通過「教育+網際網路」的模式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提升、均衡優質教育資源,助力教育公平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步伐。
  • 阿卡索教育公益下沉,助力解決我國英語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難題
    阿卡索教育公益下沉,助力解決我國英語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難題 2020年06月16日 13:52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加之新冠疫情的到來,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政策的號召下,全國2.65億中小學生通過在線教育順利完成了居家期間的學習任務,進一步增強了在線教育對低齡群體的滲透力。
  • 在線教育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勢
    在線教育為何會具有如此之大的勢能?這還要從當下更大的教育生態說起。目前,國內教育的核心內容已經相對固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大方向幾乎無可動搖。因此,在教育形態上的變革空間相對於教育質量與內容的提升會更多。而教育形態變革的主要作用,是使教育變得更加公平、效率和高質量。
  • 雲計算如何助力在線教育
    今年以來,疫情突發加速了在線教育的發展。即便秋季返校在即,學生紛紛返校上課,但云計算帶來的「在線便捷性」卻是不可逆的。返校複課,雲計算將繼續滲透雲計算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影響不斷深入,改變著教育的形態。教育局、中小學、高校等機構紛紛開設教育雲平臺、搭建智慧校園。
  • 開啟教育公平新模式 在線教育如何健康前行?
    在線教育開啟了教育公平新模式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選擇。而在線課程打開了無限的知識空間,打破了時空限制,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元、可選擇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和教育服務模式的新供給側結構。
  • 談松華:新時代教育公平的目標與路徑
    經過40多年的改革努力,我國教育公平取得了明顯進展和成效,但是教育上仍存在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教育公平仍然是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新時代教育公平面臨的新形勢新特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教育公平的內容和路徑是有區別的。
  • 「優質教育」成UNLEASH2019重點議題之一,中國平安助力教育數位化...
    「AI不孤讀-科技素養提升計劃」,該計劃是是落實中國平安「三村智慧扶貧工程」的重要行動之一。項目面向 17個省區市的1000所小學十萬學生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技實踐能力及團隊合作綜合能力。11月線上發起「我是山村娃,有個科技夢」科技科普公益互動活動,採用提問互動方式,引發公眾對創新技術和社會創新議題的關注,進而參與可持續發展的討論中。平安希望通過這些項目回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向貧困地區輸送優質的教育資源,以科技力量為教育賦能、互聯革新。
  • 教育資源分配難怎麼辦?公證助力顯公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尤婷婷【基本案情】由於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導致蘭州市城關區多所小學校出現適齡入學的孩子人數遠遠高於學校原本的承受能力,從而導致很多學校出現「大班額」,乃至「超大班額」現象。這種班級超員現象不僅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
  • 不止央視頻 101教育還助力這些權威平臺教育資源建設
    為了積極應對疫情,保障中小學生在家學習不間斷,101教育陸續免費推出「停課不停學」中小學生在線學習課程,中小學校在線教學解決方案,為阻擊疫情擴散作出了積極貢獻。近日,為了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在家安心上好課,101教育助力央視頻、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教師在線教育教學支持共同體、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進行在線學習優質資源建設。
  • 米樂教育榮獲2020「迴響中國」年度影響力在線教育品牌
    米樂教育積極探索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融合採訪中,鄭玲玲表示,2020年的疫情對在線教育平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米樂教育送課進山村 踐行公益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米樂教育自成立以來,在做好在線教育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探索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的方面從未停止過努力的腳步
  • 網絡遠程扶貧項目「雙師教學」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助力教育公平
    目前,該項目已輻射到全國5949所學校,將持續探索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助力教育公平。「同學們,今天我們和北京的老師、同學一起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三種解法。」這是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中學的一節數學課。課堂上,屏幕另外一端,是幾千公裡之外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課堂。內蒙古土默特左旗臺閣牧中心校的學生們也在同時收看授課視頻,有學生舉手提問,老師就會立即進行講解。
  • 小程序助力在線教育
    小程序也踏上了在線教育的浪潮。疫情期間,大量教育類小程序湧現,小程序方便快捷,即用即走,無需下載軟體,不佔手機內存的特性也為在線教育提供了方便平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近3億學生受疫情影響停課,國內受疫情影響,學生不能返校上課,大部分高校、中小學停課近一個學期,在此期間,教育部倡導「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熱潮成為疫情期間獨特的教育現象。
  • 鷹視教育:依託線上學習,促進實現教育公平
    隨著我國網絡基礎建設的日益完善、經濟水平飛速提升,我國已實現對98%的行政村進行4G和光線網絡覆蓋,網際網路覆蓋率走在世界前列。這樣的網際網路覆蓋率,已達到全球前五水平。  這進一步促進在線教育下沉到全國各地,助力教育公平。
  • 在線教學實現與課堂教學實質等效 阿卡索以高質量在線教育助推教育...
    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我國慕課自2013年起步,從「建、用、學、管」等多個層面全面推進,目前上線慕課數量超過3.4萬門,學習人數達5.4億人次。在本次慕課大會上,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
  • 星河互聯:在線教育真的能捍衛教育公平嗎?
    提起這筆投資,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上表示,他是希望應用在線教育讓每一個學生,不論自己的學習水平如何和地理位置在哪,都能獲得學習和改變人生的權利。在線教育仿佛一下成為了捍衛教育公平的衛士,顛覆傳統教育的革命和免費獲取知識的捷徑。當我們認為在線教育會讓農村的孩子不再受地理位置和教育資源而影響自己前途的時候,它卻在像學區房一樣悄無聲息地成為家長們比拼財富的賽場,加速著貧富分化。
  • 朱永新:個性化的公平才是真的教育公平
    Part 2 個性化的公平才是真的教育公平教育變革的重要路徑就是走向「個性化」,其中一個前提是教育資源的「泛在化」。信息化跟工業化時代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教育資源不再集中於學校,而是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手機裡、屏幕裡,各種各樣的空間裡能夠捕捉到教育資源。比如學外語,不一定要在學校,在學校裡面學了外語,放了學到俞敏洪老師那裡再學外語,二次學習就很浪費。所以我就提出來教育機構跟學校具有同等的學習中心的地位,可以滿足不同的個性化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