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航空天氣預報:起飛前3小時準備 精確到1小時

2020-12-16 央廣網

  原標題:揭秘航空天氣預報:起飛前3小時準備 精確到1小時

  預測「天公」表情的「慧眼」班組

  他們在候機樓旁高高的塔臺之上,萬裡高空之下,24小時不間斷地為航班指引出一條安全、順暢的「天路」。高原機場上凍霧、高吹雪、強沙暴、強雷雨等複雜天氣時常出現,考驗著「慧眼」班組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

  「慧眼」班組的航空氣象觀測員在分析衛星雲圖。 本報記者 邢生祥 攝

  提到民航,首先出現在大家腦海中的往往是飛行員、空姐、機務、地勤等廣為人知的職業,很少有人知道在龐大的民航系統內還有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行業——空管。很多人認為空管隸屬機場,其實這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行業,他們在候機樓旁高高的塔臺之上,萬裡高空之下,24小時不間斷地為航班指引出一條安全、順暢的「天路」……

  天氣是複雜多變的,什麼樣的天氣會影響飛機起降?航空氣象預報與一般的氣象預報有何區別?8月18日,本報記者走進西寧曹家堡機場的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氣象觀測室「慧眼」班組,走近這群為航班提供實時天氣狀況和未來天氣變化預測信息,保障航班安全運行的幕後英雄——航空氣象觀測員。

  24小時測「天機」

  8月18日早上8時30分,陽光斜灑進民航青海空管分局航管樓的窗戶,此刻的氣象觀測室內,「慧眼」班組正在進行早晨的交接班工作:核對氣象數據、檢查儀器設備、交接工作細節、填寫值班日誌……伴隨著井井有條的交接工作完成,劉海英、曹瑋和郭瑋彪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乘坐飛機時,不少乘客都遭遇過航班因天氣原因延誤或取消的情況,有時還不免滿腹牢騷。殊不知,為確保航班安全飛行,航空氣象觀測員在幕後做著大量工作。

  「風和日麗的天氣,突然颳起一陣風,或是降下一場雨,對大多數人而言不算啥,但對萬米高空中的飛機來說就沒那麼簡單了。」劉海英說,天氣突變可能導致飛機無法正常起降,甚至造成空難。

  在氣象觀測室內,劉海英望著不斷切換的一張張天氣圖,黑色、藍色、紅色……不同顏色的線條和符號交織在一起,外行人很可能會看得頭昏眼花。

  「滴滴滴,請觀測員準備發送機場例行天氣報告!」8時56分,劉海英剛剛從位於五樓樓頂的室外氣象觀測平臺觀測回來,就聽到了編發報機的告警。

  劉海英熟練地關閉告警提示框,並結合剛剛觀測到的天氣狀況,稍作思考後在編發報系統中手工輸入雲、能見度、天氣現象,對比編發報系統內的數據是否與自觀系統數據相吻合,生成報文、發送報文、檢查回頭報、收聽通波、填寫觀測簿……上午9時整點時段一整套發報工作在3分鐘之內完成。

  「班組值班員每小時必須發一次氣象報告,每天要發送24份氣象報告,遇到特殊天氣情況時發布特殊天氣報告,並通知管制部門,隨時準備應急操作。」從「慧眼」班組班長剛被提拔為氣象觀測室副主任的曹瑋說,遇到複雜天氣時,值班人員立即電話告知休息人員,後者必須在5分鐘內到達工作崗位,配合值班人員做好複雜天氣的應急保障工作。

  精確到1個小時

  「相比普通的天氣預報,航空天氣預報更加精準,要求定點、定時、定量,不能有一點含糊。」曹瑋介紹說,與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和氣象的關係最為緊密。

  西寧曹家堡機場是高原機場,地形複雜,在別的地方罕見的凍霧、高吹雪、強沙暴、強雷雨等複雜天氣時常出現。嚴密監測、準確報告、及時服務——這些工作都時刻考驗著「慧眼」班組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

  夏秋季是青藏高原的雷暴高發季節,雷暴天氣極大地影響著航空安全,「慧眼」班組的氣象觀測員們必須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做好全方位航空氣象服務。

  「本場北面出現雷暴,同時北面有2個量的濃積雲,雲高800米,1個量的積雨雲,雲高900米。」一段簡短的通話,是航空氣象觀測員日常工作的縮影。

  「風、雨、雷、電等天氣變化對飛機起降有很大影響,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能見度低於800米時飛機就不能起降。所以,一般的氣象預報只需要精確到一周、一天,而航空天氣預報一般要精確到一個小時。」劉海英說,空中出現的雲量、雲狀、風向、風力等天氣現象是否滿足飛機起降要求,都有嚴格的標準,稍有疏忽,都有可能釀成大禍。

  「每天都在擔心天氣預報不準確,習慣性地抬頭看天成了『職業病』,有時候半夜也會爬起來看天,或者點開網頁查看機場的雷達、衛星圖……遇上特殊天氣,一宿不合眼是常有的事。」劉海英說,為確保按時發送報告,班組在電腦上設置了「告警」提示,並在經常觀測雷達、衛星圖的電腦顯示屏邊張貼有10多個工作警示條文。

  起飛前3小時準備

  每天凌晨2點40分,當人們都沉浸在夢鄉的時候,「慧眼」班組的值班觀測員已來到氣象觀測室。萬籟俱寂,此刻陪伴著他們的大概就只有發著幽光的儀器設備、空曠的機場以及這漆黑的夜了。檢查完儀器設備的運行狀況,他們坐在設備前進行夜間的氣象服務保障工作,漫漫長夜,工作這才剛剛開始。

  為了提供最新的氣象預報信息,觀測員需要在航班起飛前的3個小時做準備。「一則氣象預報信息,關係到當天上千人能不能及時登機、按時出發。可以說,在偌大的機場,航空氣象觀測員是每天起得最早的人。」曹瑋說。

  一架航班起起落落的背後,是一道道沉著的管制指令。每一班飛機在起飛前,機長都會拿到一份氣象預報單,裡面會詳細給出起飛機場、降落機場、備降機場、航線及其區域的氣象信息。

  「這趟航班能不能飛由機長掌控,不過,機長做出判斷的依據,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我們航空氣象部門提供的精準預報信息。」曹瑋說。

  「為什麼有時候天空明明晴空萬裡,卻被告知飛機由於天氣原因無法起飛?其實旅客們看到的天氣往往只是起飛機場的天氣,但是實際上天氣因素除了考慮起飛機場外,還要同步參考落地機場以及航路上的天氣。」曹瑋解釋說。

  「作為航空氣象觀測員,平時雖然很辛苦,但想到那麼多旅客能夠及時安全到家,心裡也覺得很滿足。」劉海英說,也希望大家再遇到因為天氣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時可以多一分理解與包容,因為沒有什麼比安全更重要。(記者 邢生祥 通訊員 李雨濃 劉惠)

相關焦點

  • 揭秘航空天氣預報:每天起得最早 預報精確到1小時
    精確到1個小時「相比普通的天氣預報,航空天氣預報更加精準,要求定點、定時、定量,不能有一點含糊。」曹瑋介紹說,與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和氣象的關係最為緊密。「風、雨、雷、電等天氣變化對飛機起降有很大影響,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能見度低於800米時飛機就不能起降。所以,一般的氣象預報只需要精確到一周、一天,而航空天氣預報一般要精確到一個小時。」劉海英說,空中出現的雲量、雲狀、風向、風力等天氣現象是否滿足飛機起降要求,都有嚴格的標準,稍有疏忽,都有可能釀成大禍。
  • 天氣預報每小時一報 精確到1公裡
    天氣預報每小時一報    針對本屆軍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氣象部門將提供細緻天氣預報,軍運會開閉幕式當天,天氣預報更是精確到每小時一報,並將發布現場天氣實況。此外,還包括未來10天的逐日滾動預報,未來2天的每隔6小時天氣預報,未來1天每隔3小時的預報。    為了滿足不同賽事的氣象保障服務需求,氣象部門還專門開發了軍運會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系統。
  • 北京天氣預報明年將精確到區縣 每3小時更新一次
    「部分地區有小雨」這種維持了很多年的、含混的天氣預報將被具體到區縣和鄉鎮的精確天氣預報所取代。昨天,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明年起本市每天的氣象預報將精確到各個區縣,並實現每3小時更新一次。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京奧運會期間,本市啟動奧運演練精細化預報業務系統,該系統包括「臨近天氣預報業務系統」、「3公裡解析度3小時快速循環同化預報系統」以及「短時臨近交互預報預警平臺」等。因此,鳥巢、水立方、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五棵松體育場等精確到各個奧運場館的天氣情況都能準確預報出來,並能做到每3小時更新一次。這樣精確的天氣預報系統將從明年起服務於北京市民。
  • 【科技】天氣預報精確到一小時,氣象自主創新的路走對了!
    「當你打開手機查看天氣的APP,就會發現,現在我國的天氣預報已經能精確到一個小時;現在氣象主播在播報天氣預報時,也已經很少使用『局地有雨』這種說法……這些變化,說明我國氣象預報已經進入了精細化時代。」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副主任、國家數值預報創新團隊負責人沈學順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一切源於我國氣象科技工作者近年來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研發了風雲衛星和國家級數值預報業務體系。
  • 這天氣App精確到每小時每條街!超好用
    最近這暴雨天氣相信南方的朋友們也是受夠了,特別是珠三角的朋友,要不水浸街,要不一出門就驟雨襲來被淋成狗。儘管天氣APP花樣百出,但對付這樣多變且極端的天氣往往也無能為力,你知道今天要帶傘,但很多問題是帶傘也解決不了的。大部分的天氣APP都不夠精確,如果能夠提前知道幾點下暴雨,提前挪車、下班走人之類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 旅客滯留機場4小時 天津航空稱天氣原因無賠償
    7月8日下午,王先生打電話向半島網反映,天津航空公司由青島飛往福州的客機延誤3個多小時,機場方面一直以飛機晚點藉口推脫,閉口不談晚點原因。隨後記者採訪了解到,航班誤點原因流亭機場方面解釋是「前站流量控制」,而天津航空則解釋為天氣原因,對此造成的延誤不在賠償範圍。
  • 風雲變幻替天「把脈」,他們24小時「測天機」
    為什麼明明是大晴天,飛機卻不能起飛?什麼是前序航班延誤?現代社會,航班的正常起降,恰恰依託於航空氣象的精準服務。在重慶江北機場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要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地為航班提供優質航空氣象服務,為飛行安全保駕護航。為進一步提升氣象一線人員的實操與應急能力,苦練基本技能。
  • 開州區72小時天氣預報
    {"title":"開州區72小時天氣預報",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kaizhouqu/kaizhouquxinwen/2020-12-09/3394146.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
  • 武漢5處重點場所「小時天氣預報」來了,今天至明晨都是好天氣
    記者寧秀梅 攝長江網9月30日訊(記者龔萍)30日中午,市氣象部門發布全市5處重點場所的「小時天氣預報」,預報時間從今天早上8時到明天早上8時,其中包括東湖、黃鶴樓、漢口江灘等知名景點景區。從發布的天氣預報顯示,今天至明晨,這些地方的天氣均為多雲到晴好,氣溫最低18℃,最高28℃(晴川閣、武漢體育中心午間),風力2到3級,是非常適宜出門的好天氣。
  • 如何讀懂一份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
    在氣象部門製作發布的天氣預報中,未來24小時包括8時至次日8時、14時至次日14時、20時至次日20時等,其中最主要的是8時至次日8時和20時至次日20時兩個時次的預報。通俗地說,8時至次日8時的預報對應的是當天白天至夜間的預報,雖然時間上跨到了第二天的早晨8點,實際上相當於預報的是當天上午到次日早晨的天氣,但在表述上是當天白天到夜間。20時至次日20時表示預報的是當天夜間至次日白天的天氣,也就是第二天的天氣。
  • 2小時內天氣逐10分鐘「精準」預報
    原標題:2小時內天氣逐10分鐘「精準」預報揚子晚報訊(記者 石小磊) 省政府辦公廳、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日前下發《江蘇省「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無縫隙、精細化、智慧型成為江蘇未來氣象事業發展的關鍵詞。
  • 汶川縣未來72小時天氣預報
    一、未來72小時天氣預報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多雲間晴,局地有零星陣雨(雪)或雨夾雪;1月8日晚上到1月9日白天晴間多雲,局地有陣雨(雪)或雨夾雪;1月9日晚上到1月10日白天多雲有陣雨(雪)或雨夾雪。
  • 飛機起飛前30分鐘停辦手續 坐飛機最好提前兩小時到
    原標題:機場安檢時間延長起飛前30分鐘停辦手續   最近準備坐飛機出門的旅客注意啦,隨著石家莊機場全面提升安檢等級,旅客過安檢時間比原來有所延長,而各航空公司也將嚴格執行起飛前30分鐘截止辦理登機手續的規定,民航部門建議廣大旅客最好提前兩個小時到機場辦理值機手續。
  • 青島天氣預報將每小時發布 精準度可到一公裡
    氣象服務融入「智慧城市」建設;建立智能化農業氣象分發平臺;提高霧、霾、沙塵天氣的檢測;關鍵區域天氣預報精準到1公裡;突發災害性天氣預警時效提高到30分鐘以上……昨日,市氣象局發布我市氣象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建成具有青島特色、結構完善、布局科學、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現代氣象業務體系,顯著提升氣象業務現代化水平
  • 天氣預報可精確到分鐘級 確保奧運會正常舉辦
    昨天下午,奧運天氣預報和氣象服務發布會在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奧運會期間,比賽場館將實現0~72小時逐3小時氣象要素精細預報,水上運動、包括帆船比賽的天氣預報甚至可能達到分鐘級。    奧運場館0~72小時逐3小時預報     奧運會期間,北京奧運氣象服務中心將每天製作滾動更新的奧運場館0~72小時逐3小時氣象要素精細預報。每日數次滾動。這種較長預報時效的服務,也超過了往屆奧運會的0~48小時的氣象服務要求。針對個別賽事的需求,氣象部門還將提供未來24小時逐小時的預報服務,也就是每天氣象部門要提供多種要素預報。
  • 谷歌研發8小時降水預報神經天氣模型
    準確預測未來幾分鐘到幾周的天氣是一項基本的科學挑戰,可對社會的許多方面產生廣泛影響。目前很多氣象機構的預報是基於大氣物理模型,雖然幾十年來預報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仍受物理定律和計算需求的限制。
  • 天氣通5.1版本:更精準的分鐘級預報 更專業的天氣服務
    8月22日,天氣通上線了5.1新版本,作為國內最早的手機專業天氣軟體,坐擁3.8億用戶的天氣通一直堅持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天氣服務。本次的5.1版本推出了分鐘級天氣預報,這成為新版本的一大亮點。更精準的分鐘級預報:每時每刻雨雪變化,盡在掌握「分鐘級預報」能夠讓用戶看到身邊每時每刻的氣象變化,對雨雪等天氣的出現的預測級別能夠精確到分鐘。
  • 新知| 天氣預報是如何誕生的?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
    《天氣預報》肯定有一席之地,作為每天出門前的天氣預警工具,它決定著你是否可能被淋成落湯雞。  製作天氣預報是個非常繁瑣的過程,需要依次搜集過去一段時間從地面到高空的氣象數據。這些氣象數據從何而來?又到哪裡去?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告訴你,天氣預報數據採集於「天地空」,經過分析和會商,一份天氣預報產品就誕生了。
  • 短時預報上線:墨跡天氣踐行更精細化的服務
    引言:"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是2016年"3.23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當前,氣候變化正在影響著我們的自然環境和人類環境,而對於天氣類應用來說,如何提供儘可能最好、最精確的天氣服務,幫助人們預防災害,減少災難,成為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 航空餐食製作流程揭秘:24小時內必須出貨(圖)
    航空配餐在製作過程中,如何保證食品安全,而配餐標準又是什麼……帶著一系列問題,昨日(2日),記者走進大連國際機場,揭秘航空餐食的製作流程。  現場:  每餐分量誤差都以克計  進入大連國際機場美航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前,記者首先需要將自己與食物「隔離」,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生產帽,通過「風淋機」的「洗禮」,然後到消毒池,用消毒液和肥皂將手洗淨並烘乾。